《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老片子了,講的故事很老套:如何對待差生。
說的道理也天下皆知:天底下根本沒有差生與優生之分,所謂的差生只不過是其天賦才能未能被發現而已,老師就是要找到學生的天賦和潛能,並進行引領和教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生的幸運就是遇到一位有一雙「慧眼」的好老師。
人生的不幸就在於在你需要有人教導、引領、發現的時候,遇到一位永遠只會打擊、諷刺、謾罵、漠視你任何優點的老師吧。
(一)好老師會有意無意改變學生的人生命運
少年時的皮埃爾身處一所專為問題青少年矯正教育而設立的寄宿學校「池塘之底」裡。
那裡面的學生全部都是問題少年,大多是被父母以及公立學校放棄的孩子。
在別人的眼中,他們只會調皮搗亂,專職破壞;他們謊話連篇、毫無未來。他們支配淪為社會的底層,成為沒出息的社會渣滓。
而電影的開頭,五十餘年後的皮埃爾已經變成著名音樂家,在金碧輝煌的大廳裡從事著高雅的音樂盛典。
誰能想到年少的他曾多次被當著刺頭而常常遭受懲處呢?誰能想到他會有日後的成就呢?
如果不是遇見當年愛好音樂的馬修老師,如果不是他發現了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皮埃爾的人生會怎樣呢?
但是走上人生通途的皮埃爾,在漫長的音樂生涯中,早已經將改變他命運的馬修老師忘記了。
泛黃的照片,陳舊的日記本,兒時的同伴,才讓他想起了當年那段學習生涯,那被有意無意忘記的人生低谷。
當年的馬修老師,不過是在努力完成自己作為教師的職責而已,他自己並不覺得自己做了多麼偉大的事情。
所以當離別不得不到來,他被校長驅逐出學校時,從窗口飛出的一隻只紙飛機就讓他滿足了。
這就是教師這個職業的魅力所在。
教師不僅僅是傳遞知識的火種,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為更加美好、幸福的人生而努力。
作為老師,在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之時,或許都曾像馬修老師一樣,無意之中改變了某個學生的人生軌跡。
教育,是個良心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好老師要做學生優點和長處的發現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有自己的長處。只是有的明顯、有的隱晦,有的深深掩埋,需要細細尋找。
皮埃爾的歌唱才華在馬修老師到來之前,從未被人發現,包括他自己和他的媽媽。
在其餘老師、學校校長和他媽媽的眼睛裡,這都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孩子,他除了會調皮搗蛋,就是會打架鬥毆。
誰都對他的人生沒報什麼希望,包括他自己。
同樣的對於皮埃爾所在的班級,人們的看法也是一樣:這就是一個問題孩子的集中營,等待這群孩子的唯一命運就是成為社會渣滓。這是一個放牛班。
幸運的是,馬修來到了這所學校,這個班級。於是,音樂也隨之到來,孩子們的人生發生了轉變。
歌聲在校園裡響起,對自己一無是處的認知減少,調皮行為大幅度降低。
天才少年皮埃爾被發現,馬修一再對皮埃爾媽媽的建議得到採納,皮埃爾的人生走向得以改變。
這讓人不由得深思:現在的一些學校,老師們一提起學生就搖頭,張嘴就是學生底子差、留守兒童多、單親離異家庭孩子多,學習習慣差……
或許他們真的在知識學習上有欠缺,但是,他們真的就一無是處嗎?
人生,得一好老師,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