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慢性疲勞綜合症是一種病

2020-12-22 199IT

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症狀與流感類似,會出現頭痛、極度疲勞和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症狀。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發現,遭受慢性疲勞綜合症(ME/CFS)折磨的病人們在免疫系統中出現了獨特的變化。研究人員稱,免疫系統的變化代表它是一種生理疾病而非一種心理障礙。

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症狀包括極度疲勞、難以集中精力、頭痛以及肌肉酸痛等,研究人員希望一種免疫測試能夠幫助提高這種疾病的診斷能力。到目前為止,醫生們只能夠根據報告的症狀做出診斷,這就導致許多人忽視了這種疾病。但是現在哥倫比亞大學已經發現,患者體內51個免疫標記出現了特殊的模式。這項測試也表明了長期患者和短期患者間存在差異。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檢查了298位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的免疫系統。患病3年或3年以內的人們體內,一種名為細胞因子的免疫分子數量有所增加。而且一種名為幹擾素γ的分子濃度特別高,這會讓疲勞的人們感覺就像患上了流感等病毒感染。

哥倫比亞大學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的Mady Hornig博士稱:「我們有證據證實,患有這種疾病的數百萬人都已經清楚這並非是一種心理疾病。我們的研究結果應當加速個體首次患病的診斷過程,並加快新治療方案的尋找。」

研究人員稱,他們的發現需要在臨床試驗進行前進行重複驗證,而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藥物能夠抑制細胞因子水平,而且有可能幫助病患。然而也有部分專家對於這些發現持懷疑態度:「研究團隊本身是非常優秀的,但是這些發現只是初步的,而且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我們迫切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夠儘快的進行重複。」

自 騰訊科技

相關焦點

  • PNAS: 慢性疲勞綜合症病因新發現
    但是當研究者們分析疾病的嚴重性和持續時間數據時,他們發現有17種細胞因子都可以用來追蹤症狀。在已經長期有慢性疲勞綜合症和症狀嚴重的人身上,這些細胞因子在血液裡出現得更多。在研究者發現的這17種分子裡,有13種被認為是促進炎症的,所以,關於慢性疲勞綜合症是一種我們還未能診斷炎症疾病的假說又得到了證明。
  • 科普:慢性疲勞綜合症
    2015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可能發現了,慢性疲勞綜合症/肌痛性腦脊髓炎(CFS/ME)的潛在病因。Griffith大學神經免疫和新疾病國家中心(NCNED),它是Queensland新Menzies健康研究所的一部分,這裡的研究人員們發現,一些重要的因子可能引起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病理症狀。這項研究發現了一些重要受體的遺傳改變,導致了這種疾病的發展,這些受體與免疫和細胞功能有關聯。
  • 靠血液檢驗診斷慢性疲勞綜合症有望成功
    慢性疲勞綜合症,也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ME/CFS)是最莫名其妙的醫學狀況之一。它主要的症狀是持續的、無法解釋的疲勞感,通常可持續幾個月或幾年。它可以使人們變得無能,基本上除了躺在床上外不能做任何事。超過一百萬的美國人和2.6%的世界人口忍受著肌痛性腦脊髓炎,但它帶來的大量模糊的症狀令其特別難以研究,甚至還導致了認為它只是一種心理因素,而不是真的「疾病」的虛假思考。
  • 慢性疲勞綜合症教你怎樣克服
    據了解,慢性疲勞綜合症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較新的綜合疾病綜合症。流行病學調查提示人群中慢性疲勞綜合症發病率約為0.2%-0.7%,多見於20-50歲的人。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趙亞明介紹說,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亞健康狀態中的一種,又稱第三狀態,既非健康狀態,也非疾病狀態,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
  • 日本調查:3成慢性疲勞綜合症患者臥病在床
    原標題:日本調查:3成慢性疲勞綜合症患者臥病在床 (資料圖片)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 據NHK(日本廣播放送協會)網站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有3成慢性疲勞綜合症患者處於臥病在床
  • 美媒:醫生們正研究新冠肺炎與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可能關聯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 Images海外網11月8日電由於有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慢性疲勞綜合症,美國醫生們正在檢驗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據abs報導,目前許多人都能識別出新冠肺炎的症狀:發燒、疲勞、氣短,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症狀會在康復後再次出現,且與另一種疾病——慢性疲勞綜合症非常相似。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在7月由國際愛滋病協會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與患者的電話溝通中他發現,「很可能存在一種與新冠肺炎相關的病毒感染後綜合症。」
  • 什麼是慢性疲勞綜合症,都有什麼原因引起呢?
    陳先生感到非常的疑惑,慢性疲勞症候群自己以前從未聽說過,身邊也沒有人得過這樣的病。這到底是什麼病?為什麼會患上這個疾病?性疲勞綜合症(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ME/CFS),是一種身體出現長時間(連續6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感受到身體極度疲勞或身體不適。其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極度疲勞、失去食慾、復發性上呼吸道感染、焦慮、抑鬱、煩躁及情緒不穩等症狀,而這些症狀與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相似,因此很難被準確識別。
  • 高危行為後長期疲勞,不要總懷疑愛滋病:你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症
    見面的第一句話,他就說:龍醫生給我治療一下吧,我得的是「陰滋病」,這個病困擾了我好多年了!我把他帶來的所有檢查報告單仔細看了一遍,發現他做了無數次愛滋病抗原、抗體,甚至愛滋病毒核酸(HIV RNA)的檢測,都是陰性的。
  • 符合這3個標準,就是慢性疲勞綜合症
    現在有許多人都會有一種情況出現,那就是每天什麼都不做事,但是總感覺自己全身特別的乏累,總是會想睡覺,每天總感覺怎麼睡都睡不飽,而且越睡越累,其實這個也有可能是因為自己有慢性疲勞綜合症。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症狀就是每天自己什麼都不做,總感覺很累很想睡覺。但是也並不是所有身體乏困都屬於慢性疲勞綜合症,要想符合自己有慢性疲勞綜合症要具備幾個標準。
  • 慢性疲勞綜合症吃什麼好的快?
    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是指臨床上出現的一種無法通過臥床休息而緩解的、長時間的全身疲乏無力現象。慢性疲勞綜合症又稱雅痞症、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類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等等。慢性疲勞的隱蔽性在於讓你感覺只熬了幾夜就覺得很累。如果人體經常處於這種疲勞狀態,身體的感知系統就會對疲勞信號的敏感度降低,等到患上某種疾病,身體再通過疲勞信號來提醒你時,往往很難引起注意,以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給健康帶來危機。
  • 英國將啟動世界最大慢性疲勞症候群基因研究
    此前,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和國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Research)已提供320萬英鎊資金。這項研究旨在通過收集2萬名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DNA樣本,為這種使人衰弱的長期疾病提供線索。慢性疲勞症候群也被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ME)。
  • "累"出來的慢性疲勞病
    過去,大家總以為「累」是一種心理作用,近來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經常感到疲勞、無精打採,可能罹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疲勞不是病,正常人都會偶爾感到疲勞,但慢性疲勞是一種病態,不能等閒視之。   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現代文明病,它的明顯症狀是長期嗜睡、肌肉酸痛無力、關節疼痛等;而罹患原因和工作緊張、壓力及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有關。
  • 經常情緒崩潰的媽媽,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症
    聽完她的描述,我感覺她並不是什麼「心理變態、精神病」,而是患上了在媽媽中常見的一種綜合症——慢性疲勞綜合症。很多人聽說過「產後抑鬱症」,但不知道媽媽們患「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機率比產後抑鬱症高。最明顯的症狀是持續的、無法解釋的疲勞感,怎麼休息都不管用。哪怕晚上已經睡了一覺,第二天一早起床,很快就會感到累。
  • 慢性疲勞綜合症盯上年輕人 小夥兒每天累睏乏,與這些因素有關
    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為其進行了詳細的檢查,排除了神經衰弱等疾病後,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症」。據市三醫醫生介紹,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因素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勞累過度。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加快,職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孩子們的書包越來越重,從事腦力勞動者其眼睛疲勞、手腕酸痛、腰背酸痛及關節勞損等與職業相關的症狀高發,電腦、手機等現代設備所帶來的「視疲勞」,甚至有些會伴有精神恍惚和情緒焦躁等精神障礙,以上情況都與勞累過度有關。二是不良情緒。當心情抑鬱、失落、悲傷時,都會使人精神不振,疲憊不堪。三是飲食失調。
  • PNAS:鼠白血病病毒(MLV)相關病毒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病原因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部,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細胞與基因療法部等處的研究人員破解了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可能發病機理,這種疾病雖然之前發現是由細菌感染導致,但是其發病機理至今未知。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同期PNAS也配發了相關的評論性文章。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血液學專家Harvey J.
  • 慢性疲勞綜合症讓人未老先衰 專家:調理在於身心兼治
    辨證論治、綜合調理可有效抗疲勞   「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治療,西醫更多的只是減輕症狀和改善機體功能,而中醫在這方面有獨特優勢。」駱斌介紹,已有許多研究表明,某些中藥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疲勞、防衰老的作用,如人參、黃苠、黨參、冬蟲夏草、靈芝、枸杞子等。另外,一些中成藥治療慢性疲勞症候群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如六味地黃丸、歸脾丸、逍遙丸等。   中醫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屬於中醫「虛勞」範疇,是一種多臟器、多系統功能失調的疾病,其病機主要為五臟氣化功能異常,病位涉及五臟,以肝脾腎為主。
  • 研究發現:慢性疲勞成新冠肺炎最常見且最令人擔憂的後遺症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人報》網站近日報導,愛爾蘭都柏林聖詹姆斯醫院利亞姆·湯森博士領導的一支科研團隊發表研究成果稱,半數以上的新冠肺炎康復者,無論發病時的病情輕重,都出現了慢性疲勞症狀。
  • 研究人員探索了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臨床和生物學方面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的主要症狀之一是勞累後不適(PEM),即身體或精神活動後症狀惡化。 在一項神經學前沿研究中,患有ME/CFS的人用自己的語言和經歷描述了PEM是如何使人衰弱的。這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感染後ME/CFS內部研究的第一份出版物。
  • 從慢性疲勞(chronic fatigue)到觸鬚疲勞(whisker fatigue):讓我們對抗詞彙疲勞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的記錄,最早出現的X+fatigue模式的例子是chronic fatigue,即慢性疲勞。自從1910年開始,人們開始談論industrial fatigue工業疲勞,在1926年出現corrosion fatigue 腐蝕疲勞,而在1929年以後是metal fatigue 金屬疲勞。
  • 經常感覺累、困、精神不振,你可能得慢性疲勞症候群了
    什麼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慢性疲勞綜合症是指連續6個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強度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目前醫學上對這種疾病的認識還很少,經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更年期症候群、內分泌失調、抑鬱症等疾病。近幾年,隨著「過勞死」案例層出不窮,慢性疲勞正在高壓力、快節奏的現代人群中蔓延開來。一項涉及全國10個省區11980人的亞健康狀況流行病學調查顯示,81.36%的非患病人群屬於慢性疲勞。消除壓力源。如果壓力是因為繁忙的工作導致,那就要學會合理的安排工作,緊急重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不緊急的事情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