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越管越不聽話?答案都在這裡

2020-08-28 A飛飛老師

01

許多父母覺得孩子從小就應該嚴格管教,否則長大了就更加難管。

所以當孩子犯了點小錯,就會進行嚴厲的懲罰,如果父母自己的情緒控制不好,還會體罰孩子。

可是那些嚴厲懲罰孩子的父母也會發現,「孩子只有在被懲罰的時候能好一點,一轉臉就又是老樣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不是因為對孩子進行的管教還不夠嚴格,要發展到體罰呢?

其實這是因為父母用的方法不恰當。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認知不協調,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人同時有兩種不一致的認知時,就會感覺不協調,不舒服。

比如,大家現在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日常生活中,卻避免不了地要晚睡。

一看到那種提倡健康規律生活,熬夜做有害身體健康的宣傳,心裡就會感覺不舒服,這就是認知不協調。

因為他同時有了兩種矛盾的認知:自己每天熬夜,而熬夜有害健康。

不協調怎麼解決?

  • 改變內在認知,比如改變生活規律。
  • 增加新的認知,也就是自己找理由。

比如:晚睡是為了能讓自己有獨處的時間;熬夜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等等。這樣,他心裡就會變得協調了。

02

心理學上的認知不協調和管孩子有什麼聯繫?

舉了個例子:

孩子喜歡打遊戲,爸爸害怕擔心他的學業,以及影響視力,不讓他打。只要孩子一打遊戲,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懲罰的時候,孩子雖然會聽話,但會感覺不協調——一方面想去繼續打,但同時又不敢。

這時候,孩子會認為,我之所以沒打遊戲,是因為怕爸爸懲罰。這樣他就有外在理由來解釋自己的矛盾,但內在認知並沒改變,所以他會趁大人不在時繼續幹壞事。

但如果懲罰很輕微,比如,對孩子說打遊戲時間太長錯過吃飯時間,就會餓肚子,或者玩遊戲會影響視力,將來要帶小眼鏡……

這樣既解釋了他想打又不敢打的矛盾心理,又改變了他的內在認知(打遊戲會餓肚子,打遊戲會變近視),他會從心裡覺得,打遊戲也沒那麼有意思,慢慢地就不會那麼喜歡打遊戲了。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可見,懲罰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影響了孩子對自己的反思。所以,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要做的應該是引導而不是懲罰。

03

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才能更有效呢?


  1. 冷靜告訴孩子你的不滿
    如果出現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況,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在冷靜以後,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比如「我現在心情不好」、「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1. 間接地「懲罰」
    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
    還要對孩子以後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1. 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1. 懲罰孩子做家務也是好方法
    如果孩子孩子亂畫,亂丟東西、玩具等,可以懲罰孩子做家務,讓孩子學會珍惜勞動成果。
    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幼兒可由父母一起帶領做家事;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在幫忙家事時學習到什麼。


  1. 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彌補自己的失誤
    由於孩子小經驗少,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給孩子指明「出路」,讓孩子改錯有明確的目標,效果才更明顯。
    孩子經歷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思之後,通過改錯重新恢復原來的自信,當孩子以後再犯錯誤時做了後悔的事情,他就會想辦法把過失彌補回來,而不會一味的譴責自己「我真沒用。」
    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

相關焦點

  • 「你為什麼不聽話?」家長越這樣吼,孩子越不聽,答案在這裡
    :「你為什麼不聽話?」。當孩子不聽話,惹家長生氣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這句話。這樣的問話,往往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不是孩子被嚇到沉默不語,就是孩子告訴你不聽話的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當別人問你:「你今天為什麼沒上班呢?」那麼,你可能回答「今天我休息。」或者「今天我請假了。」
  • 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
    導讀: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越「不聽話」,父母越「有問題」?為什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越數落,孩子越不聽話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徵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後越讓人操心?
    教育的目標有千萬種,也許最差的一種就是把孩子培養成「乖」孩子了……一、「乖」會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二、「乖」孩子不懂的表達真實情緒 與其說你的孩子聽話乖巧,不如說你的孩子沒有安排感,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他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鬧,他知道不哭鬧你們才會更喜歡他。換句話說,他在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 「兒子天天熬夜玩手機,上課打瞌睡」為什麼父母越管孩子越沉迷?
    既然孩子玩手機有這麼多危害,那麼父母管教無可厚非。但是,為什麼父母越管孩子越沉迷呢?,只會越管越糟糕,因此找對方法很重要。①與其嘮嘮叨叨,不如與孩子敞開心扉交流經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愛玩手機,每次一看到孩子玩手機,就會嘮嘮叨叨沒完。比如:「少玩一會兒手機」、「再看手機眼睛要毀了」、「還不趕緊睡覺,明天起得來嗎?」但是,這樣的嘮叨,會讓孩子很煩,真是越管越不起作用。所以,與其嘮嘮叨叨,不如與孩子敞開心扉交流。因為孩子跟大人一樣,都不喜歡嘮叨,更喜歡以平等的姿態跟大人交流。
  • 孩子越管越不聽話?魚缸法則:別和孩子硬碰硬,不如試試以柔克剛
    可是自從上了初中進入青春期之後,女兒的自主意識開始變得強烈,一旦兩人的意見不統一,自己多說幾句就會爆發爭吵。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孩子慢慢長大,他們自身也更加獨立自主,對事情也有了自己的判斷,父母可以提供適當的指導,但絕不是說教。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進程來轉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在孩子有獨立的思想之後還採取"咆哮式"的方法,只會引起更大的反彈效果。
  • 為什麼你越管,你家娃越差勁!只需做到這四點,能讓孩子乖乖聽話
    看到孩子的這些變化,感覺想要把所有的好的東西都給他。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很多家長都試圖了多種多樣的辦法,但奇怪的是:家長越管,孩子反而越差勁,不好的行為愈演愈烈。今天,就在這裡給各位家長朋友支幾個小妙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 為什麼你的孩子越打越不聽話?
    你的孩子,為什麼越打越不聽話?當你打孩子的時候,孩子到底獲得了什麼感受?她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父母認為,打孩子是為了約束孩子錯誤的行為,都是為了孩子好。偏偏孩子並沒有因此變乖,反而在學校學會了打架,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孩子總是問爸爸:「你能換個老婆嗎?」雖說童言無忌,洋洋還是挺傷心的,「就差把心掏出來給他了,他怎麼就不領情呢?」
  • 你越管孩子越不聽話!育兒專家:家長學會4招,孩子乖乖聽話
    然而,父母越管教,孩子就越不聽話!這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那麼,今天小編就給父母點建議,學會這4招,孩子乖乖學好。第一步:話不說2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數父母都是保持平和的態度,儘量不打人,更多的是遷就孩子。但是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就存在多次說同樣的話,有意識地提醒孩子。但是,孩子的自控力往往比較差,特別是父母在忙其他事情的時候,他會觀察父母的態度。如果家長馬上來了,他可能就會乖乖的聽話。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孩子不聽話,家長越吼娃越叛逆,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頂嘴,或者直接和家長反著來。可以說不少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此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為什麼越吼孩子越叛逆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做到「不翻舊帳」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能做到這一點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多半都是很聽話的。
  • 越管孩子越不聽話,怎麼辦?悄悄告訴你,有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
    爸爸媽媽對小孩子最常見的抱怨之一,就是我的孩子不聽我說的話。然後對我的一些要求,也假裝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好像沒聽見一樣。越管孩子越不聽話,怎麼辦?悄悄告訴你,有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其實啊,這個背後是有很多的緣由的。
  • 管得越嚴孩子越不聽話:明白大腦的工作原理,你就不會選擇棍棒了
    現實赤裸裸地擺在面前,科學數據也做了支撐:孩子越是被管,越像一隻被激怒的小獸般蹦躂。溫柔平和的教導,像一把梳子,不僅梳理小獸毛髮,也能安撫他們那躍動的心。為何?別急,下面我就從心理學角度,列出原因,並給出解決方法。
  • 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聽話?讓卡耐基告訴你
    常常有父母抱怨,一件事情講了好多遍,孩子就是屢教不改,甚至越批評越不聽話,這是為什麼呢?心理學家B·F·史金勒通過動物實驗證明:因好行為受到獎賞的動物,其學習速度快,耐力也久;而因壞行為受到處罰的動物,則不論速度還是耐力都比較差。研究顯示,這個原則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樣的結果。
  • 孩子為什麼越管越叛逆?那是你不知道這6條批評孩子的藝術和智慧
    時常聽家長說自己孩子怎麼不聽話, 還不接受家長的批評, 其實哪家孩子都會犯錯誤,我們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接受批評,接受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更好地成長,所以家長批評孩子也是要講究藝術和智慧的。換句話說,為什麼你的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而且越管越叛逆呢?
  •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看看專家怎麼說
    01.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很多學齡前兒童,大多,聰明伶俐,十分招人喜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們紛紛表示沒有小時候那麼聽話了,特別是一提到看電視和手機遊戲,就會跟著父母對著幹。 父母們常抱怨,孩子也越長大,越調皮霸道,就是喜歡跟著家長對著幹,越不讓他幹什麼,他偏要去幹,許多家長,面對著這樣的孩子也都是束手無策。
  • 為什麼越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
    為什麼大人喜歡講大道理呢?我們對「講道理」的偏好,往往源於從小在家中和學校接受過太多大道理的教育。一位家長朋友說,當她在沒有孩子之前特別不理解那些打罵孩子的行為,成年人用武力徵服孩子是無能的表現。如今當她有了兒子之後,才發現很多事情只靠講道理是完全行不通的,幾乎每個學期都會忍不住動手打孩子。隨著孩子的成長,她發現自己的方法越來越不可行,耐心也越來越少,正在逐漸變成自己討厭的那類人。
  • 為什麼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關鍵是怎麼讓孩子認可
    在孩子的教育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強調尊重孩子,強調與孩子平等對話,反對打罵孩子,很多家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生活中,改變打罵模式,採用與孩子講大道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並自認為很尊重孩子。事與願違的是,不少家長發現,越與孩子講大道理,孩子反而越不聽話。
  • 為什麼孩子越管越叛逆?教育孩子的3個好辦法,比吼破嗓子都管用
    經常有家長朋友向我吐槽,說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從小到大沒讓孩子吃過一點苦,什麼都給孩子最好的,最後卻養出一個「白眼狼」,處處跟父母對著幹,完全是給自己培養了一個仇敵,家長們的疑惑統統指向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管得越多,孩子越叛逆?今天我們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 職場中為什麼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這裡有你需要的答案
    職場中,為什麼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這個時候你想過沒有,聽話能解決任何問題嗎?不能否認聽話是好的,但是你聽話了,你有能力嗎?沒能力的聽話,讓領導如何賞識。有一點可以肯定,聽話並且有能力,絕對的能夠獲得賞識。
  • 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其實大部分父母都用錯了「獎勵」的方法
    導讀: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其實大部分父母都用錯了「獎勵」的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越「獎勵」孩子越不聽話?其實大部分父母都用錯了「獎勵」的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