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贍養老人先談養老費,兒媳:婆婆有錢就看病,沒錢就不看了

2020-12-20 安徽海豚播報

導讀:沒服侍好婆婆,她遭丈夫家暴,姐弟三家,贍養母親卻成難題。她為何和母親撇清關係,老人還能否安享晚年。

肥西的胡大姐說丈夫是家中老小,上面還有個哥哥和姐姐。姐弟三人,多年前曾提出贍養公婆的方案,兩位老人的飲食起居由三家共同負擔,如若老人生病大兒子家承擔婆婆的費用,胡大姐家負責公公的費用。

於是,公公生病住院到過世期間吃藥看病,服侍照顧以及安葬的一切費用都是她家出的,她認為自己家服侍公公的任務完成了,沒有理由還和哥哥姐姐兩家一樣兩個月輪流照顧婆婆,現在婆婆在她家的期限已滿了,可是大姑姐如今耍起了脾氣不接婆婆。

婆婆在她家住著送不出去,胡大姐不樂意了,因此和丈夫起了爭執,這次前來她想把婆婆的贍養的事情說清楚。大嫂說真實情況是公公在世時一直是由三家輪流照顧,公公去世後剩下婆婆當然也應該由三家共同贍養,她照顧婆婆沒有問題。

可現在輪到大姑姐服侍,她提出要給勞務費才肯照顧老人,老人每月有政府給的高齡老人補助,我們提議母親由哪家照顧母親的卡就跟著拿到哪家,用於母親的生活。大嫂認為這壞了家裡的規矩,公公的卡一直由弟弟、弟媳保管。

婆婆的卡在她這裡,也應該一直由她保管。況且公婆二人本來就沒有收入,指望卡裡的那點錢根本就不夠兩位老人生活,老人的養老他們一直在貼錢,現在大姑姐執意要把婆婆的這筆錢從她這裡拿走也行,那以後婆婆生病以及養老送終就不該是她一家的事,三家要平攤。這時大姑姐來了,她到底是什麼意見呢?

不要卡只要錢,大姑姐的做法讓人無法理解

大姑姐並不贊成調解老師提出的方案,她表示不要母親的卡,自己年齡大了,沒有生活來源,只想要些生活費用於照顧母親,她說母親往後生病住院花不了多少錢,只要弟媳交出母親的卡,她願意一個人負責母親看病,以及養老送終的費用,可就在我們協商溝通時,大姑姐又突然轉身離去。不論我們如何勸說,始終不願再回去坐下好好談。

大姑姐堅持一年照顧母親四個月要給她1500元錢才行,可老母親政府補助的錢一年也就一千八,這樣說差不多全給女兒了,對此一旁小弟媳希望大嫂能滿足姑姐的要求,她說從婆婆的卡裡出這一千五百元錢,剩下的三百用於婆婆看病,錢不夠的話病就算了不看了。對此姑嫂意見居然達成了一致,這讓現場的我們錯愕不已。

由於大姑姐的堅持,我們又重新算了下,母親兩張卡裡的錢,兩項國家補助,每月共計一百九十五元,我們提出四個月給八百元,大姑姐還是不同意。大姑姐寸步不讓,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胡大姐:希望丈夫能好好對我

大姑姐表示輪到她的那四個月她不服侍了,她願意倒拿出1500元,對此弟媳都不同意,胡大姐也表示她四個月照顧老人的八百塊錢,她也願意讓出來,附加條件是她少照顧婆婆一些,三家為此爭執不下,誰也不願意多照顧老人。大姑姐終於改變主意,同意拿800元每年照顧母親四個月,贍養問題終於談妥,考慮到胡大姐前來求助時說到與丈夫之間的爭執,我們撥通了胡大姐丈夫的電話。

母親三個兒女,一家四個月輪流贍養,但母親似乎並不受歡迎,該接的不接,該送的堅決要送走,女兒認為兒子養老天經地義,母親每年有些收入錢在兒子手裡,她這個女兒一天沒少服侍,卻拿不到錢,心裡不平衡,這種心理可以理解。

事實上錢確實不應該放在某一個人那裡,母親的錢應該跟著母親走,政府給農村老人發放高齡補助就是用於老人的日常生活,但女兒兒媳在矛盾爭執中說的一些話,讓人震驚,年老羸弱的母親被女兒如此輕視讓人不忍。

的確母親沒有什麼錢,也沒有了勞動力,她無法為你們創造價值,還需要你們照顧,但她給兒女帶來生命,這是兒女一生一世也還不完的恩情,善待老人吧,如果對父母至親都不能給以惻隱之心,感恩之心。將來的我們年老時有什麼理由,享受美好的未來呢?

相關焦點

  • 老人手裡有錢沒錢,子女是截然不同的態度,只有老伴和自己靠得住
    所以說,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老人在世的時候,有人會嫌棄,當老人生病了,又開始著急了,想著照顧老人看病。後來我朋友給我講,其實他是很願意照顧老張的,畢竟老張名下還是有一些錢的,雖然都在母親那邊拿著,但也算是照顧老人了,同時給母親留下一些好印象。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現在很多人覺得,老人手裡有錢不愁養老,去養老院或請保姆就行,可是有多少老人願意去養老院?至少我和老伴兒不願意。不要以為請保姆就萬事大吉,那些跟子女關係不好的老人,有多少被保姆虐待和欺騙的?所以那些不想給兒媳婦帶孩子的婆婆,有錢出錢,沒錢出點力,你的幫助會幫兒子減輕負擔,一家人其樂融融,又何愁養老呢?」硬性條件具備,軟性條件偶爾缺失,婆媳之間的關係不會有太大影響,畢竟兒媳婦讓婆婆帶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去上班賺錢,如果老人不差錢,適當幫助一下,兒媳會更加尊重婆婆。
  • 婆婆要求兒媳每個月給2000塊養老費,卻不幫兒媳帶孩子
    其實孟麗的婆婆說要沒錢,也不太可能,他們在老家有兩間房出租給別人做生意,即使老家的租金不是很高,但是就這租金夠他們老兩口吃飯生活也已經足夠了。孟麗雖然說也覺得照顧公婆是應該的,但眼下他們的經濟實在是壓力太大了,加上有了孩子,花銷更是大了,公婆不僅不願意給自己帶孩子,還想讓自己跟照顧親媽一樣照顧她,這怎麼可能呢?
  • 濮陽72歲老人43年如一日贍養百旬公公!
    43年前清豐縣大屯鄉店上村29歲農村媳婦喬貴巧,遭遇禍事連連,婆婆患重病去世不久,丈夫逯法林從房上摔下搶救無效死亡,當時家庭極度貧困,面對幼小兒女和60多歲公公,喬貴巧不離不棄,用自己雙手撐起一片天,把兒女養大成人後,繼續精心贍養公公。
  • 公公去世留下30萬,婆婆平分給兒女,兒媳拒絕:女兒不該分家產
    並且如果家庭條件允許,會考慮生二胎,一來解決獨生子女的孤單問題,二來減輕一個孩子贍養父母的重擔。倘若能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那便更圓滿了。那些思想開明的父母,在對子女的感情分配上非常注意,本著不偏不倚的原則,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心裡產生落差。在這種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兄弟姐妹,通常相親相愛不分彼此。
  • 年輕人太難:老人要享受晚年不帶娃,孩子要深情陪伴,自己卻沒錢
    婆婆一邊哄娃娃一邊感嘆:「老陳那老東西,我看她以後有什麼好報!」老陳就是小王的婆婆,是個思想先進的老人:堅決不帶孫女,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廣場舞。小王的爸爸昨天夜裡突發腦出血進了ICU,今天清早做手術。小王拜託她照看一下孩子,她竟然都不願意。婆媳倆已經在樓下吵了一架了,吵完老陳又出去玩了。
  • 因為比老公賺得多,他要求我一個月給婆婆兩千養老費,該拒絕嗎?
    那個時候孩子還很小,到了晚上會哭鬧,婆婆又是一個粗心的人,白天讓她帶孩子,我真的很不放心。後來,就和老公商量:「我想辭職了,在家裡一心照顧孩子,等她上學了,我再出去工作。」剛開始老公也同意了,但被婆婆知道後,她板著臉說:「你不去上班,咱們哪有錢花?
  • 老公沒了,我還要繼續贍養婆婆嗎?40歲喪偶兒媳說出了真相
    說到底,我這個兒媳不管對婆婆多好,終究是個外人。02 相爭150萬繼承權這150萬是直接打到我的帳戶上的,我是想繼續贍養公婆的,不能丈夫走了,我就扔下婆婆不管,這樣是會被村裡人戳脊梁骨的。我的提議是婆婆由我來贍養,每月我會按時給她打一定的錢,生活上我也一定會照顧好她,就像以前老公在時一樣。但婆婆就是不同意,婆婆想一次性拿到35萬撫養費。這我肯定是不能同意的,老公家裡還有哥哥,我懷疑這就是他哥挑唆的。要不然平常都是我們在照顧婆婆,婆婆和我相處得還算融洽,怎麼一出事就想著分撫養費呢?
  • 「兒媳,這個月怎麼不給打養老費了,我女兒等不及了」「等死吧」
    「兒媳,這個月怎麼不給打養老費了,我女兒等不及了」「等死吧」導語:在這個世界上,最關愛你的、最心甘情願為你付出一切的,是你的家人。親情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情感,倘若親情中摻雜了欺騙,那麼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 婆婆說完這番話,兒媳...
    第一次調解:「後」婆婆揚言兒媳命硬,一朝徵遷情分盡散 了解事情的原委後,調解員把張女士叫到老家的房子來,雙方一起先聊一聊。為壯聲勢,陸阿姨把自己的大兒子也叫了過來。 「這麼多年來,我自認為對陸阿姨盡心盡力,她不用擔心沒錢花,也不用擔心家裡的事情。」
  • 喪偶兒媳有義務贍養公婆嗎?解析《民法典》四大特殊贍養情形
    喪偶兒媳或喪偶女婿有沒有義務去贍養公婆或者嶽父嶽母呢?從法律的相關規定來看,並沒有明確規定喪偶兒媳或喪偶女婿贍養死者一方父母的義務,即沒有法定義務。在《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中只是規定了喪偶兒媳或女婿有協助丈夫或妻子贍養老人的義務。
  • 喪偶兒媳有義務贍養公婆嗎?解析《民法典》四大特殊贍養情形!
    對於老人來講,經濟生活的富足是一個方面,但與兒女團聚吐心扉、拉家常,才能真正讓其排解孤寂,讓心情愉悅,才能使老人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老人的贍養,不僅僅是支付撫養費、給付生活物資等,除此之外,精神的撫慰才更是老人所需要的。
  • 焦作馬村區法院:贍養老人起糾紛 法院調解續親情
    父母年歲越來越大,做兒女的一定多陪伴多照顧,千萬別因為贍養費的問題讓老人們寒了心。2018年,郭大爺和張大媽跟幾個子女協商後,籤訂家事協議一份,協議約定郭大爺和張大媽住到四兒子家,倆老人的六畝土地由二兒子和三兒子各自一半負責耕種,二兒子和三兒子每人每年給倆老人600斤小麥、300元電費,每月給倆老人100元生活費,住院看病的費用由三兄弟共同分攤。協議籤訂後二兒子和三兒子至今兩年的電費沒有給,於2019年7月至今每個月的生活費也找各種理由不給。
  • 婆婆只幫小姑子帶孩子,現在卻想讓我們養老,我要妥協嗎?
    兩個孩子有時候會照顧不過來,婆婆便選擇去女兒家幫忙帶孩子,而我們家的孩子就沒有人照顧了。沒辦法,我只能把我媽叫來,畢竟我們家庭條件一般,不可能有一個人專職在家帶孩子。就這樣一直照顧著兒子上幼兒園上了小學,這期間婆婆偶爾也會過來看一下,但是從來沒有在這裡住下過,因為她掛念著女兒家裡的兩個孩子沒人管。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願意伺候她養老嗎?」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我和你媽掉河裡你先救誰「、」我和你媽發生矛盾了你幫誰「、」我和你媽……「這些」送命題「,男生們在談女朋友的時候可能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但其實這些看似開玩笑的話,背後都反映出了一個問題。」幫你帶孩子是看我自己的意願,不是我必須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等我老了之後,你卻必須要對我贍養,這是你所要必須的義務。」
  • 「兒女雙全」的七旬老人,活到晚年後含淚感慨:女兒和兒子差得遠
    人到晚年後,兒女雙全的老人漸漸明白,遇到生病的大事,一般都給女兒打電話,卻不願意麻煩兒子。或許是覺得女兒貼心?怕兒子耽誤工作?擔心兒媳不滿怪罪?知道兒子不願意孝敬?,年輕時候她和老伴兒女雙全,令街坊鄰居好不羨慕。
  • 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 贍養老人要跳出誤區
    但是,由於我們的城市、農村保障制度還不健全,老年福利服務設施明顯短缺,老人「享清福」的障礙還不小。    調查結果表明,精神贍養糾紛常發生在城市老人中,而在農村拒不贍養老人現象很突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誰都會有人到暮年的那一天,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是每個老年人所期盼的,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所必備的重要條件。本期通過兩個典型案例,就老人贍養問題進行詮釋。
  • 這幾類父母最有福,老了以後很「搶手」,兒女爭著養的原因很現實
    2000年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老人養老問題成為新時代的重要挑戰。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在父母年富力強時,他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放任兒女前往社會上打拼,而當父母逐漸顯露出老態,生活開始變得無法自理時,如何贍養老人的問題就會提上日程。
  • 兒媳難產,醫生建議剖腹產,婆婆:「順產都沒錢,哪有錢剖腹產」
    錢很重要,然而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也不要把錢看得這麼的重要,有時候錢能買到一切,卻買不回來人的健康,買不回來生命。我姐姐在一家醫院裡面做婦產科醫生,有時候也會給別人接生,作為一個醫生看了世間的百態,有時候也感慨萬千。
  • 退休老人,不幫兒女帶孩子,錯了嗎?漸漸老去的他們,結局很扎心
    01婆婆住院,兒媳不陪伴照料,看一眼就走,理由是婆婆不幫帶兒子七十三歲的楊阿姨感到很扎心,因為她病倒住院已半個多月了,由於兒子出差在外沒能陪伴她照料她。可是,正請年休假在家的兒媳,只到醫院看望她一次,就再也沒來看望她,更別說來照料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