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沒服侍好婆婆,她遭丈夫家暴,姐弟三家,贍養母親卻成難題。她為何和母親撇清關係,老人還能否安享晚年。
肥西的胡大姐說丈夫是家中老小,上面還有個哥哥和姐姐。姐弟三人,多年前曾提出贍養公婆的方案,兩位老人的飲食起居由三家共同負擔,如若老人生病大兒子家承擔婆婆的費用,胡大姐家負責公公的費用。
於是,公公生病住院到過世期間吃藥看病,服侍照顧以及安葬的一切費用都是她家出的,她認為自己家服侍公公的任務完成了,沒有理由還和哥哥姐姐兩家一樣兩個月輪流照顧婆婆,現在婆婆在她家的期限已滿了,可是大姑姐如今耍起了脾氣不接婆婆。
婆婆在她家住著送不出去,胡大姐不樂意了,因此和丈夫起了爭執,這次前來她想把婆婆的贍養的事情說清楚。大嫂說真實情況是公公在世時一直是由三家輪流照顧,公公去世後剩下婆婆當然也應該由三家共同贍養,她照顧婆婆沒有問題。
可現在輪到大姑姐服侍,她提出要給勞務費才肯照顧老人,老人每月有政府給的高齡老人補助,我們提議母親由哪家照顧母親的卡就跟著拿到哪家,用於母親的生活。大嫂認為這壞了家裡的規矩,公公的卡一直由弟弟、弟媳保管。
婆婆的卡在她這裡,也應該一直由她保管。況且公婆二人本來就沒有收入,指望卡裡的那點錢根本就不夠兩位老人生活,老人的養老他們一直在貼錢,現在大姑姐執意要把婆婆的這筆錢從她這裡拿走也行,那以後婆婆生病以及養老送終就不該是她一家的事,三家要平攤。這時大姑姐來了,她到底是什麼意見呢?
不要卡只要錢,大姑姐的做法讓人無法理解
大姑姐並不贊成調解老師提出的方案,她表示不要母親的卡,自己年齡大了,沒有生活來源,只想要些生活費用於照顧母親,她說母親往後生病住院花不了多少錢,只要弟媳交出母親的卡,她願意一個人負責母親看病,以及養老送終的費用,可就在我們協商溝通時,大姑姐又突然轉身離去。不論我們如何勸說,始終不願再回去坐下好好談。
大姑姐堅持一年照顧母親四個月要給她1500元錢才行,可老母親政府補助的錢一年也就一千八,這樣說差不多全給女兒了,對此一旁小弟媳希望大嫂能滿足姑姐的要求,她說從婆婆的卡裡出這一千五百元錢,剩下的三百用於婆婆看病,錢不夠的話病就算了不看了。對此姑嫂意見居然達成了一致,這讓現場的我們錯愕不已。
由於大姑姐的堅持,我們又重新算了下,母親兩張卡裡的錢,兩項國家補助,每月共計一百九十五元,我們提出四個月給八百元,大姑姐還是不同意。大姑姐寸步不讓,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胡大姐:希望丈夫能好好對我
大姑姐表示輪到她的那四個月她不服侍了,她願意倒拿出1500元,對此弟媳都不同意,胡大姐也表示她四個月照顧老人的八百塊錢,她也願意讓出來,附加條件是她少照顧婆婆一些,三家為此爭執不下,誰也不願意多照顧老人。大姑姐終於改變主意,同意拿800元每年照顧母親四個月,贍養問題終於談妥,考慮到胡大姐前來求助時說到與丈夫之間的爭執,我們撥通了胡大姐丈夫的電話。
母親三個兒女,一家四個月輪流贍養,但母親似乎並不受歡迎,該接的不接,該送的堅決要送走,女兒認為兒子養老天經地義,母親每年有些收入錢在兒子手裡,她這個女兒一天沒少服侍,卻拿不到錢,心裡不平衡,這種心理可以理解。
事實上錢確實不應該放在某一個人那裡,母親的錢應該跟著母親走,政府給農村老人發放高齡補助就是用於老人的日常生活,但女兒兒媳在矛盾爭執中說的一些話,讓人震驚,年老羸弱的母親被女兒如此輕視讓人不忍。
的確母親沒有什麼錢,也沒有了勞動力,她無法為你們創造價值,還需要你們照顧,但她給兒女帶來生命,這是兒女一生一世也還不完的恩情,善待老人吧,如果對父母至親都不能給以惻隱之心,感恩之心。將來的我們年老時有什麼理由,享受美好的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