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的痛苦,是成長路上的必修課

2020-08-15 蜂虻君


文/努力的蝸牛


01

勇敢站起來,打敗內心的恐懼

曾經看過一篇報導,一個叫千惠的韓國女子在結束乳腺癌治療不久,嫁給了不離不棄的男友武信吾,不久千惠竟然發現自己奇蹟般懷孕了,但要生這個孩子,極有可能乳腺癌會復發。

本來已被判終身無法做母親的千惠,怎麼捨得打掉孩子,但是這可是拿命來換呀!

終於父親告訴她:「如果覺得拿掉會後悔,那就拼命生下來吧!」阿花9月大的時候,千惠的乳腺癌復發了。阿花兩歲多的時候,她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全身。年幼的阿花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麼,很懂事地配合媽媽。

千惠覺得,自己沒什麼能留給阿花的,她只能教會做飯、做家務,讓女兒認真地過好每一天,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能好好地活下去……

阿花4歲生日,千惠送了一條漂亮的圍裙給她。千惠只能「逼」孩子學會做飯,教她獨立生活的本領,教她「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樂觀人生哲學,讓她認真努力地過好每一天……

媽媽走後,爸爸崩潰頹廢:「看不見希望,看不見未來,不知道該怎麼帶孩子,每天只知道用酒麻醉自己,晚上睡不著覺,看著妻子的遺像就會忍不住哭出來……」

面對早餐一籌莫展的爸爸,阿花踐行了與媽媽的約定——每天早上做味噌湯。阿花爸爸說:「阿花早上5點起床,做早飯、彈鋼琴、稍微學習一會兒,然後到學校去。」勇敢樂觀的阿花,也給了爸爸生活的信心,這是妻子千惠留給他最寶貴的禮物。

在我們遇到生活不公平的時候勇敢地站起來才能打敗內心的恐懼,不要慨嘆生活的痛苦!慨嘆是弱者……李嘉誠說過:「縱使沒有人能告訴你前路是什麼樣一道風景,生命長河將流往何方,然而,在這過程中,你會領悟到邱吉爾多年的名言:『只要克服困難就是贏得機會。一點點的態度,但卻能造成大大的改變。』」

02

不斷學習,增強自信心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增加一個人的自信?高贊回答:「持續學習,不斷擴大自己的能力圈。

一個本來懷揣夢想的年輕人進入社會,勇敢的嘗試,屢戰屢敗,結果變成了一個意志消沉的中年人。原因就在於當他的意志被磨光後,他越來越沒有自信了。所以要不斷學習,不斷增加自信。

我在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一個人,女孩子畢業後放棄了專業跟著男友創業,後來結婚生子,過著很多人羨慕的幸福生活,後來因為投資失敗,公司經營不下去,不得不賣房子還債,家庭的危機帶來的是夫妻兩個人的情感危機。

據她自己後來說,那段時間幾乎看不到她原本的快樂了,出門都故意躲著人。後來有次親子活動中認識了女孩,並跟她聊天,就鼓勵她勇敢地站起來,重拾自己荒廢的專業,報了輔導班學習,很快找到一份挺不錯的工作。

後來過了幾年,在她的朋友圈中看到了他們夫妻出去旅行的照片,女孩子笑得很燦爛,看到我的留言,她很快給我發信息,她說她找了工作後她先生也恢復了對生活的信心,尋找投資失敗的原因,兩個人一起努力,積攢了一定的資本後又東山再起,當初那份自信又重新回到了他們的臉上。

學習不光是增加知識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在你生活的各個方面會因此而產生連鎖反應,會讓生活朝著你所認知的方向前進。提高了認知,也就提高了自信。

03

學會愛自己,對生活充滿熱情

最近抖音上有位很火的人,大家親切的叫她「吳媽媽」,她就是商界傳奇的吳勝明。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她為了躲避包辦婚姻,16歲逃到上海給人家做保姆,幾年後輾轉到鄭州開始經商之路,倒賣商品讓自己在八十年代就成了千萬富翁。53歲的時候因為走私汽車鋃鐺入獄,60歲時女兒自盡,落得家破人亡,她在獄中悲痛欲絕。

71歲出獄後從掃廁所開始,又重新走上了創業之路,如今87歲的她又身價上千萬,每天還為慈善奔波勞碌。活出了讓年輕的我們都驚嘆不已的自己。

吳媽媽每天畫精緻的妝容,每天充實地生活著,這就是一種充滿熱情的精神。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就更應該學習這種精神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天無絕人之路,就是這個道理,當我們遇到痛苦時學會接納它,面對它,那我們就邁出了心智成長的第一步,然後用積極的心態發現尋找機會,讓希望的曙光重新照進我們的生活,驅走那些陰暗的潮溼的東西。

暫時的痛苦算不了什麼,它只不過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絆腳石,一個垃圾而已,丟掉他,拾起對生活的勇氣,拾起對生活的熱情,風雨過後就會有彩虹。

責任編輯x圓滾滾 值班編輯x擰發條鳥

相關焦點

  • 暫時的困難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鋪路石
    剛開學可能很多小朋友還暫時不能適應小學生活,而很多家長接到孩子首先問今天上課表現和作業內容,或者吃飯情況,更有甚者可能會關注孩子在學校是否受欺負等。但我不會,我的家人也不會。我首先觀察孩子的心情和情緒如何。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不僅僅是給予,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近年來,青少年輕生事件屢見不鮮,且有低齡化趨勢。和父母爭執、被老師訓斥、成績不理想、犯錯怕遭責罵......甚至是「爸爸不讓看電視」「老師沒收手機」這樣不能稱之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鮮活生命凋謝的緣由。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1、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
  • 中國教育學會郭永福 : 最好的成長在路上
    走出去了解整個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沒有體驗就不會成長,不能接受挫折和失敗,永遠不會成長。哪個成長得最好?答案應該是高考落榜生的小楊。他為什麼能成長得最好?因為他從小就行走在路上,經了風雨,見了世面,了解了國情、民情,立志要「改變家鄉」,並且身體力行。
  • 成長必修課——馬鞍山市性別平等教育在行動!
    成長必修課——馬鞍山市性別平等教育在行動!【END】原標題:《成長必修課——馬鞍山市性別平等教育在行動!》
  • 益童悅成長|防溺,兒童的必修課
    益童悅成長|防溺,兒童的必修課 2020-12-10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參與遊泳運動,是寶寶成長的必修課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能只靠營養的補充,還要有健康的運動方式,在運動中塑造健康體魄。在孩子的成長路途中,學習和體育運動,智慧和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這也是各地教育部門愈加重視在校學生體育方面的培養的其一原因。遊泳是一項經醫學證實,出生後即可以參與的安全保健運動,參與遊泳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已經成了孩子成長的必修課,為什麼這麼說?
  • 大學生談戀愛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
    現在的熱門話題是:大學生談戀愛是選修課還是必修課。有人認為,上大學談戀愛可以增進人生閱歷,有助於成長,對今後走向社會乃至步入婚姻家庭都有好處,是一門必修課。也有人認為,談戀愛要講緣分,大學生的各方面準備還不成熟,目的性太強,反而有害,應該是一門選修課。  本版自徵稿啟事刊出後,接到全國各地大量大學生來稿,基本上持「選修」與「必修」觀點各半。
  • 成長自己,讓孩子遠離痛苦
    可是不管原因是什麼,終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當孩子在成長的時候,我們都在做什麼?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都在怎麼做?盧梭在《愛彌爾》中說:「你了解什麼辦法可以讓你的孩子痛苦嗎?那就是,讓他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遲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絕他,這種意料不到的拒絕,對他的傷害,遠遠大過他不曾得到過滿足的傷害。
  • 《對白》:給青年人的十堂「成長必修課」
    在《對白》一書中,白巖松等作者將人生經驗傾囊相授,用自身的經歷與經過時間沉澱的人生哲學,對正在經歷困惑的青年人進行正面的指引,解答青年人最困惑的問題,為他們帶去大學裡沒有的十堂「成長必修課」。首發式現場,白巖松、劉震雲等《對白》作者分享了各自的成長經歷與生命感悟。白巖松在新書首發式現場。主辦方供圖「人要順大勢、逆小勢。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01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  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
  • 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痛苦和挫折是成長中必要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 人生中的生與死,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什麼時候開始逆商培養?
  • 真正驅動你成長的,是痛苦!(深度好文!)
    無知即極樂,認知即痛苦,追求人生的自由,往往也意味著挑戰痛苦。因為思考會帶來痛苦,所以大部分人可以為了不思考可以去做任何事情;因為成長會帶來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現實變成了成人國裡的巨嬰。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選擇——迴避暫時的痛苦,一時自在地活在「舒適區」,或是追求自由,勇敢地踏入「認知區」。
  • 成長是學會忍受痛苦的過程
    當你痛苦的時候,也許你相信一定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你逃離痛苦的深淵;也許你渴望長大,但是,當面對成長的過程卻又退縮猶豫,期待著沒有痛苦的奇蹟出現……然而,真實的人生是: 有的痛苦永遠無法逃避,真正的成長過程就是學會忍受分離與喪失所帶來的精神痛苦的過程。
  • 成長路上 與法同行
    在《民法典》的宣講過程中,主講人通過生動的案例,為師生們介紹了關於高空拋物、寵物侵權、校園欺凌、網絡直播打賞等與師生們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的法律規定,讓學生們真正了解到:學法,是人生的必修課;用法,是平安的護身符。
  • 成長很痛苦,但不成長更痛苦
    比如你忙到了沒時間成長,那就乾脆辭職,花時間集中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但是很多人是不敢這麼做的,因為現在的社會壓力這麼大,而這種做法的不確定性又太多,萬一沒有效果呢?所以做這種選擇需要極大的勇氣。
  • 真正的成長,就是一個從任性到克制的過程。
    1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
  • 我們需要老師您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拐杖,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指引著
    我們需要老師您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拐杖,教育我們,指引我們,完善我們。做我們成長路上的指引著。所以我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無語,因為我們我們同樣也充滿了失意,痛苦,折磨,我們無助極了。我們的內心此時無比的空虛,又無比的複雜,仿佛中國的文字變窮了,我們竟不知如何來表示我們的歉意,只好默默地懇求您,體恤我們,包容我們,原諒我們啊。您轉向了黑板,揮手寫下一個大大的尋子,我們愕然了,你隨之衝我們微笑著說:「同學們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付出啊。」
  • 禪修大師揭露分手、失戀痛苦的真相
    離別、分開,是一場必修課。分手、失戀,是這必修課裡的一類罷了。所以,正處於這種「痛苦」中的朋友,我們首先要勇敢的接受它。這件事逃避不了,這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要面對。其實,每一種「痛苦」都是一種成長,痛苦化為灰燼,變成勳章。這些「痛苦」,本質是她/他不愛我,但是卻幻化成很多不同的絲線纏著你的心。
  • 《少年的你》:成長是痛苦的,但我們依然要學會仰望星空
    成長是痛苦的,而愛是讓其自律對生活在陰暗潮溼又不見光的環境裡的小北來說,成長無異於是痛苦的。他其實也討厭、痛恨這樣的自己。而林念的出現,就像他生命中的一束光,點亮了他身處漆黑裡炯炯有神的眼睛。他每天都過的很自律,無論是她上學放學他都從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