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重慶方言:官方選70人錄音

2021-01-11 搜狐網

  重慶晚報訊 「啥子」、「等哈哈兒」、「嘿漂亮」……即日起,這些地道重慶話,將要開始被記載並保存了。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市教委獲悉,教育部、國家語委決定,自2015年起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全國範圍記錄和保存語言、方言資料。

  重慶市被教育部列為首批4個省市之一,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巴南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城口縣、巫山縣10個區縣為重慶首批試點區縣。試點從挑選方言發音人開始,據介紹,各區縣將在老城區(區縣行政中心所在地)遴選方言調查對象7名,其中方言發音人4名(分別為55-65歲老年男性、女性方言發音人各1名;25-35歲青年男性、女性方言發音人各1名);地方普通話發音人3名。

  發音人必須在當地出生和長大,家庭語言環境單純(父母、配偶均是當地人),未在外地長住,能說地道的當地方言。市語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還會考慮將其整理、製作成「重慶語音地圖」放上網絡,以渝中區為例,屆時會用方言介紹渝中區概況、景點、街道,也許你還能聽到小時候熟悉的方言兒歌。

  如果你是一位老重慶人,你有沒有覺得,重慶話正在悄悄地變味?保護方言有什麼意義?又該如何看待推廣普通話和保護方言的關係?對此,我們採訪了幾位本地人、外地人和語言專家。

  方言撞上普通話 糾纏不清鬧笑話

  本地人:方言變味常鬧笑話

  讀者鄭先生給我們講了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有一次,他和女朋友談及演員陸毅,女友用重慶話說到「演員lùyì」,鄭先生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打趣說:「你說的難道是路易十六嗎?」「lùyì,演諸葛亮的那個lùyì!」女朋友解釋道,鄭先生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演員陸毅。

  無獨有偶,讀者王先生稱,有一次在一所小學門口,看見小學生玩遊戲,「小心點,危險(wi xin)!」其中一個小學生說道。此話一出,王先生笑了,糾正說: 「重慶人說危險,應該是wéi xin。」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讀者張先生說,有一次他回到位於沙坪垻華宇廣場的家,父親問他,「你明天要出去嗎?」這讓張先生覺得怪怪的。因為,按標準重慶話的發音,這句話應該是「你明天要出去邁?」為此,他有點納悶:父親明明是一位老重慶,為什麼這口音還變味了?後來一問父親才知道,原來,父親覺得自己出去旅遊不會說普通話很丟臉,所以最近在學習普通話。

  外地人:說普通話被認為很裝

  曹女士老家在山東,98年考上重慶某大學,畢業後留在重慶工作至今。參加工作後,曹女士發現身邊同事都以重慶話交流。在這樣語境下,她開始學說重慶方言。「我覺得重慶話聽著提勁,適合男人說,成都話可能更適合女孩一些。」在她看來,重慶話多帶「把子」,應該規範文明用語。

  她還觀察到關於重慶方言兩個奇怪的地方:在全國很多城市,同樣尊重當地方言,但大家在工作、公共場合通常選擇普通話。而在重慶,很多人不分場合堅持以重慶話交流。

  她說,重慶人普遍認為重慶人就應該說重慶話,這也是一種超過很多城市對本地方言的執著。「生活中,別人聽見我說重慶話還算可以,就認定我是重慶人,如果我切換成普通話,他們就覺得我很裝。」這讓曹女士有些不解。

  語言專家:鼓勵孩子接觸方言

  西南大學文學院方言學博士孫紅舉介紹,在推廣普通話的大環境下,方言生存空間縮小了。孫紅舉說,現在,除了年輕人、小孩多講普通話,不少年輕人外出打工,因此,越來越少年輕人能夠說出地道方言了。

  「保存方言發音很有必要,方言裡包括豐富地域文化,能夠給後代留下珍貴文化財富。」他說。有人說,重慶人說話喜歡帶「把子」,比較粗俗,專家怎麼看?民俗專家、重慶工商大學文新學院教授段庸生表示,人類文明趨勢是往雅化走,重慶方言也不例外。而評價重慶方言的「粗」,應該結合當地情況。在山、川中來回奔波的重慶人,居住環境潮溼,內心難免鬱悶,於是語言才有了快、硬的特徵。「語言特徵不能簡單用粗俗、高雅來劃分。」段庸生說。

  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積極推廣普通話,生活中引導孩子多講普通話,只為讓孩子更快融入現代化社會。孫紅舉認為,教學應以普通話為主,生活中孩子可以適當說方言,除了對與人交往、融入當地企業文化有幫助,還能增加一種思維方式。「我認為適當接觸方言是有必要的,這也是傳承文脈的表現。」段庸生說。

  守住方言 守住文脈

  前幾年,廣州市政協曾建議提高普通話在廣州電視臺的播出比例。此提案一出,引發了關於是否應該「保護粵語」的討論,廣州市還掀起了一場「保衛粵語」運動。

  廣州面對的問題,重慶也正在面對。而重慶方言的境遇,似乎不比粵語樂觀。因為,粵語及粵語文化能得以保存和流行,與廣東地區傳統的地緣優勢密切相關,而重慶作為新興的城市,並沒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幼時朗朗上口的兒歌正在慢慢消失,「架麥」「收秤」,懂的人越來越少,而這些背後,是一座城市文脈的流失。

  還記得大學時代,筆者最喜歡聽同學講家鄉方言,當被告知「我們那兒沒有方言,都說普通話」時,不免有些悵然。因為,在我看來,方言非但不「土」,反而會讓人顯得有魅力,為談話增加不少談資。

  筆者身邊有很多家長,從小就要求孩子在家在外說普通話,哪怕這些家長本身的普通話十分「椒鹽」。在我看來,這是十分沒有必要的,因為說好方言和日後孩子進入大學、步入社會,說好普通話之間並不矛盾。電視、電影都用普通話,孩子並不缺少耳濡目染學好普通話的機會,反之,從小說好方言才是必要的。生於斯,長於斯,被城市哺育長大的我們,有義務守護好它的文脈。而文脈的直接載體,就是方言,丟了方言,無異於自斷城市文化之根。

  當我談論方言的時候,我在談論什麼?多樣性。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鐵板一塊,無根且無聊。所以,我以說一口標準的重慶話自豪,並認為這是家鄉贈與我的一筆值得珍視的財富。

  重慶晚報記者 王乙竹 實習生 吳傑西

http://news.sohu.com/20150707/n416282171.shtml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重慶晚報 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15-07/07/content_449603.htm report 2815 重慶晚報訊「啥子」、「等哈哈兒」、「嘿漂亮」……即日起,這些地道重慶話,將要開始被記載並保存了。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市教委獲悉,教育

相關焦點

  • 針對「保衛方言」口號的一場討論
    其實說到保衛方言、保護方言,言下之意就是受到普通話的衝擊,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衝擊是時時刻刻存在的。我覺得保衛方言或者珍視方言、重視方言的價值可能比單純的保衛好。保衛從提出者來說,是處於劣勢地位之後想出這樣的提法。其實方言和普通話,我們說就語言地位來說,應該是不平等的。從理論上說,都應該是共存的,都應該是平等的。
  • 尋找最土濟南話發音人 山東各地方言將被錄音保存
    原標題:濟南市尋找「最土」濟南話發音人 山東各地方言將被永久錄音保存  人民網濟南8月20日電 「走咧,去趵突泉涼快涼快氣(去)!」「別落落那些了,快去大明湖看戲氣(去)吧!」
  • 訊飛智能錄音筆B1:外語方言都能聽懂,讓聲音「看」得見
    這款錄音筆採用了Knowles雙麥克風陣列,支持360°全向收音,5米內清晰錄製,10米內可以穩定連接手機,並且支持按人聲區分角色,多人開會也不怕後期整理的問題。深度定製的本地和雲端降噪拾音方案,保證錄音質量清晰。
  • 保衛蘿蔔(官方中文版)簡介
    保衛蘿蔔(官方中文版) 策略模擬 大小: 60.6M
  • 訊飛AI錄音筆居然可以翻譯方言
    訊飛AI錄音筆居然可以翻譯方言 說到AI錄音筆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用不到,其實AI錄音筆可以適用的場景有很多,有些場合用手機不方便,就可以直接使用AI錄音筆啦。在眾多錄音筆產品中,訊飛AI錄音筆SR501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它既可以是會議、培訓的錄音   原標題:長見識了!
  • 解放碑的鐘——不擺老……重慶那些有趣的方言歇後語
    重慶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重慶的方言也如同這座城市一樣融合家方言之長,形成了其風趣、幽默的特點,不但當地人愛說,也受到其他地方人的喜愛。在當下,我們不但要推廣普通話,也要保留方言文化。在重慶方言中,就有許多有自己獨特文化的重慶言子。重慶方言在重慶的大街小巷依然很有活力,在重慶一開口就知道你是不是重慶人了。
  • 川師大博導8年走遍四川 完成四川方言語音地圖
    而以東、以北,則屬於湖廣話,比如重慶、成都、南充。李敏有些興奮,但周及徐卻並不感到意外。在此前的調查中,一些湖廣方言片區,也發現有人講南路話。「那你繼續調查嘛,回來後我們再來跟其他南路話進行比較、校聽,如果確證了,我們的方言地圖上,又可以增加一個南路話的方言點。」周及徐告訴李敏。李敏是上周從成都出發的。
  • 四川方言很多詞彙在消失 20年後找不到地道成都話
    「已經調查了三個方言點了,發音很理想,錄音也很清楚。」李敏突然提高聲音,「在龍蟠鎮的大通,發現了南路話!」  周及徐介紹,沿著岷江,從都江堰開始,一直往下到樂山、宜賓,整個岷江行程一個「L」型。在岷江以西以南,語音屬於南路話,比如樂山、夾江、崇州、大邑、溫江。而以東、以北,則屬於湖廣話,比如重慶、成都、南充。  李敏有些興奮,但周及徐卻並不感到意外。
  • 搶救方言 浙江省檔案館徵集純正「發音人」
    從去年年底開始,浙江開始做一項工作:要把各地最正宗的「土話」,通過錄音等方式完整記錄下來。  第一批要記錄的,有全省18個地方的方言,而尋找這些方言「發音人」的工作,正在各地悄然展開。  省檔案館資源建設部的朱雁南說,如此大規模地記錄地方方言語音檔案,在全國尚屬首次。
  • 空調風聲都嫌大 自貢方言發音人錄音要求環境絕對安靜
    錄製現場   《自貢徵召方言發音人》續:  空調風聲都嫌大 自貢方言發音人錄音要求環境絕對安靜  四川新聞網自貢7月15日訊 (記者 徐昭磊)經過近一個多月的前期準備工作,從昨日開始,在四川理工學院,國家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項目組開始對最終選定的自貢方言發音人的發音進行了錄製工作。
  • 訊飛智能錄音筆SR901――再也不用為客戶說方言而苦惱了
    說到出差,相信很多的人都很頭疼,路途遙遠,行程辛苦那倒是其次,都是能盡力克服的問題。最怕的就是語言不通,有時候碰到那種操著一口方言的客戶,真讓人有點難受。那麼有沒有一種辦公用具可以幫助我們去克服這種困境呢?答案自然是有的,訊飛智能錄音筆SR901就是這樣一位好幫手。
  • 支持多種方言實時文字轉寫,科大訊飛智能錄音筆A1很實用
    科大訊飛AI錄音筆A1支持10類語種、12種方言及中英文混讀實時轉寫。支持的語種包括英語、日語、韓語、俄語、法語和國內的維吾爾語、藏語等,支持的方言包括粵語、四川話、雲南話、東北話和河南話等,基本上涵蓋了國內常見的幾大方言。
  • 方言也能翻譯?真正的出口成「章」 錄音筆還可以這樣用!|檀生活
    不僅可以邊錄音邊轉文字省去人工的會議記錄,還能線上一鍵分享給其他參會者,它的英語同聲翻譯功能讓我這個學「散裝英語」的人再也不怕開會一頭霧水了~而且有些場合,手機不方便錄音,但是錄音筆就更方便了。不僅如此,它在學習上幫助也是非常大的,效率提高不止一點點!
  • 訊飛智能錄音筆B1:10種語言,12種方言,為何職場人士愛不釋手?
    對於科大訊飛的產品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旗下多款錄音產品的市場反響還是相當不錯的。側面為產品的主要三大功能特點,錄音轉文字準確率為98%、支持10種語言,12種方言、數字雙麥智能降噪。訊飛智能錄音筆B1配備310mAh 鋰電池設計,滿電狀態下,可連續錄音10 小時,待機時長高達20天,這對經常參加長時間會議的職場人士來說,是非常省心的。
  • 50歲女教師做重慶方言對照表 外地學生奉為寶典
    搞不撐展要掃皮哈  前段時間,重慶商報官方微博的一則笑話讓不少網友捧腹:話說某日在輕軌入閘口,一位外地朋友拿著磁卡不知如何進閘。眼看人多排隊,旁邊一位保安看不下去了,川普道:「你梭一哈!」乘客不明白「梭」為何意,愕然。保安急了「我讓你梭一哈!梭一哈!」
  • 12種方言秒轉文字!用一支錄音筆撬動的AI革命,科大訊飛贏在哪?
    ,新增支持聲源定位、12種方言和10種語種轉寫、支持智能摘要等13項功能,進一步為用戶帶來更便捷高效的錄音體驗。方言轉寫、語義分段、個人詞庫等功能。12種方言轉寫,維吾爾語和藏語兩種少數民族語言轉寫,以及西班牙語、越南語、俄語、英語、日語和韓語等8種語種轉寫,進一步擴大錄音筆的語言應用場景。
  • 訊飛智能錄音筆B1評測:打工人商務錄音轉錄好夥伴
    因為是多人會議,發言人眾多,加之公司領導指示及總結語速快、內容多,這時候手寫記錄,經常搞的我手忙腳亂;會後撰寫會議紀要時,又經常會因為漏記,而忽略了一些領導講話的重點。我時常在想,如果有個好的錄音筆,最好能支持語音轉文字轉錄,我的工作效率將大幅提高。「皇天不負有心人」啊(用詞不當),近期我就得到了一款由在錄音筆領域深耕的科大訊飛出品的智能錄音筆:訊飛智能錄音筆B1的體驗機會。
  • 重慶方言雜談之六:妖豔兒
    重慶方言雜談之五:讓總理深情點讚的「棒棒」 「棒棒、棒棒、棒棒,高高的朝天門,掛著棒棒的夢,長長的十八梯,留下棒棒的歌……」,說到重慶方言「棒棒」,不能不談到多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山城棒棒軍》,主題歌詞生動給我們展示了在重慶都市中一個特殊群體的生活工作狀況
  • 訊飛智能錄音筆B1評測:外語方言都聽懂
    一、前言:職場新人的好幫手 這是一款能速記會翻譯的錄音筆無論是在職場還是課堂,大家都往往會碰到類似的難題。在冗長的會議、課程面前,在激烈的討論或者漫長的講解中,如何快速準確的記下詳細內容,往往都很讓人頭疼。
  • 訊飛智能錄音筆SR502:職場人必備的錄音轉寫神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訊飛智能錄音筆SR502:職場人必備的錄音轉寫神器 提起錄音筆,很多人還刻板的以為它只是專業媒體從業人員的工作神器,但其實,在諸多智能黑科技的加持下,好的錄音筆設備已經可以覆蓋諸多工作學習的場景,對於致力於提升工作學習效率的人來說,它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