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方言雜談之六:妖豔兒

2020-12-22 新華網重慶頻道

第六期 140924

「妖豔兒」的原義只能從字面意思進行理解
就是裝怪、做作、美豔等
幾個字連起來還有活潑好動的意思
在多數時候是以貶意的形式出現
但也不乏貶中帶褒,有憐愛之意
這個詞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語氣表達有截然不同的意思

  • 萬州區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忠縣司法局。1995年以來一直從事寫作工作,已發表各類文稿500餘件,文章多次獲獎。

  1. 重慶方言雜談之五:讓總理深情點讚的「棒棒」
  • 「棒棒、棒棒、棒棒,高高的朝天門,掛著棒棒的夢,長長的十八梯,留下棒棒的歌……」,說到重慶方言「棒棒」,不能不談到多年前的一部電視劇《山城棒棒軍》,主題歌詞生動給我們展示了在重慶都市中一個特殊群體的生活工作狀況。

        「妖豔兒」這個詞一聽就是與美女有觀的詞語,重慶出美女,美女愛打扮,精心打扮出來的美女美麗動人,就是「妖豔兒」。當然這只是方言「妖豔兒」產生的原因和一個層面的意思,其實「妖豔兒」還有更多的含義。

        「妖豔兒」的原義只能從字面意思進行理解,就是裝怪、做作、美豔等,幾個字連起來還有活潑好動的意思。

        在多數時候是以貶意的形式出現,但也不乏貶中帶褒,有憐愛之意。這個詞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語氣表達有截然不同的意思。「妖豔兒」是對另類打扮的貶斥。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剛從統一的白衣、藍褲、綠軍裝中解放出來,除了演出,生活中化妝的很少,一些愛美女士走在了穿著打扮的前列,她們模仿《大眾電影》雜誌上的明星進行不成熟的塗口紅、劃眉毛等粗放型的化妝,讓絕大多數保守的人們呈現反對態度,他們認為是東施效顰,於是這部分走在前列對美的追求者的行為就被稱為「妖豔兒」,這就是帶有不認可的貶斥。

        「妖豔兒」是對聰明可愛的讚賞,這多出現在長輩對小孩的評價。比如親戚或同事的小孩,在經過一定的接觸過後,發現這個小孩天性聰明、活潑,在同齡小孩中出類拔萃,大人對這種小孩十分喜愛,在評價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說「這個小孩好『妖豔兒』喲」,這時邊說眼中邊流露一種真心的讚賞,是對小孩性格的喜愛。

        「妖豔兒」是對調皮搗蛋的厭惡。一些小孩,不但學習成績差,還喜歡到處惹事生非,尋釁鬥毆,讓人十分討厭,對長輩沒禮貌,不尊敬師長,人們對這類小孩的評價同樣是「妖豔兒」,但這時說的時候眼光中流露的一定是一種否定和厭惡,是對小孩這種行為的否定,相當於書面用語「討厭」。

        「妖豔兒」是思維或行為怪異、荒誕的否定。現在觀念意識多元化,人們生活方式多元化,總會出現一些人或一些事與社會主流或傳統意識形態格格不入,人們稱他們為「非主流」,對這類人、事、物,重慶人評價時仍然是「妖豔兒」,這是一種對此類行為的不認可和反感。

        「妖豔兒」雖不是一個書面用語,我的這3個字的寫法也不一定準確,但現實生活中所表達的含義卻豐富多彩,是重慶人在對某一事物作出評價的常用方言之一。如今,許多網友也將「妖豔兒」作為自己的網名或空間名,「妖豔兒」也時不時登上新聞標題,可見「妖豔兒」一詞在重慶人心目中的地位,表明重慶人對「妖豔兒」的喜愛,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並認可「妖豔兒」。‍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新華網重慶頻道立場。)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相關焦點

  • 慶陽方言雜談
    慶陽方言,也稱「地方俚語」「叮楞話」,屬中原官話秦隴片。雖說也歸北方方言區,但慶陽位於甘肅省東部,長期以來,由於人文、歷史、地理區域、人口來源等方面的差異,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慶陽方言又有其獨特的腔腔調調。
  • 保衛重慶方言:官方選70人錄音
    發音人必須在當地出生和長大,家庭語言環境單純(父母、配偶均是當地人),未在外地長住,能說地道的當地方言。市語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還會考慮將其整理、製作成「重慶語音地圖」放上網絡,以渝中區為例,屆時會用方言介紹渝中區概況、景點、街道,也許你還能聽到小時候熟悉的方言兒歌。  如果你是一位老重慶人,你有沒有覺得,重慶話正在悄悄地變味?保護方言有什麼意義?
  • 重慶火鍋靠味道取勝,但一個優秀的店名,能讓人垂涎三尺
    重慶是全中國知名的火鍋之城,是火鍋熱潮當之無愧的中心,這裡三步一火鍋,競爭似戰國。按照重慶市民們的說法,在重慶吃火鍋不必挑,因為只要沒有倒閉,味道就肯定過得去。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食客對火鍋店的擇定,並不是完全隨機的。為了吸引到更多的食客,重慶的火鍋店可謂是屢出奇招:有的在店內安排川劇表演、有的免費送冰湯圓、還有的宣布憑火車票就餐打折。
  • 解放碑的鐘——不擺老……重慶那些有趣的方言歇後語
    重慶是一座包容性很強的城市,重慶的方言也如同這座城市一樣融合家方言之長,形成了其風趣、幽默的特點,不但當地人愛說,也受到其他地方人的喜愛。在當下,我們不但要推廣普通話,也要保留方言文化。在重慶方言中,就有許多有自己獨特文化的重慶言子。重慶方言在重慶的大街小巷依然很有活力,在重慶一開口就知道你是不是重慶人了。
  • 寶應方言雜談:不該忘記的老家具
    寶應方言雜談 不該忘記的老家具 文/王榮華 近日,看到市民包先生代表全家向縣博物館捐贈一張民國時期架子床的消息,很是感動,不僅為包先生全家輕利重義的舉動感動,也為包先生家這張架子床有了好的歸屬而感動。
  • 「扯把子」的四川方言近日開課了,四川話到底有多魔性?
    回顧近些年,四川方言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和喜愛。上到電影電視劇,下到日常交流,只要在普通話的閒談中,突然竄一兩句四川方言就會博人開心一陣。於是問題來了,為何四川方言越來越受歡迎?簡介:四川話,又稱巴蜀方言,屬漢語西南官話。
  • 刷爆朋友圈的重慶方言測驗,哥子要不要來gào一哈?
    近日,一張「方言比例圖」刷爆了朋友圈!wuli大重慶高達97.5%的使用比例奪得冠軍!重慶人囊個楞個厲害耶?嗯,我們鬥是吆不倒臺!畢竟重慶話鬥是我們重慶的靈魂!下面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套方言試卷,你要不要告一哈。看看你的重慶方言,到啥子級別了?
  • 這些重慶方言,居然還能寫得出來
    重慶話,不用什麼喜劇包袱,生來自帶笑點。還記得童年時期的晚飯BGM,重慶都市頻道各種情景喜劇嗎?劇中方言都源於重慶人日常生活用語重慶本土方言情景喜劇近幾年依託大眾媒體,重慶話漸漸也進入大眾視野,恰當的描述、「好玩、幽默」的光芒,已經完全掩蓋以前對方言「土氣
  • 重慶方言用英語怎麼說? 網友神翻譯 你能看懂幾個
    網上熱傳的重慶方言神翻譯對照表。今日,一份「重慶方言神翻譯對照表」在網上熱傳,40個重慶方言詞彙短語被翻譯成英文,網友看了此對照表稱「神了」,大學英語教師看了此對照表則表示「無意義」。     重慶方言英文版你知多少?
  • 重慶監管沙盒首批應用出爐:支持重慶方言的智能銀行服務在列
    重慶監管沙盒首批應用出爐:支持重慶方言的智能銀行服務在列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葉映荷 2020-08-07 22:58 來源:澎湃新聞
  • 《瘋狂的石頭》中都有哪些方言,堪稱方言電影之集大成者
    在筆者看來,在方言電影中堪稱集大成者的則是《瘋狂的石頭》,一方面是電影中方言運用數量多,算上方言的變種至少能達到十種以上。另一方面則是方言運用很巧妙,能夠恰如其分反映人物性格和幽默特色。關於成都話和重慶話的區別,網絡上有教程,簡單說好像是成都話慢而長,重慶話是短而直。在其他地區觀眾眼裡看似差不多,但四川人都能分清。就像瀋陽人能聽出大連人的口音一樣。畢竟飾演秦豐收的王迅是成都人,因此他的成都口音也很正常。
  • 重慶本土「豪華巨製」方言劇,你看過幾部?
    熟悉的口音,熟悉的口頭禪…不知道重慶崽兒們你是否還記得 ?那些年我們追的不是《太陽的後裔》也不是《爸爸去哪兒》而是我們大重慶的本土豪華巨製——方言劇!裡面的人物永遠穿起90年代的衣服說著一口流利的重慶方言帶著老重慶特有的記憶
  • 65歲老人花十年時間寫成《重慶方言辭典》 草稿重達27公斤
    05-07 16:02:0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一罈子泡蘿蔔——抓不到姜(韁)」「荷心炒粉條——無孔不入」「盯不倒秤」「滴滴尕尕兒」「賣蝦不拿秤——抓瞎(蝦)」……這些有意思的重慶民間方言,短短一兩個字卻蘊藏許多道理、經驗。
  • 靈感來源於「方腦殼」 重慶首部三維方言動畫片這樣推廣本土文化
    如何進一步推廣重慶特色文化?一群來自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影視動畫專業的大學生,用三維方言動畫片《方呆呆說重慶》給出頗具新意的答案。1月9日-10日,項目團隊將帶著作品在第二屆「渝創渝新」創業生態峰會上亮相。「方呆呆」靈感來自於「方腦殼」          「早在2009年我們就開始醞釀,想做一部方言系列動畫片。」
  • 說幾個聽起來搞笑,但是意思表達卻很生動的地道重慶方言詞彙
    筆者是重慶豐都人,我們講的方言嚴格來說屬於:官話方言區--北方方言語系--西南官話-四川方言-川東小片。本來還可細分,但是那信息量太大,太專業,不是今天的重點,就不贅言。近些年來,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加之一些方言本就晦澀難懂難學且地域局限性極強,很多方言面臨逐漸消亡的危機。
  • 重慶方言成了動漫裡萌萌噠的小怪獸:千翻、貓煞、麻麻魚…
    人物檔案李歡,36歲,重慶崽兒,美術老師。在他的作品中,有對於中國風的繼承與發揚,更有重慶人對方言文化的自信運用,可愛賣萌中也可以帶著耿直、灑脫。本次文博會,重慶崽兒李歡帶著原創動漫產品中國娘系列、怪獸甜心系列將與市民見面,在他手中「千翻」、「貓煞」、「麻麻魚」等重慶方言變得具象化,成為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萌物......
  • 重慶小學生寫日記,一堆方言詞,大學生姐姐看笑了
    8月24日,重慶一名女大學生在檢查弟弟的暑假日記時,看到這個二年級孩子的日記檢查樂壞了。小朋友的日記寫得比較認真,基本上都是假期裡真實發生的事情。在日記裡,小朋友不會寫的字會用拼音標註出來。不過,受重慶方言影響,很多詞語的前後鼻音他分不清楚,常常按照重慶話的發音來標註。行李一大堆,lao不動。不是重慶人,可能真看不懂這是啥意思。
  • 地道的重慶方言你知道幾句,說出來好搞笑
    在我們重慶,有時候說別人太傻的時候就說:「你硬是哈的很喲」。3、神戳戳——是指一個人的思維不正常,經常是跳躍性的思維,在跟別人交流時搭不上軌,表現出東一下、西一下的語言和行為特徵。在小編的印象中,這句話一般都是親近的人才會說的,因為比較得罪人。比如,大嬸教育大叔不該亂說話時,就說:「你今天硬是神戳戳的嘞!」
  • 50歲女教師做重慶方言對照表 外地學生奉為寶典
    身在重慶,經常都能聽到重慶言子,讓初來乍到的外地人經常遭遇尷尬,聽不懂「背時」、以為「正南其北」是指的方向,不過現在,外地學生應該不用再擔心了。現在,重慶大學城規學院官網上掛出一張《常見重慶方言與普通話對照表》(以下簡稱《對照表》),將一些常見的重慶言子翻譯成了普通話,很快在微博中廣為傳播,而令人吃驚的是,這張表竟然是重大一位外地教師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