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幹預可有效減少哮喘患者的醫療保健使用並改善生活質量

2020-12-10 科學網

自我管理幹預可有效減少哮喘患者的醫療保健使用並改善生活質量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0 19:27:15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Alexander Hodkinson團隊對自我管理幹預措施減少哮喘患者醫療使用和改善生活質量的效果進行了分析。2020年8月18日,該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為了比較不同的自我管理模式(多學科病例管理、定期支持的自我管理和最低限度支持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監測模式與常規護理和教育相比,哪種模式可有效減少哮喘患者的醫療保健使用並提高生活質量,研究組在Medline、Cochrane圖書館、Embase等大型資料庫中檢索2000年1月至2019年4月的文獻,篩選出涉及不同自我管理模式治療哮喘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主要結局是醫療保健使用(住院或急診就診)和生活質量。

1178篇引文共包括105項試驗,涉及27767名參與者。就醫療保健使用而言,多學科病例管理和定期支持的自我管理均顯著優於常規護理。就生活質量而言,只有定期支持的自我管理顯著優於常規護理。對於包括青少年/兒童(5-18歲)在內的試驗,只有定期支持的自我管理在醫療保健使用和生活質量中顯著獲益。多學科病例管理和定期支持的自我管理在減少基線嚴重哮喘患者的醫療保健使用方面最有效。

研究結果表明,定期支持的自我管理可以減少不同嚴重程度哮喘患者的醫療資源使用,並改善生活質量。

附:英文原文

Title: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healthcare use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asthm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Author: Alexander Hodkinson, Peter Bower, Christos Grigoroglou, Salwa S Zghebi, Hilary Pinnock, Evangelos Kontopantelis, Maria Panagioti

Issue&Volume: 2020/08/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self-management models (multidisciplinary case management, regularly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and minimally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and self-monitoring models against usual care and education to determine which are most effective at reducing healthcare use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n asthma.

Design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Data sources Medline, the Cochrane Library, CINAHL, EconLit, Embase, Health Economics Evaluations Database, NHS Economic Evaluation Database, PsycINFO, and ClinicalTrials.gov from January 2000 to April 2019.

Review methods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involving the different self-management models for asthma were included. The primary outcomes were healthcare use (hospital admission or emergency visit) and quality of life. Summary 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s (SMDs) and 95% credible intervals were estimated using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with random effects. Heterogeneity and publication bias were assessed.

Results From 1178 citations, 105 trials comprising 27767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In terms of healthcare use, both multidisciplinary case management (SMD –0.18, 95% credible interval 0.32 to 0.05) and regularly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0.30, 0.46 to 0.15)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usual care. For quality of life, only regularly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SMD 0.54, 0.11 to 0.96)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nefit compared with usual care. For trials including adolescents/children (age 5-18 years), only regularly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nefits (healthcare use: SMD –0.21, 0.40 to 0.03; quality of life: 0.23, 0.03 to 0.48). Multidisciplinary case management (SMD –0.32, 0.50 to 0.16) and regularly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0.32, 0.53 to 0.11) were most effective at reducing healthcare use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severe asthma at baseline.

Conclusions This network meta-analysis indicates that regularly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reduces the use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and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across all levels of asthma severity. Future healthcare investments should provide support that offer reviews totalling at least two hours to establish self-management skills, reserving multidisciplinary case management for patients with complex disease.

DOI: 10.1136/bmj.m2521

Source: https://www.bmj.com/content/370/bmj.m2521

相關焦點

  • 患者哮喘管理不能停
    哮喘作為一個可防可控的疾病,規範化治療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針對患者情況,「個體化治療」、「精準治療」意義重大,停藥或調整用藥都應該諮詢醫生等專業人士。醫生、患者、全社會共同參與防控,降低哮喘的死亡率,減輕社會負擔。
  • Look AHEAD:強化生活方式幹預減重未減少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心...
    對於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強化生活方式幹預減輕體重,能夠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微血管併發症、降低抑鬱風險、減少住院次數和醫療花費,但是與對照組相比,強化生活方式幹預並沒有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 安防幫: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保健中實施應用的利與弊
    連續血糖監測儀(CGM)和智能胰島素筆可記錄並推薦可幫助糖尿病患者搶救的注射胰島素的時間和劑量。物聯網技術在醫療保健中實施應用的利與弊連接到應用程式的智能吸入器可幫助哮喘和肺病患者了解導致症狀的原因並預測過敏原。
  • 春季來臨,哮喘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給你支幾招
    春暖花開,又是一個好時節,但是哮喘患者卻無法像普通人一樣開心。空氣中的花粉等物質對於哮喘患者而言就是致敏原,一不小心就會誘發哮喘發作。因此,對於哮喘患者而言,就要注意要戴口罩,避免接觸到誘發過敏的物質。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患了哮喘,怎麼辦?
  • 哮喘是什麼樣的病?得了哮喘應該怎麼做、怎麼預防和治療?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因氣管狹窄和炎症,有時會導致呼吸困難、咳嗽、喘息和呼吸急促。除藥物治療外,哮喘患者在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呢?本文將為您介紹有關哮喘患者的飲食、睡眠和運動的研究。研究者通過評估飲食與哮喘之間的證據,發現某些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和其他高纖維食物)可能有益,而其他食物(如乳製品和飽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能有害。研究者通過一項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植物性飲食八周的哮喘患者使用哮喘藥物的次數明顯減少,症狀更輕,發作更不頻繁。
  • 哮喘患者:你呼吸空氣負離子了嗎?
    隨著工業的發展,大氣汙染愈加嚴重,再加上室內裝修汙染的加劇,人群中哮喘發病率逐漸增加。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它對人體「無差別攻擊」,又因傳統療法治標不治本,患者深受其害,備受折磨。空氣負離子的出現,成為哮喘疾病患者的一道曙光。
  • 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護理學資料:痛經患者的健康保健
    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考試護理學資料:痛經患者的健康保健 2021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陸續進行,怎樣備考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地整理了山東醫療衛生招聘的知識,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哮喘嚴重時或可導致死亡 專家:不要私自停藥
    哮喘帶來的危害也不能忽視。嚴重時導致猝死,支氣管哮喘嚴重發作時,支氣管痙攣,無法正常呼吸,導致沉默肺,發病速度快,病情進展迅速,往往來不及搶救而死亡。肺部反覆發作性感染,哮喘反覆發作,導致氣道敏感性增強,氣道炎症及氣道重構,正常的防禦功能及免疫功能下降,極易感染一些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甚至遷延不愈,變成慢性咳嗽,影響生活質量。
  • 哮喘發作時總胸悶氣短?專家:換季時期更該注意這3點有效防治
    此外,碰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一旦遇到霧霾、柳絮、粉塵、花粉、變化無常的天氣等都有可能將哮喘症狀加重,而一旦不控制好反覆發作輕症也會變成重症。因此,當下,如何進一步提高哮喘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已成為我國哮喘診療亟待解決的問題。
  • 規範管理,有效預防支氣管哮喘反覆發作
    慢性氣道炎症是支氣管哮喘的根本原因。因氣道炎症長期存在,患者常出現哮喘反覆發作在季節交替時,哮喘更容易被誘發加重。哮喘反覆發作能夠導致肺功能的不可逆損害,還可並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和肺源性心臟病等。猝死是支氣管哮喘最嚴重的併發症,常無明顯先兆症狀病情突然急速惡化,往往來不及搶救而死亡。。
  • 全國移動哮喘評估大數據即將完成錄入 為哮喘防治提供依據
    楊柳絮紛飛,又到了哮喘患者"痛苦"的季節。5月7日(星期二)是第二十一個"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題是"全程管理,控制哮喘"。5月6日,中國哮喘聯盟、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全國哮喘研究協作組、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術工作委員會在北京召開"2019世界哮喘日新聞發布會"。
  • 三大專家共談哮喘管理,走出哮喘診治8大誤區
    臨床要根據指南的指導意見,對經正規治療,療效不佳的哮喘患者,應提高警惕,做好鑑別診斷。誤區二:滿足於藥物治療,忽視哮喘管理控制哮喘需要全方位的綜合管理,涉及醫護、患者、家庭和社會、藥物、環境(過敏原、吸菸)等因素。研究顯示,哮喘管理可提高哮喘患者依從性和哮喘控制率。
  • ADA2016 指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基於老年糖尿病管理的醫療評估、功能、心理和社會老年領域等建立一個框架來確定治療目標與方法;E2. 考慮到老年人的基本活動受限與日常生活需要器械輔助,篩查老年綜合症是合適的,因為後者可能會影響糖尿病的自我管理;E3. 老年患者 (≥65 歲) 需考慮為抑鬱症篩查與治療的高危人群;B4.
  • 哮喘患者的中醫藥日常養生之道
    那麼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些什麼以避免哮喘發作?哮喘患者又該怎麼做才能保養身心呢?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應當謹慎留心,衣食住行均要有所注意。 衣中醫認為,哮病是由於宿痰伏肺,遇誘因或感邪引觸,內外相合而發病。
  • 【職業動態】物理治療師,為何成為海外年輕人喜愛的醫療相關職業?
    但是,有些疾病的確是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所致,對此很多患者也都承認。而你作為物理治療師在幫助患者做出調整的同時,也是時刻審視著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且你還能知道哪種好,哪種不好,這在其它職業可沒這個機會。物理治療通過處理骨關節炎之類慢性疾病的疼痛和活動功能,有效減少耗費頗高的手術治療的需求。3.慢性肺病康復物理治療師需開出高強度下肢有氧運動和上,下肢力量訓練的處方,提供患者自我管理技巧的培訓。患者為什麼喜歡?
  • 鄭悅、黃晨熹: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生活質量幹預項目的開發——基於壓力應對理論
    已有研究表明,長期的照顧壓力會造成家庭照顧者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出現虐待老人的現象。以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為主要幹預對象,以改善照顧者生活質量為著眼點,設計幹預項目,具有必要性。基於壓力應對理論,可以選擇應對方式、社會支持、自我效能感作為中介變量,設計提升照顧者生活質量的幹預項目。項目內容可以涉及照顧者知識與技能培訓、情緒管理、壓力排遣、社會資源動員與關係建構、自我效能感提升等九個主題。
  • 迄今為止最大的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功能性評估報告
    該項研究著重分析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功能性轉歸及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評分,用以指導如何改善和增加醫療系統的服務及支持。研究納入了前列腺癌診斷後18~42個月的患者,主要是考慮到18~42個月已經足以完成一線治療,且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和生活質量可以較為穩定。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雄激素阻斷治療(也稱去勢治療)多在明確診斷後即開始,在觀察期間可記錄所有去勢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
  • ATTUNE膝關節系統幫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並縮短住院時間
    首先,在羅馬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關節置換術大會公布了一項關於患者報告結局評估(PROMS)的研究1結果。結果顯示,使用膝關節損傷和骨關節炎結局評分(KOOS-PS),ATTUNE膝關節患者術後六個月的膝關節功能與術前基線比,表現出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
  • 患者必看 | 癲癇患者日常如何進行自我管理
    癲癇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治療過程是需要患者及家屬長期堅持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臨床醫生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患者本人自我管理及患者家屬的關愛幫助。由於很多時候醫生及家屬無法陪在患者身邊,因此對於患者本身如果能夠加強科學的自我管理,對有效預防和減少癲癇的發作,維持最好的身體狀態非常重要,那麼如何進行自我管理,西安中際腦病醫院專家高成庭主任提出以下幾點: 一 記錄病情 發作情況的詳實記錄和描述對醫生明確診斷
  • 視頻| 哮喘控制不佳可致死,過敏性哮喘須避開過敏原
    據初步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中國是哮喘致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約有3000萬哮喘患者。中日醫院呼吸科主任王辰教授指出,這個數字可能低估。一項全國性哮喘患者問卷調查顯示,哮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甚至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