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判決成舉國皆知「扶弟魔」,22歲姐姐該不該養2歲弟弟?

2020-09-12 拉菲小優FM

最近一條新聞傳播得沸沸揚揚的,父母一紙訴狀將自己22歲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兒告上法庭,要求女兒撫養2歲的弟弟,最重要的是,父母居然勝訴了。

站在不同人的角度這個案件,似乎怎麼想都對,很多人甚至把自己代入了姐姐的角色,認為一個剛出社會,前景暫不明朗,甚至連上大學期間的學費都是靠自己的獎學金和助學金來維持的女孩,不該替父母承擔起撫育子女的責任。

那麼,姐姐應該不應該撫養弟弟呢?


不是所有人都有生二胎的能力‍

現今社會,很多人都做著兒女雙全的美夢,甚至在偏遠山區,還有會有為了生一個兒子而不惜三胎、五胎,毫不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

然而,是否能生二胎,不完全由自己意願決定,在決定生還是不生之前,至少要盤點自家的經濟情況,如果經濟條件本身就不太好,生孩子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極大的負擔。

在去年熱映、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的電影《何以為家》第一幕,便是枯瘦、乾癟的男孩扎因指控自己的父母,「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12歲的扎因還是個懵懂的孩子,卻走上歧路,持刀傷人被抓進監獄。而造成扎因小小年紀就如此暴力的原因,是扎因的父母根本沒有能力負擔得起家裡7個孩子的生活(生存))費用,以至於這些孩子都是黑戶,沒法辦理入學,甚至連就醫都成了大問題。

扎因的父母生而不養,養而未教,小小年紀就負擔起了弟弟妹妹的人生,正當玩耍的年紀,卻背負了一個成年人背負的無盡的生活壓力,於是他變得冷漠,甚至冷血,無視生命。

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有類似的思想,他們認為自己這一代的努力已經到了盡頭,一切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下一代,如果一個不成才,多生幾個一定會有一個成才,而這個成才的孩子一定會帶著全家脫貧致富。

中國有句俗說,養而不教是為罪,教而不善是為賊。

微博網友鋼之咆哮認為,沒有撫養能力亂生跟不絕育的流浪狗一樣。

鋼之咆哮的話雖然難聽,但某些層面也是有道理的,孩子不是父母改變生活質量的工具,更不是天生就具備了逆天改命的能力,教養孩子的第一步就是為孩子提供優良的經濟環境,如果不能,何必要讓孩子出生?!


可憐的不止才22歲的姐姐

案例中的父母可憐嗎?

其實,也很可憐。如果不是走投無路,如果不是是在無能為力,或許他們不會一紙訴狀把親生女兒告上法庭。

但他們更多的是,在不具備撫養孩子的情況下讓孩子出生,並且在孩子出生後,無法養育孩子,而把本應該由自己承擔的責任,強行通過人倫和法律的手段,讓自己已經成年的女兒背負起他們的重擔。

他們錯了嗎?

似乎沒什麼錯。畢竟民法典》裡黑紙白字寫得清清楚楚,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撫養的義務。

女兒現在的想法,無外乎自己還是個孩子,剛踏上社會,沒什麼能力撫養弟弟,並且也不認為自己有義務撫養孩子。

當一個生命,無法擔負起另外一個生命,就變成一個負擔像重重的大山一樣壓過來,沒可能有好的結果。

但在這個事件中,最可憐的,是那個才2歲的孩子。或許他還聽不懂大人的話,或許他才開口學會叫爸爸媽媽,可是他已經成為了父母和姐姐無盡的負擔。

他甚至對這個世界都一無所知,可是他已經開始面對人性和人心的險惡,面對人們的觀察、評判和審視,面對父母和姐姐可能帶來的反目。

可是,正如《何以為家》中扎恩一樣,這個僅僅2歲的嬰兒既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也不可能同意在自己尚活於人世,還有一個成年的姐姐的情況,把他送到孤兒院或者福利院,由國家組織或者公益機構撫養。

生孩子的目的,永遠不是自私的想湊成一個「好「字,不是為了防止別人譏笑自己是「絕戶」,不是單純地為響應國家全面開放「二孩」政策,更不能把生孩子作為一種投資,因為父母不想孩子啃老,孩子也不想自己在年華尚好的時候就成為全民皆知的「扶弟魔」。

生孩子,更應該認真地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慎而又慎地思考,自己生孩子的初心到底是「為了給孩子找個伴兒」,還是為了給自己找更多的出路,更或者堵上悠悠之口?

畢竟,孩子不是生了就可以,要付出極大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撫育,要教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足夠多的金錢接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否則拿什麼成才,又拿什麼跨越階層?

或許,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應該勸說22歲有能力撫養2歲弟弟的姐姐,承擔起照顧整個家庭的責任,可是縱然法律判她必須執行,可我們畢竟不是她,無法承擔,也無法體會她的艱難。

家,本該是和睦、和諧和愛的港灣,但願所有人因愛出生,因愛美好,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所說:

家庭不僅僅是有血緣關係的人的集合,它更是一個體系,容納著彼此緊密相連的人。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深刻的,而且往往是以隱蔽的方式影響著其他人。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法院判決結果令人委屈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家庭經濟一直比較拮据,夫妻兩口子身體狀況也不好,於是在生完孩子兩年後,因為沒有能力養二胎,想要自己的大女兒撫養2歲的弟弟。大女兒如今22歲,學習非常努力,在校期間的學費,都是自己申請助學金和評選獎學金交的,而且對於未來,大女兒有著自己的規劃。
  • 「父母起訴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勝訴」?又是假的!
    文中一對吃低保的夫妻生了二胎,後來因身體和經濟原因無力撫養,便想將2歲兒子託付給剛畢業沒多久的22歲大女兒。遭拒後,夫妻倆將親女兒告上法庭獲勝訴,法院要求大女兒盡到撫養弟弟的義務。父母生而不養、姐姐被迫「扶弟」、父母告女兒,這幾個關鍵點刺痛了網友。
  • 被迫成為「扶弟魔」?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
    不少人覺得兒女雙全湊個好字才是「真人生贏家」可是有的時候如果欠缺考慮生二孩帶來的問題還真不少……近日,一則《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遭父母起訴》的新聞上了熱搜。而且自己也不寬裕,因為家庭拮据,大學期間所有費用都是靠她的獎學金和助學金來解決的。麗麗因為這件事和家裡吵了一架,當時她直接對父母說:「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 被迫成為「扶弟魔」?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
    不少人覺得兒女雙全湊個好字才是「真人生贏家」可是有的時候如果欠缺考慮生二孩帶來的問題還真不少……近日,一則《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遭父母起訴》的新聞上了熱搜。而且自己也不寬裕,因為家庭拮据,大學期間所有費用都是靠她的獎學金和助學金來解決的。麗麗因為這件事和家裡吵了一架,當時她直接對父母說:「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 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了:不想當扶弟魔的姐姐不是好女兒
    那麼,這個案例中的姐姐究竟該不該撫養二胎弟弟呢?我們先來看看案例,事情是這樣的:麗麗的原生家庭十分拮据,父母靠領低保生活,自己讀大學的所有開銷都是靠獎學金和助學金來支持的。在這樣的環境下,父母居然不顧自己的反對,堅持生下了二胎弟弟。
  • 22歲姐姐拒養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法律保護「扶弟魔」不養就違法
    所以,從法律規定上來說,22歲姐姐在父母沒有撫養能力的情況下,是有扶養未成年弟弟妹妹的義務的。而且這個義務幾乎是沒有回報的,除非姐姐一生不嫁,老了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退休金等生活來源……如果姐姐有退休金,那么弟弟的扶養義務就不存在。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 被父母告上法庭
    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某個群體的數量也隨著政策的開放逐漸增多,那便是——「扶弟魔」。當今社會存在落後思想的大有人在,為了生個皇子繼承「皇位」,不惜犧牲大女兒的幸福。近日一則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的事被罵上了熱搜,而最讓人氣憤的莫過於如此荒謬的上訴竟然還勝訴了......這也令大眾紛紛為這名女孩打抱不平。剛畢業就要面對如此糟心的局面真實讓人心疼。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與父母對簿公堂敗訴,女孩該醒醒了
    怎麼才22歲的姐姐還敗訴了? 原來,根據現行法律規定,22歲的姐姐有義務扶養弟弟,而不是撫養。 劃重點:是扶養不是撫養。所以,從法律規定上來說,22歲姐姐在父母沒有撫養能力的情況下,是有扶養未成年弟弟妹妹的義務的。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父母將其告上法庭,道德與法律觀點不一
    所謂扶弟魔是對弟弟無私奉獻姐姐的「尊稱」,網友更是將扶弟魔姐姐成為「弟弟的二媽」。可是有些女孩子不甘被父母「壓迫」,憑什麼我就理所應當地為弟弟付出呢?難道不做扶弟魔也有錯嗎?這不公平。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父母將其告上法庭,道德與法律觀點不一22歲的麗麗就要大學畢業了,本想著終於可以踏入社會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可是還沒有將心中所想實現,父母就給他安排了一項艱巨的任務:撫養2歲的弟弟
  • 十幾個姐姐湊錢給弟弟結婚買房,過來人直言:娶妻別娶「扶弟魔」
    好在姐妹之間一條心,自小就照顧胞弟,長大後更是湊齊了32萬給22歲的弟弟結婚買房。這個家庭的故事一經爆出,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蘇荷:父母是個狠人,我們現在養一個都難,12個是怎麼養活的?而且這種姐姐犧牲自己不讀書的故事,聽起來感人,可還是讓人感到好生氣。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法庭判決她必須養?
    起碼對於畢業就要養弟弟的麗麗來說,不是!不是!不是!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胎幾年之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的大女兒來撫養,可沒曾想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最終,夫妻倆因為這件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父母起訴——法院判決背後的法與情
    近日,一則《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遭父母起訴》的新聞上了熱搜。一對一直以來領低保生活的夫妻想要二胎,生完孩子兩年後,因為經濟能力和身體原因,沒有辦法撫養孩子,所以想讓大女兒替他們撫養。結果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父母讓她撫養弟弟。麗麗因為這件事和家裡吵了一架,當時她直接對父母說:「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自己告上法庭,麗麗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明明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為什麼還要把孩子生下來。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 11個姐姐湊32萬給22歲弟弟結婚買房,網友:「伏弟魔」註定成炮灰
    11個姐姐湊32萬給22歲弟弟結婚買房,網友:「伏弟魔」註定成炮灰高某(化名)是一個22歲的大男生,他的家庭人數非常龐大,有一個72歲的父親,和70歲的母親,以及11個姐姐,最大的姐姐49歲。其中,有一位網友總結很犀利:「伏弟魔」,註定成炮灰。什麼是「伏弟魔」伏弟魔,從字面上理解,也能看出,是姐姐很扶持弟弟。很多姐姐對弟弟的支持,可謂是無條件的。即使自己的家庭也不富裕,卻依舊要傾其所有,為弟弟買房買車娶媳婦。
  • 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敗訴:養不起,為什麼要生?
    昨天,一則「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的消息登上熱搜,網上一片譁然。歲女孩背上了弟弟的一生22歲的麗麗剛大學畢業,這四年來靠著獎學金和助學金撐起大學所有的費用,本想著畢業後能好好闖蕩一番,沒想到第一份工作卻是要撫養2歲的弟弟。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法庭判決她必須養
    原告以物價上漲為由希望五名被告能將扶養費標準從之前2011年法院判決的每人64元調整為每人200元。本案中,五被告作為未成年原告的兄、姐,在其父親死亡,繼母黃某年老無能力又無其他經濟來源的情況下,對原告有扶養義務。隨著經濟的發展,五被告原先給付原告的扶養費已不夠維持原告的生活。
  • 不想當「扶弟魔」卻被父母起訴!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敗訴
    「憑什麼讓我養弟弟?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姐姐要撫(扶)養弟弟。本來刻苦學習,靠著獎學金和助學金完成大學,剛要走上社會的姐姐因此要承擔扶養弟弟這份自己本不願意的「工作」。姐姐能不能拒絕撫養弟弟?律師解讀!廣州雲普法 楊滿玉律師:我很同情姐姐的遭遇,她才22歲還很年輕。
  • 父母想讓22歲女兒撫養2歲弟弟,被女兒拒絕,網友:父母太自私
    昨天,一條「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的話題登上了熱搜,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熱度持續升高。對於這個兩歲的孩子來講,姐姐的撫養義務是不可以拒絕的。對於這個結果,網友的評論一邊倒的同情姐姐,認為這對父母太過自私。有網友表示:親爹媽起訴親生女兒,還有絲毫親情可言嗎?自己不想負責任,還要把親閨女拖下深淵,這女孩才22歲,本身還是個孩子,就要開始養孩子了!重男輕女的父母太自私,把女兒當工具人,大概他們覺得女兒最大的實用價值就是可以養弟弟。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起訴
    雖然作為子女無法幹涉父母高齡生二胎的行為,但是相差20多歲的二胎,自己是當姐姐還是當母親? 我國法律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義務,那麼作為兄姐,是否對弟妹負有扶養義務呢?在法律上來說,的確是有撫養義務,不過兄弟姐妹之間適用「扶養」而非「撫養」。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領低保的父母告了,姐姐:憑什麼讓我養
    一對靠領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胎之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將2歲小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的22歲大女兒來撫養,可沒曾想女兒對此表示強烈反對,為此他們把女兒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的判決是:姐姐需要撫養這個新生弟弟。
  • 22歲剛畢業姐姐拒絕撫養2歲弟弟,被父母起訴,判決結果引熱議
    那麼對於這個只有兩歲的孩子來講,姐姐的撫養義務是不可以拒絕的。法律是法律,但從其他方面看,女孩沒有這個義務撫養弟弟,幫襯自然是可以,可是要撫養的話就太過分了!剛畢業工資本來也低,養自己養父母養弟弟,一個月那麼點工資要養活四個人,生活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就算法律規定養到18歲,那也是十幾年光陰啊!還沒嫁人就養著2歲的弟弟,這樣的家庭條件,對於她未來的感情狀況也不是很友好。年紀輕輕就養著一家子,那在一起的話是不是也要一起養呢?還沒開始,就被這樣的家庭環境嚇退了。女兒還要不要嫁人,做父母的怎麼就沒考慮過女兒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