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站在他的角度,自述小時候的場景
小時候因為家裡破產不得不搬出弗萊堡,在那個時候猶太人一直被當成靶子一樣拿來隨便的虐待。因為爸爸媽媽都是猶太人,我們這些孩子們也是,鄰居們只要是猶太血統,全都背井離鄉四處漂泊。本來家裡孩子就很多的我們家負擔一直都很重,父親也是全家的經濟來源。當時破產和逃難的我們一家人,搬來搬去終於停在了維也納,在這裡也就是我學習生涯的開始和結束地。
四歲的時候來這裡學習,我是很喜歡學校的人。只有在學習的時候我才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我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新鮮的快樂。剛開始在這裡的時候,我們家依然是過著非常拮据的生活。也都曾有過沒有錢交學費的情況,但是因為我一直以來在學校的表現都很好,考試都沒有出過前十名。老師一直很照顧我,也很欣慰我能在這樣艱苦的家庭條件下繼續堅持上學,有時候看到我很困難他們都會給予我幫助,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他們。
讀完小學緊接著就是中學,那個時候雖然我的家庭條件有所改善,但是說實話還是比不上其他同學的條件。剛開始入學的時候,我們有進班考試。每一個同學都需要經過各科老師出的題目,那種不太難但是比以前學習內容更全面和複雜點的問題。因為我一直以來的學習都是讓老師引以為傲,所以在這個時候也享受了一些特殊待遇。有的同學可能需要準備幾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但是我基本上全部都是免考直接通過。
學習生涯之中最讓我欣慰的就是我父親的鼎力支持,那時候他並不想別的家長那樣幹預自己孩子的選擇。更多時候父親選擇讓我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是學習、職業還是愛人。雖然說從開始到最後,醫生這個職業並不是我就一定非要選擇的一個喜好,做精神病醫生完全是因為我很喜歡研究人。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我還不是很明白,所以不斷地學習和觀察生活就是我學習生涯中最好的發現自我的方式。
很小的時候我喜歡讀聖經中的故事,從開始認識字的時候我就很想要知道聖經之中所有故事情節和內容。這也極大的影響著我長大之後,我才明白我對人一直很感興趣的原因也許就源自我的童年時代。後來在我的學習生涯之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高年級學長,我們兩個人的關係也比較好。那時候他在學校就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學生,後來走上社會之後變成了一位出名的政治家。曾經因為跟他接觸過,後來聽說他的成就這樣讓人羨慕,也讓我產生了學習法學的念頭。之後後來我發現我對法學的興趣不過是因為他個人的魅力影響,並不是因為我真的熱愛法律,最後便毅然決然地放棄了。
後來聽到了關於達爾文的前沿學說,在這段時期他的學說可以說是火了半邊天。每一個聽過他或者了解到他的理論的人都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全新的看法,我也是因為他的學說對醫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時候我們馬上就要從高中畢業了,最後緣分很巧妙的安排了我聽到了最後一堂自然課,一位名叫卡爾的教授給我們講授的最後一個大課堂。那些從他嘴中出來的關於自然的話語全都變成了自然的芬芳和神秘,他引用歌德描寫自然的散文讓我一下子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這堂課結束後我就毅然決然決定以後一定要學習醫學。
上了大學之後的我竟然覺得有點失望,好像周圍人都覺得我會因為自己的種族和血統而感到自卑。事實上我並沒有這樣覺得過,身為一個猶太人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羞恥。所以可想而知在這裡我並沒有感受到什麼關懷,也沒有覺得自己的才華得到認可。但是對於這樣的情況,這樣一種大家不歡迎的千人大學,我也沒有覺得有什麼好遺憾的,畢竟我是一個充滿鬥志的積極少年。不管怎麼說,我當時的心態一直覺得在社會上一定會有我的一席之地。也正是因為在大學中這些種種讓我印象深刻的感受,讓我在步入社會之後深刻地意識到那時候心態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這些年的學習生涯中確實吃過不少苦,但是這也確實讓我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