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傑出的心理學家,通過圖騰的觀點,解釋了宗教現象

2020-12-24 倩倩看天下

曾經在宗教哲學史上出現過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就是弗洛伊德。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人物。弗洛伊德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他生於奧地利,早年就讀於維也納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曾在呂布爾研究所和維也納總醫院工作,後來自辦精神治療診所,並在多所歐美大學授課。1908年,主持創建了國際心理分析學會,創辦了《心理分析學年鑑》和國際心理分析學出版社等

在宗教心理研究上,弗洛伊德的興趣集中於宗教起源問題。這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該問題是當時宗教學界的研討熱點,幾乎到了「談宗教言必稱起源」的程度;其次,是因為弗洛伊德不滿足於已有的成果、特別是文化人類學家的解釋,想用精神分析方法予以深化。於是,宗教起源問題便被弗洛伊德當成了「普及推廣精神分析理論的示範田」。他的收穫主要見於兩本名著,《圖騰與禁忌》和《摩西與一神論》。

弗洛伊德很關注圖騰研究方面的進展。19世紀後期以來,圖騰現象便是文化人類學家的研討熱點,因為它被看做人類文化進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通過考察這種原始信仰體系,可發現原始社會結構的基礎。然而,圖騰現象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如何揭示圖騰崇拜的本質呢?

儘管眾多文化人類學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但弗洛伊德認為,他們並沒得出令人滿意的答案。就圖騰起源問題而言,「歷史的觀點」,也就是達爾文所提出的進化學說,比現有的文化人類學理論更有啟發性。圖騰對象大多是動物。弗洛伊德指出,小孩子對動物的看法和原始人有明顯的相似處。譬如,小孩子還沒把自己跟動物截然分開他們表達某些生理需要時,像饑渴感,也覺得自己很接近於動物。

可是,小孩子也會對動物特別是寵物突然產生畏懼心理。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畏懼動物可能是兒童最早發生的心理病症了。儘管目前對這種兒童畏懼症的研究還沒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但有不少精神分析個案表明:患者都是男孩,他們的恐懼從心靈深處來看都跟父親有關。也就是說,他們恐懼動物不過是畏懼父親心理的替代現象。

通過這些分析,弗洛伊德強調,事實與原始人的圖騰觀有重要聯繫。這主要表現在兩點:對動物的認同;這種認同所產生的雙重情感—敬仰與畏懼。這兩點聯繫至少可證明,原始人圖騰觀中的動物是父親形象的替代物。這種推斷沒有什麼新奇之處,原始人事實上早就講明白了。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圖騰動物所象徵的就是他們的祖先或「原始的父親」。

現在的問題在於,文化人類學家恰恰忽視了這一事實。因而,我們可從這個事實出發,把精神分析理論和文化人類學成果結合起來,解開「圖騰之謎」。這樣來,宗教現象的起因就明朗化了。總而言之,這種特殊的圖騰餐主要反映出兩種相反的現象:屠殺圖騰動物通常絕對屬于禁忌;可這種暴行卻變成了一種哀悼方式、種慶祝儀式。顯而易見,這裡表現出的情感矛盾和前述兒童恐懼症一樣,可歸因於「俄狄浦斯情結」。因此,所謂的圖騰就是父親形象的替代物。

在弗洛伊德看來,分析到這裡便可重返達爾文的假設,大致描述宗教現象的起源過程了。這個描述很像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而且有些宗教學專著或教科書講到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觀點時也傾向於把它當作故事簡述一遍。但為了如實反映弗洛伊德的原本觀點,我們還是引用他在晚年著作裡所作的歸納為好,這樣不僅可避免常見的「自我理解式的複述故事」,同時可使前面評述過的幾條線索匯集起來。

不僅如此,弗洛伊德還試圖用上述觀點來解釋宗教現象的演變過程,特別是西方宗教傳統 基督教的產生過程。另一種則是相關的研究領域、特別是宗教學界的尖銳批評。據國際宗教史學會前秘書長夏普的回顧,《圖騰與禁忌》出版後,主要遭到了兩方面的冷遇譏諷:一方面,該書看似本人類學著作,大量利用了許多名家觀點,但人類學家幾乎全都把它看做胡言亂語而不予理睬。

另一方面,在宗教學家看來,該書雖然探討了受人關注的宗教起源問題,幾乎引用了所有的權威理論,但稍有背景知識或歷史意識的讀者都會感到,它就像一個擺滿了哈哈鏡的鬧市,裡面什麼都有,可統統變形了,看不到任何歷史真相這樣一種歪曲歷史的理論純屬胡說八道,根本不值得認真考慮。然而,即使那些惡語相加的批評者也不得不承認,弗洛伊德是20世紀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他以科學的態度把宗教經驗研究領進了新大陸一一潛意識領域。而對於這件事情,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國外解釋夢的來源和刺激的第一人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國外解釋夢的來源和刺激的第一人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做很多夢,也許曾經我們並不關注自己的夢,總是在醒來的時候將它漸漸地選擇性遺忘。但是在弗洛伊德眼裡,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所以根據現實情況來看,弗洛伊德的推測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弗洛伊德認為夢的產生一定有客觀原因,這個客觀原因就是外界刺激。生活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大量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這些信息之中還有大量的刺激會進入我們的腦海中。比如說一些讓我們眼睛睜不開的強光,還有一些能夠進入我們耳朵的噪音,一些讓人不自覺作嘔的強烈的氣味。在睡覺的過程中,我們會做很多無意識的動作。
  •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一個創世紀的心理學家降臨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一個創世紀的心理學家降臨這是一個名叫弗萊堡的小鎮子,也就是維亞納北邊大概一百五十英裡距離的一個小鎮。在這裡的人們都信奉著天主教,可以說這裡也是一個非常小的猶太人社區。弗洛伊德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買賣羊毛製品的商人,他是在父親的二婚後出生的。那時候,母親和父親相差二十歲,年紀輕輕的母親撫養著七個孩子。在家中,弗洛伊德有兩個哥哥,但是這兩個哥哥不是自己的母親所生的,可以說自己也是男孩子輩裡面最小的一個。那時候和中國的家庭一樣,全家人的收入都靠父親。
  • 弗洛伊德追蹤兇手?這部德劇或許會顛覆你對這位心理學家的認知
    作為精神分析學派的鼻祖,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有著頗高的知名度,他的理論在心理學領域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網飛(Netflix)最近上線了以弗洛伊德為原型的同名新劇。這部德國與奧地利的合拍劇並非人物傳記片,而是一部帶有虛構性質的犯罪懸疑劇。
  • 弗洛伊德理論精華
    四、釋夢理論弗洛伊德是一個心理決定論者,他認為人類的心理活動有著嚴格的因果關係,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夢也不例外,絕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而是願望的達成,在睡眠時,超我的檢查鬆懈,潛意識中的欲望繞過抵抗,並以偽裝的方式,乘機闖入意識而形成夢,可見夢是對清醒時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欲望的一種委婉表達。夢是通向潛意識的一條秘密通道。
  • 《達·文西與白日夢:弗洛伊德論美》出版:從這裡讀懂精神分析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學派創始人,被譽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響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在西方思想史上,弗洛伊德的地位舉足輕重,對他的理論學界也是褒貶不一。「在我國1980年代初,大概沒有一位近代著名科學家著作的中譯本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著作的中譯本更少了,因此,在目前我們似乎很難對弗洛伊德的歷史地位作一個基本客觀的評價。於是,對弗洛伊德會有褒貶不一的評論,也就不足為奇。」
  • 弗洛伊德-這位「西方周公」是心理學的代言人嗎?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利用個案研究(精神疾病患者)和內省(自我描述)的方法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論,也被視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最出名的著作為《夢的解析》《圖騰與禁忌》《性學三論》。他用超凡的想像力、創造力及邏輯能力構建了一個紛繁複雜的理論世界,精神分析理論囊括了人類心理的每一個方面,並試圖解釋人類的一切行動。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
    ,這是大部分人對心理學家的好奇與誤會,帶著一點讓人對自己進行分析的意味。心理學家不是神棍,不可能看一眼就信口雌黃,神神叨叨,說出你內心的想法。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科學,對人心理的認識需要進行測量分析。本文所要講述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比較符合大眾對心理學的認識。精神分析產生於19世紀末,創始人是奧地利醫生弗洛伊德。
  • 弒父娶母情結的提出 是源於弗洛伊德糟糕的父子關係?
    弗洛伊德對此的解釋是,做過這類夢的人一定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大多是童年時期),希冀過父親(或母親)的死亡,這種敵意一直隱藏在他的潛意識中,並通過夢境浮現出來。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的性偏好使得兒子視父親、女兒視母親有如情敵,唯有除去他(她)才能遂其所願;而同樣的性偏好也使得父親多溺愛女兒,母親多偏袒兒子,兒童也能充分地感知到父母的這種選擇。
  • 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沒有哪個人能永遠守住內心的秘密
    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通過破解人的潛意識,就能夠挖掘出對方不為人知的動機,換言之,我們內心緊緊守護的秘密,都會被人通過破解潛意識而暴露在太陽下。所以,弗洛伊德才說:「沒有哪個人能永遠守住內心的秘密。」
  • 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典範 ——讀《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他認為人們通過語言對現象命名,又將自然現象與人類行為進行類比,所以這些自然現象中的「某些事物」就被想像成具有人格特徵的能動者的形象了,這到最後就演變為「神聖人格」。涂爾幹卻不這麼認為。其一,自然崇拜的這套說法並沒有客觀基礎,將宗教還原成「一個毫無客觀價值的沒有遮擋的比喻」,和泛靈論一樣,將宗教變成了一個幻覺系統。
  •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
    他研究心理學五十年,為世人留下了《性學三論》、《夢的釋義》、《圖騰與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等著作。其理論不僅對心理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還對西方當代文學藝術、宗教、倫理學、歷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他所開創的精神分析學派,迄今為止都是每個心理工作者必修的課程。
  • 他與弗洛伊德之間又有什麼分歧?
    他與弗洛伊德之間又有什麼分歧?卡爾·榮格,瑞士心理學家。1907年開始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發展及推廣精神分析學說長達6年之久,之後與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揚鑣,創立了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出"情結"的概念,把人格分為內傾和外傾兩種,主張把人格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三層。
  • 精神病學之父弗洛伊德:沒有一個心理學家的內心是完好無缺的!
    這種方法後來成為弗洛伊德進行精神分析療法的基石。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被心理抑制和壓迫著的領域,它存在於人們內心陰暗的角落裡,但這要經過外力的幫助、引誘和啟發,經過分析,除掉精神的壓力,才能轉化為「意識」。這種「潛意識」在未發現以前深不可測,但就其內容和傾向性有好有壞。總而言之,通過催眠法發現了人的「潛意識」這才能進行夢的解析,對心理治療和精神治療才有幫助,1900年,著名的《夢的解析》出版。
  • 圖騰與宗教:心靈的支撐與政治必需品 | 進化的歷史040
    中國人的圖騰——龍摘要:圖騰、宗教對人類社會有多重意義。
  • 弗洛伊德和榮格的心理分析已經徹底破產,價值不復存在?
    與此同時,這本書的觀點也遭到大量的批評。創立自由聯想和夢境解釋等理論分析方法,注重引導患者認識自己的潛意識,從而使人們開始重視和挖掘個體人格。弗洛伊德學說從未得到過實際數據支撐,他關於無意識的系統觀點以及自我、本我、超我的心理三分法也因為缺乏實驗證據而變得牽強。而因精神分析而來的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等藝術,也因此在思想上大打折扣。
  • 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病人們——精神分析理論的產生
    這一套東西與弗洛伊德關於心靈,特別是與他在解釋人類行為時對於性的強調是相對立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攻擊了他所生活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許多價值觀念,特別是攻擊了認為性不是科學研究的一個課題的觀點。而且,弗洛伊德的理論明顯地背離了從前理解人類行為的方法,因為他強調作為解釋的一個源泉的個體的無意識。
  • 弗洛伊德是誰 弗洛伊德有哪些著名理論
    近年來心理學越發被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樂意把時間花在研究心理學上,而學習心理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心理學三大勢力」,其中就包括了弗洛伊德、華生、馬斯洛三大著名的心理學人物。提及心理學,更是有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弗洛伊德這個人。那弗洛伊德是誰?弗洛伊德有哪些著名理論?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笛卡爾是著名的哲學家,通過理性主義的觀點,反對了宗教論點
    我們先來看一下笛卡爾的理性主義觀點。知識理論永遠不可能在真空中產生,其背後總有各種心理、經濟、社會和政治等方面因素,這些因素是知識理論產生的動力。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許每種認識都在創造和確認自己的「知識」,而不在描述和解釋被稱為「知識」的自為之物。激發柏拉圖建構其理論的外因與笛卡兒明顯不同。
  •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第一個實踐場所名氣大增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第一個實踐場所名氣大增弗洛伊德前往巴黎深入學習精神病學的同時還在醫院裡面進行實踐性的操作,一方面你能夠從實踐中檢驗真理,一方面還能不斷的學習和發現問題。在醫院實習的這幾年時間裡,弗洛伊德發表了很多篇關於神經系統臨床方面的報告。也正是通過這些報告的整理,讓那個弗洛伊德對神經系統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在這段時間裡,只要是關於延髓方面的問題,弗洛伊德幾乎就像目無全牛,每次都能夠準確的定位問題存在的方向。弗洛伊德在實習的過程中診斷出來了一個病人,很可能是患有神經炎的患者。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於奧地利帝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美國心理學家T.H.黧黑說:「如果一個人的偉大程度可以用他對後世的影響來衡量,那麼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幾乎沒有一項探討人性的問題沒有被他觸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