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與白日夢:弗洛伊德論美》出版:從這裡讀懂精神分析學

2020-12-20 瀟湘晨報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學派創始人,被譽為精神分析之父,是影響20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日前,《達·文西與白日夢:弗洛伊德論美》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該書精選了弗洛伊德的九篇美學論文,選譯自英譯《標準版弗洛伊德心理學著作全集》(簡稱《標準版全集》)。《標準版全集》由詹姆斯·斯特拉奇主編,倫敦霍格斯出版社1955年出版。它是國際精神分析學研究會評定的標準版本。

在西方思想史上,弗洛伊德的地位舉足輕重,對他的理論學界也是褒貶不一。「在我國1980年代初,大概沒有一位近代著名科學家著作的中譯本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著作的中譯本更少了,因此,在目前我們似乎很難對弗洛伊德的歷史地位作一個基本客觀的評價。於是,對弗洛伊德會有褒貶不一的評論,也就不足為奇。」該書譯後記中寫道,這種現象在精神分析學誕生後不久的西方也出現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弗洛伊德的歷史地位出乎意料地逐漸顯得重要和穩固。

從文藝復興以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理性代替了上帝一躍而成為人類命運的主宰。人類的一切行為都要接受來自理性的批判。人類藉助理性的力量完成了不可勝數的偉大業績。但是,正當人們高舉理性旗幟歡呼前進的時候,正當人們陶醉於理性的勝利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後來又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理性的人們幹出了非理性的事情。原因何在?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即是被譽為解答了這一疑問的理論之一。有些西方學者認為,隨著精神分析學的誕生,理性的絕對統治地位便動搖了。

弗洛伊德於1856年5月6日出生在摩拉維亞的弗賴堡(現為捷克的普萊波)。他的父親是一位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的猶太呢絨商,他在摩拉維亞破產以後,便與他的第二個妻子把全家遷到萊比錫,後來又遷到維也納。當時弗洛伊德四歲。他在維也納生活了將近八十年。

弗洛伊德在《自傳》中寫道:「在中學,我連續七年名列前茅,所以享受了許多特權,得以保送到大學裡就讀。」其間,弗洛伊德對歌德和莎士比亞非常喜愛,甚至到了著魔的程度。他在十七歲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大學的預科。當時他的興趣相當廣泛。他最後決定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一方面受達爾文的進化論和歌德的自然科學著作的影響,對了解生命發生了興趣,更主要的是他認為醫學院可以向他提供從事專門科學研究的訓練機會。

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合作,出版了《歇斯底裡症的研究》。這本書的問世標誌著精神分析學的誕生。1904年他出版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指出無意識在正常人的思想和行為中起了重要作用。偶然的失言或「遺忘」實際上反映了真正的動機。1905年的《多拉分析》主張用夢的解析揭示並治療精神神經病。《開玩笑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論述了無意識的一些間接表現方式。1910年他發表了《李奧納多·達·文西和他童年的一個記憶》,論證達·文西在選擇科學道路與藝術道路時所表現出的矛盾,淵源於他童年的經歷。1913年出版的《圖騰與禁忌》分析了作為宗教兩大要素的圖騰和禁忌的心理根源。

弗洛伊德在1920年出版的《超越快樂的原則》一書中修改了他早期的本能概念,除了生的本能之外又加進了的死本能。從這本書的發表開始,弗洛伊德的探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弗洛伊德晚期最主要的著作是《自我和本我》,發表於1923年。此書實現了他多年來的願望,他分析了人的心理結構,從此,精神分析學不再被單單視為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而是作為一種理解人類動機和人格的理論體系而建立了起來。

弗洛伊德本人與許多文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保持著接觸,其中包括羅曼·羅蘭、託馬斯·曼、茨威格、裡爾克、威爾斯、薩爾瓦多·達利和愛因斯坦等著名人物。我們不難在近代許多文學藝術作品中找到精神分析學影響的印跡,一位弗洛伊德的傳記作者評論道:「現在,可以毫不誇大地說,弗洛伊德對文學藝術的影響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即如果不了解精神分析學的內容,簡直無法把握現代文學藝術的發展趨勢。」

精神分析學之所以在文學藝術領域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它的理論系統地解釋了許多千百年來爭論不休的文藝現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即是文藝創作的原動力問題。從柏拉圖時代就一直在爭論的靈感問題在弗洛伊德這裡得到了系統的說明。

其中《李奧納多·達·文西和他童年的一個記憶》被譽為西方文學藝術領域中精神分析批判學派的基石,它不僅影響了精神分析學派,而且使得其他流派的批評家,甚至是傳記作家的著作都染上了精神分析學派的色彩。

此外,《〈俄狄浦斯王〉與〈哈姆雷特〉》(1900)一文根據「俄狄浦斯情結」的理論比較系統地、明確地分析了古典文學作品,是弗洛伊德美學思想的最早的表現。這種思想在他以後的著作中曾多次加以發揮和發展,並且為精神分析批評派的文藝理論家所多次提到。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學說」和精神分析美學
    奧地利人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也是一個在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人,在西方國家如此,在中國更是如此。讚揚弗洛伊德的人,把他的無意識說與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並稱為西方文藝復興以來三次科學革命,將他看作與馬克思、愛因斯坦相媲美的三個猶太人之一。貶損弗洛伊德的人,將他視為洪水猛獸,是人類文明的破壞者,是性泛濫的鼓動者,認為他的精神分析學完全忽視了人性中高級的和道德的方面。
  • 學習丨文學與精神分析:跟著白日夢去旅行
    我說,是精神分析。當弗洛伊德不僅僅讓精神分析停留在心理治療,開始逐漸涉足文化,藝術領域,開始了精神分析式的心理美學闡述時,我們找到了另一扇大門。1900年,一本名為《夢的解析》的小冊子,為夢的世界掀開了新的一頁。
  • 心理學大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登上奧地利50先令鈔票
    在研究歇斯底裡症的過程中,弗洛伊德在醫學史和心理學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學」這個概念。這本書的出版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礎。1899年出版了《夢的解析》。弗洛伊德認為,夢可以分為「記得的夢」和「不記得的夢」。他指出,你實際記得的夢只是你在夢中思考的東西的「重現」,它掩蓋了你真實的想法。
  • 《盜夢空間》:一部完美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經典之作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關於夢的解析的。下面我想從夢的解析角度,來講一講這部影片。意識和潛意識的抗衡夢是一種有意義的精神現象,是一種本能的欲望達成。這是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提出的觀點,在他看來,夢是幫助人們完成在現實中無法達成的願望。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
    作  者: (奧)弗洛伊德 著,高覺敷 譯出 版 社: 商務印書館出版時間: 1984-11-1 字  數: 版  次: 1 頁  數: 377 印刷時間:再不然,最後,他們也許可以在許多書中找到一本,這些書不必點名,它們都給精神分析作了適當的論述,但是它們的作者對這門學問的正確知識的獲得,沒有提供必要的初步資料。精神分析文獻的這個空白現在已經由一位最合式的作者彌補起來了,這就是弗洛伊德教授本人,他在百忙中費神寫出這一本書,凡是臨床心理學界都應當對他表示感謝。今後,我們對經常提出的問題可以毫不遲疑地回答說:這是開始研究精神分析的一本好書。
  • 《作家與白日夢》: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重要文論
    當然,弗洛伊德本人在文學上也是頗有研究,莎士比亞、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他熟稔的文豪,並結合他們的作品作了很多心理學上的探索。《作家與白日夢》,這篇寫於1908年的論文,是弗洛伊德從心理學角度對文學的分析,在文學批評上也是具有重大意義。弗洛伊德以兒童遊戲為例,認為「作家的工作和孩子遊戲時的行為是一樣的」。
  •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
    他研究心理學五十年,為世人留下了《性學三論》、《夢的釋義》、《圖騰與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等著作。其理論不僅對心理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還對西方當代文學藝術、宗教、倫理學、歷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他所開創的精神分析學派,迄今為止都是每個心理工作者必修的課程。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算科學嗎?
    治療的目的不再是『疏瀉』誤入歧途的情感,而是要揭示種種壓抑,並以判斷活動取代壓抑...為了表明我對這一新情況的認識...命名為『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首創「精神分析學」,從生理病因說走向心理動力說(the psychodynamic hypothesis )。
  • 劉訓練:命運是一條河——達•芬奇與馬基雅維利
    達•芬奇的童年生活則是黯淡、憂傷的:私生子的身份、父母的分離、父親的再婚、與之感情深厚的叔叔的成家以及祖父母的去世,等等。這些曾經引起弗洛伊德的極大興趣,寫下了他自認是「最美的作品」的《萊奧納爾多·達·文西童年的回憶》。弗洛伊德的分析雖然有些明顯的錯誤,不無聳人聽聞,但也不是全無道理或者毫無啟發,比如,他指出那些吸引了達•芬奇的強者也許正是他孩提時代缺失的父親的替代品。
  • 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譽為精神分析之父的弗洛伊德!
    在美國著名傳記作家歐文·斯通的《心靈的激情:弗洛伊德傳》一書中,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對愛情、對婚姻的迷茫與熾熱,以及卓絕的學說、治療技術和對人類心理隱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一一精準地被還原。
  • 央美「達·文西與他的藝術群體」開幕 深度對話回應質疑
    張子康: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的達 芬奇作品大都流傳有序,經考證論定。但在歷史進程中,也不斷有被稱為達 芬奇的作品見諸於世。藝術史中的人物身世和作品真相總是伴隨著學術探研乃至學術爭議而得以明確。今天,中國的專家學者也有條件參與其中。
  • 揭露「精神分析」的騙局,讀《殺死弗洛伊德》筆記
    有了這些文獻作證據,埃倫伯格在精神分析研究領域悄然投下了一枚炸彈,得出的結論:「著名的』宣洩療法的原型』既不是一種治療也不是一種宣洩」。(H•Ellenberger,1972:272)像沙爾科和其他同時代人一樣,布洛伊爾相信「做白日夢時的半催眠朦朧狀態,自我催眠等等」是患癔症的先決條件。布洛伊爾和弗洛伊德也就這個問題闡明了觀點,即「癔症的基礎和必要條件是催眠狀態的存在」。
  • 作家童年造就其一生,卡夫卡記錄59個夢,弗洛伊德:文學是白日夢
    而對應的是有願望的創作家,這些藝術的創作家尤其是文學家們,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活動產物創造:不同的願望、白日夢、複雜多變的場景。弗洛伊德就是研究這些精神活動的創始人,他早在19世紀就提出了精神分析法,成為了全球著名的心理學院。曾經被世人這樣評價他:「幾乎沒有一項探討人性的問題沒有被他觸及過。
  • 央美呈現「達·文西畫派」與師承,部分畫作繪者仍有爭議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此次展覽,從達·文西與作為藝術群體的達·文西畫派的師承關係這一角度入手,雖然央美已經在展覽的介紹和展牌中對於有爭議的展品進行了標識和介紹,但這次展覽還是引來了不少爭議。一些藝術界人士直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達·文西假畫。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此次參展的作品的確頗多有爭議,中央美術學院在部分展牌中也呈現了這種爭議。
  • 佛學唯識論與精神分析學
    在這一個世紀,其影響滲透到醫學和整個社會科學中,對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美學以及文學和藝術影響尤為強烈。所以西方學者把弗洛伊德對無意識的發現,比作哥白尼發現太陽系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然而,凡是熟悉公元四五世紀無著和世親創立的佛教唯識論的人們,都會感到弗洛伊德、榮格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說並不新鮮,因為他們學說中的基本觀點在佛教唯識論中都作過相當精微而又深入的闡發。
  • 弗洛伊德哲學:窺探男女精神世界之謎,一門被瘋狂追捧的心理學
    引言弗洛伊德,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心理學的真正鼻祖,也是集大成者。他創立的精神分析學,其實在早期並不屬哲學範疇,只是一種精神病的學說。直至後來,弗洛伊德利用這種病理學來解釋社會現象,才真正讓精神冰雪轉變為精神分析說,哲學的範疇。弗洛伊德的哲學主要在說什麼
  • 達·文西逝世500年|《蒙娜·麗莎》中藏著深情告白?
    韋斯普奇是當時佛羅倫斯共和國第二國務廳長官尼科洛·馬基雅維利的秘書和助手,馬基雅維利是《君主論》的作者,和達·文西關係十分交好,作為秘書的韋斯普奇也熟知二人之間的交往。在他的筆記中,他將達·文西媲美古希臘的著名畫家阿佩利斯,並寫下當時達·文西正在繪製麗莎·戴爾·喬孔達的肖像,與此同時還接受了《安吉亞裡之戰》的委託。
  • 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倫理素食
    ),亦不許傷害任何生靈,正如我們的李奧納多·達·文西。」信裡告訴對方有個名為古吉拉特人的印度種族,既不吃帶血的(動物)亦不許傷害任何生靈,接著他加了一句,就如我們的李奧納多·達·文西。」在《李奧納多·達·文西的一生》(英譯本1991)中,塞吉·布蘭姆利(Serge Bramly)寫道:「李奧納多熱愛動物,因而素食。」《李奧納多·達·文西:文藝復興思想家》一書(1997年譯自法文),也稱達·文西為素食者。
  • 弗洛伊德的「從一而終」之謎
    ——轉引自(美]阿琳·克萊默·理查茲《女性的力量:精神分析取向》》第39頁。而對於莎樂美來說,弗洛伊德的夫妻關係更是影響了她對婚姻、愛情的理解。她說:「不管怎樣,他的家庭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開始思考人們通常在『自由』和『有了家庭牽絆』之間做出的錯誤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