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通過破解人的潛意識,就能夠挖掘出對方不為人知的動機,換言之,我們內心緊緊守護的秘密,都會被人通過破解潛意識而暴露在太陽下。所以,弗洛伊德才說:「沒有哪個人能永遠守住內心的秘密。」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裡,人的心理被分為意識和無意識現象兩種,而無意識現象又可以劃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心理最不容易被人察覺,但卻影響並支配著我們的一生。
著名心理科普作家王溢嘉,在《心靈捕手:弗洛伊德的愛欲推理》一書中,就列舉了30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為我們揭示出,潛意識是如何影響並支配我們在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的。
在這三十個案例中,有一個案例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這個案例中的女士年約三十,受過良好的教育,言談舉止都非常端莊,看起來生活幸福美滿。但她經常產生一些可怕的念頭,比如,經常想從公寓大樓的窗戶跳下去,或者,擔心自己在某天,用刀子刺死自己的孩子。
這些念頭實在太可怕了!
正是這些揮之不去的恐怖念頭,攪擾得這位女士痛苦不堪。
弗洛伊德通過精神分析法,了解到這位女士的婚姻生活非常不幸,但她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弗洛伊德在分析病情時,向這位女士解釋了一下每個人內心的三個「我」:「本我」按照快樂原則行事;「超我」則按照道德原則行事;而「自我」就依照「現實原則」行事。
「本我」、「超我」和「自我」就是每個人內心中存在的三個「我」。
「本我」在人類本能的驅動下,會追求讓自己更加舒服、滿意的生存狀態。但是,「超我」卻具有極強的道德感,每當「本我」冒出一點要滿足欲望的苗頭,「超我」就會對「本我」進行無情的打壓。於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就會處於分裂之中。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活得幸福美滿」,實際上內心已經千瘡百孔,因為,在「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對抗下,心靈已經成為了內在衝突的戰場,就像案例中的這位女士那樣。
弗洛伊德提出,為了讓自己的內在狀態更加平和,我們應該調動「自我」,讓「自我」來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
通過王溢嘉創作的這本《心靈捕手》,我們了解到潛意識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乃至整個人生,都起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同時,我們也認識到,精神分析法在心理治療方面起到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人格結構理論比較複雜,但王溢嘉筆下的《心靈捕手》就比較淺顯易讀了。這是因為,王溢嘉採用「講故事」的形式,讓我們獲得了輕鬆愉悅的閱讀感受,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王溢嘉還不忘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出發,對案例進行剖析。如此一來,我們作為心理學專業的門外漢,既能了解到精神分析法的相關知識,又收穫到閱讀故事的樂趣。
可見,王溢嘉的這種寫作手法很是明智啊,——沒有人會拒絕精彩有趣的故事,但幾乎每個人都很難面對艱澀的理論,而《心靈捕手》恰好滿足了我們雙方面的心理需求,通過故事來了解理論,這樣的閱讀過程真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