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沒有哪個人能永遠守住內心的秘密

2020-12-13 啃書的貓超

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認為,通過破解人的潛意識,就能夠挖掘出對方不為人知的動機,換言之,我們內心緊緊守護的秘密,都會被人通過破解潛意識而暴露在太陽下。所以,弗洛伊德才說:「沒有哪個人能永遠守住內心的秘密。」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體系裡,人的心理被分為意識和無意識現象兩種,而無意識現象又可以劃分為前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心理最不容易被人察覺,但卻影響並支配著我們的一生。

著名心理科普作家王溢嘉,在《心靈捕手:弗洛伊德的愛欲推理》一書中,就列舉了30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為我們揭示出,潛意識是如何影響並支配我們在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的。

在這三十個案例中,有一個案例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這個案例中的女士年約三十,受過良好的教育,言談舉止都非常端莊,看起來生活幸福美滿。但她經常產生一些可怕的念頭,比如,經常想從公寓大樓的窗戶跳下去,或者,擔心自己在某天,用刀子刺死自己的孩子。

這些念頭實在太可怕了!

正是這些揮之不去的恐怖念頭,攪擾得這位女士痛苦不堪。

弗洛伊德通過精神分析法,了解到這位女士的婚姻生活非常不幸,但她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弗洛伊德在分析病情時,向這位女士解釋了一下每個人內心的三個「我」:「本我」按照快樂原則行事;「超我」則按照道德原則行事;而「自我」就依照「現實原則」行事。

「本我」、「超我」和「自我」就是每個人內心中存在的三個「我」。

「本我」在人類本能的驅動下,會追求讓自己更加舒服、滿意的生存狀態。但是,「超我」卻具有極強的道德感,每當「本我」冒出一點要滿足欲望的苗頭,「超我」就會對「本我」進行無情的打壓。於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就會處於分裂之中。

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活得幸福美滿」,實際上內心已經千瘡百孔,因為,在「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對抗下,心靈已經成為了內在衝突的戰場,就像案例中的這位女士那樣。

弗洛伊德提出,為了讓自己的內在狀態更加平和,我們應該調動「自我」,讓「自我」來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

通過王溢嘉創作的這本《心靈捕手》,我們了解到潛意識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乃至整個人生,都起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同時,我們也認識到,精神分析法在心理治療方面起到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人格結構理論比較複雜,但王溢嘉筆下的《心靈捕手》就比較淺顯易讀了。這是因為,王溢嘉採用「講故事」的形式,讓我們獲得了輕鬆愉悅的閱讀感受,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王溢嘉還不忘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出發,對案例進行剖析。如此一來,我們作為心理學專業的門外漢,既能了解到精神分析法的相關知識,又收穫到閱讀故事的樂趣。

可見,王溢嘉的這種寫作手法很是明智啊,——沒有人會拒絕精彩有趣的故事,但幾乎每個人都很難面對艱澀的理論,而《心靈捕手》恰好滿足了我們雙方面的心理需求,通過故事來了解理論,這樣的閱讀過程真是一種享受。

相關焦點

  •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骨灰罈被竊賊打碎
    資料圖: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法創始人弗洛伊德。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中央社」16日報導,今年元旦期間,有竊賊試圖偷取精神分析法之父、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及其妻子馬莎(Martha)安置在倫敦的骨灰,結果未遂。據分析,小偷可能是想偷走骨灰罈。據報導,倫敦西北部一家火葬場的員工元旦當天在地板上發現打破了的骨灰罈,竊賊似乎是前一晚試圖偷走過程中把骨灰罈打碎。
  • 精神病學之父弗洛伊德:沒有一個心理學家的內心是完好無缺的!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咖聊歷史,弗洛伊德名言:道德感是人的獨特品質的組成部分,一個有道德感的人如果心裡感到誘惑就對誘惑反抗,而不屈從於其他人。弗洛伊德出生在奧地利摩拉維亞弗萊堡一個猶太人家庭。他創造了精神分析學。
  •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一個創世紀的心理學家降臨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一個創世紀的心理學家降臨這是一個名叫弗萊堡的小鎮子,也就是維亞納北邊大概一百五十英裡距離的一個小鎮。在這裡的人們都信奉著天主教,可以說這裡也是一個非常小的猶太人社區。這些醫生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貢獻可謂是很是深淵,後來弗洛伊德陸陸續續還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像是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榮格和弗洛伊德一開始都是很密切的關注人與人的心理,只是後來兩個人產生了不同的意見,隨後理念的不同到這兩個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榮格更偏向於研究心理分析,而弗洛伊德則是更關係人的精神問題。
  • 弗洛伊德為奧地利男孩解夢,《菸草商》上線歡喜首映APP全網獨播
    夢,伴隨著人的一生。實踐與幻想完美融合,讓我們沉浸於甜蜜的情節,又驚醒於恐怖的瞬間。當我們討論「夢」,有一個人的名字是繞不開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在1899年出版了代表作《夢的解析》,開創了自己的「夢的解析」理論。書中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他的潛意識理論,並引申到心理學,解讀人們的潛意識在夢中的表象。
  • 今日歷史丨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出生: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今天,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生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被人們視為判斷對方內心的標準之一,如下:弗洛伊德,奧地利猶太籍。在他童年四歲的時候,舉家遷居維也納。長大後,他進入維也納大學學醫,獲醫學博士學位。弗洛伊德曾與精神病學家布洛伊爾合作,研究用催眠術和癔病。
  • 關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起源,這部德劇做出了極其大膽的想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界的地位毋庸置疑,這位奧地利心理學家可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理論對後世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弗洛伊德的一些觀點比如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並非就在他天才般的頭腦中憑空誕生,而是基於他自身的真實經歷。
  • 心理學大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登上奧地利50先令鈔票
    奧地利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在1995年之前奧地利的貨幣名稱叫先令,目前奧地利使用的貨幣則是歐元。這是本人收藏的一張1986年發行的奧地利50先令。奧地利50先令正面奧地利50先令紙幣正面人物是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這位「西方周公」是心理學的代言人嗎?
    導讀:全文共1180字先說結論:肯定不是,弗洛伊德絕對是心理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沒有之一。但影響力不等於正確和貢獻,如果把弗洛伊德的理論當作一種文化上的隱喻,而非客觀的科學來看待會更合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利用個案研究(精神疾病患者)和內省(自我描述)的方法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論,也被視為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最出名的著作為《夢的解析》《圖騰與禁忌》《性學三論》。他用超凡的想像力、創造力及邏輯能力構建了一個紛繁複雜的理論世界,精神分析理論囊括了人類心理的每一個方面,並試圖解釋人類的一切行動。
  • 人生的50個真相:影響世界的6位心理學家,告訴你秘密
    阿德勒說: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榮格說:要對這殘缺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自己的完美。弗洛伊德說:我們整個心理活動似乎都是在求取歡樂,避免痛苦,而且自動地受唯樂原則的調節。
  • 弗洛伊德追蹤兇手?這部德劇或許會顛覆你對這位心理學家的認知
    作為精神分析學派的鼻祖,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有著頗高的知名度,他的理論在心理學領域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網飛(Netflix)最近上線了以弗洛伊德為原型的同名新劇。這部德國與奧地利的合拍劇並非人物傳記片,而是一部帶有虛構性質的犯罪懸疑劇。
  • 研究表明夢不能揭示內心深處秘密
    過了一會兒才意識到,不,你並沒有僅圍著浴巾就急匆匆出門參加求職面試。   查閱不同的夢解析詞典後,你可能會發現,這個夢揭示了對工作的焦慮、羞愧感或尷尬情緒,甚或你可能是一個深深壓抑的裸露狂。   考慮到所有這些可能性,夢境真的能揭示我們內心深處的秘密嗎?   夢可能讓我們獲得有關生活的有益洞見。
  • 弗洛伊德:人生最重要的是工作和愛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95年,他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 弗洛伊德經典名言 1.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2.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 奧地利的弗洛伊德說:夢是對人類願望的滿足
    夢的解析書籍中,古今中外《周公解夢》這本書可以說是對夢解讀最早的文獻了。《周公解夢》中能根據人做的夢預測兇吉。比如,夢見發大水,家裡的東西都被淹了。這就意味著近期財運比較旺盛,會有一些錢財進入自己的腰包。
  • 弗洛伊德的「從一而終」之謎
    他們交流,弗洛伊德沒有必要不對他說一些真心話。他對茨威格說:「奇怪的是沒有一絲異性的吸引。」他為什麼會談這個話題?為什麼感到「奇怪」?——這話和「奇怪」的背後,如果不是隱藏了他認為應該有吸引的潛意識,至少也顯示他自己還沒有把這個關係搞清楚,甚至希望文學大師幫助他覺察。弗洛伊德關於自己的性道德曾經寫道:「我的道德觀是通常所說的具有社會意義的道德觀,而不是性道德觀。
  • 醫生弗洛伊德,何以成為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家?
    弗洛伊德是大名鼎鼎的,非典型心理學家,為什麼說是非典型呢?因為他本職是一名醫生,專門跟精神病人打交道,他後來提出「心理動力學」,雖然對後世影響巨大,但這個學說並不是建立在科學的研究上的。但弗洛伊德並不太注重實驗研究,他只是純粹的,對人類的思想、情感、行為很感興趣,所以才不斷的探索。很多人問,一個維也納普普通通的醫生,何以成為全世界都知名的心理學家?有天賦,天生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有極度的熱情,或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 行者書薦|弗洛伊德《夢的解析》告訴你夢的秘密
    夢,我們很多人都做過。但你知道自己夢裡的奧秘嗎?實際上,夢境與現實是息息相關的,夢境也是現實生活或者你內心所想的一種折射。夢是一個人與自己內心的真實對話,是自己向自己學習的過程,是另外一次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人生。
  • 心理學家:不到萬不得已,永遠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決定
    但是,行為心理學家卻認為:不到萬不得已,永遠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決定。這是為什麼呢?這個時候,大腦思維比較活躍,很容易觸及內心深處感性的一面,從而陷入思考。當我們想得越多,就會越發感覺空虛。另一種填補空虛的方式是找人交流,很多人晚上與朋友聚會聊天,也是因為感覺孤單寂寞。這時,人的情感會變得脆弱,更容易真情流露,就連平時總是把事情藏得很深的人也願意分享自己的秘密。
  • 心理學家:不到萬不得已,永遠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決定
    但是,行為心理學家卻認為:不到萬不得已,永遠不要在晚上做出任何決定。這是為什麼呢?思維的特性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晚上八九點鐘的時候,感到很困,很想睡覺,但手頭還有些事情沒有完成,於是強打精神把事情做完。等想休息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絲毫沒有睡意。
  • 《作家與白日夢》: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重要文論
    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弗洛伊德不僅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偉大人物,他的學說對文學的衝擊也是極大的。和他結交的文人,例如阿圖爾·施尼茨勒和茨威格,這兩位以人物心理刻畫見長的奧地利猶太作家,都深受他的影響。當然,弗洛伊德本人在文學上也是頗有研究,莎士比亞、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他熟稔的文豪,並結合他們的作品作了很多心理學上的探索。《作家與白日夢》,這篇寫於1908年的論文,是弗洛伊德從心理學角度對文學的分析,在文學批評上也是具有重大意義。
  • 弗洛伊德是傑出的心理學家,通過圖騰的觀點,解釋了宗教現象
    曾經在宗教哲學史上出現過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就是弗洛伊德。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人物。弗洛伊德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他生於奧地利,早年就讀於維也納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曾在呂布爾研究所和維也納總醫院工作,後來自辦精神治療診所,並在多所歐美大學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