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成績公布形式的時代變遷,不公開學習成績不排名已成趨勢

2020-12-19 指尖教育帝國

隨著時代的變化,學生的學習分數以怎樣的形式公布也有了時代要求。

一、七八十年代,學生每學期就大考一次,一次年終考試,一次升級考試,每次的考試成績都要用毛筆字寫在大紅紙上,然後張貼到學校大門口或者最顯眼的牆上,全村的老百姓都來觀看,討論傳揚著誰家孩子上學好,誰家孩子上學不行,那時候,上學好的孩子是全家的驕傲,每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全村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二、九十年代末到2010年,這二十年,學習成績依然是要排名的,大型考試還會將學生的排名通知家長。學生學習的好壞,老師會以排名的前後來定位學生是否進步,並以此督促學生好好學習,不斷進取。

三、2010以後至今,隨著教育上的問題越來越多,家長和老師的矛盾越來越深,學生的心理越來越脆弱,學習成績到底以怎樣的形式來發布也成了一個問題。

第一個階段是不公開考試成績和排名,只讓學生自己知道,至於學生是否告訴家長,怎樣告訴家長就不得而知了。第二階段是不公開學習成績,不進行排名,只讓學生自己知道自己的分數,但不知道排名多少,同樣家長最多也只能知道自己孩子的考試成績,而不知道排名多少。第三階段是學習成績以等級的方式告訴學生,學生和家長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具體成績和排名。只知道自己孩子的學習大致學得怎麼樣。現在多地對學生的成績採取第二三階段的公開方式,特別是大型考試,比如期末考試,因為涉及各學校和老師的教學成績,因此試卷大多不會發給各學校,因此各學校也無法將試捲髮給學生,只知道一個沒有排名的成績或者等級。

但是既不告訴學生成績也不告訴學生等級的學校至今很少,畢竟學生學了一學期了,期末考試作為檢測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一點信息也不透露給學生是不可能的。

那為什麼現在學校採取不通知家長,而只告訴學生自己考試成績或考試等級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家長與學校和老師之間的矛盾

現在的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關注度普遍很高,如果覺得自己的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有些家長就有可能找老師換位置,或者讓老師給自己孩子「吃小灶」。或者有些家長抱怨老師沒有教好自家孩子,或者積聚一些矛盾等,因此隨著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學校也不得不採用避免矛盾產生的方式。

2、減少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

因為家長對孩子學生成績的嚴格要求,孩子學習不好,造成無數家庭的煩惱和焦慮,而獨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又差,因此來自家長和學校的雙重壓力,讓有些學生無法承受,因此離家出走或做出過激行為的屢屢發生。因此不利於家庭和諧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3、教育部門的規定

近年來,各地教育部門為了給中小學生「減負」,不斷要求弱化學生的成績和排名,例如今年北京教育局就發布了不允許公開發布學生成績和排名的通知,甚至也要求家長不要曬娃,引起其他家長的恐慌。如下圖所示:

總之,學生成績或者學習成績等級目前學生是可以知道的,如果家長想知道只能問自己的孩子了。不知大家對學習成績是否應該公開發布有沒有其它看法,歡迎大家補充交流。

相關焦點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不公布排名就舒服了?我們到底在怕什麼?
    近日,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這個消息也引起了網友熱議,有的支持,有的反對,各有各的理由。我作為一名學生家長,孩子從小學進入到初中,也經歷過公立、私立學校的從公布排名,變成不讓公布排名,又到公布,又不公布的反覆變化,關於是否該公布學生排名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排名不公開究竟是動了誰的奶酪
    近日,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引起網友熱議,一部分強烈反對不公開,也有表示支持試行公約的。而且只要有關孩子,爭論時必然是激烈的,想來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頭寶吧。
  • 你贊成學生成績排名公開嗎?成績排名屬於個人隱私?
    在中國,考試的競爭氛圍營造,從學生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考試成績的排名和比例公開也成了中國大大小小的學校裡一種常見的「習慣」。隨後「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不斷發酵,引起全國各地家長的激烈討論,最終這個話題衝上了話題熱搜,截至目前該話題已超過4.2億的閱讀次數。可以說這是每一個家長都會遇到和關心的問題。
  • 學生考試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
    對於成績好的同學來說,期末考試倒並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成績差的同學來說,期末考試,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壓力。害怕考不好,害怕各科的成績排名,害怕成績排名公布後,老師、同學、親戚、父母會投來異樣的眼光!於是乎,有一段時間,社會上流行一種聲音,認為學生的成績排名,不應該公開。因為學生成績,屬於個人隱私,一旦公開,可能會影響到 的心理狀況,不利於孩子成長。不過,也有人認為,學生成績公開,理所當然。
  • 公開學生成績排名,當年見慣不怪的事情,如今卻成了侵犯隱私?
    有一項研究表明,基本上半數以上的人都非常反對公開成績,因為大家覺得這是侵犯了隱私。在這項調查中,孩子們表示,如果成績不公開的話會好一點,這樣很大程度上可以不用在全班面前尷尬。如果是好學生的話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對於後進生來說是不公平的,這是對他們的一種打擊,自尊心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 不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只能讓家長「摸黑前行」?
    大概不願意,除非跑得特別差。學生成績排名,也是這個道理。下面的新聞,讓一些家長五味雜陳——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小學階段由於很多地方中學不是考試入學,學校基本可以做到不公開這類情況,但中學階段如果學校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學生家長可能會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影響對中考、高考的規劃。 首要的問題是: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學生個人隱私?從相關規定來看,可以這麼說。但有規定,不等於絕對合理。
  • 先正時評:不得公開學生成績排名,純屬現代版的掩耳盜鈴
    成績該不該被公開,學生該不該被排名,其實沒什麼好爭的,因為現實擺在那裡,教育部明確規定,不允許中小學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公布,不允許老師以任何形式通知家長學生名次。然而,先正認為,成績該不該被公開,學生該不該被排名,依然值得討論。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
    其中,對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對此,有專家表示,依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優劣對比」意在避免爭端,將「表揚少數」列為隱私範圍則不太恰當。
  • 教師不得公布學生成績排名 阿卡索探索英語學習素質化
    (原標題:教師不得公布學生成績排名 阿卡索探索英語學習素質化) 近日
  • 「考試成績該不該公開公布?」這個解決方法值得所有老師借鑑
    學校是否該公開公布學生的成績和排名?有人認為公布成績,讓家長知道,這樣有助於讓家長更好的知曉學生的學習情況,應該公開;有人認為公開公布學生成績,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反對公布。每逢期中期末,關於成績公布的新聞總能佔據頭條,大家可能見過這樣的故事:家長投訴老師公開公布成績侵犯了自己孩子的隱私,還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並表示老師如果不道歉便要連夜向教育局舉報,而該老師表示,在群裡公布成績都是為了家長能更好的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
  • 大家談|學生成績排名是否屬於隱私?應該公開嗎?
    列為隱私可以理解 文|青的蜂 班級公約明確提出「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並非一個新鮮概念。教育部早就屢次強調,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 學生成績不公開?孩子學習情況怎麼了解,與老師溝通更重要
    學生成績的公開與否本來是一件小事情,但現在被弄得家長、學生都特別在意,甚至有關部門還特別要求學校不公開學生成績。這事情從側面反映了教育這件事情是很複雜的一件事。
  • 當公布成績排名成為違法 我們拿什麼激勵學生?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用「成績排名」作為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重要手段,但近日,我省出臺了新版《浙江省義務教育條例》,其中,明確規定學校公布按照考試成績的排名屬於「違法」。  如果不靠排名,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習積極性如何激勵?
  • 學生成績是個人隱私,到底該不該公布?
    近日,杭州省濱河區教育局出臺的一項新規定,成為了網絡上的熱議話題,該教育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要求教師要保護學生的隱私,不能教學生考試的成績排名進行優劣對比,且不能將成績公布到群裡。其實關於是否應該公開學生成績排名的爭議由來已久,有些人認為,考試成績是學生的個人隱私,考得好與不好,學生以及他們自己的家長知道就可以了,不應該直接公布到群裡。不然有些人因為偶然的發揮失常,結果成績考得不好,遭到其他學生或者家長的議論,會對學生造成嚴重打擊,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網友吵翻了:沒有對比哪來進步?
    文|熊寶包呀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以前我們習慣了公布學生學習成績以及排名,可隨著時代發展,有很多人開始呼籲停止這種做法,關愛孩子的心靈健康據了解,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規定老師要保護學生個人隱私,不能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和分數、也不能進行優劣對比、表揚少數。專家指出: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是符合教育局規定的,但不公布成績也存在爭議。
  • 正觀快評:班級群立公約不公布學生成績排名,這個可以有
    早在2004年,杭州宋城華美學校就規定,學生成績屬於個人隱私,禁止公布學生排名,教師如透露將受到包括清退在內的處分。當時,很多人有疑問,不公布排名,會不會弱化孩子們的競爭意識?對此,該校表示,在禁止公布學生排名的同時,允許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多次考試,作為對保護學生「成績隱私權」的補充。由此,把和別人競爭轉化為和自己競爭。
  • 不允許公布考試成績,不允許排名?老師:這還怎麼教
    考生和家長可根據中考成績及在全校的排名,結合往年各學校錄取分數線合理規劃志願。考試不管排不排名,只要分數有高低,排名肯定客觀存在。由於諸多原因,老師只是不能在班級和家長群公布而已,其實家長都知道孩子在班級乃至全校的排名。今天看了一則新聞,重慶的一名小學老師,由於公布了班裡學生的成績排名,就被迫辭職。
  • 成績和排名不許公開!孩子考完試,卻不知道自己考了幾分
    消息一出,關於#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這一話題當即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其實,早在2018年12月由教育部等九部門所印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第七條就規定,考試成績實行等級評價,嚴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排名。
  • 學生的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更重要的其實是...
    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每個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每次考試結束以後,家長們總是忍不住詢問孩子的成績和排名,甚至要求老師把名單發到班級群……可是對於要不要公布孩子的成績,爭論聲就沒消停過。近日,微博上一則#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的話題被頂上了熱搜。
  • 學生考試,老師不排名不公布成績?與其掩耳盜鈴,不如勇敢去面對
    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最好「試金石」:通過考試,老師可以輕鬆了解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情況;通過考試,學生能及時發現自己在學習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優勢;通過考試,學生學習的氛圍日臻濃厚。但是,老師因公布成績而被家長找茬的事情並非每發生過:重慶市的一名小學老師,因為公布班級學生的語文成績排名,最終被迫辭職。看完這位老師的辭職信,我不禁納悶:學生考試,老師不排名不公布成績,禁止老師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的方式,這樣做真的好嗎?與其掩耳盜鈴一味逃避,不如勇敢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