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史稿》所載,1908年11月15日未時,慈禧太后病逝於儀鸞殿,終年七十四歲,這位晚清政府的實際掌控者在留下一堆「爛攤子」後,悄無聲息的離開了!為了籌備她的葬禮,整個大清帝國都運轉起來了,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極盡奢華之能,讓老佛爺走的風風光光!那麼這場葬禮究竟有多麼奢侈呢?
我們從其陪葬品就可略窺一二
李蓮英的嗣長子李成武曾著《愛月軒筆記》一書,書中詳細記載了慈禧棺中的陪葬品:「腳蹬碧璽蓮花,重三十六兩八錢,估值七十五萬兩……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後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棗等寶物共大小200件。身後左旁置玉藕一隻,上有荷葉、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樹一枝。其空處,則遍灑珠石等物,填滿後,上蓋網珠被一個……至此殮禮已畢。」
請注意,書中所寫的西瓜、甜瓜、桃、李、杏、棗等均不是瓜果實物,而是以翡翠、玉石等珍貴材料製作而成的,這也能看出慈禧生前極為偏好玉器,而在這些陪葬的玉器中,最為珍貴的當屬翡翠西瓜,此瓜雖為翡翠所制,卻如同實物,瓜為綠玉皮紫玉瓤,中間切開,瓜子為黑色!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慈禧生前最鍾愛的寶物並非這個價值連城的翡翠西瓜,而是放置在她身後左旁的那隻看似「不起眼」的玉藕,在很多史書典籍中,都有這個玉藕的身影,據說慈禧每晚入睡時必須要有玉藕相伴,否則就難以入眠!
那麼慈禧為何如此鍾意這個玉藕呢?它有何特殊用途呢?
聯想到慈禧早年喪夫,孀居多年,再聯想到玉藕獨特的形狀,很多朋友的腦海中估計已經出現了「少兒不宜」的畫面,認為所謂的玉藕實則是一個「成人玩具」,那麼慈禧對其尤為鍾愛就說得通了!如果有這種想法的朋友我勸你就此打住,其實慈禧之所以尤為鍾愛這個玉藕
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首先這個玉藕是一件玉器
這聽起來像是一句廢話,但其實這正是慈禧鍾愛它的根源所在,在我國漫長的歷史傳承中,形成了獨特的「玉文化」,「玉文化」幾乎充溢了中國上千五千年的歷史,早在商代的甲骨文和鐘鼎文中就出現了「玉」字,古人將玉視為高尚、美好的象徵,賦予玉「仁、義、智、勇、潔」五德,認為玉有「闢邪除崇」和「延年益壽」的功效,所以封建社會有身份的人身上必然會佩戴玉佩,其作用遠遠超出了裝飾物,更像是一種身份、德行的象徵,正所謂「君子必佩玉」,「無故,玉不去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慈禧所鍾愛的玉藕通體由珍貴的羊脂玉製成,質地細膩滋潤,「白如截肪」,藕身之上還有荷葉覆蓋,周圍還有荸薺,和剛從池塘裡撈出來的蓮藕一般無二!而且在中國傳統的「玉文化」中,「玉藕」象徵著美人的「玉臂」,可以引申為美人的象徵!
如此一來,慈禧對這個玉藕情有獨鍾就說得通了,首先玉是美好、高尚、身份的象徵,還有「闢邪除崇」、「延年益壽」的功效;其次玉藕還有「美人」的寓意,慈禧縱然身為晚清政府的實際掌控者,權勢滔天,但她「本質」上還是一個女人,女人最為在乎自己的相貌,所以她才會對這個既能美容養顏的,又是美人象徵的玉藕情有獨鍾!
其次,這個玉藕之所以如此「受寵」還有尺寸的原因!
雖說玉有「養人」的功效,但須得時常佩戴把玩,像慈禧生前喜歡的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等玉器的珍貴程度更勝那個玉藕,但它們的尺寸實在是太大了,有人頭大小,試想一下,如此大的玉器怎麼可能拿在手中時常把玩呢?而據史料所載,令慈禧愛不釋手的那個玉藕全長不過二十釐米,只比手掌稍長一點,握在手中剛好把玩!
所以說玉藕雖然沒有翡翠西瓜珍貴,卻「逮了尺寸的便宜」,在一眾珍寶中脫穎而出,成為慈禧最為心愛之物!
那麼這個珍貴的玉藕是從何而來的?
在民間野史中,這個玉藕是榮祿送給慈禧太后的,而德齡公主在《愛戀紫禁城》中曾提及榮祿與慈禧有私情,他送慈禧玉藕寓意著二人「藕斷絲連」,由於是老情人所送,所以慈禧一直將其視若珍寶,時常拿出來把玩,就連睡覺都要抱在懷中!
史學界對這段野史一直存有懷疑態度,別的不說,首先提及慈禧與榮祿私情的德齡公主就是個「名不正言不順」的人,她其實只是一個受寵的女官,並不是清廷皇室血脈,她寫的《愛戀紫禁城》更像小說,不像史料,當不得真!
不過翻開榮祿的發家史,我們會發現榮祿確實與慈禧關係匪淺,他原是一個八品小官,慈禧得勢後就一路升遷,最後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權傾朝野,逝世後外孫溥儀還被慈禧指定為帝位繼承人!
當然就算榮祿再受寵也不能證明玉藕是他所贈,實際上在許多史書典籍中都提及這個玉藕是李蓮英為慈禧找來的,當時慈禧少眠多夢,日益憔悴,李蓮英便為其尋來這支玉藕,伴其入眠,說來也奇怪,自從有了這個玉藕,慈禧每晚都能睡得踏實,所以慈禧對其極為鍾愛,愛不釋手!
小結:
總而言之,那個令慈禧愛不釋手的玉藕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種難以啟齒」的用途,說白了就是一件造型雅致的玉器,加之寓意美好,尺寸正好適合把玩,才被慈禧尤為鍾愛,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特殊的用途的話,那恐怕就是這個玉藕能令慈禧快速入眠了!
如果是你,你會喜歡這個玉藕嗎?
參考資料:《愛戀紫禁城》《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