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俗語「君子常錯,小人無過」是何道理?其實下句話更經典!
俗語「君子常錯,小人無過」是何道理?老祖宗的話要牢記,受用一生!
人類,作為個體生活在群體之中,首先要面對的便是人際交往關係。而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隨著大家潛移默化下的相互影響,互相的形成一些默認的潛規則,其中一方面就是老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俗語」。這些俗語,既是老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又是新人們探索新生活的底蘊,一定要「取其精華,華其糟粕」的牢記,其中就有「君子常錯,小人無過」一句,值得大家踐行,將受用一生。
按道理講,既然都是君子了,肯定少有犯錯,那為什麼還要常錯呢?同理,既然也都是小人了,肯定行為作風上存在一定問題,絕大多數都在犯錯,怎麼還落得一個無過的結局呢?不可思議吧!這就是老人們的智慧,總可以將自己摘出來,觀察這個社會。
據說,在村東頭有兩戶人家,總是因為一些小事發生摩擦,笨笨磕磕的,每天過得都不是很快樂;與之相反的是,在村西頭也有兩戶人家,彼此客氣禮讓,鮮有矛盾摩擦,不由得令人稱奇。於是,村東頭的那兩戶人家,便向村西頭的那兩戶人家請教。
還沒等那兩戶人家開口,便看見其中一戶人家的女主人摔在了地上;另一戶女主人,連忙跑過來,道歉說道:「不好意思啊,是我拖完地導致太滑。」而摔倒在地的女主人,也一邊起身一邊道歉的說道:「不好意思啊,是我走路太不小心。」就這樣,在兩位女主人接連道歉的過程中,將這次衝突大而化下的解決掉了。
受此影響,村東頭的那兩戶人家,也效仿村西頭的那兩戶人家一樣,凡事先道歉。沒過多長時間,彼此之間的關係,就趨於正常化,乃至友好。就這樣,流傳出「君子常錯,小人無過」的俗語。如此看來,老人們的智慧,對於今人來講也是十分受用的。
而這句俗語的出處是清丶錢泳《履園叢話臆論》中:「天下但有有過之君子,斷無無過之小人。吾輩與人交接,舍短而取長可也。」什麼意思?君子和小人都會犯錯,只是君子會意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從而不斷的改正、規避;而小人呢?則不然,從來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都沒有過錯,過錯都是別人的。緊接著就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再和他人相處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取長補短。
綜述:俗語的魅力就在於通俗,活在口頭上,雖然沒有那些文章話術裡的長篇大論,但是言簡意賅的生活經驗總結,足以成為後來者的處事明燈!
作者自薦:
1)肖戰力薦好書:成落寞時的慰藉,和小飛俠的陪伴一起渡過難關!
2)魯迅跟他對罵八年,反把自己熬死,真應了郭德綱的那句話!
3)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這麼牛,為什麼很多人表示,白給都不能要!
4)深度解讀:肖戰新歌《光點》歌詞的文字之美,迴環往復,綿延無盡
5)羅志祥人設崩塌了?網友說:沒看見歐弟頭上早就綠油油的嗎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民間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