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回家要先繞行周邊小區,再繞隆生大橋轉盤一圈才能上橋,現在一出單位門口,轉入新寮南路就能直接上橋,方便省時多了。」在市區江北上班的市民黃女士說。
新寮南路起點位於市區雲山東路與隆生大橋立交銜接處,終點位於期湖塘路,全長約910米。記者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了解到,新寮南路於9月18日起全線通車,將有效緩解江北片區的交通壓力,極大地方便周邊居民出行。
為金龍大道快速路建設起到分流作用
9月18日上午,記者走訪新寮南路看到,雙向六車道瀝青路面平坦開闊,道路交通指示設置已完善,道路排水設施齊備,路燈安裝整齊劃一。道路兩旁,工人們正在人行道邊開展後續施工。「現在我們正緊鑼密鼓推進道路綠化工程,預計國慶前全部完成。」新寮南路項目監理總監陳電波說。
據介紹,新寮南路市政道路工程於2013年啟動建設,項目包括道路、排水和路燈工程,工程建安造價約2269萬元。至2015年,部分道路分段建設完成並通車運行。
為打通市政道路「腸梗阻」,推動市區交通「微循環」,方便周邊市民出行,貫通新寮南路勢在必行。今年5月底,惠城區政府攻堅克難完成106宗房屋徵拆和一批墳墓、金埕遷移工作後,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精心組織,搶抓工期,於9月18日全線貫通新寮南路。
新寮南路的全線通車,提高了該路段及周邊道路的交通容量和通行能力,能有效緩解江北片區的交通壓力,極大地方便周邊居民出行。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工程三部副部長胡忠銳說:「新寮南路的放通意味著新寮路全線貫通,為金龍大道快速路建設起到了很好的分流作用。」
年底前陸續開通惠城中心區14條連接路
新寮南路通車,實際上是我市奮力攻克「斷頭路」,大力推進市政連接路建設的縮影。
隨著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大幅增長,高峰期擁堵已逐漸成為市區交通的難點與痛點。打通市政連接路,讓城市道路更暢通,既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近年來,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致力於打通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暢通交通微循環。該中心下大力氣打通惠城中心區內部57條市政府捆綁整治建設的市區內部連接路,截至目前已建成44條。
2019年以來,新寮北路、菊花二路(南段)、河南岸19號小區道路等3條連接路開通。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我市還將陸續開通東江二路東延段、沿江路、河南岸22號小區道路、江北60號小區道路、高布村道路、河南岸14號連接道路和馬安經濟適用房片區工程道路等7個項目共14條連接路,進一步織密城市路網,暢通惠城中心區道路循環,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助推城市發展。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通訊員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