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隧道
塔山南路機場路至通世路段
膠東在線11月28日訊(記者 許加薇 通訊員 林日江)11月28日上午,塔山南路全線通車儀式在觀海路下沉立交上跨橋(鳳凰山隧道東口)舉行。塔山南路東段工程(鳳凰山隧道)、塔山南路與觀海路交叉口立交工程同時通車,標誌著經過三年努力,塔山南路全線正式通車,比計劃提前1個月。塔山南路項目的建成通車,是我市城市建設和區域發展的一件大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將極大緩解中心城區東西向交通擁堵現狀,給廣大市民提供更為方便的出行條件。
塔山南路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017年度市級城建重點項目,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心城市帶狀布局結構東西向交通梗阻,分流兩條東西主幹道——紅旗路和港城大街車流量(兩條主幹路的平均間距達6公裡,遠大於國家規範0.7-1公裡的幹道間距),提升居民出行條件和滿意度。道路橫跨三區,東起萊山區觀海路,途徑芝罘區,向西至港城西大街與福山區外夾河橋相接,全長14.14公裡,其中新建道路10.04公裡,利用現狀道路4.1公裡,新打通隧道4條,修建橋梁5座,總投資約23億元。項目投資強度、施工技術複雜程度、徵收拆遷體量均為我市市政工程歷年之最,2017年9月工程正式開工,計劃2020年年底前全線貫通。
2017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工程指揮部,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總指揮,市政府副秘書長、住建局局長任副總指揮,16個市直部門和芝罘區、萊山區、福山區政府分管領導為成員,並抽調骨幹力量到指揮部集中辦公。指揮部以「樹立標杆工程形象、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為目標,在項目決策、實施過程中,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充分尊重客觀規律,紮實、高效、安全推進工程建設。在徵收、手續辦理等環節求真務實、事不過夜,採取容缺受理、後置補齊等方式方法,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全面實行「一線工作法」,吃住工作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冒嚴寒、鬥酷暑,舍小家、顧大家,以實際行動詮釋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精神。
項目建設共涉及土地700餘畝、果園776餘畝、房屋3.42萬餘平方米、墳墓257座。芝罘、萊山、福山三區迅速行動,深入企業和田間地頭現場辦公、化解矛盾,徵遷工作如期圓滿完成,為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以來,市住建局著力打造「黨建領城建·工地築陣地」品牌,成立以項目部和參建企業黨員為主體的臨時黨支部,打造項目建設的堅強堡壘,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在「三重」攻堅、搶險突擊、搶趕工期等急難險重工作中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攻堅推進項目建設、破解工程技術難題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今年春節以來,指揮部克服疫情影響,派專車點對點接送外省非疫區施工人員,合理調整施工工序壓茬推進,2月10日在全市率先復工建設,吹響了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的號角;下半年以來,按照《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重點工程「戰疫情、勇攻堅、促發展」爭先創優勞動競賽實施方案》工作部署,管理人員、勞務隊伍、技術人員共730餘人發揚攻堅克難、頑強拼搏的堅強作風,以只爭朝夕的精神,緊抓施工黃金季節,搶晴天、戰雨天,打破常規,加班加點,連續奮戰,為工程順利竣工具備通車條件打下了堅實基礎。
荊子山隧道
平頂山隧道
上跨藍煙鐵路立交橋
在指揮部和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在橫跨三年的建設周期裡,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煙臺市政工程建設史上「零的突破」。機場路至通世南路段於2018年8月率先通車;外夾河橋至冰輪路段於2018年10月通車;荊子山隧道段於2019年10月提前2個月通車,設計實施的人車分離慢行系統在煙臺屬首次亮相;遠陵夼隧道於2019年12月提前6個月通車,其超大斷面作業施工跨度為煙臺市政隧道之最;上跨藍煙鐵路立交橋於2020年1月1日提前6個月通車,是我市城建史上第一座轉體橋;平頂山隧道路段克服了糜稜巖結構施工難題,7月28日提前1個月通車;鳳凰山隧道路段11月17日提前1個半月竣工驗收並具備通車條件。觀海路下沉立交作為塔山南路——觀海路轉換工程,2個半月完成了輔路臨時路施工,4個月完成了主路施工,1個半月完成輔路修建及設施安裝,用8個月時間完成了合理工期16個月的項目建設,提前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通車的預定目標。
塔山南路全線貫通後,連同即將通車的竹林南路二期,將有效緩解市區東西方向交通擁堵狀況,極大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帶動沿線近100平方公裡區域的開發建設和城區融合。下步,市住建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塔山南路全線通車為契機,以城市建設排頭兵為己任,以重點項目為抓手,進一步凝心聚力、擔當作為、開拓進取、務實奮進,為完善城市載體功能、提升城市綜合能級、推動市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