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未來貫通萊山區、芝罘區和福山區的東西交通大動脈,全長14.14公裡、總投資20億元的塔山南路從立項之日起,便備受市民關注。這條未來將承擔市民東西通勤、橫貫三區的「大動脈」進展如何?昨日,記者來到塔山南路各施工標段,進行了實地走訪。
截至目前,塔山南路約完成工程總量的47%,其中外夾河橋至冰輪路、機場路至通世南路2個道路標段已竣工通車。通世南路至勝利南路標段,隧道部分已於2018年8月貫通,正在緊鑼密鼓施工的勝利南路至山海路隧道橋梁標段,總工程量已完成約90%。而這背後,是700多名建設者節日期間留守工地、堅持施工的不懈努力。
遠陵夼隧道6月底前全線貫通,年底前達通車條件
昨日上午9時,記者來到塔山南路的勝利南路至山海路隧道橋梁標段工地,從工地入口遠眺蛤蟆石山,隧道內外,施工車輛和工人不時進出,寬闊的隧道口已勾勒出未來打通東西的輪廓;而在隧道外,正在綁紮鋼筋和不時往隧道內運混凝土的工人,使得工地愈發熱火朝天。
「勝利南路至山海路的隧道二標段,又名遠陵夼隧道,全長1.6公裡,總工程量已完成約90%。項目分為左、右兩線,左線目前已掘進約780米,施工進度約85%,右線累計掘進約740米,施工進度約81%。橋梁部分預計5月底前施工完畢。目前,工地約有130名工人同時作業,每天左洞掘進1.5-2米,右洞掘進3米左右。為確保標段如期完工,「五一」假期,將繼續安排工人值守崗位,爭取隧道左線5月上旬貫通,右線6月底前貫通,整個隧道年底前達到通車條件。」山東新世紀項目管理諮詢公司項目總監王全松告訴記者。
「隧道施工是『早進洞晚出洞』,現在工程進入尾聲,進度要放緩,確保質量和安全,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嚴格按標準有序執行。」王全松介紹,收尾階段,越到末期圍巖強度越差,土體圍巖穩定性也不好,容易出現塌方事故。所以要「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
為連接已經提前貫通的隧道三標段,遠陵夼隧道有大段施工最為複雜、緩慢的淺埋段隧道,隧道西口修建了一座長156米、寬19.25米的6孔大橋,將兩個隧道標段實現連通。「目前,橋梁和隧道的連接道路正在做路基和臺背回填,預計隧道西口到勝利南路段道路,7月底之前完成第一遍瀝青鋪設。」
700名建設者「五一」假期堅守一線
市級重點工程塔山南路項目於2017年底全線開工建設,當前正處於集中施工期。42歲的福建漢子劉興平是二標段項目勞務負責人,他於去年年初來到煙臺。「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劉興平和工友們跟平時一樣繼續撲在施工現場。「幹工程,哪有休假,現在又是收尾期,更不能停下來。」從業20多年的劉興平是個「老把式」了,現場調度得井然有序。
「我幹施工20多年了,走過福建、四川、安徽等多個地方,鋪過鐵路、架過橋梁、挖過隧道。遠陵夼隧道的施工條件與之前的項目相比雖然簡單一些,但施工難度很大。不但土質疏鬆,而且地質帶十分破碎,不連續。最慢的時候,每挖半米就要根據開挖遭遇的新情況調整施工方案。」回憶起去年1月至今天的施工進展,劉興平記憶猶新。
過去20多年裡,劉興平大部分春節都在外地度過,「五一」「十一」這些節假日更和他無緣。去年進駐項目至今,劉興平只回過一次老家。雖然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但緊迫的工期和繁雜的日常事務,讓劉興平每每抽身乏術,只能通過視頻、電話,聊解相思之情。「幹這個活最虧欠的就是家人,一年裡很難有團聚的時候。前幾天給家人打電話,告訴他們項目進展順利,距離回家探親不遠了,家人都很高興。」
這個小長假,同劉興平一樣,有近700名建設者放棄休假機會,忙碌在塔山南路工程建設一線。指揮部工作人員介紹,正在建設的塔山南路是我市市政道路建設史上,投資額度最大、單體規模最大、施工最為複雜的道路。整條道路全長14.14公裡,工程要劈山、架橋、鋪路、打涵洞、鑽隧道,各項施工全都有了。假期前指揮部召開會議特別強調,各標段施工假日期間要保證安全、保證質量,並嚴格落實揚塵防治各項措施。(記者 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