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關愛,尤其當他們不值得被關愛的時候。
——哈羅德·赫伯特(Harold Hulbert)
昨天去小區門口的便利店,進門就看到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小男孩,站在堆滿了玩具的展架前面,手裡拿著一個陀螺玩具,不停地說「媽媽,我想要這個」,男孩的媽媽果斷拒絕了他的要求,男孩舉起胳膊開始在媽媽的肚子上用力拍打起來,哭鬧不止,又蹦又跳,一場母子之間的較量開始了。
類似這樣的場景時常上演,孩子在公共場合因為各種原因大吵大鬧,摔砸玩具、暴躁易怒,很多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其實,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類似這樣表現不佳的孩子,可能正在面臨一項他從前沒有遇到過的挑戰,並且非常需要你的幫助。
對於成年人來說,當我們心情不佳的時候,可以利用語言和故事調整自己的情感(今天,我累了,所以心情不佳,反應有些過敏)。
但對於孩子來說,他還無法做到充分的處理自己遇到的困難,你的孩子不會告訴你他心情不佳,他缺乏處理情感的經驗,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
他只知道自己心神不寧,暴躁易怒。
感覺不佳,會讓他們表現不佳。
所以,對父母來說,孩子所有的「不當行為」都是一種信號,說明孩子需要我們幫助他處理某種情感,正是這種情感導致了他的不當行為。
下面,是孩子需要你幫助解決情感問題的一些信號。
1、他變得執拗,表現出必須滿足某種需求的極大渴望。如果你真的滿足了他的需求,他會馬上提出另外一個要求。
2、他性情暴躁,總顯得悶悶不樂。無論如何,你都無法讓他高興。
3、他「行為不當」,甚至在違反規則時,還盯著你看,說明他與你存在重大隔閡。(如果孩子感到被強烈的負面情感控制,他們就會感到心裡隔閡和孤獨無助。)
4、他一時衝動「激情發洩」,例如擊打或折斷某件物品,說明他正在承受無法控制的情感。
5、他就像一個無底洞,總是重複同樣的不當行為,你付出的所有關心和呵護都無法改變他的習慣。
可是,你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處理這種重大情感問題呢?
淚水和笑聲能夠讓我們釋放憂傷和情感,當孩子願意玩耍時,為他提供幫助,當他希望哭泣時,允許他流下淚水。
除此之外,當孩子遇到某些讓他特別恐懼的事情時,他會試圖不去感受自己內心的感受,並且,發怒。
他要將這些情感發洩出來。
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這種強烈的情感支配,被迫做出這些不當的舉動,感覺自己像一個壞孩子。
但其實,他的不當行為只是尋求幫助的一種吶喊。
情緒是信號,不是讓你痛苦掙扎的泥漿。大多數情況下,一旦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被父母理解和接受,情緒強度便會減弱,並開始逐步消失。
當孩子憤怒時,他需要何種幫助呢?
他需要父母以同情的心態接納他的憤怒,幫助他順利克服憤怒背後的哀傷和恐懼。
是的,孩子要處理這種情感,首先需要知道擁有憤怒並不代表他是一個壞孩子,他需要你的關愛才能面對這些強烈的情感。
我們應該傳遞給孩子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憤怒是人類一種重要的普遍情感,不過,他是可以管理和控制這種情緒的。
你需要做的是,承認他們的憤怒,並接受憤怒背後的情感。
一旦有機會感受自己的脆弱情感,孩子便不再需要以憤怒作為防禦手段,憤怒也會隨之消散。
這意味著,父母不僅僅要接納那個聰明伶俐、可愛乖巧的孩子,同樣需要接納那個足以把自己氣到爆炸的「神獸」。無論在何種情況下,父母都需要充分的表達對孩子的愛。父母無條件的愛,會成為孩子內心最強大的力量,讓孩子有勇氣面對人生中會遇到的各種困難。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可能需要更多的用到智慧,所謂智慧父母,就是找到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然後想出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睿智燈塔」,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知識傳遞者,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知識,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睿智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