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寫好文章來說,寫作不僅靠練習和功力,也需要一定的寫作技巧。閱讀寫作類相關書籍,能夠幫助我們掌握基礎寫作技巧,總結梳理寫作中的問題,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
芭芭拉·明託在《金字塔原理》中講到,寫文章通常需要回答四個問題:
一是,我們應該做什麼?
二是,我們應該如何做?
三是,我們是否應該這麼做?
四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回答的是第二個問題,寫出好文章,我們應該如何做。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作者布蘭登·羅伊爾,加拿大人,就讀哈佛大學,後在考試機構Kaplan擔任主管。
布蘭登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一系列寫作技巧方面的書籍,先後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藍色寫作書》、《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和《一本小小的金色語法書》。
其中《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廣受好評,這本書分別從結構、風格和可讀性三個方面講解文章的基礎寫作技巧。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與《金字塔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本書都是講關於寫作技巧,書中的觀點不謀而合,這更讓我們確信,基本的寫作技巧是一以貫之,常用常新的道理。
今天我通過對比這兩本書中的觀點,跟大家總結分享寫好文章的3個關鍵點。
01 如何將事情來龍去脈講清楚,需要一個架構清晰的結構支撐
我們看過形式各異的文章,有的文章觀點令人耳目一新,可是內容前後矛盾重重,感覺混亂;有的文章講大道理普遍且平常,可是讀來清新明確,仿佛春風拂面一般,輕柔規整,給人以讚嘆好文章的衝動。
寫文章不僅要將事情講出來,還要講清楚。一篇條理清晰的文章關鍵在於其結構。
關於文章結構,《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與《金字塔原理》中分別講了如下寫作技巧。
對比
《金字塔原理》講述構建金字塔有兩種結構可以使用,一個是自上而下法,即在文章中先提出主題思想,接下來分論點論證和案例支撐;另一個是自下而上法,即先列出文章所要表達的各個思想要點,然後進行總結歸納。
文章中組織思想四種邏輯順序:演繹順序、時間順序、結構順序和程度順序,並且說到初學者要嘗試自上而下法。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目標讀者是初學寫作的群體,它主要講述自上而下法的結構,就是先開門見山表達文章主題,接下來分三到四個分論點分別闡述,此時可以使用轉折詞導引寫作方向。
並將相似事物進行整合,比如先講完一個主題之後,再進行下一個主題的敘述。分享寫文章的六個基本結構,分別是:範疇結構、評價結構、時間結構、比較結構、線性結構、因果結構。
兩本書講了共同的一個結構:自上而下法。就是「總—分」結構,我們一般寫文章多採用這個架構,首先提出主題思想要點,然後分三到四個分論點分別進行闡述和案例說明。這個是最簡單的結構法,適合初學寫作者使用。
在寫作中,「三」是個神奇的數字,可以思考圍繞三個關鍵觀點或概念構建文章。
舉例
主題句總結與點題:顏色讓這個世界明亮、飽滿。我最喜歡的顏色是綠色、藍色和黃色。每一種顏色於我而言都很特殊。
分論點或案例支撐:1、綠色就像覆蓋著大地的綠草;2、藍色就像高懸於上的天空;3、黃色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陽。
總結或結束:綠色是所有這些顏色中最有意思的,甚至藍色和黃色混合起來就形成綠色。
使用自上而下結構寫文章,可以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文章整體清爽明朗,並且文章思路清晰,觀點明確。
好文章除了結構清晰之外,其中的內容也要簡潔明快,讓人讀來「愛不釋手」。
02 文章內容如何抓住人眼球,關於在於是否使用準確、具體的例證
平時我們會讀到這樣的文章,文章結構清晰沒得說,就是支撐說明論點的論據部分說服不了讀者,存在的問題如:缺少有力論證,說法太籠統;案例稀鬆平常,不夠有吸引力;語句囉嗦重複,閱讀體驗不好等。
文章是用來閱讀的,所以其中的內容風格至關重要。
對比
《金字塔原理》中主要針對內容中的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如演繹推理,即第二點是對第一點主語或謂語的論述;歸納推理,同組中的思想具有類似的主語和謂語。
所有列出同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具有某種邏輯順序,如確定前後的因果關係;將整體分割為部分,或將部分整合成整體;將類似事物按重要性歸為一組。
總結句要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要說明行動產生的結果或目標。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對於文章內容的寫作規則,談的比較詳細,其主要從遣詞造句、句式語氣、主被動語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舉例
使用準確,具體的詞彙支撐論據。例如:寫一篇有關蘋果的文章,要具體到種類、顏色、形狀、味道、口感、產地等等。如果使用太泛的詞語支撐分論點,就會顯得文章淺薄。
增加個性化的例子,使文章更難忘。例如:可以使用修飾觀點的小故事;引用偉人或名人所說的話;利用類比尋找兩種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幫助讀者理解內容重點的關係;利用明喻和暗喻的修辭手法等。
除此之外,文章內容要使用儘量簡潔的詞語;將長句拆分為短句,使文章更清晰;刪除不必要的詞,如冗餘的詞、過多的限定詞、不必要的自指詞語;多用主動語態、多用動詞,使用平行句式;用積極、個人化的語氣寫作;保持文章性格中立等。
文章內容關乎語言風格,詞語使用,更體現文筆的優劣,如果在具體的細節之處著眼,仔細斟酌使用恰當,詞彙描述準確,不僅能夠抓住讀者的眼球,更能凸顯文章的特色。
好的文章不僅結構清晰,內容簡潔明快,在可讀性上還需使用適當的寫作技巧,幫助我們的文章提升閱讀體驗,增加閱讀愉悅感。
03 文章讀起來如何讓人心情舒心愉悅,關鍵在於重點突出,排版精美
閱讀一篇文章的體驗如何,不僅在於文筆流暢淑美,還在於整體卷面分數。這就像上學時老師判作文的卷面分,如果整潔、卷面清晰就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就會有加分的餘地;如果混亂不堪,糊塗一片,就會減少人們閱讀的興趣,即使文筆再好,觀點再獨到,留住讀者的概率也會降低。
所以說,文章的卷面體驗對於文章的整體呈現起著重要作用,好則錦上添花,不好則影響閱讀體驗。
對比
《金字塔原理》中呈現文章的方法有多級標題法、下劃線法、數字編號法、首行縮進法、項目符號法。
比如要突出顯示文章的框架結構,上下文之間要有過渡句,每一章節開始,可以採用講故事或承上啟下的方法做鋪墊。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講述增強文章可讀性的方法主要利用排版和設計,恰當地使用標題和提要,以及反覆修改文章,直到完成為止等,使文章讀起來輕鬆、簡潔,觀點清楚,提升讀者閱讀的愉悅感。
舉例
文章的排版和設計,比如在文章中文字周圍增加空白,以呈現其整體的簡潔和美觀。
現在文章排版多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為避免一片文字給讀者的厭煩感,其中將段落分解,一兩句或兩三句話為一小段,中間搭配與文字內容相符合的精美圖片。
我們可以運用一些增強文章可讀性的工具,如利用文字粗體、斜體,破折號、項目編號、列舉和陰影排版文章。
現在文章可讀性工具運用比較多的是文字粗體,比如文章中小標題加粗、文中關鍵字詞或重點句子加粗,使文章重點內容突出展示;項目符號和列舉也多有使用,將要說明的內容以1、2、3的形式加項目編號,並加例子輔助說明觀點。
我們可以將文章內容分解,利用小標題或提要命名和概括拆解的內容,突出文章重點,使其思路清晰,觀點明確。
這一點也較為常用。一篇文章除了開頭總結,中間內容部分一般概括為三點到四點,加小標題概括每部分內容。或者提煉部分內容的觀點在首行或令起段落說明,以突出重點內容。結尾處總結闡述,或引申觀點。
說到修改文章,是談寫作技巧必談的內容之一。
很少有創作者能夠一氣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大多數時候需要將文章至少修改三遍。
那麼什麼時候文章才算是修改完成了呢?標準是經過修改之後,不願意再增添或刪減任何東西時,即意味著文章修改完成。
布蘭登說:「寫作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讓人滿意的,就是把『垃圾』變成某種有價值的東西」。
修改文章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但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就是不斷反覆地修改,直到令自己滿意為止。
綜上,我們通過《金字塔原理》和《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這兩本書內容對比分析,總結一些實用的寫作技巧。
我們分別從文章結構、風格和可讀性三個關鍵點,舉例說明如何運用這些寫作技巧,使文章結構清晰,內容飽滿,富有可讀性,使文章增亮提色。
俄國文學大師康·帕烏斯託夫斯基在散文集《金薔薇》中曾這樣形容寫作「每一分鐘,每一個在無意中說出來的字眼,每一個無心流盼,每一個深刻的或者戲虐的想法,人的心臟的每一次覺察不到的搏動,一如楊樹的飛絮或者夜間映在水窪裡的星光——無不都是一粒粒金粉」。
他把寫作輸出的內容比喻為一粒粒金粉,我們不僅輸出一粒粒金粉,還要運用一些寫作技巧將金粉進行加工、修飾,整合,直至將金粉熔合為真正的「金子」,以其絢爛,光彩奪目的價值影響和幫助他人,這就是我們寫作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