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總喜歡偷偷給孩子吃零食,媽媽如何巧妙化解

2020-09-03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果實,你上午吃啥了?」那天中午正吃飯時,果實把碗裡的飯扒拉過來扒拉過去,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看到果實這樣,我感到十分疑惑,最近因為居家既沒給他買酸奶,又沒買其他東西,連水果都沒見他吃。他怎麼就不好好吃飯呢?要知道兩歲多的果實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飯,而且飯量很好,每次吃飯都大口大口地吃。帶著這個疑問,我問道。

沒想到,果實異常興奮地指著冰箱說:「那上面有好吃的,姥爺給我吃了。」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抬頭一看,冰箱上面有一袋餅乾,原來是姥爺給果實吃了餅乾。難怪他不好好吃飯,根本不餓啊!

在知道姥爺給果實吃了零食,我並不驚訝,也不焦慮,更沒有生氣。因為跟之前比起來,姥爺有了明顯進步。這一個多月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給果實吃零食。

要知道疫情期間,我們在姥爺家過年時,孩子們每天都沉浸在零食堆裡。姥爺家簡直就成了孩子們的天堂。

過年不僅準備了各種美味佳餚,還準備了各色糖果餅乾。毫無疑問,這些零食自然成了孩子們的最愛。

看著孩子毫無節制地吃零食,我們都自覺地將零食收了起來,定量給果實和果實表姐吃,但姥爺就是家裡那個特立獨行的人,他不僅把我們收起來的零食全拿出來給小朋友們吃,還會想辦法買回來讓他們吃。

即使沒什麼零食吃了,姥爺會開始給孩子們吃冰糖,而且是那種特別大塊的冰糖,估計是不容易弄碎,姥爺就拿一大塊給他們吃,兩個小傢伙就抱著一大塊冰糖啃。

那時的我們真的是怒火攻心啊!誰都知道不能給孩子多吃糖,而姥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儘管如此,我們卻是敢怒不敢言。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從小就害怕爸爸;另一方面,正值春節期間,也不想因為這事鬧得不愉快。畢竟姥爺是愛孩子的,只是愛的方式不正確而已。

理解歸理解,但有時還是忍不住火冒三丈。有一次,果實和姥爺進了商店半天不出來,我就想「這是又要吃冰糖呀」,就趕緊去看。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一進去,果實就又蹦又跳地對我說:「媽媽,我和姥爺悄悄的。」

我一看,只見他手裡拿著一張紙,紙裡包著一塊冰糖。竟然教小孩子藏著悄悄吃?那一刻,怒火噴湧而出,直接就想找姥爺討個說法。天天這樣給孩子吃冰糖,沒有問題也會吃出問題來,孩子牙齒還要不要了?早晚會長蛀牙;孩子攝入這麼多糖分,怎麼消化得了?越想越氣,可是,姥爺當時不在身邊,我有火也無處發洩。

自己氣了一會兒,竟也慢慢消氣了!當我平靜下來以後,我又覺得老人有時候真像一個「老小孩」,讓人覺得既好笑又無奈。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其實比較強勢。從果實出生開始,我就通過行動告訴家人,我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我的孩子我說了算。所以,在果實的事情上基本上都是以我為主。

可是,面對我自己的爸爸,我卻拿他毫無辦法。因為從小就怕他,怕到骨子裡,即使現在也不敢造次,更不敢當面指出他的不對來。可是,在孩子吃零食這件事上,我不能放任不管啊!

思來想去,我決定採取「曲線救國」的辦法。我不敢指出姥爺的問題來,但姥姥敢呀。於是,我先跟姥姥說好,讓姥姥從正面「教育」姥爺。於是,姥姥屬於第一梯隊,從正面「教育」姥爺,告訴他為什麼不能給孩子吃那麼多的零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其次,給老人與孩子留一條路走。當我發現姥爺給果實吃零食的時候,我不會把零食全部拿走,會留一些給果實吃。一方面果實吃到了想吃的,拿走一部分他也能接受。如果全拿走了,弄得孩子又哭又鬧,姥爺肯定會挺身而出,維護果實,那就更不好收場了。

另一方面呢,也給了姥爺面子,也讓他知道零食偶爾讓孩子吃一點是可以的,只要不一下給太多了就可以。

然後,「騙走」零食時告訴孩子原因。在從果實手裡「騙走」零食時,我會很耐心地告訴他,為什麼不能吃太多。這其實也是說給姥爺聽的。因為,姥爺給果實吃零食的出發點就是愛果實,而且絕對是無條件的愛。既然姥爺是愛果實的,那一定希望果實健康。所以,雖然姥姥對姥爺的曉之以理時常被姥爺頂了回來,但我堅信他是能聽進去的。當姥爺給果實買了什麼零食以後,我會當著姥爺的面向果實誇姥爺,說姥爺真好,又給果實買好吃的了,讓果實謝謝姥爺。然後,再讓果實對姥爺說:「姥爺,你下次再給我買好吃的時候,就給我買酸奶吧,我可喜歡酸奶了。」就類似這樣,會間接的指導姥爺給果實買一些更加健康的食品。

最後,用繪本引導。我有時候也會以繪本為契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和姥爺。比如《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和《牙齒大街的新鮮事》,我會告訴果實肚子裡的小精靈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吃什麼會導致牙齒裡出現哈克和迪克,然後讓果實再轉述給姥爺,還能鍛鍊鍛鍊果實的表達能力。

就這樣,在對待姥爺總喜歡偷偷給果實吃零食的問題上,我沒有和姥爺發生任何正面的衝突,就這樣慢慢地影響了他。

都說隔代親,老人們對孩子是絕對的愛,做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堅信這點。只要我們讓老人們知道怎麼做才是真的對孩子好,我相信他們都是能接納並改變的。

作者簡介:果實媽媽,兩歲男孩的媽媽。注重親子閱讀和親子陪畫,更注重自我成長。喜歡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不斷學習和成長,希望能成長為樂觀自信的媽媽,助力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7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相關焦點

  • 零食:媽媽不讓吃,奶奶偷著買;如何糾正孩子愛吃零食的不良習慣
    只要在家裡嘴巴就不停,吃了零食就不吃飯,每次吃飯就吃小半碗就放筷子說飽了,團媽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於是把家裡的零食都收起來並不再購買,限制團團吃零食的頻率。但奶奶見孩子鬧著不吃飯,總是背著媽媽偷偷給孫子買,氣得團媽不知道如何是好。團媽的情況在許多家庭都發生著,為什么爸爸媽媽對垃圾零食這麼忌諱呢?
  • 寶寶能吃零食嗎?公婆經常背著我偷偷給孩子吃零食,我該怎麼辦?
    一、首先要肯定老人的好心和好意老人對孩子都是隔代親,無論是給孩子買零食,還是給孩子吃零食,絕大多數都是出於對寶寶的關心和愛護,是老人寵愛孩子的表現。從上面朋友說的公婆總是背著她偷偷給孩子吃零食,這說明老人是很在意寶媽的意見的。
  • 孩子偷偷吃垃圾食品怎麼辦?
    關於孩子吃零食吃垃圾食品這個事情,也困擾了我好多年。我自己小時候是比較乖的,也不愛吃甜食,家長偶爾給買些零食就吃,不給買也不會要,本身對於這些零食沒有特殊的愛好,至今也是如此,所以對於小孩子喜歡吃零食的感受,我並不是能感同身受。我自己的孩子小時候,我研究營養和養生比較入迷,對於垃圾食品深惡痛絕,所以堅決不允許她吃零食,也從不給她買。
  • 老人家經常給孩子吃零食怎麼辦?
    婆婆寵愛孩子,經常給她買零食吃,因為這個問題,我們之間經常會有一些小矛盾,不知道該怎麼去化解。在零食這個問題上,我也不是說一桿子打死,如果您買一些配料乾淨、低鈉低糖的健康食品倒也還好,婆婆一般是孩子鬧著想吃什麼就買什麼,比如糖果、巧克力、奶茶、碳酸飲料等,這些零食不但高糖沒營養,也增加齲齒的風險。跟她老人家說過很多次了,這些零食對孩子沒有一點用處,反而是害了她。婆婆一邊點頭接受,表示下次不買了。
  • 老人幫忙帶孩子,經常偷偷給孩子吃零食,孩子媽該怎麼辦?
    有個朋友最近很苦惱,她的孩子剛剛一歲半,請公婆來幫忙帶孩子。但是,她發現婆婆為了逗孩子,經常背著她偷偷給孩子吃零食。這位朋友很苦惱,直接制止吧,怕發生婆媳矛盾,不制止吧,又擔心影響孩子健康。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其實是兩代人育兒觀念發生碰撞的問題。
  • 鄉村紀事:我的姥爺
    童年的記憶,大部分都是跟姥爺有關的。那時候我一去,姥爺就給我捕麻雀,然後燒了吃。現在聞到兒時那種熟悉的味道,腦海裡回憶起的還是當年姥爺給我燒麻雀的情景。那時候是夏天,天氣炎熱,我又沒有什麼零食吃。現在生活變好了,想吃什麼有什麼,可是小時候姥爺買給我的雪糕,卻是今生今世再也無法吃到了。我上初中之後,姥爺每年都會在我家裡住一段時間。那時候《甄嬛傳》熱播,我特別喜歡看,有一次我和媽媽去書店,偶然間看到了《甄嬛傳》的粘貼畫。
  • 平時不帶娃,背著寶媽偷偷用零食收買孩子,這種寶爸咋對付
    我一看,問題是這樣的:寶媽平時不給娃吃零食,豬隊友偏要給小孩吃,而且是背著媽媽偷偷給娃吃。弄得孩子跟媽媽不親近,只喜歡爸爸。即便管孩子,也是個拖後腿的豬隊友,讓爸爸給孩子輔導作業,他自己做題做得起勁,然後直接把答案告訴兒子,就算輔導過了。還美其名曰,都弄完了呀。這個爸爸還總跟媽媽對著幹。媽媽嚴禁孩子吃冰激凌,怕孩子吃壞腸胃。爸爸就總是偷偷給孩子買了吃。媽媽不讓孩子玩手機、ipad,爸爸就總是偷偷摸摸給娃玩手機,還帶娃一起打遊戲。好在爸爸在家時間不多,否則媽媽真要氣死了。
  • 孩子愛吃零食,不給就鬧怎麼辦?媽媽掌握這兩招,問題輕鬆化解
    我一再告訴她不可以吃,她居然偷偷的買來吃?! 我頓時火冒三丈,剛要發火,突然轉念一想:發火根本解決不了實質性問題,頂多她以後會轉移放垃圾的位置。 為此,我開始思考,怎樣才可以完美解決孩子愛吃零食的問題。
  • 孩子總要吃零食,背後的原因你一定沒想到……
    你的孩子會不會看到零食就想吃?一吃零食就停不下來?別覺得孩子貪嘴,吃東西也是他們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當孩子在吃魚型小餅乾的時候,或許他在想像大海;當孩子嚼著飛機軟糖的時候,可能他在感受天空……但是,一旦成為家長,面對給娃吃啥這個問題,總是慎之又慎。
  • 別人吃東西,孩子總喜歡盯著看,學會這幾招輕鬆化解尷尬
    媽媽群裡的王媽媽昨晚說起了一件讓她覺得特別尷尬的事情,她說下午帶女兒在小區下面玩的時候,本來還好好的,突然就跑開了,她跟上去一看,女兒正盯著一個吃著冰激凌的小哥哥看著呢! 她說當時那個窘迫呀,女兒的樣子像極了小饞貓,她腦袋一熱就把孩子拉走了。因為太尷尬了,怕人家覺得她的孩子像沒見過吃的一樣,怕人家覺得她女兒在「討吃」的,更擔心別人的眼光會傷害到孩子。
  • 「媽媽,我可以吃零食嗎?」孩子的零食這樣選,比回答對更重要
    前兩天,有同事帶孩子來公司上班。5歲的小男孩長得憨厚可愛,嘴巴還特別甜,一口一個「姐姐好!」午休時,我提出想帶他去買點零食。本來還很活潑的他,開始忸怩:「不,不……我不吃。」他一邊說,一邊用眼角偷偷瞥媽媽。「去吧!」
  • 這些零食,扔了也不能給孩子吃
    現在的寶寶都是家長手裡的掌中寶,生在蜜罐裡,長在福窩裡」,每個家庭的寶寶都享受著不只爸爸、媽媽的呵護,更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大姑八大姨的關心與疼愛,琳琅滿目的零食成了長輩們慣用的「寵娃法寶」,為了「討好」心愛的大寶貝,喜歡什麼買什麼,孩子一旦張口絕不失望,健康的零食能夠為寶寶提供能量、補充營養,但是,市場裡充斥著很多的垃圾食品,雖然它們色澤豔麗口感豐富,但是很多有害的物質也已經悄悄的進入了孩子的身體裡
  • 「媽媽,我可以吃零食嗎」,這個媽媽的回答價值百萬
    媽媽,我可以吃零食嗎?前兩天,有同事帶孩子來公司上班。5歲的小男孩長得憨厚可愛,嘴巴還特別甜,一口一個「姐姐好」!午休時,我提出想帶他去買點零食。本來還很活潑的他,開始忸怩:「不,不……我不吃。」他一邊說,一邊用眼角偷偷瞥媽媽。「去吧!」媽媽同意了,他高興得拉著我的手走了。
  • 「媽媽,我可以吃零食嗎」,這個媽媽的回答價值百萬!
    午休時,我提出想帶他去買點零食。本來還很活潑的他,開始忸怩:「不,不……我不吃。」他一邊說,一邊用眼角偷偷瞥媽媽。「去吧!」媽媽同意了,他高興地拉著我的手走了。偷偷做了媽媽平時不同意的事,他怕媽媽發現,會不高興。心裡愧疚和害怕的感覺,抵消了剛才吃零食時的開心。 其實孩子的內心很單純,也很敏感,他們會特別在意大人的看法。在零食和媽媽之間搖擺,孩子心裡也很糾結。
  • 孩子不小心將自己反鎖在房間裡,看智慧媽媽如何巧妙化解危機?
    家長最擔心孩子的安危,但是成長路上,難免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意外。如何妥善化解險情,避免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受到傷害,考驗家長智慧。
  • 如何巧妙化解隔代育兒的矛盾
    作為一位需要和老人共同撫養孩子的媽媽,我也曾踩過一些隔代育兒溝通問題中的坑。這篇文章分享幾個親測非常有效的處理隔代育兒矛盾的方法。雖然這是一篇主要給媽媽看的文章,但是爸爸們也可以轉發給自己的妻子看看。本文僅限於討論媽媽如何處理自身對於老人育兒方式的不滿情緒,而對於另一種情形,即老人對媽媽的育兒方式感到不滿的,我們下次再講。
  • 「總來我家蹭飯,羞不羞?」姥爺逗外孫,孩子的回答寒了老人心
    而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有了孩子後老人不由自主的會疼愛,6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可以說小傢伙一出生就沐浴在愛的世界裡。只不過在老人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有些問題家長要及時去引導和糾正,避免對孩子今後成長造成不好的影響。「總來我家蹭飯,羞不羞?」
  • 控制孩子吃零食,可以培養孩子自控力?
    最近臨近開學,父母就會選擇讓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待一段時間,然後開學的前兩周把孩子接回來,好好地迎接孩子開學。 可是最近一位媽媽在育兒群裡,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離開自己之後,狂吃零食。然後就有父母說控制孩子吃零食,可以培養孩子自控力。後續隨著大家對孩子吃零食的熱烈討論,這句話就淹沒在討論中了。
  • 小學生為吃方便麵竟躲廁所,孩子和零食能和平共處嗎?
    的確,很多情況下小學生都會在非用餐時間感到飢餓,有的學生活潑好動,有的學生好挑食,中午飯菜不合口就不吃,到了下午勢必會餓,教室又不能吃東西,只能想辦法填飽肚子。於是就會偷偷溜出去買些方便麵、火腿腸這種零食,更有甚者會像視頻中的小學生一樣躲到廁所偷偷的吃。
  • 給孩子挑零食,請繞過這3種「兒童」食品,價格高還沒營養
    自從家裡多出一個小生命後,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都希望儘自己微薄之力讓孩吃得更好,吃自己喜歡的,尤其是一些常見食物被賦予「兒童」兩個字後,哪怕是第一次帶孩子給他們挑選商品也毫不費力。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更是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兒童食品就在眼前」的快感,可挑選寶寶食物這件事真的有這麼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