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開罌粟藥物基因秘密

2020-12-23 環球網

【路透社倫敦5月31日電】科學家已經揭開罌粟如何產生一種既能止咳又能殺死腫瘤細胞的非成癮性化合物的秘密,從而為改進這種藥物的生產方式鋪平了道路。

罌粟是非法海洛因之源,但對於生產嗎啡和可待因等止疼藥以及諾斯卡品也很重要。數十年來,諾斯卡品一直被用作止咳藥。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諾斯卡品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抗癌劑。人們因此已開始進行臨床實驗,以檢驗諾斯卡品在抗擊血癌方面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導致諾斯卡品在罌粟內部進行合成的是一個由10個基因組成的基因簇。這就是說,植物育種人員現在可以開發出高產品種。這也許還可以幫助科學家將來在工廠生產這種藥物。

《科學》雜誌今天發表了約克大學和葛蘭素史克公司的研究人員撰寫的有關研究報告。

總部設在英國的葛蘭素史克公司是鴉片製劑主要生產商,世界藥用鴉片製劑需求量的大約20%都由該公司提供。藥用鴉片製劑提取自塔斯馬尼亞農民種植的罌粟。

約克大學諾韋爾農產品中心主任伊恩·格雷厄姆說:「罌粟生產這些化合物的效率非常高。」

格雷厄姆和同事從一種諾斯卡品含量很高的罌粟入手,對與這種化學物質有關的基因進行跟蹤,最後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對生產這種化合物至關重要、由10個特殊基因組成的基因簇上。

這種基因簇是迄今科學家在植物中發現的最複雜的基因簇。

(未經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文本。)

相關焦點

  • 法國科學家揭開生物鐘「守時」奧秘
  • 中醫談藥物過敏和基因的關係
    這種藥物的療效之所以在不同患者中有很大差異,秘密就藏在*內的一個基因中。 這個基因叫做ApoE基因,它有3種不同的存在形式,即E2、E3和E4(為什麼沒有E1呢?我也不知道)。這3種不同的存在形式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罹患某些疾病的風險不同,也造成了他克林治療效果的天壤之別。
  • 三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他們揭開細胞與氧的秘密
    獲得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三位科學家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這一秘密。 圖/新華社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30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來自英美的三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三位科學家分別是美國科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科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
  • 上海一科學家發現渦蟲再生基因 或使人類永葆青春(圖)
    近日,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國際權威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CellBiology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已建立了日常維持數萬條渦蟲的研究系統,發現了12個新的調節再生的基因。  渦蟲體長不到2釐米,大多生長在潔淨水質的池塘和溪流中,是一種令科學家感到驚奇的低等動物。
  • 基因有差異性?科學家研究表明,中國人基因和他們差異巨大!
    基因有什麼特點之處?科學家研究表示,同種基因也有極大差異!人類通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歷程,成為了現如今高智慧的人類,可是高智慧的人類有很大的差別不同,主要因為人類的生活習慣不同,在地球上分為不同膚色的人種,所以科學家對他們的基因不斷研究。
  • 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反芻動物基因
    原標題: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 反芻動物基因密碼  牛、羊、鹿等草食動物為什麼會長角?那麼牛角,羊角和鹿角的發育生長是否由相同的基因通路控制?骨質角是來自一次起源還是多次起源?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科學問題。
  • 中國科學家揭開瘙癢引起抓撓的秘密
    孫衍剛介紹,癢覺機制研究已成為目前醫學與神經科學領域的熱點之一,但癢覺信息如何從脊髓傳遞到大腦並不清楚,致使針對慢性瘙癢治療的藥物開發嚴重滯後。皮膚病、肝病等患者經常出現慢性瘙癢症狀,並且與其相伴的長期抓撓行為常導致嚴重的皮膚和組織損傷,給病人帶來極大痛苦。
  • 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反芻動物基因密碼
    原標題: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 反芻動物基因密碼牛、羊、鹿等草食動物為什麼會長角?那麼牛角,羊角和鹿角的發育生長是否由相同的基因通路控制?骨質角是來自一次起源還是多次起源?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科學問題。
  • 兩性養生:揭開女人性高潮的六大秘密(組圖)
    原標題:兩性養生:揭開女人性高潮的6大秘密【組圖】  在性愛生活中,每一個女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擁有完美的性高潮體驗,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如願以償。近日,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揭開了女性性高潮的神秘之處,也許能解答你心中的疑問。
  • 基因檢測立大功 罕見基因突變催生新的心臟藥物
    如果科學家們可以將這個奇蹟複製並用它來對待其他人呢?在一系列研究中,科學家星期三發表了最近發表的兩篇罕見的遺傳突變,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這種血脂異常低於正常水平。攜帶這些基因的人似乎對心臟病無害,即使有其他危險因素。模仿這些突變影響的藥物已經在進行中,許多專家認為有一天他們將成為下一次重磅炸彈的心臟治療。
  • 科學家揭開鐵定甲蟲外殼「堅不可摧」的秘密
    科學家們現在認為他們已經知道其中的原因。在本周三發表在 《自然》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揭開了鐵定甲蟲驚人的抗壓能力的秘密,並展示了新的超強韌材料如何利用甲蟲的生物學優勢。
  • 我國科學家Nature揭開生物固氮的世紀謎題,化學氮肥或將被取代
    12月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獲悉,該中心王二濤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刻苦攻關八年,揭開已懸了132年的世紀謎題。這一最新研究成果有望寫進教科書,並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環境保護方面作出巨大貢獻。
  • 活了6億年的海洋生物,揭開它的秘密,人類或能獲得更長壽命!
    活了6億年的海洋生物,揭開它的秘密,人類或能獲得更長壽命!說到求長生,可能我們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2000多年前的秦始皇。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可謂是耗盡了心機。發動方士去海外尋找仙藥,並煉製仙丹,最終仍然是失敗了。
  • 《特種兵歸來2黑色罌粟》硬漢組隊,層層闖關直搗毒巢
    由著名導演侯傑指導,魏笑宇編劇的電影《特種兵歸來2:罌粟》已經在騰訊視頻上線。劇中,龍衛三人突然接到了來自雅塔的緊急呼叫。原來雅塔無意中救了一位名叫「露娜」的女孩兒。通過女孩獲知了所有黑色罌粟計劃。龍衛等人隨即與雅塔見面。
  • 西安交通大學公布了罌粟基因組圖譜!
    進一步分析發現大約780萬年前(MYA),罌粟全基因組發生了重複事件。該研究證明了罌粟中的基因複製,重排和融合事件導致該物種的特殊代謝產物的進化。另外,經過我們檢索,我們發現該文是西安交通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登上Science。介於嗎啡的雙刃劍效果,在此小編鄭重聲明,期望大家,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以生命的名義堅決向毒品說不!
  • 《自然-醫學》:讓藥物更安全,基因檢測方法預測藥物肝損傷風險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根據《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新上線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多基因風險評分」系統,可以顯示一種藥物(包括批准的藥物和實驗性藥物)在什麼時候會有引起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
  • 揭開「隱藏基因」的秘密
    那麼,稀有血型的遺傳過程中基因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擁有「熊貓血」的人群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本文帶你探索血型遺傳的秘密。有新聞報導稱,我國廣東省的江門市發生了這樣一件怪事,擁有O型血的爸爸和擁有A型血的媽媽,居然生下了擁有B型血的寶寶。這樣的檢查結果,可把這對擁有一定遺傳學知識的父母給急壞了,讓他們不禁要問——這莫非不是我的寶寶?
  • 這個周末到上海自然博物館,與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科學家「面對面」!
    「與科學家面對面」是上海自然博物館2017年創立的館研合作項目品牌,旨在為科學家和公眾搭建面對面交流的平臺。今年項目全新升級:主題上,設計年度特約主題「新科學,新生活」;內容上,特邀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為聯合主辦方,選送一批優質科學家和課題項目;形式上,除青年科學家為主的科學集市外,增設微講座吸引資深科學家參與其中。
  • 金光布袋戲角色人物誌之鴆罌粟
    鴆鳥是鳥中最毒,再加上名為「罌粟」,是目前所有自然性提取毒品的原料,不免會讓人有把他想成是「毒王」而不是「藥神」。但俗話「是藥仨分毒」,英語中也以「drug」代指藥品,可以說能了解毒,便能煉藥醫人。恪命司的身份揭曉揭開他為了接替幽冥君的「臥底」職責和身份後,大家也對其在正道中的存在也更加認可了,畢竟整個《鬼途奇行錄》這部作品的前半部事件來源簡直就是著名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同出一轍
  • 美國科學家揭開「抓癢」可止癢奧秘
    美國科學家通過猴子試驗,揭開「抓癢」奧秘。科學家們希望這一發現能有助於研究出治療瘙癢的辦法。  巧試驗  明尼蘇達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格倫吉斯勒和同事給猴子注射一種化學藥劑,令它們腿部瘙癢,接著撓猴子的腿。  研究人員觀察發現,當猴子癢時,脊髓丘腦束向大腦傳遞一種信號,讓大腦感知「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