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帖子:你願意對陌生人公開自己的老師身份嗎?結果竟然有很多人都不願意在公共場合承認自己是老師。
當然網友來自全國各地,工資待遇也參差不齊,有的的確是嫌付出與薪水不成比例,有的覺得整天與孩子打交道,工作沒有那麼高大上(尤其是男老師),還有的認為工作繁瑣單調,交際空間有限,人脈不廣……
總之,理由五花八門,但再怎麼不情願,之所以還照樣幹著很多老師就是因為工資穩定,旱澇保收,還有兩個不算短的寒暑假。雖然這不代表全國教師的心聲,但這種狀況足以讓我們對教育前景憂心忡忡。
教育是一項特殊的行業,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國家進步,教育先行,教育進步,教師先行,教育水平的高低與教師的素質關係密切,而這種素質不僅指文化水平,還有專業素養,尤其是對工作的熱愛與專注。
如果沒有絲毫的熱愛,而僅僅是為了謀生去從事一項工作,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如此,對於別的工作也許還可以理解,但若是教師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試想,一個不真正熱愛教育的教師,其工作態度必然是消極被動的,而很長時間以來教育行業就是吃「大鍋飯」的,教好教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最後工資都不變,成績好的頂多象徵性的有點物質獎勵。甚至有的兢兢業業幹一輩子,最後連個一級教師也不是,沒正兒八經上過一節課的卻早早的成了高級教師,這裡邊有機遇,也有各種人為因素,而與教學實績卻幾乎沒有關係。
網上好多老師也談到:各種評價機制中虛名浮利太多,有的各種榮譽證書一大堆,但教學成績卻實在不敢恭維,而照樣頂著「名師」的光環四處炫耀。有一個網友概括得好:家長不看你這個學校和老師有多少榮譽,他只關心自己孩子的成績。這樣說雖然有點偏激,但也是一種事實。
因此,教師的工作熱情不高,除了個人因素之外,也與整個教育機制有關,但不管怎樣,要幹一行愛一行,既然從事了教師這一行業,就得甘於平凡,樂於奉獻,不然就瀟瀟灑灑地另謀高就,何苦為了生存掙扎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自己毫無成就感,學生還成了犧牲品。
就我們當地教師而言,工資待遇在全國應該是不錯的了,但隨之而來的是家長對我們的要求也提高了,孩子的未來與教育息息相關,所以我們不能怠慢。其實每一個行業都有不為人知的苦與痛,都有讓人看不慣的人和事,但一個真正熱愛教育的人,這些都不是讓工作懈怠的理由,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忘卻八九。看看我們身邊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看看他們因我們的付出天天進步,這其中的幸福感是無與倫比的。
我認為職業真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對自己的職業有一份深深的熱愛並傾心地付出,無論它在別人眼中多麼卑微,無論薪水多少,都值得我們自己去無私地奉獻、虔誠地敬畏,並為之感到自豪。工作是人生的一種價值體現,不僅僅是維持生計,能夠有一個無比熱愛的崗位讓我在辛苦的付出後時常品嘗幸福的甘甜,我要說,這輩子當教師,我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