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老師在外面,不願意說自己是老師呢?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只要是通過合法手段獲得成功,就是有「資本」的人。所以,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職業,不管從事什麼職業的人,都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都是在為這個社會服務。所以,從這一點出發,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要對得起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問愧於心了。
只要關於教師芝麻點的事情,總會有人故意製造發酵。這究竟為什麼?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在於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導致教師這個群體的缺乏安全感。我們可以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就明白了,過年回家跟村裡人聊天:公司或企業小趙說年底獎金髮了5萬,包工程的小李說今年掙了50萬元,縣政府的小王說今年破格提拔正科級幹部等,唯獨身為教師的我默默地聽著他們大談闊論。
不同的職業,其工作性質也不一樣。教師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不僅把課教好,還要把學生教育好。教師與學生之間要經常互動,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多傾聽學生的聲音,尤其在課堂上,多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後教師在做點評,多肯定學生的積極一面,少批評學生錯誤和不足。只要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這絕不是一種作秀,而且一種職業準則。長此下去,就形成自己的職業素養。在外面,教師群體往往保持低調謙虛,很多時候沉默或對外不願意說自己是老師,長此以往,這種就成為了教師這個群體的標籤。對外界一切事情看的非常平淡,既不世俗,又不奢求名利!
可能這就是為人處世,可能這就叫謙虛,可能這就是低調不囂張。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做事做人原則,只要遵紀守法,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要刻意在乎別人的看法。
筆者對教師深有體會,教師不僅僅會教書育人,更會思考人生。或許是因為在長久教學生涯的自然形成的,遇事總會不急不躁,冷靜思考。但是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在外面,非要偽裝自己,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老師呢?你看看那些私企老闆、機關公務員、甚至一些打工者,都會在大眾場合說我有多厲害、多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記住自己的根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