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壽1+1能否大於2?

2020-12-25 美通社

   企業觀察報記者  龐可

         國資、民資、個人三路資本對對碰

  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一周年之際,經中國保監會批覆,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人壽)正式獲準籌建。上海人壽是《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十條)頒布後第一家獲批籌建的全國性保險公司,也是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首家新獲批的混合所有制保險企業。

  上海人壽並無控股大股東,其第一大股東為民營企業,不過即使加上其他民資股東,民資總的股權佔比僅為三成多,其餘的大部分股份則為多家國企分別持有。這種分散的股權結構,被視為標準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這也是上海人壽持續高調宣傳的亮點。不過,企業觀察報記者經過調查發現,儘管上海人壽因「混合」概念+自貿區概念為各方所看重,但是由於這些分散的民資和國資股東背景差別巨大,股東們如何實現權力制衡,將是上海人壽公司治理結構中最大的挑戰。

  乘自貿區東風

  民企促成「混合」險企

  上海人壽的成立,既是上海自貿區保險業的「大動作」,也是由國資主導的保險業向民營經濟逐步開放後的成果。今年5月,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曾在某金融論壇上公開表示,支持發展混合所有制保險企業。8月,新「國十條」的出臺從國家層面對推進保險業發展做出戰略部署,鼓勵民營資本參與保險企業的改革,支持發展混合所有制保險企業。一個月後,在自貿區成立一周年之際,上海人壽應時而生。

  今年9月,中國保監會在官方批覆文件中稱,同意由上海中瀛集團、中海集團、上海電氣集團、上海城投、上海外高橋集團、福州寶龍商業、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公司、上海國際集團、上海國際信託公司、上海儷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0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上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首期註冊資本金20億元,註冊地為上海。上海人壽成為直接以法人形式註冊在自貿區內的首家保險公司。

  9月17日晚間,上海人壽籌備組對外發布新聞稱,上海人壽將以混合所有制經濟形式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依託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創新平臺,將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和創新的經營模式,致力探索走出一條傳統保險與資產管理相結合、人壽保險與健康保險相結合、保險服務與醫療服務相結合、保險功能與生命產業相結合、國際經驗與國人需求相結合的人壽保險公司發展新路。上海人壽擬任總經理石福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上海人壽主要業務範圍將圍繞在養老保險,同時會關注在政策環境允許的情況下開發外幣保單,為境內外人士提供更多的服務。從公司發展來看,目標是要打造一個多功能的、國際化的、綜合性的保險集團。」

  一位了解上海人壽籌備全過程的相關人士曾經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上海人壽的籌建最初並非由上海市政府推動,而是由民營企業發起,其第一大股東也是民營企業。不過,業內人士分析稱,民資股東能否真正掌舵上海人壽目前仍然存在不少挑戰。

  股東資源互補

  共哺上海人壽

  相關資料顯示,上海人壽最大股東為民企上海中瀛集團,佔比20%,中國海運集團佔比16%,上海電氣和上海城投各佔14%,上海外高橋集團佔比10%,其他股東共佔26%,其中,民營資本佔三成多。其中,上海人壽十大股東之列的上海儷銘投資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25日,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說,上海人壽是國資、民資、個人資本三路資本齊聚於此。

  根據保監會批文,上海人壽擬任董事長為密春雷,密春雷正是上海人壽最大股東中瀛集團的董事長。與密春雷個人的低調行事風格一樣,中瀛集團也十分神秘,至今沒有公開的網站。本報記者從十分有限的公開資料了解到,中瀛集團成立於2003年,擁有下屬企業19家,員工4000餘人,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戶外休閒運動、高端旅遊度假酒店、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高端醫療、教育等領域項目。上海人壽股東中的國資背景也不容小覷。上海國際集團本身就是上海國資委投資金融的平臺。上海城投、上海電氣雖與金融領域關係不大,但也是上海國資委第一層面的出資企業。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分析人士指出,中瀛集團過去無論在房地產市場還是在基建等領域,均不是佔主導地位的公司。此次以大股東身份進入上海人壽,轉型痕跡可見一斑,但也不排除用金融業紅利反哺房地產等實業的可能性,其是否具有長期投資意向,也將影響上海人壽的整體穩定性。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研究員李南山對本報記者表示,產業集團性質的股東參與保險業主要是參股金融,為投資資本尋找金融市場的「價值窪地」,投資動機主要是期待在現代金融業的新一波長足發展之際,獲得高於平均投資收益水平的回報。反過來,作為上海人壽的股東單位,尤其是大型企業集團,其中涉及員工的人壽新險種新產品,也可為所投資的上海人壽拓展新市場提供便利的商機。同樣,各股東所擅長的方向和領域也將為上海人壽帶來更多機會。

  上海天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認為,股東資源能夠為上海人壽所享用,例如上海國際集團實力非常強,將對上海人壽定位國際化方面提供支持。上海城投、上海電氣,在混合所有制方面已經有一些成功經驗可供借鑑。

  國資總和超民資

  雙方可能「掰手腕」

  儘管各股東們資源互補,甚至可以實現1+1>2的效果,不過業內人士對這家混合企業的治理結構心存疑慮。祝波善對企業觀察報分析,上海人壽從零開始籌建「混合」企業,可能會導致未來董事會的治理難題。在混合所有制的歷史上,大多數混合所有制企業走的是兩條路:國企引進民資,或者民企引進國資。這兩種混合形式的好處是,在已有的管理機制和文化基礎上引進其他資本的「混合」更容易實現發展,但上海人壽完全是一個新設公司,如果單純從市場化運作的角度出發,股東之間的利益協調將相當困難。

  上海人壽股權結構分散,優點是可以實現相互制衡,但股東關係複雜和微妙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如何在這些實力背景都相當雄厚的股東中實現權力制衡和協同發展,恐怕也是上海人壽董事會未來要面臨的難題。其中一個難點是,儘管目前上海人壽單一大股東是民資,但事實上參與上海人壽的國企都隸屬於上海國資委,國有資本總和早已超過第一控股股東。這幾家企業將會一起代表上海國資的整體利益,還是由各家單位去表達各自的意圖,也幾乎決定了上海人壽國資和民資股東之間的關係。

  專家們指出,上海國資委將賦予出資國資企業多大的權力,也將影響上海人壽的董事會治理。祝波善提醒說,鑑於上海人壽錯綜複雜的股東背景,建議一定要把董事會治理的規則以及將來董事會經營決策和各個股東之間的利益規則制定好。尤其是在董事會方面應考慮真正強化外部董事或獨立董事的地位,做到平衡股東利益,尤其是要適當淡化投資人股東。而其中的國資能否在董事會中發揮應有作用,還期待上海國資委有新的管理和規則,適應市場化的董事會治理規則,平衡董事會和股東之間的關係。

  北京仁達方略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吉鵬認為,混合所有制下,如果治理結構規範,即便股東出現變化,也會將公司動蕩降到最低。

相關焦點

  • 濰柴與重汽能否1+1大於2?
    在國企改革的方向上,中央希望的是做到「1+1大於等於2」,而非重蹈覆轍過去的失敗教訓,令「1+1小於2」重演。而濰柴與中國重汽重新在一起,終將產生什麼樣的效果?2018年9月1日,山東重工集團官網發布消息:「9月1日,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 帶領平安健康爆發增長的楊崢,能否讓平安人壽超越中國人壽?
    值得注意的是,馬明哲在今年中報致辭中提出,「我是平安壽險改革領導小組的組長,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要成為規模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更要成為市場的龍頭、行業的標杆、客戶的首選,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 在此背景下,楊崢一人擔任公司三個重要職務,顯然被馬明哲賦予了極高的期望。問題的關鍵在於,他能否帶領平安人壽超越中國人壽?
  • 1+1不等於2,1+1大於2!
    我們做一個簡單實驗,以便理解這個概念:1.伸出一隻手,握拳,然後豎起大拇指;2.選擇一個物體,用大拇指遮住視線;3.現在閉上一隻眼睛,然後睜開,再閉上另一隻眼。你會發現,兩隻眼看到的畫面會發生改變。雙眼視功能使左右眼看到的圖像疊加起來,這使我們獲得的信息遠大於單眼單獨看兩幅圖像獲得的信息。 然而兩個部分疊加,為什麼會發生1+1≠2?2000多年前,亞里斯多德說過:「整體大於局部總和」。這個概念稱為協同(來自希臘語「synergos",意思是共同作用),這恰好描述了雙眼協同作用:雙眼協同工作的結果大於單眼獨自工作之和。
  • 新光海航人壽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進入萬峰時代後能否重新步入正軌?
    記者 | 楊芮1新光海航人壽在經歷更名後進入萬峰執掌的新時代。近日,新光海航人壽官網發布公司名稱及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公告,公司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法人也變更為萬峰。今年年初,新光海航曾召開董事會,萬峰當選新光海航董事、臨時負責人。同時,會議決定新光海航更名為鼎誠人壽。
  • 鼎誠人壽累計虧損逾10億,啟動新三年規劃能否奏效?
    來源:投資時報根據各年年報和償付能力報告,2009年至2019年,鼎誠人壽累計虧損逾9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1.15億元,至此該公司已合計虧損10.2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 湯巾上任不到一年半,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
  • 譚浩俊:中拉全面合作 如何實現「1加1大於2」?
    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主席在對中拉論壇未來發展提出建議時表示,堅持互利共贏的合作目標,牢牢把握共同發展的主旋律,爭取早期收穫,實現「1加1大於2」的效果。共同發展,毫無疑問是中拉全面合作的基礎,沒有共同發展的主旋律,中拉全面合作就很難取得突破、獲得成功。
  • 鼎誠人壽累計虧損逾10億,啟動新三年規劃能否奏效?丨...
    來源:投資時報根據各年年報和償付能力報告,2009年至2019年,鼎誠人壽累計虧損逾9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1.15億元,至此該公司已合計虧損10.2億元《投資時報》研究員湯巾上任不到一年半,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鼎誠人壽)原董事長萬峰就掛靴而去
  • 2019.1.28|中法人壽2018年4季度保險業務0收入;新光海航人壽2018年...
    自去年7月19日開始,中國平安集團及旗下的平安人壽、平安資產增持工商銀行H股的次數分別為2次、3次和4次。(上海證券報)  新華保險定2019六項重點工作 深化自主經營體系建設  1月25日,新華保險2019年度工作會在京召開。
  • 你認為1加1永遠大於2嗎?
    父親佛拉爾悄悄地告訴傑爾:「 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1加1等於2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2。」傑爾與父親用智慧活著從集中營走出,要知道納粹折磨死536724人。後來,他們定居到美國,在德克薩斯州做銅器生意。
  • 新光海航人壽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新股東派任董事會成員「洗牌」
    藍鯨保險注意到,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6月10日,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光海航人壽」)發生工商變更,正式更名為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鼎誠人壽」)。同日,鼎誠人壽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從成小雲變更為萬峰,成小雲在董事會留有董事席位。
  • 鼎誠人壽11年連虧超9億 再獲股東7.5億增資能否迎來轉機?
    在經歷過引入新股東、更換掌舵人、監管層解除監管措施、改名等一系列風波後,重新獲得「彈藥」的鼎誠人壽能否打破僵局,迎來轉機?就業績連年虧損、增資用途等問題,《投資時報》向鼎誠人壽發送溝通函,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復。
  • 和泰人壽2019年淨虧1.2億 40%股權遭股東質押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1月19日訊(記者 程宇楠) 近日,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泰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了2019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報告顯示,和泰人壽2019年四季度淨虧損額為1.2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27.17%,而環比來看,和泰人壽2019年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882.56萬元;同時,和泰人壽2019年四季度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84億元,環比增長112.24%,同比大幅增長1112.9%。
  • 蔡英文再向賴清德喊話:1加1大於2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陳信翰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民進黨2020黨內初選蔡賴相爭,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再度向賴清德喊話表示,「1加1一定大於2」,呼籲兩人合作。她強調2020選戰「蔡英文是唯一選擇」。
  • 引入新股東獲批 海航退出後新光海航人壽能否「翻身」
    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江金控」)、上海冠浦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冠浦」)兩家公司分別接盤了海航集團所持的38%和12%股份。而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展投資」)分別接手臺灣新光人壽所持15%和10%的股份。股權轉讓後,臺灣新光人壽持股比例減半。
  • 1加1有可能大於2 3對營養素天生是絕配
    原標題:1加1有可能大於2 3對營養素天生是絕配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1加1有可能大於2。近日,加拿大「環球新聞網」載文,刊出加拿大營養學家喬伊·麥卡錫博士總結的3組「營養黃金搭檔」。 鐵和維生素C。富含鐵的甘藍和芝麻菜等深色綠葉蔬菜與鮮棗或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鐵吸收率更高。
  • 蔡英文頻拋"1+1大於2"說法 賴清德高分貝回嗆
    中國臺灣網4月30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蔡英文不斷拋出「1加1大於2」的說法,力促「蔡賴配」,她昨天(29日)出席活動時再度提及「一加一大於二」。賴清德對此高分貝回擊,稱這要看到底誰來帶頭,才能達到「1加1大於2」的效果!
  • 人事被否產品遭批 上海人壽逢多事之秋
    彼時有媒體報導,去年上海人壽內部人員舉報周某某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本科學歷造假,並發現周某某2008-2010年求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在摩根史坦利實習的經歷背後並無出入境記錄。上海人壽2019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周某某現年41歲,自2016年起出任上海人壽人力資源總監。報告稱,周某某畢業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科。
  • 新光海航改名鼎誠人壽 萬峰能否引領公司脫胎換骨?
    柏霖資管、香江金融、國展投資、樂安居、冠浦地產等地產企業組團成為新的股東,並且還花大力氣從新華保險挖了壽險老將萬峰,同時決定新光海航更名為鼎誠人壽。不過,上述任命及決定尚需中國銀保監會批准。新人新氣象,但是對於一家深陷泥潭的傳統壽險公司,老將萬峰能否帶領公司脫胎換骨?
  • 鼎誠人壽擬增資7.5億 且看老將萬峰能否突圍
    其中,新光人壽出資1.875億元(持股比例保持25%不變),深圳市前海香江金控集團2.5億元(持股比例由20%升至25%),深圳市柏霖資管出資2.5億元(持股比例由20%升至25%),深圳市樂安居出資6250萬元(持股比例由11%降至10%),其餘兩家股東深圳市國展投資和上海冠浦房地產未參與增資,無新增股東。
  • 可通話的華為手環 B6,能做到 1+1 大於 2 嗎?
    1 能否大於 2?華為手環 B6 的屏幕尺寸達到了 1.53 英寸,作為一款手環產品,用「巨屏」來形容也不為過。將屏幕尺寸做大之後,意味著你可以同時獲得足夠多的信息量,一改手環產品比較「將就」的顯示界面,很多以往只能用數字顯示的健康數據都能直觀圖表的形式來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