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平安健康爆發增長的楊崢,能否讓平安人壽超越中國人壽?

2020-12-23 騰訊網

(圖片來自中保協官網)

「楊崢出身前線幹部,有豐富的保險業務專業經驗,卓有成效的科技創新工作經歷。他思路開闊,銳意進取,富有創新意識,管理經驗豐富,領導力強。近年來,他在平安健康險公司經營、科技改革和網際網路轉型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且對壽險產品、渠道、運營等具有深入的理解。此次調整,加強了平安人壽的班子建設,進一步推動壽險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及各項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也將更加完善公司組織管理架構,優化決策部署,落實主體責任,持續為壽險改革提供強大的動能。」

這是平安人壽對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楊崢的評價。這一紙任命改變了平安人壽此前由陸敏兼任的狀態,也使得平安人壽總經理兼CEO餘宏的職務變成了總經理兼聯席CEO。

這也是平安集團的聯席CEO制度在平安人壽架構上使用。在沒有CEO的情況下,多位聯席CEO在地位上是相對平等的。而在明定CEO的背景下,聯席CEO地位顯然是有所降級。

值得注意的是,馬明哲在今年中報致辭中提出,「我是平安壽險改革領導小組的組長,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要成為規模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更要成為市場的龍頭、行業的標杆、客戶的首選,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

在此背景下,楊崢一人擔任公司三個重要職務,顯然被馬明哲賦予了極高的期望。問題的關鍵在於,他能否帶領平安人壽超越中國人壽?這個目標何時能夠完成?

1

劍指中國人壽,要做行業老大

平安的壽險業務始自1994年,並在2002年成立平安人壽。平安人壽是平安集團的重要成員,也是其淨利潤的重要來源,長期穩居壽險業第二,僅次於中國人壽。

但行業老二的地位,顯然不符合馬明哲對平安人壽的期待和定位。因此,在今年8月,馬明哲在《以改革,應萬變;守初心,得始終》一文中,提出平安的壽險改革,「我們醞釀了兩到三年的時間研究改革策略,尋找到一條新舊動能轉換的壽險發展之路,現在抓住時機進行調整,為未來的持續增長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確保形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平臺。」

他提出的思路是從產品、渠道、數據化經營三個方向。在產品方面,要從客戶出發,打造平安的產品「+醫療健康、養生養老、教育服務」等場景,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全方位、多場景的生活需求;在渠道方面,科技賦能代理人,短期聚焦「增員+增產」,長期打造一支高產能、高收入、高質量的代理人隊伍;數據化方面,提升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管理效率和促進銷售目標達成。

而這些目標似乎正一步一步走在實踐中。在代理人方面最明顯,主要是其代理人隊伍在減少。平安人壽的代理人數量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是132萬人、120萬人,同比減少了12萬人,同比下降9.09%。而同期中國人壽的代理人數量從2018年的143.9萬人增加至2019年的161.3萬人。

這一減一增,使得平安人壽的代理人數量在2019年比中國人壽少了41.3萬人。不過,兩者的保費收入差距卻在大幅縮小。在2018年,中國人壽保費收入5358.26億元,比平安人壽的4468.85億元,多了889.41億元;到了2019年,中國人壽保費收入5683.81億元,比平安人壽的4939.13億元,僅多了744.68億元。

到了今年三季度,平安人壽的代理人數量下降至104.85萬人,相較於去年底的120萬人,再次呈現兩位數比例下降。

代理人隊伍大幅下降,疊加疫情效應,使得平安人壽今年前三季度的保費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並與中國人壽的差距再次拉大。今年前三季度,平安人壽保費收入3775.86億元,同比下降4%。反觀中國人壽,今年前三季度保費收入5435.53億元,同比增長9.4%。而兩者的差距為1659.67億元。

2

5年間帶領平安健康爆發式增長

在如此大的差距面前,平安人壽的改革必須加速進行。要不然,馬明哲所立的flag恐又成為媒體們寫作的打臉笑料。

縱觀一國改革成敗,除了皇帝強力支持,還需要有非常能幹的官員強力執行,這缺一不可。而在國企範十足的平安集團,平安壽險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除了馬明哲的強力支持,還需要有少壯派強力推行才可。

縱觀之前平安人壽領導班子配置,董事長陸敏不僅只是兼任,還臨近退休,這讓他看上去更多是過渡角色。總經理兼CEO餘宏,是一位女性CEO,倒不是保觀察存在男女偏見,而是在冒風險改革方面,女性相較於男性還是有些差距的。

所以,平安人壽的這次重要人事變動是遲早要發生的。而楊崢此次被委以重任,想必也是經過馬明哲深思熟慮的結果。

從1994年加入中國平安,楊崢曾先後擔任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平安產險總經理助理、平安銀行東區副總經理、平安好車董事長兼CEO、平安產險總經理、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CEO等重要職務,是一個擁有26年司齡的「老平安人」。

應該說,楊崢自2016年任職平安健康險掌舵人以來,把這家健康險公司在業內打造得頗有影響力。2014年至2015年,平安健康險保費收入分別是4.17億元、5.23億元,而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這四年,平安健康險保費收入分別是7.88億元、21.47億元、43.63億元、92.85億元。到了今年前10月,平安健康險保費收入80.8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3.46億元,同比增長了51.31%。

因此,平安健康險從5年前的個位數保費收入,到今年的大概率突破100億元保費,可以說楊崢這個掌舵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領導作用。

現如今,楊崢進入了新徵程,他能否帶領平安人壽超越中國人壽呢,這是一件非常有看點的老大老二卡位戰,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平安人壽換帥:平安健康險董事長楊錚出任董事長兼CEO
    從人事架構上來看,平安人壽此前的黨委書記為陸敏,董事長為丁新民,總經理兼執行長為餘宏。不過,中國平安首席保險業務官陸敏則在主導平安人壽的改革。有相關消息稱,現年60歲的陸敏進入退休流程。楊崢出任董事長兼CEO後,餘宏則出任聯席CEO。
  • 平安人壽「臨陣換帥」背後:轉型行至深處?、面臨內外挑戰
    楊崢自2016年任職平安健康險掌舵人以來,把這家健康險公司在業內打造得頗有影響力。 2014年—2015年,平安健康險保費收入分別是4.17億、5.23億,而在2016年—2019年,平安健康險保費收入分別是7.88億、21.47億、43.63億、92.85億。 到了今年前10月,平安健康險保費收入80.8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3.46億元,同比增長了51.31%。
  • 平安人壽大變局:臨陣換帥 意味著什麼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臨陣換帥,兵行險招的背後,是否也意味著舉行業、資本市場矚目的平安人壽改革到了最為艱難、最為危險、最為微妙,或最需要某種決心的時刻?作為名列世界500強前茅的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集團之核心資產,平安人壽無論是規模貢獻、利潤貢獻還是銷售貢獻都是集團當之無愧的根基。
  •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中心支公司:平安人壽「服務...
    長期以來,平安人壽東莞中心支公司在保持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始終將客戶體驗作為經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優質的客戶服務建立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品牌價值持續提升。2020年8月,平安人壽特別推出「服務寶」權益,它是一款融合「服務+醫療」的免費客戶權益,旨在通過提供就醫綠色通道、減輕醫療風險,提高平安人壽客戶的健康水平,並助力緩解當下社會醫療資源緊張問題。「服務寶」主推「就醫綠通」板塊,其包含在線掛號協助、專家掛號協助、重疾住院協助,以及VIP客戶專享的陪診服務。「就醫綠通」支持線上預約,根據客戶病情個性化推薦專業醫學團隊。
  • 平安人壽內蒙古分公司特稿:平安人壽啟動「關愛鄉村少年眼健康計劃」
    為了讓鄉村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12月24日平安夜,平安人壽啟動「我們都是有福人——關愛鄉村少年眼健康計劃」,該計劃由平安公益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聯合中國紅十字會、愛眼公益基金會共同開展,旨在為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的457所平安智慧小學學生捐贈眼健康相關服務,為鄉村少年送上一份「平安禮」,助力其平安、健康地度過學業生涯。
  •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分公司
    年度最具品牌影響力獎 獲獎理由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深圳分公司)成立於1993年4月27日,是中國大陸民族壽險業首家專業公司,在中國大陸個人壽險發展史上,創造了諸多第一。
  • 平安人壽廊坊中心支公司為百姓送上「財富+健康」
    通訊員李娜攝河北新聞網11月26日訊(通訊員李娜、馮剛)今天下午,平安人壽廊坊中心支公司舉行「財富金瑞21」新品發布會,現場就當前經濟形勢、理財規劃建議、平安「財富金瑞21 」新品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為廣大市民送上「財務+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財富規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 2019年險資舉牌風向標:中國人壽「稱王」 平安人壽「愛」地產
    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信息披露,2019年保險公司發生舉牌上市公司股票事宜共10起,舉牌主體集中於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中國太保、太平人壽等大型保險公司,而被舉牌的上市公司仍然傾向於地產、金融、基建三大行業。
  • 平安人壽三位最高管理層職位調整
    12月7日晚間,平安人壽官方宣布,為加強公司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深化壽險改革,實現數據化經營模式的創新突破,楊錚將出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平安人壽整體經營管理工作。據官方信息,出現調整的高管有兩位:平安集團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陸敏不再兼任平安人壽黨委書記,平安人壽董事長丁新民擬改任公司監事長。
  • 平安人壽榮膺2020金鼎獎「年度卓越人壽保險公司」獎
    中新網10月20日電 近日,2020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第11屆中國金鼎獎頒獎禮在上海圓滿落幕,平安人壽憑藉卓越的品質追求和專注價值經營的發展戰略,榮獲「年度卓越人壽保險公司」獎項。  作為年度大型金融行業評選活動,中國金鼎獎基於嚴謹、科學的評選過程,通過多個維度考量金融機構在一年內的各方面表現,力求對各個板塊做出全面、詳實、公允的評價,並甄選出一批優質的標杆企業,評選範圍覆蓋銀行、保險、金融租賃等領域。  近年來,平安人壽基於自身強大綜合實力,並依託多年積累的良好形象和卓越口碑,獲得業界、媒體界高度認可。
  • 王一博「入位」平安人壽,改變不止一點點
    而這種「全能」表現,正如中國平安在金融領域的綜合性服務,雙方具有如此相似的品質,「走到一起」給市場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事實上,平安人壽仍是壽險市場的「新生代」。資料顯示,1988年,中國平安誕生於深圳蛇口,成為國內第一家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而後又於1994年孕育了平安人壽。平安人壽方面表示,王一博勇於嘗試、追求卓越的態度,和平安人壽向上向善、追求領先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
  • 平安人壽啟動「關愛鄉村少年眼健康計劃」
    12月24日,平安人壽啟動「我們都是有福人——關愛鄉村少年眼健康計劃」,該計劃由平安公益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聯合中國紅十字會、愛眼公益基金會共同開展。旨在為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的457所平安智慧小學學生捐贈眼健康相關服務。
  • 平安人壽「金瑞人生20」重磅上市
    11月8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人壽」或「公司」)主力年金型產品「金瑞人生20」重磅上市。「金瑞人生20保險產品計劃(下稱『金瑞人生20』)」由平安金瑞人生(20)年金保險、平安聚財寶(20)終身壽險(萬能型)、平安附加輕症倍護疾病保險三部分組成,兼顧財富和健康雙保障市場升級需求。
  • 平安人壽再換將 陸敏告別、楊錚接棒 壽險改革路在何方?
    當天,陸敏在平安系統內發文稱,「從現在開始,由楊錚總接過接力棒,帶領大家,繼續把壽險的改革深入下去,把業務發展起來!離開壽險,很不舍。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過去一年,折騰大家,請各位包涵。未來再見,就是兄弟姐妹。衷心祝願各機構開門大紅,明年業務蒸蒸日上!」
  • 平安人壽創新服務點亮便捷保險新生活
    平安人壽廣西分公司一名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介紹,平安人壽廣西分公司客戶黃女士(化名)去年投保智悅人生保險,在去年底被診斷為左側輸卵管妊娠、中度貧血等疾病。業務員獲知情況後,上門使用「安e賠」在線理賠系統為黃女士辦理理賠,僅耗時3分鐘,黃女士就收到理賠結案通知,理賠款共計1.4萬餘元。
  • 市場反應不一:平安人壽再換將 陸敏告別、楊錚接棒 壽險改革路在...
    年富力壯新梯隊事實上,平安人壽頻現人事調整。此前不久,平安人壽副董事長毛偉標離職,加盟京東集團負責壽險相關業務;原瑪氏箭牌中國區需求總經理李鬥加盟平安人壽;原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擔任平安人壽首席營銷官。將「治未病」「病後康復」的理念賦予到產品上,將會成為健康險的發展趨勢。這對公司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長期投入和經驗積累。在楊錚任職期間,平安健康APP建立了一個健康信用體系,即客戶通過平安健康APP完成對應的健康動作,如上傳每日步數、上傳體檢報告等,即可獲取及累計健康信用分值。
  • 平安人壽推出「重疾理賠擇優方案」
    東莞市保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胡緒魁,平安人壽東莞中心支公司總經理陳宏有等班子成員以及業務總監、各營業區經理參與了本次發布會。  重大疾病定義新規範三大特點  據了解,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從2021年2月1日起,投保人籤訂重大疾病保險(重疾險)合同均使用新規。
  • 平安人壽換將!「新掌門」楊錚將為壽險改革帶來什麼?
    12月7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宣布,為加強公司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深化壽險改革,實現數據化經營模式的創新突破,楊錚將出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平安人壽整體經營管理工作。
  • 平安籤下億元個人保單 「離職潮」或襲生命人壽
    不過,這僅是保險機構委託投資開閘第一步,這些機構能否最終獲得保險資金青睞尚待時日。    小編看新政:以前保險公司的錢只能交給保險資管公司,從市場化的角度來說並不合理,引入競爭機制對於提高保險資金收益率、降低管理費率有積極意義。
  • 平安人壽:保險業正從「補償式」高速發展邁向「回歸保障」模式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當以「回歸保障本源、提升消費體驗、服務經濟發展——中國平安人壽新時代下的金融實踐」為主題,介紹了公司在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消費者服務體驗、落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具體實踐。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文明,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總經理汪海龍陪同參與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