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級碳酸鋰製備技術國際領先

2020-12-24 中化新網

84634次閱讀

作者:姜小毛 餘偉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9月24日

收藏

  綜合利用低品位鋰雲母資源

  中化新網訊 9月22日,江西南氏鋰電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完成的低品位鋰雲母資源綜合利用製備電池級碳酸鋰及稀貴金屬回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通過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文海領銜的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實現了從低品位鋰雲母資源高效提取,製備電池級碳酸鋰和銣鹽、銫鹽,降低了我國對國外鋰資源的依賴程度。

  據南氏鋰電公司副總經理吳進方介紹,他們與中南大學和宜春市金地鋰業有限公司聯合承擔該項目以來,研發出了從低品位鋰礦及鉭鈮尾礦提取電池級碳酸鋰與稀貴金屬綜合回收的成套新工藝,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利用鋰雲母製備電池級碳酸鋰的產業化生產線。項目技術成果應用近兩年來,累計生產銷售電池級碳酸鋰7380噸,截至2019年6月底,實現銷售收入10.2億元。

  該項目立足江西宜春的世界最大鋰雲母資源,以鋰電新能源材料原料電池級碳酸鋰為目標產品,從低品位鋰雲母和鉭鈮重選尾礦等含鋰礦石中分選得到高品位鋰雲母精礦,採用複合硫酸鹽可控複分解技術,實現鋰雲母的高效焙燒轉型,經選擇性浸出鹼金屬鹽,焙燒浸出渣製備新型環保建材;浸出液深度淨化除雜,一步法製備電池級碳酸鋰;沉鋰後液變溫操作回收鉀鈉鹽,溶劑萃取提取銣銫。

  吳進方介紹說,為綜合利用低品位鋰雲母礦石及鉭鈮選礦尾礦中的鋰雲母,項目組設計開發出高選擇性及寬溫度範圍的浮選組合藥劑JD-3,提高了浮選藥劑的寬溫度適應性和浮選選擇性;開發了鋰雲母高效解離及強化脫泥等關鍵設備,形成高效浮選鋰雲母精礦的集成技術。在鋰雲母原礦品位低至0.35%的前提下,該技術的鋰收率達72.2%以上,精礦品位達4.40%以上。

  此外,該項目還根據冶金、化工原理,結合硫酸鹽體系生產實際,開發了沉鋰母液變溫操作富集鈉鉀—萃取提銣銫—母液循環利用的新工藝,並開發出高溫聚氣式結晶器等綜合利用關鍵設備,提升了全流程有價金屬回收率,形成鉀銣銫綜合利用和母液循環的產業化技術。


相關焦點

  • 12月22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為52000元
    12月22日國產關於電池級碳酸鋰的報價為52000元/噸。電池級碳酸鋰的規格:99.5% min。該報價有效期為7天。報價提供方:河南迪都奧化工產品有限公司。
  • 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亮相
    長期以來,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一直是我國的一項技術瓶頸。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了解到,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已經實現了突破。同時,使用原電池法選用鎂作為燃料電池,可以大幅提升燃料電池在生產、運輸等環節的安全性。
  • 永興材料:公司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分為兩條生產線在前期1號...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永興材料提問, 董秘您好,公司全資子公司永興新能源年產1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現已完成工程主體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工作,且試生產方案經專家評審通過,目前是否已經正式投產並達產?能否簡單介紹一下?
  • 國內碳酸鋰市場開始觸底回升 11月以來漲勢明顯
    經過近3年的持續下跌後,國內碳酸鋰市場開始觸底回升,11月以來漲勢明顯。12月份以來,新能源汽車等需求環比繼續提升,碳酸鋰供應偏緊加劇,上遊再次大幅提高出廠報價。12月18日,生意社公布的數據顯示,碳酸鋰參考價為4.6萬元(噸價,下同),月內上漲9.76%。
  • 碳酸鋰毛利暴增?贛鋒鋰業市值逼近1300億,利潤兌現尚待「長協價...
    上遊跑不過中遊,中遊跑不過下遊……至12月21日收盤,新能源行業整車龍頭比亞迪(002594,股吧)年內漲幅達306.42%,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股吧)上漲205.9%,鋰電材料龍頭贛鋒鋰業(002460,股吧)同期上漲169.75%。即便如此,贛鋒鋰業總市值已達1250億元,這距公司市值突破千億尚不過一月有餘。
  • 一場追逐國際一流的創新長跑
    目前,贛鋒鋰業已經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滷水提鋰、礦石提鋰、回收鋰化合物提鋰的企業;是國內首家突破滷水提鋰直接製備電池級碳酸鋰、無水氯化鋰技術的企業;此外,公司還攻克鋰雲母提鋰世界性難題,建成全球首條氯化鈉壓浸法鋰雲母提鋰生產線和全球最大的礦石提鋰產業化示範基地。李良彬告訴記者,為了保持企業生機和活力,贛鋒鋰業建立了「面向生產」「面向市場」「面向前沿」三層科技創新體系。
  • 四氟硼酸鋰的製備與應用
    目前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的經典電解液體系是電解質鹽溶解在有機非質子溶劑中,電解質作為鋰離子電池的基礎原料之一,直接影響著鋰離子電池的工作性能。相較而言,四氟硼酸鋰(LiBF4)具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對環境水分布敏感,有希望發展成為儲能及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廣泛採用的優秀電解質體系。目前,四氟硼酸鋰的製備方法包括水溶液法、氣固反應法以及非水溶液法。
  • 2017第二屆亞太電池展亞洲動力電池與儲能技術峰會暨展覽會
    核心提示:亞太電池展至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電池行業採購交易盛會,是廣東省政府重點扶持發展和享受會展補貼的最重要品牌會展項目。同時,2016亞太電池展與第八屆廣州國際太陽能光伏展、第五屆亞太生物質能展一同舉行,囊括了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A區4大展館,總體展覽面積達52000平米,成為國內能源行業名符其實的航母級盛會。【政府重點扶持,全額補貼參展】當前,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內空氣治理形式嚴峻。
  • 格力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技術獲「國際領先」認定
    人民網訊 9月24日,由中國製冷學會牽頭組織的格力電器「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機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項目鑑定會在珠海進行。經過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屬國際首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格力雙級變容積比壓縮技術是在第一代雙級增焓壓縮機技術的基礎上創新升級而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 練就三項「秘技」,這款動力電池實現國際領
    鋰離子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已成為其產業化瓶頸,為此美、日、韓等國都制定了相關產業政策,其目標均指向「2020年能量密度達300Wh/kg」。日前,在國家重點專項支持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攻克高鎳三元材料及矽碳負極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率先開發出比能量(質量能量密度)達304Wh/kg的電池樣品,在這一國際競賽中折桂。
  • 500公裡起步,充電5分鐘開車2小時,石墨烯電池技術取得新突破
    近日,有一則消息振奮人心,是講石墨烯電池技術的飛速提升和進步以及關於石墨烯電池的量產等問題。科研推廣石墨烯材料主要應用在快充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鋰硫電池和輕量化車身材料等多個領域。而我國一些國產電動車的NEDC續航裡程早已在500公裡起步(已基本滿足並達到基本國際標準)。對於車主來說,續航裡程取得的進步已經能夠基本滿足人們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在市區內通勤的基本需求,但是充電時間的長短,以及在充電站先來後到的排隊、搶樁、然後再等時間充電是當前存在的普遍問題。
  • 白色石油:世界成本最低的碳酸鋰,將使落敗小國躋身世界五大鋰礦...
    鋰常被稱為「白色石油」,其需求量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3倍,原因是鋰已成為生產高科技設備和電動汽車可充電電池必需成分之一。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世界頂級鋰生產國正在盡最大努力滿足不斷增長的鋰需求。
  • 基於光合作用原理,葉綠素也能製備太陽能電池
    在能源消耗持續增多的當下,科學家們不禁想像,能否仿照植物的光合作用,用葉綠素製造太陽能電池呢?葉綠素分子是自然界中儲量最豐富、對環境最友好的功能性有機半導體材料,將葉綠素及其衍生物作為主要素材製備新型太陽能電池,既可以實現廉價可再生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又可以通過模仿天然體系的光能轉化過程實現潛在的高光電轉換效率。
  • 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其中,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是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最具技術壁壘的關鍵內層組件。作為鋰電池四大材料之一的隔膜,儘管並不參與電池中的電化學反應,但電池的容量、循環性能和充放電電流密度等關鍵性能都與隔膜有著直接的關係。
  • 北京市與中國航發設立石墨烯技術研究院,註冊資金10億元
    石墨烯作為一種顛覆性新材料,目前正處於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時期,且與國外技術處於並跑階段,有條件成為我國新材料產業乃至製造業實現彎道超車的突破口。日前,北京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授牌儀式在京舉行,其目標是在全國打造出千億級產業規模。
  • 碳酸鋰-碳酸鋰的測定-酸鹼滴定法-化工網
    本方法適用於碳酸鋰中質量分數大於95%碳酸鋰的測定。
  • 2019有研集團科技成果展示②——慣約聚變用高純金屬鉿製備技術及...
    本期推出「2019有研集團科技成果展示②——慣約聚變用高純金屬鉿製備技術及產業化」報導。有研資環院鋯鉿團隊承擔完成的「慣約聚變用高純金屬鉿製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9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技術發明一等獎。這一項目的完成突破了國外對我國的封鎖,提升了我國強雷射等領域關鍵原料的自主保障能力。
  • 什麼是perc電池?perc太陽能電池原理|技術|生產流程|工藝流程詳解!
    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即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技術,最早在1983年由澳大利亞科學家Martin Green提出,目前正在成為太陽電池新一代的常規技術。PERC近年來效率記錄不斷被刷新,將成為未來三年內最具性價比的技術。
  • 龍頭企業副總裁: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行業 中國可做到世界領先
    但新興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何其艱難。即使前述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已經能夠實現具備商用能力的動力電池回收技術,下遊公司無人敢嘗試一用。直到2010年相關行業標準報批,局面終於被打開;五年之後,動力電池龍頭上市公司入股成為其公司大股東。十五年發展至今,這家公司已經成為動力電池回收行業Top級龍頭公司。這家公司叫做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是位於佛山的隱形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