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尚「賣魚」出現寄生蟲 回應:沒有針對魚類疾病的檢測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8月22日訊(記者 海洋) 「從歐尚買的小公魚,魚鰓裡卻發現白色小米粒大小的顆粒」,中國網財經記者近日接到市民燕女士(化名)爆料,其從歐尚北京豐臺店購買的小公魚攜帶寄生蟲。

帶有白色顆粒的魚鰓照片(左)以及超市的購物小票(右)(燕女士提供)

  「本來要給家人做魚吃,自己也很愛吃魚」,燕女士說,結果看到魚鰓裏白色顆粒整個人都不好了,之後讓家人上網查資料,發現那可能是寄生蟲,頓時沒了做飯的心情,把洗了一半的魚統統倒進了垃圾桶,「感覺以後再也不會吃魚了」。

  那麼這種出現在魚頭部的白色顆粒究竟是什麼。中國網財經記者從歐尚豐臺店相關工作人員那裡得到答案:「我們從廠家那裡得到回覆,魚鰓上的白色顆粒確實是一種寄生蟲,不過此前門店所售同類產品並未發現這種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

  「我們也會對該批產品進行檢測,若情況屬實,我們會停貨以及對問題產品進行下架等處理。」但當記者問及廠家提供的該批活魚是否有產品質量的相關合格證明時,其並未給出明確答覆。此外據該負責人介紹,門店每周會對所售魚類的肉質進行抽檢,但是只是檢測孔雀石綠等違禁物的指標是否合格,目前門店並沒有針對魚類疾病的檢測。

  那麼鮮活的小魚在進入超市之前需要經歷怎樣的檢測流程?對此,歐尚超市採購部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表示,活魚產品如果沒有明顯的畸形、死亡等明顯症狀,就是可以允許進入批發市場的。

  「公司在採購時會請第三方的檢測機構對魚類的農殘值以及一些理化指標進行數據監測。而活魚從田間地頭到流通領域時,類似魚體內存寄生蟲等健康問題,公司很難做到條條檢測,需要國家相關部門予以檢測和監管。」該負責人表示。

  雲南震序律師事務所張宏雷律師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作為超市的採購商,有義務對其採購的活魚進行質量檢測和把控,例如肉類不新鮮或者魚體患病等問題。如果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遇到質量安全問題,同樣有權利要求商家退換貨或申請賠償。

(責任編輯:張明江)

版權聲明:
1.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歡迎轉載、商洽授權與合作。電話:(010)82081166轉6065 郵箱:finance@china.org.cn

相關焦點

  • 高溫期魚類管理要點
    高溫季節是一年中魚類生長的高峰季節,同時也是各類疾病的高發期,病毒病、細菌病、寄生蟲病及營養性疾病會在此區間內交集,甚至並發導致損失慘重。整個養殖過程中,水質的調控,體質的強化是健康養殖的根本,魚病的正確診斷是魚病防治的基礎。
  • 海洋魚類有寄生蟲?海鮮還能吃嗎?
    是不是以後也要談「魚」色變了?本文就從魚類寄生蟲的角度做一個粗淺介紹,回答一下「海鮮還能吃嗎?」這個小問題。(高能預警:以下部分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海洋魚類體內的寄生蟲主要有哪些?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 衛健委:6月份開展了寄生蟲應急監測,國產虹鱒未檢出寄生蟲
    9月6日,國家衛健委獨家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相關產品的寄生蟲風險,前述團體標準中提出的風險防控手段,目前我國對於動物性水產品、生食動物性水產品的食品安全標準,對相關水產品中寄生蟲歷史監測數據以及我國寄生蟲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歷史數據等作出答覆。
  • 中國疾控中心: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針對不斷出現的「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說法,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再次表示,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專家介紹,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三文魚等水產品檢測出新冠病毒,是因為這些水產品被新冠病毒汙染了而不是感染了。水產品在捕撈、宰殺、運輸、銷售、加工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但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因為病毒感染宿主需要有細胞受體,魚的細胞沒有與人類細胞相同的受體。新冠病毒只會感染哺乳動物,其病理影響主要集中在肺部。魚沒有肺,因此不易感染新冠病毒。
  • 吃生魚片有寄生蟲嗎 刺身致寄生蟲病是真是假
    美國研究人員曾發現,所有洄遊的野生三文魚都寄生了異尖線蟲,部分寄生了裂頭絛蟲,這些寄生蟲都能感染人體。反倒是在海裡養殖的三文魚沒有檢測出寄生蟲。所以通常只有完全在海裡生活的海魚才能用來做生魚片。但是生吃海魚也並非就很安全。因為海魚也能被各種寄生蟲寄生,有的寄生蟲不能感染人體,有的能,其中最著名的是異尖線蟲。殺死寄生蟲的最簡單辦法是高溫。
  • 香港蔡瀾曝三文魚寄生蟲多 專家建議最好吃熟食
    蔡瀾的這番論斷,可能是因為沒有區分日語中的「鮭」和「三文魚」所造成的誤會在中文裡,三文魚和鮭魚意思相同。但日語中指向的是不同的魚類:鮭通常指的是白鮭魚,而三文魚指的是在挪威等地養殖的大西洋三文魚。  日本人確實沒有生吃「鮭」的習慣,因為「鮭」容易有寄生蟲。但挪威養殖的三文魚,在日本是被廣泛作為刺身食用的。
  • 海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 愛吃生魚片的人容易中招
    近日,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市面上的海鮮水產品進行食源性寄生蟲檢測時,在抽檢的帶魚、黃魚等四種海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幼蟲。實驗人員鑷子上的白白的彎曲的蟲子就是異尖線蟲近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市面上的海鮮水產品進行食源性寄生蟲檢測時,在帶魚和黃魚中檢測到異尖線蟲幼蟲。
  • 自1978年以來,海洋魚類寄生蟲數量增加了283倍
    儘管有了這個名字,但鯡魚蠕蟲可在各種海洋魚類和魷魚物種中找到。當人們吃了活的鯡魚蟲後,這種寄生蟲就會侵入腸壁,引起類似於食物中毒的症狀,如噁心、嘔吐和腹瀉等。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寄生蟲在幾天後就會死亡,這些症狀也就消失。
  • 寄生蟲學家:所有淡水魚類都可感染肝吸蟲
    在上海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8月21日召開的「三文魚」定義之爭公開討論會上,一位《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的制定者聲稱,「鹹水和淡水「的寄生蟲風險是同樣的,沒有大小之分。這一旨在平息國產虹鱒消費者憂慮的發言,卻進一步引發了輿論的普遍質疑。
  • 一條養了30年的魚,身上的骨頭都能吃,市場價3000元都不賣!
    一條養了30年的魚,身上的骨頭都能吃,市場價3000元都不賣!小夥伴們肯定聽說過鴨嘴獸,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原始的一種哺乳動物,距今已有2000多萬年的歷史,因為鴨嘴獸長有一個像鴨子一樣的嘴巴而得名。但有一種魚類也因為長著一個同樣的嘴巴,而被人們稱為鴨嘴魚,這種長相奇特的魚類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生物,早在3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它們完全能夠和恐龍來稱兄道弟,鴨嘴魚當今世界上最珍稀的鱘魚類,肉質更是鮮美,而體內的骨頭也是少之又少,食客們在品嘗鴨嘴魚時,也能夠體驗到吃肉不吐骨頭的快感。
  • 小夥吃刺身胃裡生寄生蟲!吃刺身注意4點
    寄生蟲繁殖力和生存力強,引起的疾病也多種多樣,人們飲食稍不注意,就容易把寄生蟲「吃」到體內,生活中可要留心點。   我們該怎麼避免寄生蟲的問題呢?   急速冷凍是消滅寄生蟲最有效的辦法之一。魚類的處理方式是在選擇養殖魚之後針對寄生蟲的第二道防禦。
  • 你餐桌的「三文魚」或產自黃河水庫 它是什麼魚?
    這些魚店大多至少有一個800升左右的大號冰櫃。有店主稱,他們賣的大部分是「三文魚」,除了部分黃河鯉魚有活魚外,所謂的「三文魚」和虹鱒都被冷凍在冰櫃中。據店主透露,這些「野生三文魚」都是從民澤公司的網箱中逃出來的,而虹鱒卻很少見到。
  • 魚類兩個部位重金屬含量高!這些吃魚的誤區你知道嗎?
    魚因其美味和營養,歷來是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食物,越來越多的花樣翻新各式吃法,更是讓魚類備受追捧。魚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如果吃魚的方法有誤,也會對健康造成傷害,甚至惹上嚴重的疾病。這些常見的錯誤吃魚方法你知道嗎?
  • 「淡水三文魚」到底是什麼魚?實地探訪青海省龍羊峽水庫
    這些魚店大多至少有一個800升左右的大號冰櫃。有店主稱,他們賣的大部分是「三文魚」,除了部分黃河鯉魚有活魚外,所謂的「三文魚」和虹鱒都被冷凍在冰櫃中。據店主透露,這些「野生三文魚」都是從民澤公司的網箱中逃出來的,而虹鱒卻很少見到。
  • 河魚有寄生蟲不能生吃,那麼海魚刺身就一定安全嗎?
    異尖線蟲它的成蟲寄生於如鯨、海豚、海豹等海棲哺乳動物的胃部,幼蟲則常見於某些海棲魚類。人體感染異尖線蟲主要是因為吃了含活幼蟲的海產品,如大馬哈魚、鱈魚、大比目魚、鯡魚、鯖魚和烏賊等,在我國北部灣、東海、黃海、渤海、遼河、圖們江及黑龍江的魚類共有151種曾檢測出感染了異尖線蟲幼蟲。
  • 吃魚,要擔心重金屬、寄生蟲嗎?最推薦的烹飪方式是什麼?
    日常天然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而一塊85克左右的三文魚中就有400IU的維生素D,所以吃魚是一種補充維生素D的好方法。而且有研究顯示,經常吃魚可以降低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小朋友也要多吃魚哦!~二: 注意哪些風險?寄生蟲風險很多水產中都有一定的寄生蟲,需要小心。好在只要你吃的是熟透的魚類,就不需要擔心寄生蟲了。另外如果你買的是經過規範深度冷凍的三文魚等海魚,其中寄生蟲也可以有效的殺滅,反而比鮮魚安全。
  • 推薦4種魚營養最豐富 吃魚必知哪些禁忌?
    哪些魚不能吃   畸形的魚:有一些畸形的魚千萬不要吃,畸形說明這條魚存在缺陷,要麼是基因出現問題,要麼就是所在環境汙染所致,所以不要吃畸形的魚,另外魚膽不要吃,死的甲魚、鱔魚不能吃。   被汙染的有毒魚:很多被汙染的魚體內都帶有毒素,其中有毒的魚包括被酚、重金屬或農藥汙染的魚,體內含有生物毒素的魚等。
  • 上海大媽地鐵廁所裡殺魚 工作人員回應是洗魚
    晨報訊「今天早上,上海地鐵2號線金科路站廁所裡,有個阿姨氣勢洶洶地衝進來殺魚,殺好後臺子上全是血,從廁所出去時,旁邊男廁所又來了個爺叔氣勢洶洶地拎了條魚進去……」昨天上午,網友的一條微博爆料引發熱議。經2號線金科路站監控錄像回放,確實發現一位大媽進出廁所,疑似攜帶有魚。
  • 三文魚能不能生吃,會不會有寄生蟲呢?
    如果去市場轉一圈,你會發現,雖然很多魚都被稱為「三文魚」,但是它們的外觀、質地、口感卻大不相同,而且這些「三文魚」的前邊還多了不少「前綴」:挪威三文魚、帝王三文魚、紅三文魚、阿拉斯加三文魚……甚至還出現了「淡水三文魚」。
  • 魚出現浮頭,卻不僅僅是因為缺氧,還有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一、寄生蟲的影響 養殖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有很多的寄生蟲是長在鰓部的,比如車輪蟲,指環蟲,三代蟲,中華鰠等,這些寄生蟲寄生在鰓部會破壞鰓部組織,使鰓部粘液增多,從而影響魚的呼吸。 這種情況一般是要去鏡檢的,鰓蟲是比較麻煩殺的,一定要鏡檢出來是什麼蟲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