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任今年30歲,浙江奉化人,深愛日料多年,一兩個月不吃,心裡就長草,特別是刺身,三文魚、甜蝦……因為工作忙總不能按時吃飯,小任多年來胃都不太好,但最近兩個月,他感覺胃比以前更不舒服了,偶爾脹,偶爾痛。去醫院就診後,他居然通過胃鏡看到了一條細長的蟲子。醫生取出來後,可以看出蟲子粗細像根縫衣針,長約10釐米左右。看著從自己胃內取出的蟲子,小任也是目瞪口呆。他仔細回想,覺得跟自己常吃三文魚類生魚片可能有關,這也和溪口醫院副主任醫師黃詩良的推測相符。
寄生蟲繁殖力和生存力強,引起的疾病也多種多樣,人們飲食稍不注意,就容易把寄生蟲「吃」到體內,生活中可要留心點。
我們該怎麼避免寄生蟲的問題呢?
急速冷凍是消滅寄生蟲最有效的辦法之一。魚類的處理方式是在選擇養殖魚之後針對寄生蟲的第二道防禦。當然啦,加熱是最好的殺死寄生蟲的方法,但誰讓我們今天講的是生魚片呢~在美國和歐美國家,為了即不過多的損害肉質的口感又提高有效的防禦,普遍使用的方式是急速冷凍(IQF)
最好了解所食用的魚的貨源,尤其是那些喜歡自己上網買來吃的孩子們,一定要仔細問店家有沒有《入境貨品檢驗檢疫證書》,並仔細閱讀上面的信息。去店裡吃生魚片的話最好找客流大有口碑的店家,去超市也要專門問清哪些是可以生食的。
選擇養殖的深海魚,不要聽到野生這兩個字就覺得特別高大上。從源頭開始對寄生蟲的遏制就是深海養殖了,其中我們大量進口的來自挪威、蘇格蘭、智利等地的魚類有75%是屬於深海養殖的。
吃刺身注意事項
1、老人、腸胃不好、抵抗力弱者少吃/顏宗海說,如果吃到較為不新鮮的生魚片,輕則上吐下瀉腸胃炎,重則發高燒,抵抗力弱者,還可能引發敗血症,老年人更是不能常吃,如果要吃實在須挑選環境衛生較佳的店家。
2、嬰幼兒、孕婦少吃深海魚類/在歐美國家孕婦手冊均明寫,孕婦不合適吃深海魚類,像是旗魚、鮪魚等等,因食物鏈累積,重金屬量因此較多,恐影響胎兒腦部發育,此外,重金屬危害,嬰幼兒更是首當其衝。
3、淡水魚寄生蟲風險大,要少吃/淡水魚因淡水河較多寄生蟲,導致淡水魚生魚片釀蟲蟲危機,尤其是鮭魚,有一部份時間須在淡水產卵,所以寄生蟲危害較大,應儘量少吃。
4、漁獲產地不明,生魚片食安大問號/綠色和平組織調查,多數漁獲來自哪個海域皆不明,顏宗海說,如果漁獲產自非法地區或是海域汙染地區,生魚片食安風險就高,例如,若產自日本福島附近海域,核汙染魚類就可能遭吃下肚。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