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王阿姨前不久突然感到天旋地轉,以為是眩暈發作,不料到醫院一查竟是耳中一隻大瘤在作祟。幸運的是,經過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黃志純主任醫師團隊成功手術,目前王阿姨已經康復出院,頭暈的症狀也完全消除了。
案例:突感天旋地轉,原是耳中瘤子作祟
王阿姨三年前患上中耳炎,右耳反覆流水3年。每次發作時到醫院滴藥水治療後好轉,便一直未予重視。兩周前發作眩暈,王阿姨感到天旋地轉,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這才想來可能是中耳炎引起,隨即來中大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來到診室,經過CT檢查以及前庭功能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中耳膽脂瘤破壞了王阿姨的內耳,從而引起了嚴重眩暈。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黃志純主任醫師建議王阿姨住院進一步檢查治療。經過顳骨CT、聽力檢查以及前庭功能檢查發現,王阿姨的中耳膽脂瘤最大半徑足足有13毫米,已經破壞了耳內的外半規管,造成眩暈,耳蝸的功能也受到了影響,造成神經性耳聾,於是黃志純主任建議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膽脂瘤,找到眩暈罪魁禍首
據了解,較小的膽脂瘤切除手術可以在內窺鏡下施行,但王阿姨的膽脂瘤侵犯範圍較大,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黃志純主任的指導下,丁小瓊博士為王阿姨在顯微鏡下施行手術。丁小瓊博士首先在王阿姨耳後切開一個小口,隨後切除膽脂瘤。膽脂瘤切除後,發現耳內的外半規管被膽脂瘤擠壓,外半規管外側骨頭破壞較為嚴重,形成約3毫米長的瘻口,而這就是導致眩暈的罪魁禍首。緊接著,丁小瓊博士用筋膜以及骨粉對瘻口進行修補,術中同時發現患者的面神經骨管也被膽脂瘤破壞,面神經約有5mm長暴露,如果膽脂瘤再長大一點,便會導致面癱。丁博士趕緊又用筋膜覆蓋住面神經。手術很成功,歷時三小時。術後6天王阿姨出院時,已不再頭暈,活動自如。
提醒:中耳膽脂瘤需早診早治
據悉,中耳膽脂瘤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耳道流膿,常伴有惡臭。中耳膽脂瘤雖為良性病變,但會快速膨脹生長,破壞耳內組織導致聽力下降。不僅如此,還會破壞中耳與顱腦之間的骨質及腦膜,從而引起顱內感染,破壞半規管前庭等內耳結構引起眩暈的症狀,破壞面神經引起面癱等併發症。
黃志純主任建議,如患者一旦被診斷為中耳膽脂瘤,應積極治療,用手術清除病變,防止膽脂瘤快速膨脹,引起併發症。對於中耳內耳破壞不嚴重者,手術還可以重建聽骨鏈,提高聽力,絕大部分都可以手術治癒。專家提醒,如在感冒、鼻炎後發生了耳悶聽力下降等情況,應立即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咽喉科進行檢查治療,確定是否為分泌性中耳炎所引起,早診早治,以免遷延發展成中耳膽脂瘤,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韋啟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