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旭斌 圖:獨獨散咵
2012年春,本煥長老躺在深圳弘法寺的病榻上,已經生命垂危,他明白自己即將圓寂了。於是氣喘籲籲地告訴弟子:我對生死看得很淡,終身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之願行,布道20餘國,皈依弟子200餘萬人,法嗣300餘人,也算功德圓滿。弘法80餘載,我一直將大洪山佛林再次興盛奉為夙願。現在終於得見「恢復重建大洪山慈恩寺」登上日程,單不知現在怎麼樣了,你們去電詢問一下,我要心中有數。
這本煥長老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這位佛教泰鬥與洪山結緣在80年前,從武漢小洪山「寶通禪寺」受戒開始的,從那時起,他就知道了武漢小洪山與隨州大洪山的佛脈和因緣。同時也為幾近荒廢的大洪山「幽濟禪院」而惋惜。也是從那時開始,本煥長老就發願要重建大洪山。這一「願」就是佛緣。
本煥長老祖籍湖北新洲,俗姓張,名志山,出生於1907年9月,1930年,本煥長老告別家人,在湖北新洲報恩寺剃度出家,拜在傳聖法師門下。同年二月,在傳聖法師的推薦下,本煥長老來到武漢寶通禪寺學習佛法和戒律,並於同年四月初八佛誕日受戒具足。從此他逐漸了解了大、小洪山,愛上大、小洪山。
新世紀開始了,得知隨州決定開發大洪山旅遊資源,打造湖北「佛教名山」,本煥長十分欣慰。2009年,本煥長老率衣缽弟子、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印順大和尚攜十方檀越發大願,重建大慈恩寺於大洪山之巔,並委託印順大和尚擔任大慈恩寺住持……
大洪山接到深圳弘法寺來電,立刻回電「佛教名山」最近的建設盛況:「寺院佔地面積4.7公頃,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金頂已成功封頂,慈恩寺、大悲閣等標誌性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同時他們還傳去許多相關照片和視屏。本煥長老看了照片和視屏十分欣慰,囑咐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捐出,其中一部分1000萬元是用於大洪山大慈恩寺興建寺院。
2012年4月2日,本煥長老終於實現了重建大洪山之夙願,於凌晨零點三十六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詳圓寂,世壽一百零六歲。
2013年10月27日,隨州大洪山大慈恩寺開光迎客,「楚北天空第一峰,漢東地闊無雙院」不再只是傳說,唐宋佛教「楚山望剎」和「中天佛國」聖地景觀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2015年9月19日,大洪山慈恩寺隆重舉行法會,迎請佛教泰鬥本煥長老真身舍利回山永久供奉於金頂。此時的寶珠峰已經是名符其實的「金頂」。「大慈恩寺」之名,取於「慈忍大師」之「慈」和「報恩禪師」之「恩」,意為繼承兩位大德的精神續佛慧命,大力弘揚佛教傳統文化。「金頂」建成後,高聳雲端,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已成為廣大信眾潛心修行、巡禮朝拜的佛國聖地。「金頂」底座設一地宮,安放有泰國僧王贈送的佛指舍利和本煥長老血經的金鑄版,用珠寶供養,勒碑銘記。此鎮寺法寶和法會之因緣,情史有鑑定,世代弘揚。
原創圖文 未經允許 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