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旭斌 圖:惟我獨俊
善信以身代畜,為民求雨彌天之舉,朝廷知曉,唐文宗賜善信「慈忍祖師」法號。御書寺額「幽濟禪院」,繼而加封「靈濟禪院」。後晉高石敬瑭賜「奇峰寺」,北宋元豐元年神宗再加「靈峰寺」號。關於洪山寺的名字實在太多。每一次更名都有一個不凡的故事。這裡講的直是善洪與上下、洪山寺的故事。
據老人們講,洪山寺最早只有一處,在寶珠峰的山頂,就是現在所指的「慈恩寺」,唐時叫「萬壽禪院」。所不同的是,山上的洪山寺,無論是殿、閣、樓、堂,所有的房子總共只能是九十九間,和尚總共只能是九十九個。房子多一間就倒塌,和尚多一個就病死。連人的壽數也達不到一百。
而後來的洪山寺,房子曾多達一百零五間,和尚多達兩百,年過一百歲者也不在少數。原因是後來的名字叫對了,匾額上「萬壽禪院」中的「萬壽」二字起了大作用。這還得從慈忍講起。
傳說慈忍是正午時出生,他活到99歲那年,在生日的前一天夜晚做了個夢,夢見一條老龍,搖搖擺擺來到他跟前,說:「你怎麼說話不算數!這麼多年了,為你行了不少方便,你許我的願咋不還?」慈忍深施一禮,說:「老衲從未忘記。只因這一帶百姓災難重重,待我……」老龍早已不耐煩了,說:「你說話不算數,只能活99。」說罷尾巴一攪,把寺裡房子攪倒了幾間。響聲把慈忍驚醒,跑出方丈室見一百零五間房子倒了六間;全寺一百零三個和尚,砸死四個。
慈忍正在指揮弟子們收拾,又聽有雀鳥叫聲:「 99!夠了,夠了!一百莫想莫想!」這時,他才突然醒悟,明天正午,正是自己99歲整。料到壽歲已滿,慈忍暗暗盤算後事,天一亮,就將99的來歷轉告下代住持,並再三叮囑:如此這般,切記,切記!
哪知,二代住持不以為然,三代住持記性又不好,都未按慈忍的遺囑辦事,犯了忌諱而屢遭橫禍。到第四代住持時,才吸取教訓。他是從江西來的,法名善悟,善悟牢記慈忍的教誨,想了個兩全其美的法子:一是為了照顧老年僧人的生活方便,二是遵照遺囑免招災禍,就在寶珠峰的山南腳下選一處寬敞地方,另建一寺,地址就是現在的下洪山寺,當時取名叫「保壽寺」,後叫「保壽禪院」,歸山上的洪山寺管理,上洪山寺的人若超過九十九個,就選年紀最大的送到下洪山寺,在「保壽禪院」安度晚年。
後來一位名仕為禪院留下四個大字「萬壽禪院」。和尚們沒有不稱妙的。將這四個字書成匾額,掛在大門。之後,「萬壽禪院」一直平安無事。再也沒有99的困惑了。
原創圖文 未經允許 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