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原來是這樣一個故事

2021-03-05 CCTV4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我們大部分人應該都聽過,不過這句典故是怎麼來的呢,且聽我們慢慢道來。


  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朱耀宗的書生,一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為了讓他不受委屈,就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後來,送到一位叫做張中舉的老師那裡去讀書。在張老師的嚴格教導下,朱耀宗學業有成。

  朱耀宗十五歲中了秀才,十八歲中了狀元。當皇上召見他的時候,他的氣質和學識讓皇帝非常高興,當即把他招為駙馬。此時,他想起了家中的老母親。於是,把母親為了培養他而一直未嫁的事情跟皇帝說了。皇帝一聽,很是感動,當即下旨,在朱耀宗的家鄉立一座「貞節牌坊」以示嘉獎。

  
  新科狀元朱耀宗按例回鄉省親。當母親見到狀元兒子時那種感動自不必說。朱耀宗也把皇帝下詔給母親立「貞節牌坊」的事情說了,母親聽後流露出不安的神色。在朱耀宗的再三追問下,母親道出了實情。

  原來,朱耀宗的老師張中舉自老婆去世後,與他的母親在長期相處的日子裡逐漸產生了感情。母親準備在朱耀宗回來的時候就嫁給張中舉。

  朱耀宗聞聽「撲嗵」一聲跪在地上,哭著說:「娘呀,你真的要這樣做,那我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呀,那可是要滅九族的呀!」此時,他母親也淚流滿面了。因為,一個女人獨自撐著一個家非常不易,兒子讀書去了,她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心裡苦和難又有誰能懂呢?想來想去,朱耀宗的母親長嘆一聲:「一切咱都憑天由命吧!」

  

  說著,她把身上穿著的羅裙,脫了下來,交給朱耀宗,並說:「兒呀,你也為娘盡一次孝道。明日幫我把這件羅裙洗了。如果到了晚上,這件羅裙幹了,那我就不嫁人;如果還是溼的,那你就別管了。」朱耀宗無奈,也就同意了。

  第二日,天氣晴朗。朱耀宗邊洗這件羅裙邊高興,覺得別說一件,十件羅裙也曬乾了。可是哪曾想,當他把這件羅裙洗完剛晾曬在院子裡的時候,只見天空烏雲翻滾,不一會兒,還下起大雨來了,而且一直下到半夜也沒停。這件羅裙別說晾乾,比剛洗完的時候還要溼!

  此時,朱耀宗的母親對他說:「兒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可見天意不可違!」朱耀宗心裡雖然叫苦不迭,可是,見到此種情形,他也是無可奈何。回到京城,朱耀宗如實地把母親和張中舉老師的婚事和母親讓他洗衣服,天卻下雨的事情說了一遍。並請皇上治罪。皇帝聽後連連稱奇說:「不知者不怪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從此,人們便把「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用來形容誰也逆轉不了的事情。

來源:CCTV4國寶檔案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現在已經是一句老少皆知的典故,用來比喻必然發生、無法阻擋的事情。覺得漲知識了就點讚吧!

更多內容,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

相關焦點

  • 【俗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說的是誰?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我們大部分人應該都聽過。不過這句俗語相傳跟一位高中的狀元有關係。
  • 天要下雨,娘真的要嫁人嗎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句俗語,說的意思是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一切事情要是到了它該有的結果時,自然是瓜熟蒂落,無需要外力而為之。這裡的問題是其中的「娘」字該怎樣理解。當然這個字不能理解為「媽媽」,要是「媽媽」這個意思,那就是說媽媽要嫁人啦!那就是說媽媽要改嫁了,那還得了!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娘」是指「母親」,還是指「姑娘」?
    「天要下(落)雨,娘要嫁人」,這是中國民間的一句俗話,用來比喻必然發生、無法阻擋的事情。那麼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其中的「娘」又是什麼意思呢?  關於這句俗語,有一個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時,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便將他招為駙馬,把心愛的女兒嫁給了他。
  • 「天要下雨」的後半句為什麼是「娘要嫁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來跟小師一起看看吧!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 便將他招為駙馬。「春風得意馬蹄疾」,循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新貴還鄉。
  • 「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內容來源:中國論文網( http://dwz.cn/6io5ho),作者東方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諺語。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這兩句之間的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且聽學堂君慢慢道來……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 便將他招為駙馬。「春風得意馬蹄疾」,循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新貴還鄉。
  • 【諺語解讀】「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諺語。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這兩句之間的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娘現在想著有個伴兒安度後半生,有件事我如今告訴你,娘要改嫁,這貞節牌坊我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娘,您要嫁誰?」「你的恩師張文舉。」聽了娘的回答,好似晴天一聲炸雷,毫無思想準備的朱耀宗頓時被擊倒了,「撲通」一下跪在娘的面前:「娘,這千萬使不得。
  • 「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母親的一個舉動讓他……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諺語。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這兩句之間的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民間故事。而傳說的主人公也因為母親的一個舉動,被世人皆知,且流傳至今。
  • 「天要下雨」和「娘要嫁人」有什麼關係?這句諺語從何而來?
    ▾  點擊收聽  ▾本文大約1400字,閱讀需要7分鐘俗語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大概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諺語。或許人們對「天要下雨」這句話表示理解,但為何偏偏要扯上「娘要嫁人」?相傳在古代,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由於他天資聰慧、滿腹經綸,所以一進京趕考便高中狀元。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 便將他招為駙馬。
  • 中國諺語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究竟是什麼意思?
    說起來,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流傳至今: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朱耀宗的書生,一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為了讓他不受委屈,就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後來,送到一位叫做張中舉的老師那裡,去讀書。朱耀宗也把皇帝下詔,要給母親立「貞節牌坊」的事情說了。母親卻流露出不安的神色。在朱耀宗的再三追問下,他母親道出了實情。原來,他的老師張中舉,老婆後來死了,他母親在與張老師相處的日子裡,逐漸產生了感情。他母親準備在朱耀宗回來的時候,就嫁給張中舉。朱耀宗聞聽,「撲嗵」一聲,跪在地上,哭著說:「娘呀,你真的要這樣做,那我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呀,那可要戶滅九族的呀!」
  • 「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
    「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傳說古時候有個書生叫朱耀宗,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見他的時候發現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是一表人才,便招他為駙馬.當朱耀宗向娘訴說了,樹立貞節牌坊這一事後,原本歡天喜地的朱姆,一下子驚呆了,臉上變露出了不安的神色。欲言又止,似有難言之隱。朱耀宗大惑不解,細問過後才發現自己錯的離譜。原來,守寡多年的朱母,早有意願與朱耀宗的老師張文舉共度自己的餘生。兩人相約在朱耀宗成家立業之後就結為夫婦,沒有想到這樁婚事卻要被蒙在鼓裡的朱耀宗,無意之中給攪黃了,出現了這樣尷尬的局面。
  • 您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諺語,未必知查其出典所經歷的曲折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諺語出自哪個典故呢?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大家度娘一下,就知道是跟狀元郎母親改嫁的故事有關。故事說,書生朱耀宗科考高中狀元,又得皇上招為駙馬。結果,當天狂風暴雨,裙子不幹,朱母高興地對兒子說:「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大家現在要知道這個故事,動動滑鼠就有答案了。
  • 天不下雨,娘該怎樣嫁人?一個俗語背後的傳統人倫
    文:趙老實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俗語。
  • 民間趣談——說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話打哪來的?
    今天咱們講的這個來歷,是這一句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咱們說說這句話是打哪來的?過去呢有個秀才叫朱耀宗,挺苦的,打小呢爹就都沒了,他媽獨自把他拉扯大了,一直也沒改嫁。皇上說你們老娘這是很守節的烈女,那麼年輕就守寡,沒再找一個。這時候朱耀宗就順坡下驢,我希望您能給我母親立個貞潔牌坊。皇上一聽說:可以呀,你母親為咱們國家培養出棟梁之才,而且貞潔守寡,可以。就批了貞潔牌坊。
  • 故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母親見兒子是個讀書的料兒,就用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請了一個名叫張文舉的教師來家裡給兒子教書。張文舉也是個窮書生,但他知識淵博,給朱耀宗上課更是一絲不苟,特別用心。師生二人一個教學有方,一個聰明好學,結果朱耀宗十五歲便考中了秀才,十八歲進京趕考,高中了頭名狀元。朱耀宗參加殿試時,皇上見他才華橫溢,一表人才,下旨將他招為駙馬。
  • 「娘」在日語中竟然指「女兒」,沒有「母親」的意思
    文/縱橫文史地「娘」這個字在中國人眼裡是很神聖的,是對母親的另一種稱謂。而在傳承了部分中國文字的日語中,「娘」的意思竟然是女兒,沒有母親的意思,只有「母」才是母親的意思。我們看看中日文字典裡的註解:娘(1)〔女の子〕女兒nǚ'ér,閨女guīnü『口』,女孩子;(2)〔未婚の女性〕姑娘gūniang,少女shàonǚ。而在漢語中,「娘」字有三種意思:1)母親:娘親,娘家,爹娘;2)對年輕女子的稱呼:娘子、姑娘、嬌娘、新娘;3)稱長一輩或年長的已婚婦女:大娘,嬸娘。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都是好命,你知道啥意思嗎?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男寶寶如果出生的月份裡有二五八,這樣的男孩有出息,將來能成就事業。而女寶寶出生的月份裡佔有三六九的話,這樣的女孩將來就順從、忠夫孝長。當然這裡的月份是中國的農曆哦。朋友們,你出生的月份有著幾個數字嗎?
  • 在古代中「孃」和「娘」代表的意思是什麼呢
    例如,《大目乾連冥間母變文》這本講述目連救母的故事,裡面有「汝向閻浮提冥路之中尋問阿孃,即知去處」「向冥路之中,尋覓阿孃不見」「獄主報言:青提夫人是和尚阿孃?目連啟言:是慈母」等句子,孃皆為「母親」的意思。時至今日,在江蘇浙江等講吳語的地方,小娘,細娘,大小娘中的「娘」仍然指的是小女孩,少女,也有把姨母稱呼做「姨孃」的,這裡孃引申為女性長輩的意思。
  • 富平民間故事丨三義村的傳說
    富平民間故事丨三義村的傳說石川河流經莊裡鎮後,向西拐了個大彎,在灣道的地方有一個村子叫三義村。村子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說村子最早並不叫三義村,是天意村,而且村名的來歷與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關。傳說古時候村裡有個名叫張仲坤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時,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是一表人才,便將他招為駙馬,把女兒嫁給了他。
  • 日文中的漢字:把新娘子叫「花嫁娘」
    最近看到一部電視連續劇叫《娘要嫁人》,略微看了看,發覺真的是老媽要嫁人。其劇名,猜想是套用一句諺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此說來,是有點離譜了。因為這裡的「娘」不是老媽,而是女兒。天要下雨,當然是自然規律,誰也擋不住。女兒長大了要嫁人,也是天經地義的。在日本,「娘」字還在使用古義,作「女兒」解,讀「母思妹」,沒有老媽的意思。
  • 俗語「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
    冬至過後,氣溫將大幅下降,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日,其重要性我想也不必多說,所以在民間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老話也數不勝數,正如「冬至不下雨,來年要返春」這句俗語,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難道還能有「倒春寒」天氣的出現?我們不妨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