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師眼中的中國數學教育秘密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英國教師眼中的中國數學教育秘密

2014-12-16 14:15:01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編者按

  前不久,英國教育部選派72名小學數學教師到上海考察學習。起因是上海中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連續兩屆獲得數學、閱讀和科學第一,而且數學平均分(613)遠高於英國學生(496),優秀率也高於英國學生(55.4%∶11.8%),這樣的成績引起了發達國家和全世界的關注。在上海30所小學學習考察結束後,英國教師進行了專門的討論總結,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張民選將此次討論寫作成《英國教師眼中的中國數學教育秘密》一文,現全文刊登,以饗讀者。

  2014年9月19日至10月4日,英國教育部通過「中英人文交流高層對話機制」選派了72名優秀小學數學教師,到上海師大和上海市30所小學進行學習考察。最後兩天,由英國領隊組織全體英國教師進行集中討論小結,上海師大專家作為觀察員列席了英國教師的小結會。在小結會上,英國教師們暢談了他們個人的學習感想,形成了共識。最後,英國教師歸納出認同度最高的上海數學教育六大優勢和「秘密」。

  第一,「相信」與「期望」。英國70多名教師認同度最高、提到最多的詞是「相信」與「期望」。在英國教師的眼中,上海學生數學成績好的首要原因是,上海的老師普遍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夠學好學校所教的基礎數學,上海老師和家長對每個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中國教師普遍認為,雖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數學家,但是數學是中小學生應該學習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知識;每個孩子不僅都應該學好基礎性的數學,每個孩子也都有能力學好基礎數學。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學校老師總感到有責任,總是想方設法面向全體學生教學;又用各種方式鼓勵、引導、幫助和教育孩子,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當然,這樣的成績也來自上海教育的均衡發展。對此,英國教師普遍認為,上海每個班級學生的數學程度很一致,差距很小。英國教師還反思說,也許英國太強調個性發展,結果個性發展成為放棄學生、允許學生不學數學的理由或者藉口。

  第二,「上海教師專業性強」。英國教師強烈感受到,上海數學教師的專業性強。他們發現,首先,上海小學教師與英國教師一樣,基本都受過大學本科教育、具有學士學位,有的還有碩士學位;其次,大部分上海數學教師都受過專門的學科教育,即教數學課的老師,在大學裡都學過數學、數學教學法或者小學數學教育,所以他們知道教什麼和怎麼教;再其次,上海的小學數學教師大多專教數學課,以教數學課為主,另外可能再當班主任或承擔學校其他任務;最後,上海教師每周實際上課時間少於英國教師,也不用像英國教師那樣,既要「包班」、又「所有學科都教」,忙於應付。所以,上海教師能夠專注於數學教育,教師專業素養和能力也容易得到提升。不少英國教師坦言,他們的數學學科知識和數學教學水平不如上海教師。

  第三,重視「在職進修」,強調「集體分享」。英國教師非常羨慕上海教師的在職教師進修機會,還有職業發展臺階,教學成就大,獲得發展和提升的機會多,同時他們感到上海教師的「集體分享」機會多、很有價值。許多英國教師對上海學校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特別感興趣,上海老師們在教研組集體備課,討論問題,分享心得,研究課程,改進教法。他們在討論中,直截了當,坦誠交流,老師們又分享經驗,共同提高。英國教師發現,英國學校規模太小,每個教師又「包班」上課,同學科、同年級的教師難以組合,缺少分享學習機會。許多英國教師明確提出,回國後一定要與附近學校的同專業教師結成教研組,實現教學能力的共同提高。

  第四,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和信念有價值。討論和小結過程中,許多英國教師對中國傳統的數學教學信念和靈活使用「老辦法」十分佩服。譬如,他們了解到,中國人相信「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國小學生都會背誦「乘法口訣表」,計算特別快。中國老師教學生用「珠算」和「心算」,做算術經常用「豎式」,中國學生還用撲克牌玩「24點」,各種方法一起用於計算。不少英國教師承認,他們不會用這些辦法。英國教師很想請中國老師幫他們一起教,讓英國孩子也在「玩」中「學」。

  第五,「小步前進」與「多變式」。英國教師發現,上海數學教師強調突出重點,又分小步教學,不斷為學生搭建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的階梯,幫助學生把一個大難題分為若干小問題,由易而難,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學習前進。另外,為了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中國教師還非常注意用不同變式,讓學生從多側面和多形式的變化中真正掌握知識的內涵。課堂提問非常能夠體現上海老師們的這些「良苦用心」,他們善於用不同難度的題目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發問,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就感,並且真正掌握知識要點,又在提問過程中,把運用變式和小步前進的教學理念和特點充分體現出來。

  第六,「政治優勢」。有一位英國教師在小結中特別提出,他們組還發現一個重要的秘密。這就是中國的「政治優勢」。她說,上海學習第一天,教授講課就提到教育規劃綱要。到學校後,他們在各個學校也都發現,幾乎每個學校都有3年、5年甚至10年的發展規劃,這樣老師們很清楚,現在應該做什麼,未來應該往什麼方向發展,目標和步驟都清楚,上海教師心裡有底。反觀英國,英國教育部的名稱反覆改,兩黨競選、政府幾年一換,反覆折騰,每屆都有新花樣。教育部長換得更勤快,「我們不喜歡的部長剛下臺,我們喜歡的副部長最近又成了環境大臣,學校教師真無所適從。」「我們常常還來不及準備,『改變』就已經變掉了。」「這是中國最大的優勢,政治體制穩定、政策方向一致、難能可貴。」

  這70多位英國教師雖然是英國政府100多年來首批派往中國學習的教育工作者,而且學習的時間也僅有半個月。但他們的確都是優秀教師、教育專家,在有限的觀察學習中,他們真實深刻地看出了上海數學教學、乃至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不少特色和優勢。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兩輪測試的世界第一成績和英國教師們發現的中國「秘密」都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無需妄自菲薄。我們完全可以自信地說,我們有獨特的中國經驗!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我們可以讓世界分享中國經驗!當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我們還任重道遠,需要創新,需要向世界各國學習,更需要不驕不躁、不懈奮鬥。

  (張民選 作者系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上海師大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院長、上海國際學生評估項目負責人、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負責人)

相關焦點

  • 一名中國父親眼中的英國式數學教育
    英國的數學基礎教育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十分注重孩子的創新思維、發散性思維等。我希望英國教育代表團來上海「交流取經」後能改善數學教育,但也不要扔掉了自己原有的優勢。
  • 英國斥巨資推廣上海式數學教育並非死記硬背的勝利
    下面這張截圖來自英國國家數學教學卓越中心(NCETM)的課件,該中心獲得了培訓英國小學數學教師的官方認可——左邊打叉的位置寫著對中國教育的刻板印象——大班、被動的學生、死記硬背(Rote Drilling);而右邊則寫了授課者的觀察感悟,即——大班、主動思考的學生、智慧的練習。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 原標題: 資料圖片  【世界教育之窗】  很多來英國上學的中國孩子們,在開始時都難免會在語言方面處於一定劣勢,但是他們往往不難發現,自己也有著令英國孩子們羨慕不已的巨大優勢,那就是自己的數學水平。熟悉英國教育的人都知道,在英國的小學課堂上,來自中國的孩子們往往在數學成績方面名列前茅。
  •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等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全方位引進上海教師、教學法、教材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世界教育之窗】  很多來英國上學的中國孩子們,在開始時都難免會在語言方面處於一定劣勢,但是他們往往不難發現,自己也有著令英國孩子們羨慕不已的巨大優勢,那就是自己的數學水平。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很多來英國上學的中國孩子們,在開始時都難免會在語言方面處於一定劣勢,但是他們往往不難發現,自己也有著令英國孩子們羨慕不已的巨大優勢,那就是自己的數學水平。熟悉英國教育的人都知道,在英國的小學課堂上,來自中國的孩子們往往在數學成績方面名列前茅。
  • 滬上中小學教師赴英執教數學課 上海「秘密」將全面進入英國中學
    2012年上海學生PISA測試兩獲世界第一;2013年《紐約時報》發表《上海的秘密》;2014年中英籤約開啟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  由此,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首次開展大規模教師交流,5年來中英互派5批中小學教師720多人次,直接惠及數百所學校、數萬名學生。  那麼,中國上海的老師們究竟告訴世界怎樣的「秘密」?
  • 譯教材、請教師! 取經中國數學教育「秘籍」,英國可認真了
    近年來,中國的數學教育也走進國際視野,英國甚至已經開始「全方位、多層次」地探究中國數學教育的「秘籍」。近日,中國數學練習冊再出英國版。編寫發行中國中小學著名數學教輔品牌《一課一練》的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宣布再度與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聯手,將側重訓練心算能力的同一系列教輔書《三招過關》,推廣到英國。英國版練習冊由十幾位英國大學教授,與中國教育專家一起進行翻譯和改編完成。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上海一線教師傳授經驗
    ­  8000所小學學習「上海精熟教學模式」­  引進上海數學教材,這是英國全方位學習中國數學教學經驗的最新一步。2016年7月,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宣布,英國將投入4100萬英鎊,在8000所小學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他說:「我們將見證本國數學教育的復興。
  • 中國數學教材走紅英國 教師被九九乘法表「震驚」
    原標題:中國數學教材走紅英倫  日前,倫敦書展上一單籤約引發輿論熱議: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下屬的柯林斯學習出版社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署協議,把涉及36個品類的上海全套基礎教育數學教材引進英國。
  • 英國教師「化身」小學生「模擬數學課堂」與中國教師切磋教學技巧
    李立基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 (陳靜 劉文婷)107名英國教師17日「化身」成為「小學生」,他們跟著上海市黃浦區曹光彪小學的陳懿懿老師和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小學的繆敏珠老師「學習」滬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數射線上的分數》部分。在「模擬數學課堂」上,英國老師們積極參與到兩位中國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
  • 英國決定引入中國數學教材,網友反應全場笑翻~~
    可就如此折磨中國學生的數學,今天成為了國人的驕傲,英國將於今年九月引入中國數學教材,並全面借鑑中國基礎教育模式。也就是說,歪果的小盆友,也要和我們學同樣的數學了,驚喜不驚喜?2015年夏天,英國部分小學的課堂上出現了上海知名數學教材《一課一練》。今年3月14日,英國出版社與中國的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訂協議,預計今年九月全面引入中國《真正上海數學》的學生用書、教師用書和練習冊。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光明日報-光明網
    熟悉英國教育的人都知道,在英國的小學課堂上,來自中國的孩子們往往在數學成績方面名列前茅。     近年來,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人「神奇的」數學教育方法,能夠解決英國孩子們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的「老大難」問題。
  • 中國數學教材「走紅」英倫 九九乘法表「震驚」英國教師
    英國教師被九九乘法表「震驚」2009年和2012年,經合組織發布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報告,中國上海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領域位居榜首,引來包括英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取經」。中國孩子數學水平比英國孩子高出三年在2012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研究人員考量了參加這一計劃的50多萬15歲左右孩子的數學成績和家庭背景。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孩子的數學水平比英國孩子高出三年。時任英國教育部政務次官的伊莉莎白·特拉斯稱,英國必須向中國學習,以提高學校的數學教學水平,結束「15年停滯不前的狀態」。
  • 譯教材、請教師 英國取經中國數學教育"秘籍"
    譯教材、請教師!取經中國數學教育「秘籍」,英國可認真了在許多外國人的眼裡,中國人特別擅長數學。時常聽說,身邊留學的中國同學,輕鬆「制霸」外國數學課,成績好到讓外國同學感到十分不解和困惑。究其原因,除了我們自身努力外,自然與中式教育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分不開。近年來,中國的數學教育也走進國際視野,英國甚至已經開始「全方位、多層次」地探究中國數學教育的「秘籍」。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入教材和教學方法
    原標題: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入教材和教學方法   上海數學教材進入英國一事,引起包括美英媒體在內的很多西方國家媒體的關注。例如,《紐約時報》網站在8月份就以《英國為提高數學成績求助中國教材》為題就此事進行了報導。對於中英出版機構之間的這次教材合作,英國《衛報》以「歷史性協議」來形容。
  • BBC批中式教育 英國名校聯盟都看不下去了-英國,BBC,教育,中式...
    近年來,中英兩國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合作開展得非常豐富多樣,包括中國老師赴英國教學、英國老師赴中國學習數學教學模式,以及英國購買中國數學教科書版權等。去年2月,時任英國教育次官的伊莉莎白·特拉斯還曾率領英國教育代表團赴上海「取經」,觀摩中國基礎教育發展模式,希望了解中國學生數學成績出眾的秘密,甚至想引進中國數學老師。
  • 中國九九乘法表火了!英國趕忙引進:難怪中國人數學好
    英國被中國人的算數能力「驚」到,趕緊將「秘密武器」引入 數據顯示,有79%的英國人在計算方面是非常差的,在有關數學的計算方面,計算器便是他們形影不離的工具。相反的,中國無論是在心算還是計算等基礎運算能力上的表現都英國十分「驚訝」。
  • 英國娃卻要用上海數學課本啦
    且聽大江東工作室的東姐,把這個中國現代教育史上還是破天荒頭一回的「教育出口」故事,從頭幫大家捋一遍……上海數學教師在英國學校進行教學交流。2016年11月7日,一批英國教師代表在上海參加新一輪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啟動儀式。
  • ...英國,軸對稱,數學,上海,方懿,互派,教師,師大,黃興豐,圖形...
    /晨報記者 陳徵  中英數學教師交流在英國已經取得實際效果,獲得英國教育界肯定。英國的數學教學在持續發生變化,有部分學校變化很大。「7歲兒童數學能力明顯提升。」英國已撥款在中小學中推廣上海的數學教學方法,到2023年將輻射一半以上也就是共1.1萬所英格蘭學校。
  • 「九九乘法表」被英國引進,迅速走紅,老外:難怪中國人數學好
    英國被中國人的算數能力「驚」到,趕緊將「秘密武器」引入數據顯示,有79%的英國人在計算方面是非常差的,在有關數學的計算方面,計算器便是他們形影不離的工具。相反的,中國無論是在心算還是計算等基礎運算能力上的表現都英國十分「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