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教材、請教師! 取經中國數學教育「秘籍」,英國可認真了

2020-12-25 新華網客戶端

在許多外國人的眼裡,中國人特別擅長數學。時常聽說,身邊留學的中國同學,輕鬆「制霸」外國數學課,成績好到讓外國同學感到十分不解和困惑。

究其原因,除了我們自身努力外,自然與中式教育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分不開。近年來,中國的數學教育也走進國際視野,英國甚至已經開始「全方位、多層次」地探究中國數學教育的「秘籍」。

近日,中國數學練習冊再出英國版。編寫發行中國中小學著名數學教輔品牌《一課一練》的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宣布再度與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聯手,將側重訓練心算能力的同一系列教輔書《三招過關》,推廣到英國。

英國版練習冊由十幾位英國大學教授,與中國教育專家一起進行翻譯和改編完成。它保留了原版的習題量,並未降低難度,只是考慮到要適應英國課程標準,增加了溫度、羅馬數字、統計等內容,刪去了分米、絕對值、射線等課程標準外的內容。同時也轉換了應用的語境,比如將人民幣換成英鎊。

中國數學教師為倫敦一所小學學生批改課堂練習題。新華社記者韓巖 攝

其實,英國向中國的數學教育取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4年,英國教育部門從中國上海請了60名數學老師,給英國的學校分享「如何教數學」;2015年,英國又專門邀請中國數學老師,教英國學生「九九乘法表」。同年,《一課一練》數學練習冊也被「進口」到了英國。英國教育部曾在2016年宣布,英國將在4年內向8000所小學推廣上海式數學教學方法。

英國小學生正在學習利用豎式解題。新華社記者韓巖 攝

儘管英國是老牌數學強國,曾經誕生過不少世界知名的大數學家:牛頓、圖靈、哈代等,但是基礎數學教育的問題不斷戳中英國民眾的痛點。最讓英國人痛心的是,因為數學太差,GDP都被拖累。

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就曾「恨鐵不成鋼」地發布統計報告稱:英國成年人糟糕的數學水平會讓英國每年無意中損失200億英鎊。

中國的數學課本、教學模式被英國引進,這在英國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有英國網友說「恨不得回爐重造,甘願接受中國數學老師的『蹂躪』。」也有網友說「多麼希望上學那時學校就有中國數學老師!現在看見數字還是心驚肉跳。」

在英國亞馬遜網站《一課一練(英國版)》銷售頁面上,有讀者留言,「有人說我兒子可能無法學好數學,今天拿到這本非常具有魔力的數學書,孩子一坐下來就馬上完成了5頁,真是奇蹟!我現在很高興使用了這個系列數學教材,我們一定會買其他幾本。」

曾經,英國人對中國數學教育頗有負面的刻板印象,認為中國的教育只強調枯燥記憶,而沒有個性化思考。隨著中國數學教育「走出去」,英國人也開始真正認識獨具「中國風」的數學教育。

如今,中英學科交流也帶動了美國、芬蘭、南非等國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紛紛赴華取經。中國基礎教育能為人類教育進步提供更多路徑,是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好契機,也必將促進東西方文化進一步交流與融合。

(作者:郝斐然 文字、圖片綜合:新華網、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參考消息網、中國新聞網等)

責任編輯: 張茵 彭瑩

相關焦點

  • 譯教材、請教師 英國取經中國數學教育"秘籍"
    (原標題:譯教材、請教師 英國取經中國數學教育「秘籍」)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 原標題:   圖為兩名到中國取經的英國小學數學老師與中國學生合影。  1、36冊中國教材助力英國小學數學教育  早在今年上半年,英國一些媒體已經對這套《真正上海數學》教材即將進入英國一事進行報導,但是對於這套教材何時投入使用說法不一。
  • 引進上海教師、教材等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全方位引進上海教師、教學法、教材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世界教育之窗】  很多來英國上學的中國孩子們,在開始時都難免會在語言方面處於一定劣勢,但是他們往往不難發現,自己也有著令英國孩子們羨慕不已的巨大優勢,那就是自己的數學水平。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入教材和教學方法
    原標題: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引入教材和教學方法   上海數學教材進入英國一事,引起包括美英媒體在內的很多西方國家媒體的關注。例如,《紐約時報》網站在8月份就以《英國為提高數學成績求助中國教材》為題就此事進行了報導。對於中英出版機構之間的這次教材合作,英國《衛報》以「歷史性協議」來形容。
  • 中國數學教材走紅英國 教師被九九乘法表「震驚」
    原標題:中國數學教材走紅英倫  日前,倫敦書展上一單籤約引發輿論熱議:英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下屬的柯林斯學習出版社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署協議,把涉及36個品類的上海全套基礎教育數學教材引進英國。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
    很多來英國上學的中國孩子們,在開始時都難免會在語言方面處於一定劣勢,但是他們往往不難發現,自己也有著令英國孩子們羨慕不已的巨大優勢,那就是自己的數學水平。熟悉英國教育的人都知道,在英國的小學課堂上,來自中國的孩子們往往在數學成績方面名列前茅。
  • 能「偷師」學中國數學 英國網友可開心壞了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首度訪華與中方籤訂了大量協議,其中包括將此前已展開的雙方數學老師交換交流計劃進一步拓展至2020年,未來兩年內繼續派遣200名英國數學老師赴華交流學習。能「偷師」學中國的數學「秘籍」,英國網友可開心壞了。有網友說「恨不得回爐重造,甘願接受中國數學老師的蹂躪。」也有網友說「多麼希望上學那時學校就有中國數學老師!現在看見數字還是心驚肉跳。」
  • 中國數學教材「走紅」英倫 九九乘法表「震驚」英國教師
    英國教師被九九乘法表「震驚」2009年和2012年,經合組織發布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報告,中國上海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領域位居榜首,引來包括英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取經」。中國孩子數學水平比英國孩子高出三年在2012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研究人員考量了參加這一計劃的50多萬15歲左右孩子的數學成績和家庭背景。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孩子的數學水平比英國孩子高出三年。時任英國教育部政務次官的伊莉莎白·特拉斯稱,英國必須向中國學習,以提高學校的數學教學水平,結束「15年停滯不前的狀態」。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光明日報-光明網
    熟悉英國教育的人都知道,在英國的小學課堂上,來自中國的孩子們往往在數學成績方面名列前茅。     近年來,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人「神奇的」數學教育方法,能夠解決英國孩子們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的「老大難」問題。
  • 英國小學將用中國數學教材,因數學競賽輸太慘…
    1英國引進原汁原味中國教材據新華社報導,一套名為《真實上海數學》(Real Shanghai Mathematics)的教材,正被計劃從中國引入英國小學課堂。據紐約時報8月5日報導,從2018年1月起,英國的老師將可以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使用這套教材。據悉,這套教材總共36本,書名叫做《真正上海數學》,也是名副其實的。
  • 【央視評論】英國「取經」中式教育 中國又完勝了?
    、特別是中國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並為此向這些學校撥款4100萬英鎊(約3.6億人民幣),這項改革涉及全英國約一半小學。英國教育部官員說,英國向中國數學教育「取經」,主要在於「提高英國學生的數學水平,強化數學基本功」。
  • 英國擬全套引進上海數學教材 一字不差地譯成英文
    今年9月,英國將全套引進中國小學數學教材,出版書名為《真正上海數學》的學生用書、教師用書和練習冊。明年1月起,這些教材將正式進入部分小學課堂。《真正上海數學》幾乎由上海小學數學教材一字不差地翻譯成英文。
  • 英國小學數學教育向中國取經:上海一線教師傳授經驗
    ­  8000所小學學習「上海精熟教學模式」­  引進上海數學教材,這是英國全方位學習中國數學教學經驗的最新一步。2016年7月,英國教育部國務大臣尼克·吉布宣布,英國將投入4100萬英鎊,在8000所小學推行「上海數學教學法」。他說:「我們將見證本國數學教育的復興。
  • 英國向中國「取經」教學:英國學生將用中國教材
    而《一課一練》英國版的起因,則是上海學生在全球PISA中取得的好成績,讓英國教育界決意「取經」。  據悉,在《一課一練》英國版共有11冊,分別對應英國從小學到初中的11個年級,將以原書中題目為基礎,進行適當改變,但不會降低難度。
  • 英國引進《真正上海數學》教材,明年初走進英國小學課堂
    近年來,英國政府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水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中國,希望中國人「神奇的」數學教育方法,能夠解決英國孩子們數學成績不夠理想的「老大難」問題。繼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英格蘭小學大力推廣「上海數學教學法」之後,英國目前又在積極引進上海小學生的數學教材,一套名為《真正上海數學》的教材即將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陸續在英國出版,並在明年年初走進英國的小學課堂。
  • 英媒:中國數學教材將被翻譯成英語供英國學校使用
    英國《衛報》3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數學教材將被翻譯成英語供英國學校使用在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與上海某出版社籤署「歷史性」協議後,英國小學生或將很快使用中國教材來學習數學。京滬等中國富裕城市正培養出全球表現最好的小學生群體,英國學生排名則遠落後於亞洲同齡人。
  • 中國數學教材出口英國 問題來了:九九乘法口訣用英語怎麼說?
    文章提到,英國學校將會引入來自中國的數學教材。而除了英國,阿聯、肯亞和馬來西亞等很多國家都表達了對於學習中國教學方法的興趣。 中國的貨物物美價廉,出口遍布全球那是人盡皆知,不過此次教材出口還真讓人稍微有些吃驚。
  • 英國為何向中國基礎教育「取經」? 看中英基礎教育比較
    (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近年中英兩國的基礎教育交流開始更為頻繁:2014年2月,英國教育和兒童事務部副部長莉茲·特魯斯率領英國教育代表團到達上海,訪問上海的3所公辦中小學校,「取經」數學教育。2014年11月和今年3月,上海兩批數學教師受邀分別抵英,在小學裡傳授數學教學經驗。而近期播出的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更是引發激烈爭論。
  • 英國啟用中國數學教材!!被九九乘法表震驚的英國小朋友 也要開始刷...
    3月14號,倫敦書展上,英國的出版社和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訂了協議,對上海基礎數學教材進行翻譯,預計在今年九月份出版,並在全英範圍內的小學推廣應用。大家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些詫異,以前不是說我們是死記硬背、填鴨式教學,說我們中國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嗎?現在卻要學習我們的教育方法,打不打臉...可是英國是真沒辦法了,他們國民成人的基礎數學實在是太差了。
  • 我國學生數學競賽屢獲殊榮英國引進中式數學教材
    不過也有教育專家表示,單靠教科書無法解決英國的數學問題,稱教育制度的基本狀況存在太大的差別。在世界級的數學競賽當中,中國學生屢獲殊榮,這讓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數學教育羨慕不已。據英國《衛報》近日報導,哈潑-柯林斯出版公司與上海一家出版社達成合作,雙方未來將會把中國數學教材進行翻譯,然後提供給英國學生使用,而這也被媒體評價為英國教育界的一次歷史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