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道《場論》的些許回顧

2021-02-18 朗道集結號

朗道《場論》的些許回顧,以及由相對論引發對物理定律協變性的認識

作者:霄河夜曾鳴

從大二開始入坑,也不知是怎麼過來的,在場論上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還有因為需要參考的張量、相對論、電動力學、黎曼幾何和引力的書。也就是一本科生從零開始到第一次學習場論的階段結束的小事兒

朗道集結號
薈萃大師 集結經典 微信號:ldjjhwx

朗道《場論》讀了沒一年,起碼也有十個月了,感覺真的好久好久,當時剛剛去看場論的時候不算是從零開始也差不多了,因為場論需要的緣故去看張量、相對論、電動力學、黎曼幾何、引力的東西,有些是提前學習,有些應該不在本科的範圍內,也不知道怎麼就這麼過來了。回想起來應該是當時大二開始讀的時候,頭兩章一方面覺得自己讀得懂,另一方面的確有被吸引住,於是,於是。。。就入坑了。。。整本書反反覆覆翻了許多遍卻從沒有完整地啃下來,經常重頭來過,所以一直也不敢說第一次的學習結束了,充其量就是第一次看的時間久了點。。直到上個月突破引力坍縮的瓶頸,覺得之後可以再找個幾天時間把場論從頭翻一遍想一遍就好了,終於有點希望曙光看到了。然後國慶回來直到今天結束,就特別激動,特想寫一下,因為大概未來兩年內沒有時間機會再細讀場論了。限於篇幅和自身的水平,在場論依舊還有很多不懂不通的地方,當然其實即便是覺得懂了也未必懂,只當留個紀念。一年來對相對論紙上談兵的回顧總結,還有朗道場論裡面特別不一樣的,讓我跪伏的地方。在當中,泡利的《相對論》對我的啟發和幫助很大,特別我感覺兩本書都十分注意圍繞和突出物理定律的協變性,只是對引力部分的內容顯得落後了。場論的確是一部天才之作,朗道對物理理論深刻的洞察,系統的表述,對語言的把握會讓每一個人都羨慕吧。

相對性原理:所有自然定律在所有慣性參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事件在四維時空(閔可夫斯基表述四維時空流形為世界)中間隔不變。結合相互作用傳播速度無限大的假設稱為伽利略相對性,參考系之間的坐標變換遵循伽利略變換,時間概念是絕對的,這樣的參考系就被稱為伽利略參考系。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在過去成功之處為經典力學表現協變性,但麥克斯韋方程組在伽利略變換中表現為非協變性(在洛倫茲變換中兩者卻表現相反)。現在我們都知道相互作用傳播不是瞬時的,應該存在最大相互作用傳播速度,所以經典力學只是在低速情況足夠精確。場論特別指出注意:最大傳播速度的存在暗示著自然界中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可能大於這個速度。這也好理解,後一時刻物體發生變動所傳播的信號不會比前一時刻先到達,總是不違背因果性的;所以物體不能超光速運動;但伽利略相對性卻是與此相違背的。

相對性原理結合相互作用傳播速度的有限性稱為愛因斯坦相對性,為滿足間隔不變與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協變性,四維時空不是真歐幾裡得空間,而是基於更普遍的仿射空間的偽歐幾裡得空間——閔可夫斯基空間[1],參考系之間的坐標變換遵循洛倫茲變換,數學上表示為四維時空軸之間的旋轉變換(閔可夫斯基指出)。並且相對論中時間的概念不是絕對的:場論指出在絕對時間的基礎上,由經典力學的速度合成法則獲得在不同慣性參考系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就不存在相互作用的最大傳播速度,與愛因斯坦相對性違背(麥可遜-莫雷實驗也證明光速在不同慣性系和不同傳播方向是相同的)。場論也特別指出相對論的速度合成的不對稱與洛倫茲變換的非對易性。現在我們知道了相對性原理同相互作用的傳播速度有限結合起來就是狹義相對論,即所有物理定律在洛倫茲變換下都具有協變性。

場論關於相對論力學部分篇幅不長卻充滿理論物理的簡潔與和諧。第一性原理出發和先行的物理直覺,顛覆讀者原有世界觀的同時又將矛盾統一起來,特別在下面電磁場部分,特別體現理論物理的美——統一和對稱。因為相對論力學同樣滿足最小作用量原理,並且作用量積分對於洛倫茲變換保持不變,故作用量必是一個標量函數和一階微分;對於一個自由粒子,標量函數必是間隔,在過渡到經典力學確定準確形式,由此獲得了相對論力學的拉格朗日函數。

第一次讀場論的電磁場部分的時候就覺得這又是朗道卓爾不群的藐視其他物理書,原因有二吧。第一,場論的電磁場理論建立在四維空間和狹義相對論基礎上。在場論的序言摘錄就闡述了完整的、邏輯上嚴謹的驗證電磁場理論本身就包含了狹義相對論。在四維視角的電磁場理論必涉及勢和場的洛倫茲變換,有助於解釋和理解場分解為電場和磁場只有相對意義[2]。場論的脈絡就完全與一般的電動力學書相反,但不得不承認很成功。第二,基本計算都建立在張量分析基礎上,在真歐式空間(包括復歐式空間)中矢量不需區分逆變矢量與協變矢量,但在閔可夫斯基空間中度規為-1的指標的上升或下降需要改變符號,因此做這樣的區分就十分重要並且有必要,特別是在廣義相對論中將引力幾何化更是如此。從變換群的角度上說,我們必須區別函數行列式為+1的正常正交變換群和還包含有函數行列式為-1的更廣泛的混合正交變換群[3]。洛倫茲群的不變式理論具有四維矢量和張量計算的形式。

在這兒就是讓我覺得最驚豔的地方了:最小作用量原理推導麥克斯韋方程組。在推導運動方程的時候認為場是已知的,只變分粒子的軌道;那在給定電磁場中運動電荷的作用量由自由粒子作用量、粒子與場的相互作用量組成;前者在相對論力學已經知道全部內容,後者則必包括表徵粒子的量和表徵場的量。場的性質由四維勢表徵,在這裡用勢表徵不但有數學上的方便,也更具有物理真實性[4]。在三維形式下分解四維勢為標勢和使矢勢,獲得了作用量形式,就知道了在給定電磁場中運動粒子的拉格朗日量和運動方程。實際上也就是第一對麥克斯韋方程組。在四維形式下使用最小作用量原理就獲得了四維形式的電荷運動方程和電磁場張量,而電磁場張量是一反對稱張量,電磁場的能量動量張量是一對稱張量,形式對稱,物理意義明顯。在推導場方程,即第二對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時候,認為電荷運動已知的,只變分勢;因為電磁場滿足疊加原理,故場方程必是線性微分方程組,則作用量必是場的二次式構成的標量,形式就是電磁場張量的四維標量。對於電磁場來說知道麥克斯韋方程組就獲得了相關的所有知識。而在輻射的內容中讓我感到尤為不同的是在輻射中經常使用譜分解。

狹義相對論是基於相對性原理的,只對於慣性系物理規律成立,即只適用於慣性系。但愛因斯坦在1916年的長篇論文《廣義相對論基礎》中提出:「要用在所有坐標系中都成立的方程來表述自然的普遍定律,就是說,它對於任何變換都是協變的(廣義協變)。」(在這裡場論提出注意:具體的物理現象,包括物體運動的性質,在所有的參考系中是不同的)那麼基於等效原理[5]以及從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等同出發,將引力場幾何化。由引力場變換到非慣性參考系等效的場,時空度規則決定曲線坐標系的所有幾何特性,這個時空度規實際上就是黎曼度規。實際上通過黎曼幾何,我們看到有引力存在(有物質存在)的空間存在一個非零的曲率張量,故而時空是彎曲的而不是平直的[6];在引力場中的物體遵循測地線運動,測地線上矢量的協變導數為零,即測地線是引力場中的極值曲線。場論指出不可能用任何坐標變換使決定其度規的量在整個時空都化為伽利略坐標的值,這樣的時空稱為彎曲時空(將黎曼度規的十個獨立各量通過坐標變換到伽利略坐標的值一般是做不到的)而這在平直空間中是可以做到的。通過變分引力場的作用量與物質的作用量就獲得了愛因斯坦方程(引力場方程),方程的左邊是代表空間曲率的曲率項,方程右邊是物質的能量動量張量。方程的係數由近似情況下牛頓的引力理論確定,但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比如討論引力勢我們知道在史瓦西場運動的粒子,只要能量足夠大就會墜落在引力源。在中心對稱情形下求解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這一非線性方程,我們在史瓦西球上獲得引力坍縮和黑洞的相關內容。場論裡關於引力的內容感覺下來就是也具有朗道風格,但好像沒怎麼特別感覺到那種對全書系統的把握,可能是後面增補的緣故,也是因為引力的確十分抽象,不懂不通之處也大多在此。而據我所知,做引力的人也真的很少很少,不過今年據說發現了原初引力波的證據,如果證實又是廣義相對論理論的一大成功之處啊。

甲午年九月十一

雲霄於家中展書重翻場論回顧懷念留

[1].仿射空間中非對角元為0,對角元為 的度規空間稱為歐式空間;度規所有對角元具有相同符號稱為真歐式空間,同時具有不同符號稱為偽歐式空間;度規中三個對角元有相同符號,另一個具有不同符號稱為閔可夫斯基空間。

[2].電場或磁場在某一慣性系不存在,卻同時在另一慣性系存在;或是在某一慣性系運動的磁鐵引起感應現象,在另一慣性系導體運動產生感生電流。

[3].在泡利的相對論中首次看到這個概念,更詳盡的內容參考了Jackson的經典電動力學,下冊第11章11.7洛倫茲變換的矩陣表示;無窮小生成元(1980年12月印刷),其中稱為正常洛倫茲變換、非正常洛倫茲變換;前者相當於連續施以恆等變換,後者在空間反演和時間反演中取不同符號。但在場論中並不重要。

[4].在經典的洛倫茲的理論中,四維矢勢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數學輔助函數,但卻沒有直接的物理意義。但在量子力學的A-B效應卻指出勢具有可觀測的物理真實性。勢是比場更重要的真實物理量。

[5]場論指出,與非慣性參考系等效的場其實並不完全與「實際的」引力場一樣。在與產生場的物體的無窮遠處,「實際的引力場」總是趨於零,與非慣性系等效的場在無窮遠處無限制地增大或者總保持有限值。選擇適當的參考系只能消除空間中某一小區域內的引力場。

[6]彎曲時空是完全不同於歐幾裡得空間的,在完全空間中的直線在浸沒於更高階的平直空間中是曲線;在沿閉合迴路平行運動的矢量回到起點與原來矢量不重合;按照歐幾裡得幾何定義的幾何圖形會發生偏差:三角形內角之和不為PI,遠的周長與半徑之比不為2PI等等。

朗道集結號(微信號:ldjjhwx):朗道-慄弗席茲《理論物理學教程》微信。這裡是物理學專家與讀者溝通的橋梁,做物理人需要的書是我們的目標,致力於打造理論物理學術圖書出版高端品牌。

讀者交流QQ群373454863

相關焦點

  • 朗道和慄弗席茲的《理論物理學教程》|展卷
    Lifshitz, 1915-1985)是朗道的第一批學生,19歲就和朗道合作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在固體物理、引力論和宇宙學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1979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朗道在物理學上最重要的十項科學成果(朗道十誡)朗道不僅是偉大的物理學家,還是傑出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視教學工作,撰寫了大量的教材和科普讀物。
  • 朗道曾給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進行排名,為何名單裡沒有楊振寧?
    先說說朗道這個人吧。朗道非常聰明,他出生於1908年1月22日,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因此朗道的幼年時期得到的教育也是相當好的,他的父母都非常崇尚科學,這對於他本人的影響也很大。有人說朗道生不逢時,這是怎麼回事呢?
  • 物理學家朗道給科學家們做了排名,為什麼名單中沒有楊振寧?
    不過,在物理學界,還真有一位大神給自己的同行(包括他)進行了排位,這個人就是朗道。而且它的排名還有一個專有名詞:朗道標度。那具體是咋回事呢?朗道朗道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比較陌生的,但是他在物理學界是鼎鼎大名,是蘇聯近代物理學界絕對的大牛,而且是沒有之一。
  • 《列夫 朗道:娜塔莎》刪減上線,DAU只不過是一場作秀
    前段時間爭議挺大的DAU最近在其官方網站放出了兩部相關電影的資源,一部是《列夫 朗道:娜塔莎》,另一部是《列夫 朗道:退變》。 DAU掀起的討論實在是太大了,聽說當晚資源出來的時候,國內好多的字幕組都是連夜想辦法破解,生怕錯過了這第一口的蛋糕。
  • 有效場論的世界
    不過後來學習了量子場論,我才意識到有效場論的觀念恰巧回答了小愛的這個難題。有效場論觀念說的就是,我們可以就每個尺度層次找出其中的規律來。在你所考察的層次中,起關鍵作用的那些因素無需你進入到更小尺度就可以找出來,且數目一般總是有限的。有限這一點很重要。正是因為這因素有限,你原則上便可以據此理解發生在這個層次上的所有現象。
  • 統一場論(1)
    統一場論是個不怎麼規範的物理學概念。傳言,晚點的愛因斯考的一個思考點,就是希望把不同理論與公式,統一到一個說法,以及一個公式裡來。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上)
    統一場論把質點的一切性質歸咎於質點在空間中的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討論質點內部情況是沒有意義的。統一場論主要是描述物體【或者說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因而統一場論也可以叫空間運動學。以上統一場論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空間和質點不能相互轉化。這個表明宇宙是二元的,不是一元的。至於宇宙為什麼是由質點和空間構成,空間和質點是不是由更基本的東西構成,質點和空間為什麼不能夠相互轉化?這些問題統一場論無法回答,統一場論只是認定了這個事實,並且以這個事實為理論基礎,展開推理。
  • 師講堂預告 | 張益唐教授解說數論中的朗道-西格爾零點問題
    他將為大家帶來「數論中的朗道-西格爾零點問題」主題演講。本期大師講堂無需報名。屆時,歡迎我校師生及廣大市民朋友前往我校道遠樓理事會會議室參與活動。主題:數論中的朗道-西格爾零點問題講者:張益唐教授日期:2019年6月25日,星期二時間:下午3:15-4:30地點:道遠樓理事會會議室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下)
    四十七、從統一場論導出磁場是電場相對論效應。在以上的統一場論動力學方程F = dP/dt = Cdm/dt- Vdm/dt + mdC/dt - mdV/dt中,(C- V)dm/dt = Cdm/dt - Vdm/dt是質量隨時間變化的力,簡稱加質量力,統一場論認為是電磁力,其中Cdm/dt 是電場力,Vdm/dt是磁場力
  • 機器學習-概率論的簡單回顧
    機器學習基本概念-模型選擇1 概率論簡介在這一章中,我們將更詳細地討論概率論。讓我們先停下來問問:概率是什麼?我們都熟悉這個短語硬幣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但這意味著什麼呢?實際上,對於概率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頻域解釋。在這個觀點中,概率代表事件的長期頻率。例如,如果我們多次拋硬幣,我們預計有一半的概率是正面朝上的。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中)
    三十二,統一場論動力學方程。前面的統一場論基本原理指出,一切物理現象都是質點在空間中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的空間本身的運動】所形成的統一場論給出了力的義為:力是物體在空間中運動【或者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運動狀態在某一個空間範圍【或者某一個時間內】的改變量。
  • 場論那些事(一)
    前言其實在高中時期,筆者就對場論這部分的知識頗感興趣.但由於基礎知識的欠缺,一直沒能夠完整地學習場論的知識
  • 規範場論與微分幾何
    敘論場論及微分幾何分別是物理和數學中的兩門重要的學科。場論肇始於麥克斯韋的電磁學(我們姑且不論牛頓的重力理論), 如今已是解釋基本粒子的最有力的工具。這兩門學科在歷史上雖然是各自發展, 但是現在大家已了解, 事實上它們卻是同一件事情的一體兩面。然而這種認知過程卻是相當曲折,前後歷經了將近百年的時間, 並且經過歷史上最聰明的頭腦的努力才達成的。
  • 談談我對量子場論的認識
    學習量子場論,首先要理解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次,還需要一些數學基礎,主要是泛函分析和近世代數。    我們先談談泛函分析。什麼是泛函?泛函是一種映射。我們之前學習函數時學過,函數也是一種從定義域集合到值域集合的映射,函數是從數映射到數。泛函是從函數映射到數。而量子力學中的算符是從函數映射到函數的變換。
  • 今天誕生的「育論場」,以後就拜託各位多多關照了
    老實說,【育論場】,光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跟教育相關的公眾號。在這段最迷茫的時間裡,我曾經想過,把【育論場】這個名字改為【教育書記官】,靈感來自於我很喜歡的一部日本漫畫,叫《歷史之眼》,講述的是馬其頓王國繁盛時期,亞歷山大大帝身邊一個書記官,作為歷史之眼,記錄下了那段風雲時代的故事。
  • 兩國學者共論中印建交70周年:回顧與展望線上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
    兩國學者共論中印建交70周年:回顧與展望線上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清華新聞網4月7日電  2020年4月1日是中印兩國建交70周年紀念日,雙方領導人互致賀電。在此背景下,清華大學「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攜手清華大學學生「一帶一路」研究協會,舉行了「中印建交70周年:回顧與展望」線上學術論壇。
  • 科學百科46期丨「統一場論」是什麼?
    有些則是當代科學技術的前沿陣地,如黑洞、統一場論、夸克、快子、金屬氫等。作者對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它們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有沒有希望得到解決等問題均作了回答。▼在十九世紀中期,人們就已經知道了四種能越過真空發生作用的現象。
  • iG輸給FPX S9總決賽iG vs FPX四場比賽視頻回顧
    iG輸給FPX S9總決賽iG vs FPX四場比賽視頻回顧 11月2日晚上,在今天英雄聯盟S9的總決賽半決賽迎來了LPL戰隊的內戰,iG和FPX最終經過四場比賽的角逐,F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