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場論(1)

2021-02-18 盛年紀

統一場論是個不怎麼規範的物理學概念。傳言,晚點的愛因斯考的一個思考點,就是希望把不同理論與公式,統一到一個說法,以及一個公式裡來。有人把這種統一場稱為上帝之解。

 

從哲學看,不同只是形式,同才是本質。當然,我們沒法真正的去到「上帝之解」的深度。可以追求下那個方向。能夠找到不同事務的源起點,可以更快的理解事務的規律。甚至幫助去分析新出現的事務。自牛頓開始物理學探索,頂尖大腦孜孜以求,最後落地也只是幾個公式。就是這麼幾個公式,奠定了人類文明的等級。甚至可以說,統一場去到什麼程度,決定了事務規律的高度。

 

用統一場論來看商業。

 

經濟與商業的發展,一大創舉,就是建立分工體系。分工意味著專業,低成本,高品質。分工的細緻程度,外在決定因素是市場規模的發展。分工有很多類型。產業分工,供應鏈分工,職位分工,圈層分工,等等。一個分工就是一個場。

 

場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多種元素形成一個邊界清晰的運轉,對這個邊界裡面的事務總表達,就可以稱之為場。與場類似的表達,閉環,生態,平衡,分類,等等。

 

帶邊界的事務很多,每一個都是場。場也很多。大場之間套上小場。場與場之間鑲嵌進去,有個共同部分。環環相扣,大小相套。相扣與相套,就是相關性的兩種表現。相關性的表現還有很多,比如鏡像。什麼相關性,一個存在支持或否定了另一個存在。這樣一來,每個具體存在都是有內在相關性的,或遠或近,或強或弱。此時,看到的就是統一,而不是分工。

 

分工是一種發展方式,統一也是一種發展方式。兩種方式,既對立又統一。

 

分工是關注關鍵成本與關鍵收益。附帶成本不希望有,溢出收益也無法收攏。很多大公司遇到危機,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出售一些產業。要麼這個產業虧損,要麼與其他產業沒有相關性。定義了主體產業的成本與收益,其他的就屬於附帶成本,是需要去掉的。同樣一個產業公司,某公司賣,另一個公司買。不是說另一個公司有較好的企業經營水平,可以搞什麼休克魚療法。而是另一個公司有個產業資源的基礎,可以將原本的溢出收益,定向的輸入給新公司。或者,新公司的溢出收益,也可以定向輸入給已有的產業體系。

 

可見,賣公司是考慮到減低成本,買公司是為了增加溢出收益。為了溢出收益,支持更多的附帶成本是否划算。這就是實際運營所要實現的結果了。

 

很多人對企業價值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規模化的程度。規模化後各種成本就極大降低了。能夠低成本,並不意味著企業有發展性。企業價值最重要的評估方式是發展性。發展性是可持續增長。可持續增長看三個方面,機會,組織,競爭。組織有能力上的新陳代謝,也有心態上的新陳代謝。除了新陳代謝之外,還要開枝散葉。合在一起,就是組織的可持續性。機會有舊有的優化,也有新晉的開創。某些地方要精耕細作,某些階段需要大刀闊斧。不要被舊機會綁住手腳,也不能被新機會迷花了眼。競爭要從三個層次展開,向下要兼併與支持,同級的要正面對抗與抬高行市,向上要甘做配套與小心圖謀。三個層次,兩手策略。如此才能實現可持續競爭。

 

西方學者將近代史的起源歸結為航海大發現。之前,世界上大部分區域是獨立發展的,各種產品沒法貿易,各種思想沒法流通,更重要是,各種發明也辦法廣泛應用。遙遠世界,就靠一些特別產品所開創的商路,九死一生的牽掛著。

 

從商業與技術發展,中國近代史可以推導到明中期。而從地理發現看,則要從鴉片戰爭開始。被迫加入一個更大的統一場裡。統一場裡,對具體分工,會提倡場力。場力,可以理解成平臺力,生態力,環境力。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裡的行與郎,就是場力。分工的競爭力在於專業。專業+場力,就是最終結果。

 

單位價值,要有路徑與邊界。這兩個東西清楚了,才能評估損益。統一場論的形式,也是一個單位價值。相對分工而言,路徑更長,邊界更大。路徑與邊界不出來,損益就無所適從。

 

在執行統一場論,一方面要建立更透徹的理論,另一方面要開發更簡約的公式。理論與公式,都在圍繞著成本與收益而展開的。

 

以上。

 

灰鳥  2020.10.16  於  1126

 

相關焦點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上)
    三十一,統一場論動量公式。三十二,統一場論動力學方程。三十三,場的三種定義形式三十四,解釋牛頓力學三大定理。三十五,證明慣性質量等價於引力質量。統一場論把質點的一切性質歸咎於質點在空間中的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討論質點內部情況是沒有意義的。統一場論主要是描述物體【或者說質點】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因而統一場論也可以叫空間運動學。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下)
    四十七、從統一場論導出磁場是電場相對論效應。但是,統一場論有著不同的看法。統一場論認為一個物體具有能量在相互運動的觀測者看來數量是一樣的,能量對於不同的參考系仍然是守恆的。不同的觀察者看到的只是粒子運動形式有所不同,而粒子總的能量是不變的。統一場論認為能量是物體相對於我們觀察者在某個空間範圍內的運動量或者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運動量。
  • 張祥前的統一場論(中)
    三十二,統一場論動力學方程。前面的統一場論基本原理指出,一切物理現象都是質點在空間中運動【或者質點周圍的空間本身的運動】所形成的統一場論給出了力的義為:力是物體在空間中運動【或者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運動狀態在某一個空間範圍【或者某一個時間內】的改變量。
  • 科學百科46期丨「統一場論」是什麼?
    有些則是當代科學技術的前沿陣地,如黑洞、統一場論、夸克、快子、金屬氫等。作者對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它們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有沒有希望得到解決等問題均作了回答。▼在十九世紀中期,人們就已經知道了四種能越過真空發生作用的現象。
  • 如果愛因斯坦沒有為統一場論浪費 30 年,21 世紀物理會成什麼樣
    而其耗盡半生精力研究的統一場論,也是以統一引力場和電磁場為目標,實現物理史的第二次大一統。場論的概念同樣是起源於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場」,在某種空間區域,其中具有一定性質的物體能對與之不相接觸的類似物體施加一種力,這就是「場」。那麼一個帶電物體對其他帶電物體施加一種力(吸引力或排斥力,取決於極性)。磁體周圍有磁場。
  • 愛因斯坦統一場論"失落一頁"找到了,為什麼會引起全球震動?
    但是「統一」確實是理論物理的一個傳統。我們知道,物理學就是在一步步統一過程中。舉個例子,電磁學,本來電學和磁學是獨立的,通過法拉利和麥克斯韋的研究和實驗,就統一起來了,電磁現象同一個現象、不同的表現而已。接著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物理學家又把電磁學和弱相互作用統一起來,弱相互作用是一種亞原子的相互作用,原子核的。
  • 朗道《場論》的些許回顧
    相對性原理結合相互作用傳播速度的有限性稱為愛因斯坦相對性,為滿足間隔不變與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協變性,四維時空不是真歐幾裡得空間,而是基於更普遍的仿射空間的偽歐幾裡得空間——閔可夫斯基空間[1],參考系之間的坐標變換遵循洛倫茲變換,數學上表示為四維時空軸之間的旋轉變換(閔可夫斯基指出)。
  • 統一場論:意識與物理的統一
    探尋意識與物質的關聯,實現科學的統一。信息與能量的統一人腦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物質構造的物理腦(物質腦結構——能量);另一部分是意識感知現象(意識與思想——信息)。故而,人腦是實現信息與物質(能量)轉化的系統。
  • 有效場論的世界
    不過後來學習了量子場論,我才意識到有效場論的觀念恰巧回答了小愛的這個難題。有效場論觀念說的就是,我們可以就每個尺度層次找出其中的規律來。在你所考察的層次中,起關鍵作用的那些因素無需你進入到更小尺度就可以找出來,且數目一般總是有限的。有限這一點很重要。正是因為這因素有限,你原則上便可以據此理解發生在這個層次上的所有現象。
  • 談談我對量子場論的認識
    學習量子場論,首先要理解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次,還需要一些數學基礎,主要是泛函分析和近世代數。    我們先談談泛函分析。什麼是泛函?泛函是一種映射。我們之前學習函數時學過,函數也是一種從定義域集合到值域集合的映射,函數是從數映射到數。泛函是從函數映射到數。而量子力學中的算符是從函數映射到函數的變換。
  • 規範場論與微分幾何
    敘論場論及微分幾何分別是物理和數學中的兩門重要的學科。場論肇始於麥克斯韋的電磁學(我們姑且不論牛頓的重力理論), 如今已是解釋基本粒子的最有力的工具。這兩門學科在歷史上雖然是各自發展, 但是現在大家已了解, 事實上它們卻是同一件事情的一體兩面。然而這種認知過程卻是相當曲折,前後歷經了將近百年的時間, 並且經過歷史上最聰明的頭腦的努力才達成的。
  • 場論那些事(一)
    前言其實在高中時期,筆者就對場論這部分的知識頗感興趣.但由於基礎知識的欠缺,一直沒能夠完整地學習場論的知識
  • 教師招聘高中政治《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教案
    教師招聘高中政治《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教案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設計是試講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試講離不開一篇好的教學設計,然而,在實際備考過程中,許多考生對教學設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學設計到底應該包括哪些環節。
  • 今天誕生的「育論場」,以後就拜託各位多多關照了
    老實說,【育論場】,光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跟教育相關的公眾號。在這段最迷茫的時間裡,我曾經想過,把【育論場】這個名字改為【教育書記官】,靈感來自於我很喜歡的一部日本漫畫,叫《歷史之眼》,講述的是馬其頓王國繁盛時期,亞歷山大大帝身邊一個書記官,作為歷史之眼,記錄下了那段風雲時代的故事。
  • 論真理的範圍性——範圍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又如一些科學哲學家,希望建立一個既能解釋宏觀現象又能解釋微觀現象的統一場論。從範圍論的視角看,若要建立這樣一個統一場論,首先應做到兩件事:第一,比如硬幣,我們能夠把硬幣的正面和反面統一為一個面;第二,我們的眼睛能夠看清自己前後左右上下所有的東西。如果這兩件做不到,那麼統一場論就不可能建立。
  • 「「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五場: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
    預告 第五場: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作為德國媒介理論的開拓者,弗裡德裡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德希達」。其研究興趣廣泛,學科視角豐富,從歌德、平克·弗洛伊德到戰爭,從留聲機、電影到打字機,從古希臘哲學、數學到計算機(硬體和軟體)都有涉及。
  • 相對論和統一場論中時空方程的相互推導
    統一場論【百度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是在相對論基礎上建立的,統一場論沒有完全否定相對論,只是對相對論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升級。相對論沒有給出時間的物理定義,而統一場論給出了時間的物理定義,並且揭開了時間、空間的本質,提出了矢量光速的概念,擴展了相對論的內容。
  • 論陰陽邪正及其對立統一的條件:
    常說陰陽對立統一,既對立,又統一,又互相滋生,互相轉化。其實這種說法是概念不清,含糊其辭。陰陽什麼時候互相對立?互相消耗?什麼時候互相統一?互相滋生?其實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含糊的。先講陰陽的對立問題:當陰陽有一方為邪氣的時候,他們才是對立的。
  • 預告 |「「中傳出版領讀者」計劃」第五場: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
    第五場· 預告吳璟薇讀《基特勒論媒介》作為德國媒介理論的開拓者,弗裡德裡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德希達」。其研究興趣廣泛,學科視角豐富,從歌德、平克·弗洛伊德到戰爭,從留聲機、電影到打字機,從古希臘哲學、數學到計算機(硬體和軟體)都有涉及。
  • 報名 「百年相對論」第三場:朱傳界與超弦理論
    ① 牛頓力學統一了機械運動, 天體運動和蘋果(手機)落地;② 麥克斯韋(方程)統一了電現象和磁現象,也將光納入了電磁波;③ 原子論和分子論統一了物質結構,給出了熱力學和統計力學規律的微觀解釋;④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統一了平直Minkowski時空和引力;⑤ 愛因斯坦嘗試統一引力和電磁相互作用力但沒有成功;⑥ 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