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小心了,隱翅蟲會要孩子命。」最近一段時間,一個關於「隱翅蟲體內含有劇毒,叮了小朋友可能致命」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裡瘋轉。就此,記者從解放軍第425醫院皮膚科了解到,隱翅蟲會致命的說法是謠傳,但當前的確是兒童皮膚病高發季節,除了常見的溼疹、皮炎外,隱翅蟲引起的皮炎也較多。
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青腰蟲」,狀似白蟻,體長約0.5釐米—1釐米,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故俗稱「青螞蟻」,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隱翅蟲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
解放軍第425醫院皮膚科博士周迪表示,每年的五、六月是兒童皮膚病的高發季節,許多家長在帶孩子出外遊玩,回來後發現孩子身上起了各種疙瘩、紅斑,甚至是水皰,不少都是由隱翅蟲引起。
周迪強調,隱翅蟲並不會蜇人,即使附著在人體上也不會造成傷害,有毒的其實是它身體裡的毒液。因為隱翅蟲身體中含有膠凍狀的酸性液體,起「隱翅蟲素」,腐蝕性強。皮膚接觸10~15秒就有反應,產生劇烈灼痛感,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是為隱翅蟲皮膚炎,但只要不撓、及時治療就沒有大礙。
對於隱翅蟲爬過皮膚後是否對皮膚造成傷害,周迪告訴記者,通常不會,因為蟲沒有被打死,毒液沒有流出來,因此被隱翅蟲爬過後,務必保持患處清潔,一般不會發病。但是,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應立即到權威醫院的皮膚病科就醫,一般醫生會開具藥物口服和塗抹患處,約兩個星期後癒合。
當隱翅蟲的體液不小心弄到皮膚上時,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呢?周迪介紹,由於其體液呈強酸性,所以應用鹼性物質進行中和,如牙膏,蘇打,肥皂水等對皮膚進行處理(不可用燒鹼等強鹼性物質),然後用清水洗淨,缺乏以上條件時可用大量的清水衝洗。若進行以上處理後仍然發生皮膚紅斑、糜爛、水皰並伴有明顯疼痛,應及時到專科醫院的皮膚科門診就醫。
由於隱翅蟲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家庭如何防治隱翅蟲呢?周迪建議,一是針對隱翅蟲的食腐特性,搞好環境衛生,消滅隱翅蟲孳生地,家庭中可裝置紗門紗窗,防止隱翅蟲進入室內;二是發現隱翅蟲落在皮膚上時,不要用手拍擊,應將蟲打落在地,用腳踩死;三是若蟲體接觸過皮膚,應及時用肥皂清洗,然後塗5%碳酸氫鈉溶液或10%—20%氨水,以中和酸性毒液。若皮損處紅腫或糜爛,應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溼敷,待滲液減少後塗氧化鋅油;四是口服抗過敏藥,如氯雷他定,一天2次,一次5毫克。如患兒還伴有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中毒症狀,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總之,對付隱翅蟲的方法可以總結為:千萬別用手去拍擊,發現它在身上爬行,將它吹走。如果不小心將其拍死在皮膚上,立即反覆衝洗。如發現皮膚有異常反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