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父母對於子女成長的關注度正在不斷提高。現如今很多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與精力甚至已經遠遠大於自身工作。
然而,孩子的成長並不只是取決於父母單方面的付出,成長環境也會產生比較顯著的影響。
前段時間,寶媽溫女士碰到了一件令其十分費解的事情。
據悉,溫女士的女兒今年四歲,正在當地一所幼兒園上學。前段時間,溫女士到幼兒園接孩子放學時,女兒吵著要上廁所,於是溫女士便帶著孩子找廁所。
在抵達廁所時,溫女士感覺有些不太對勁,但一時間說不上來哪裡有問題,於是便帶著女兒往裡走。
剛進入廁所,溫女士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根據溫女士所說,當時有好幾個孩子在使用廁所,而在這之中竟然有3個男孩。
那一刻溫女士才突然明白自己起初為何感覺不對勁,因為公共場所的衛生間都會分設男女廁,而這所幼兒園的廁所卻只有一間並且是男女共廁。
發現這個情況以後,溫女士即刻在家長群上反饋這個消息,跟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在收穫幾名家長的驚訝回復之外,她還從部分家長的言論中得知,這所幼兒園施行的是男女混睡。
也就是說,在這所幼兒園上學的孩子,壓根就沒有男女之分,不論是午睡還是上廁所,都是男女混合,這在溫女士看來是極為荒唐的做法。
然而,面對家長的質疑,校方卻表示全國大多數地方的幼兒園都是如此,希望家長能夠保持理性並對校方的管理予以理解。
相信除了溫女士以外,還有很多家長也認為這樣一種管理模式過於荒唐。那麼,校方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考慮才作出這樣一個無理的決定呢?
幼兒園男女混廁混睡的原因
1、幼師資源緊張
不同於中小學教師,幼兒園的教師除了要具備基本的教育能力以外,還需要擁有照顧孩子的職業素養。然而,在現如今的社會,大多數年輕女性都希望從事一份高薪職業,這就導致很多幼兒園的幼師資源處於緊張狀態。
在教師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如果將孩子依照性別進行區分照顧,那麼難免會有照顧不周的時候。因此,不少幼兒園為了應對這種狀況,一般會採取男女混合睡覺、上廁所的管理模式。
2、園區課室匱乏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我國新生兒的數量正在逐年增長。然而,絕大多數地區幼兒園的開辦速度並沒能與新生兒增長速度相匹配,這種尷尬的境況直接導致很多幼兒園不得不硬著頭皮強行擴招。
當招入孩子的數量超出幼兒園原本的承載能力時,幼兒園必然要面臨教學空間不足的問題。為此,不少幼兒園將原先的廁所、宿舍進行合併,以此騰出更多空間以供教學所需。
3、認為孩子不懂
有些幼兒園的管理者對於孩子的心智成長狀況並不了解,總覺得尚且處在四五歲年紀的小孩子對兩性關係還沒有具體概念,此時不對孩子進行性別區分管理並無大礙。
在這種念頭的驅使下,這些管理人員會將宿舍、廁所進行合併,以此降低辦學成本,提高經濟收益。
事實上,即便是四五歲的小孩也應該依照性別進行區分管理,否則將引發相當嚴重的不良後果。
幼兒園男女混睡共廁的危害
1、影響兩性認識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時就已經萌發兩性意識,對於兩性有了初步認知。例如:男生不能進女生廁所、女生不能隨便在公共場合撩裙子等等。
當孩子到了上幼兒園年紀時,他們早就已經具備了這些最基本的兩性認識。如果這時候幼兒園施行男女混睡共廁的管理模式,那麼很可能會推翻孩子此前的認知,導致孩子產生錯誤的兩性觀念。
一旦孩子對兩性關係產生誤解,那麼很可能會做出一些越過兩性界線的行為,不僅影響自身後續發展,同時還會危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2、引起性早熟
孩子的生長需要激素的刺激,而能夠刺激孩子成長的激素包括生長激素以及性激素。一般來說,性激素會在8歲左右分泌產生,其作用的結果就是讓孩子出現第二性徵。
而如果孩子從小與異性之間的舉止過於親密,那麼性激素的產生將大大提前。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孩子的第二性徵將提前到來,導致性早熟問題的出現。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