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枕頭、小被子不離手,「戀物情結」的真相是……

2020-12-20 親子派

1

小葉子四五歲的時候,正是我工作最忙的時候,不得已,跟婆婆商量了一下,讓小葉子中午過去睡個午覺,晚上我再去學校接他。

第一天下午,婆婆打電話過來說小葉子翻來覆去就是不肯睡,嚷嚷著沒帶「小奶牛」,老人家一頭霧水,甚至想去給他買個玩具牛抱著。

我趕緊阻止了她,告訴她「小奶牛」是小葉子從出生起一直用到現在的小枕頭,因為有奶牛圖案,就一直被他這麼喊,這麼多年,哪怕破了、舊了,也不肯換。

第二天早上,小葉子起來的時候特地把小枕頭帶上了,小小的書包塞個枕頭下去,立刻滿滿當當,他一邊塞還一邊碎碎念:「今天不會落下你了!」

有時,我不想讓他一個大男孩整天抱著枕頭到處跑,也會把枕頭偷偷藏起來,但是後來我發現,他離開了小枕頭真的會失眠,整夜整夜的鬧,於是我放棄了這個想法。

也許,對孩子來說,「小奶牛」是最親密的小夥伴,在那些跟父母分床的日子,陪伴他安然度過。這樣想想,也就釋然。

2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幾個朋友家裡:

小君2歲,每天都要抱著泰迪熊睡覺;

子晴快3歲了,還摸著媽媽的乳房睡;

雲浩5歲了,有人摸一下他的玩具車,還會被他揍.......

其實,這種「戀物情結」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在6個月時,孩子會出現戀物行為,這時,他們十分依戀媽媽的乳房,因為媽媽是他們安全感的來源。

2歲以前,是孩子建立愛和信任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會通過與身邊人的接觸來獲取安全感。如果父母不在身邊,他們的這種依戀情緒就會寄托在物品上。

曾聽朋友講過一個故事:

孩子每晚都要枕著媽媽的睡衣睡覺,這讓媽媽十分苦惱。一次爭奪中,媽媽問孩子,「為什麼非要枕著睡衣?給你換乾淨浴巾不行嗎?」

孩子哭著搖了搖頭,但憋著勁兒就是不肯撒手。

我想,只是因為上面有熟悉的「媽媽的味道」,換下後,孩子就失去了歸屬感。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寄託情感的物品就像媽媽的存在,給他們溫暖和力量,如果強硬奪取,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

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所以,想要幫助孩子解決這種「戀物情結」,需要更有效的方法。

1. 給孩子更多肌膚接觸,比如擁抱

教育家孫雲曉曾經說過:

「一個孩子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而一個沒有被父母擁抱過的孩子,心理上多少會有問題。」

初生的孩子,對父母的肌膚接觸有強烈的需要,長期被父母冷落的孩子,更容易把感情寄托在其他物品上,最後轉變成「戀物情結」。

一旦父母給孩子足夠多的擁抱和安撫,孩子就會明白,父母永遠站在他身邊,給他力量和支持,那麼,依戀物在他心裡的重要性就會慢慢淡化。

2. 尊重孩子,以物代物

著名運動員傅園慧從小就有「戀物情結」,沒有小毛巾她就睡不著覺,連訓練也心神不寧。

她的父母沒有要求她放棄這個依戀物,而是把它做成更容易被接受的物品——「摸摸」繩,讓它陪伴女兒一路成長。

寶媽們可以有意識地往孩子的世界裡添加新的依戀物,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先讓新的替代物進入孩子的生活,不斷強化它的重要性,轉移注意力,然後慢慢把舊的替代掉。

針對一些不符合年齡的玩具、破掉的小被子,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3. 陪伴孩子、鼓勵孩子交朋友

很多孩子的「戀物情結」源於父母小時候的缺席。因為工作忙碌等原因,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愛,也因此縮在自己的小世界,不願意與他人溝通。

寶媽們可以適當減少孩子獨處的時間,比如把孩子放在兒童餐椅上,陪著自己做家務,或者帶孩子出門踏青,鼓勵他和朋友一起放風箏、踩腳踏車等。

外界的善意和溫暖,能夠幫助融化孩子內心的恐懼和焦慮,父母的陪伴,朋友的幫助,能夠幫助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和勇敢。

孩子的「戀物情結」,源於內心深處缺失的安全感。

從現在起,多抱抱你的孩子,對他多說一句「我愛你」,帶他走出那個一人一物的黑暗世界,走向洋溢著溫暖和幸福的光明未來。

相關焦點

  • 傅園慧隨身攜帶「摸摸」,孩子的戀物情結,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很喜歡的東西。就像我一樣,小時候喜歡一個小枕頭,長大了之後還是沒有那個枕頭,睡不著覺。直到有了孩子之後,我才把這個毛病改掉。後來我發現我的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我就去諮詢了一下,這種行為,是孩子對於某種物品產生的一種依戀。
  • 傅園慧「摸摸」不離身,孩子有戀物怪癖,父母要怎麼處理?
    文|秘籍君生活中,孩子對某樣物品有特殊的依賴,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比如,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喜歡抓著奶嘴;爬行時期的孩子手絹不讓離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被子不讓換、舊玩具不讓丟等等。更有甚者,有的孩子長大後,還有明顯的「戀物」表現。
  • 歐陽妮妮一條被子盤24年,孩子的「戀物」情節,家長要重視起來
    在和粉絲互動的過程中,歐陽娜娜的姐姐歐陽妮妮自曝了自己擁有一個小怪癖:自己走到哪裡都必須帶著她的一條小被子,並表示如果沒有這條被子,自己就會睡不著覺。而這條被子也已經陪著她有24年的時間了。缺乏安全感是孩子出現戀物情結的主要原因雖然戀物情結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會有一個癖好,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但這其實反映出來的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一種現象,也是孩子出現戀物情結的主要原因。
  • 孩子入睡要抱娃娃、摸被子,出現這些「戀物」行為父母要反思
    朋友和我講,他5歲的孩子至今還在用嬰兒時使用的被子,每天晚上必須蓋著這個被子才能睡著,而且被子不論多髒都不讓洗,為此朋友經常偷偷的給孩子洗乾淨,還會引發一陣爭執。那麼還是沉迷於一件物品,到底正常嗎?01.孩子「戀物」究竟是什麼?孩子「戀物」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
  • 寶寶居然也會有「戀物情結」?背後原因竟然是家長做錯了…
    很多寶寶都有戀物的習慣,比如有的寶寶4歲了還要含著奶嘴,有的寶寶在幼兒園午睡必須要帶著自己的小被子,有的寶寶必須抓著媽媽的頭髮才能睡覺……如果你把這些東西從寶寶身邊拿走,寶寶就會大吵大鬧。 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嗎?寶寶為什麼會有戀物情節?家長要不要糾正制止呢?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 你家孩子有「戀物情結」嗎?7歲孩子摸上癮,寶媽:碎成渣也不扔
    後來節目組就問了她的爸爸,原來她小時候就有戀物情結,但是爸爸沒有在意,直到後來她長大了,依然戒不掉這個癖好。由此可見,這樣癖好如果家長不及時加以糾正,真的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正常生活。孩子的戀物行為是怎麼回事呢?
  • 24歲傅園慧「摸摸帶」不離身,孩子有「戀物情結」,父母該咋辦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不相同,個人習慣也大不一樣,甚至有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會養成一些小的「怪癖」,讓其他人非常難以理解,不知道其行為動機。那麼在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自己孩子養成的這些「小怪癖」家長是應該放縱還是制止呢?
  • 寶寶出現戀物情結怎麼辦?樹袋寶寶來支招
    還記得之前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手裡總喜歡拿著一個毯子,不管是在家還是去親戚家,總喜歡抱著這個毯子,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寶寶的戀物情結。由於寶寶戀物情結的存在,所以對許多父母來說,要抽掉寶寶的奶嘴、舊毛毯、枕頭,可以說是一項艱巨的工程。
  • 寶寶發現被子被洗了,氣得直跺腳,無奈之下的決定把奶奶萌到了
    聽完奶奶的話,寶寶無奈了,只好搬了個小凳子,坐在洗衣機旁邊看著等,等得久了,寶寶不耐煩地站起來想把洗衣機按停,甚至想暴力地將洗衣機打開。奶奶看到這一幕被萌到了,但也覺得有點對不起寶寶。網友一:我家寶寶平時最喜歡他那個枕頭,每天睡覺都得抱著枕頭睡。
  • 孩子上幼兒園奶嘴不離身?「戀物情結」別強制戒掉,循序漸進為佳
    孩子放學回來後,我跟孩子說:"兒子,媽媽給你買了一個新的奶瓶,很好看的哦,明天你就拿這個去上幼兒園吧"孩子搖搖頭說:"不要,我只要之前那個,不要其它。"我想,這就是孩子的"戀物情結"吧,看來要戒掉孩子的"戀物情結"要慢慢來,硬性強制戒掉或許只會讓孩子受到傷害。什麼是"戀物情結"?
  • 24歲傅園慧「摸摸帶」不離身,孩子有戀物怪癖,家長要阻止嗎?
    小姑娘很喜歡一個玩具布偶,走到哪裡都不離手,尤其是晚上睡覺一定要抱著,儘管布偶已經有些破舊,但是孩子視如珍寶。朋友擔心孩子這個習慣不好,說了好幾次,但每次女兒都倔強的抱在懷裡,有次不小心在小區裡丟了,哭得昏天黑地,爸爸在物業群裡連發幾條消息,最後找到孩子才轉哭為笑。
  • 24歲傅園慧「摸摸」不離身,娃的戀物情結咋破?三點父母需注意
    引言: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各種各樣你想像不到的「小怪癖」,比如喜歡某樣東西陪著自己睡覺,如果這個東西不見了,他們就會哭鬧睡不著。家長對於這樣情況,不要太過擔心孩子這樣是得了某種怪病,一般來說,孩子不離身,非常喜歡的東西被稱之為「依戀物」,這跟戀物癖不是同一種概念。
  • 孩子戀物癮背後竟是家長的原因?別讓你的行為毀了孩子
    關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戀物情結,他們的好奇心,正是幫助父母消除孩子戀物情結的一劑天然良藥。「過分喜愛」,是不正常的心理。這裡我們就需要分清楚孩子只是單純的「戀物情結」,還是嚴重得發展到了「戀物癖」的程度。
  • 被娃盤了6年的枕頭火了,6年來一直不捨得丟棄,網友:同款兒子
    小甜像往常一樣把這段有趣的回憶發到網上,並附上了舊枕頭的照片。沒想到竟然引來了很多有相同經歷的寶媽。一位網友給小甜評論道:「我和你有同款兒子,我家寶寶也很喜歡幼兒園時用的小枕頭,一直用到了上小學。」還有位寶媽說:「我女兒也有抱枕頭睡覺的習慣,不讓抱還會跟我生氣。」
  • 喜歡毛絨公仔的我,算不算是戀物癖?
    毛絨公仔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隨著如今市場上,多樣化的卡通毛絨玩具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再加上這些公仔抱到懷中都很舒適,讓人很放鬆,而且,它們新奇的外表,更容易引小孩子的關注和喜愛,甚至有的孩子吃飯、睡覺、玩耍都要抱著自己心愛的毛絨玩偶。
  • 家長學會這幾招,幫寶寶度過戀物期
    我媽在旁邊說:&34;,我完全不記得了,我說:&34;我媽說:&34;我聽了以後,帶小表妹回房間,把她的枕頭和玩偶都擺好,果然她抱著玩偶很快就睡著了,沒鬧人。孩子睡覺一定要抱著東西才能睡著,這種行為說明孩子對某個物品有依戀情結,習慣了物品的陪伴以後,如果某一天這個物品不在身邊就會出現不適應。那麼是什麼影響了孩子對物品產生這麼大的依戀感呢?
  • 孩子過分依賴安撫物,應強行戒除?2個方法引導孩子正確「戀物」
    3歲的天天是個可愛的女孩,她有很多的玩具,毛茸茸的兔子、可愛的長頸鹿、造型很萌的河馬……這些漂亮的玩具都擺放在家裡,但是讓她不離手的卻是一隻小灰熊,這個玩具是她過生日時姑姑送給她的。在天天睡覺的時候小灰熊是一定要放在床邊的,有時連吃飯都要抱在懷裡。
  • 孩子一件衣服「盤」了7年,爛成渣了也不讓扔,戀物怎麼辦?
    ,自然有戀物情結了。家長二:孩子已經養成習慣了,一下子奪走孩子的物品,肯定接受不了。家長三:嘗試慢慢讓孩子擺脫戀物吧,家長不可操之過急。為什麼孩子會戀物?所以,大部分有戀物情結的孩子,家長要進行一定的自我檢討,是否疏於關懷孩子,陪伴孩子等行為。
  • 1歲半寶寶愛吃手,睡覺還只認一張被子:孩子也有「戀物癖」?
    朋友傑西前幾天問我她兒子的事情,很是著急,她劈頭蓋臉第一句問話就是:「姐們兒,小孩也有戀物癖嗎?」聽了我大吃一驚,後來她詳細說了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就是說她家孩子小斐的事。小斐現在有一歲半了,孩子6個月之後,傑西要上班,就忍痛給孩子戒了母乳。
  • 歐陽妮妮「盤」了24年的被子,髒了爛了也不嫌棄,網友:是啥怪癖
    她身上的標籤無一不令人羨慕:伯克利高材生、大提琴演奏家等。很多人都知道歐陽娜娜還有一個姐姐和妹妹,三姐妹關係很好,姐姐歐陽妮妮顏值不輸妹妹,但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怪癖」,還因此被妹妹嘲笑。在姐姐歐陽妮妮的vlog中,三姐妹難得一起出鏡回答網友的問題,當問到「你的怪癖是什麼」的時候,歐陽妮妮說自己有一條從小到大一直蓋的被子,這條「盤」了24年的被子她每天都要帶著,髒了爛洞也不嫌棄,要抱著才能入睡。如果沒有就會睡不著覺,吃不下飯,還會感到焦慮。接著便向大家展示了她的小花被,並享受地聞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