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Slack的第一個產品經理。很感激那段時光中,讓我學習到了幫助產品和團隊成長的東西。現在我將這些內容分享給大家。
儘管Slack得到了很多關於其設計細節的稱讚,我覺得它的秘訣在於使用的起伏感。每一個產品都有其獨特之處,Slack也是如此。秘密在於你關注哪個部分。
你可以建立一個「平平」的產品:所有的部分都如它所需要的那樣好。但是,因為你的產品沒有獨特之處,如何能讓人記住它呢?如何能讓它激發用戶的熱情呢?贏得市場憑藉的是讓人印象深刻。
每個產品都有一張尋寶圖用於解鎖其真正的價值,其中會包括一個山谷。但是如何讓你的客戶向山谷出發?出發後,如何讓他們愉快的穿過山谷呢?「高峰」能夠幫助回答這些問題。
在Slack,我們總是嘗試在過程中去添加一些有趣的細節。
Paul Buchheit曾經說過一句經典的話 「如果你的產品很棒,它就不需要只是好而已。」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挑選3個關鍵屬性或特性,把它們做到非常非常好,然後忘記其他的。」高峰不需要太多。
事實證明,聚焦產品的「三個關鍵屬性」的產品交付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好的產品並不是在每個地方都做的僅僅超過最低限度,而是在某幾個地方有些閃光點。
建立產品的高峰和低谷。是的,1.0的版本在某些地方不大好看,甚至一些競爭對手有的大模塊完全沒有。但是你需要尋找機會去激發樂趣。這讓整個使用過程十分愉悅,高峰的光輝會讓人們穿過低谷。
這裡有一個Slack的很簡單的例子。你可能已經見過類似的東西1000次了。你確定要刪除嗎?發送?保存?回復?這類警報存在是為了讓用戶做出一個不可恢復的決定的。
奇怪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產品不會給你如何決定的指導。事實上,它們甚至會阻礙你的決策。
在Slack,我們有很多的標準模型來處理各種警示。但是這不僅僅是一個警示,所以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使用了各種方法來緩解這種緊張的氣氛。提示有多少人會受到影響,在哪裡受到影響有助於理解和量化。10個人並不會有很大影響,要是1000個人就要慎重了。我們預計這個功能會由管理員或者專家用戶使用。但是這個設計的亮點(高峰)在於:公雞。
有時候,即便是小小的決定也會帶來壓力。如果你決定修改你的信息,你可能會覺得不通知這些人不大好。如果你決定發送,你可能不大願意去打擾到這麼多人。
不論選擇哪種方式,你都有一個友好的朋友向你保證一切都好:有的時候你只是不得不打鳴(群發)。
我曾是Slack的第一個產品經理。很感激那段時光中,讓我學習到了幫助產品和團隊成長的東西。現在我將這些內容分享給大家。
Slack一向被各種媒體和報導所追捧。原因在於其增長速度飛快,並且得到了著名CEO的幫助,但還有另一個Slack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他們講公司背後的偉大想法的故事。
作為我前創業公司YesGraph的創始人,我們的公關質量和數量不值一提,但我們確實有一些偉大的想法。
Slack告訴我,如何將偉大的創意變成廣為流傳的故事。
何為偉大的創意?
偉大的創意不僅僅是一個產品概念,還是大多數人沒有預見到的未來願景。想到Peter Thiel提出的一個問題「人們願意追隨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偉大的公司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偉大的創意:與市場背道而馳。
每年都有無數的公司支持這樣的觀點。那麼,他們的創意去哪裡了呢?當然,每年也有無數的公司倒閉。但即使是這些支持者他們會常常忘記創立的初心,而被內部政治的現實或財務數字分散注意力。最好的公司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偉大創意。通過不斷地向世界講述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創意會從「背道而馳」變成常理。Thiel稱之為 「秘密」 ,以反映其十分罕見,但這些都是廣為人知的秘密。
講故事是一個用來吸引你的公司的注意力和獨特創意的重要工具。當你的創意傳播開來後,儘早推廣宣傳將會獲得豐厚回報,這個回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
所以,對於告訴內部員工和外部媒體的數量及質量有限的故事的大多數公司來說,這不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
更何況這些數量及質量有限的故事通常被描述成:新的投資!成長裡程碑!關鍵合作!要知道這些只是經營業務的技術細節,很少有人會通過這樣的故事來激發靈感。
你可能一斤更有了一兩個偉大的創意。那麼說出創意後背後故事吧!這些故事將幫助你抓住人們的想像力並將你的創意推廣到全世界。
來自Slack的一些故事的例子:
這些文章從各個角度生動、真實的講述了Slack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不是一個聊天軟體,而是讓你的工作變得更加簡單、愉快、高效的產品。沒有巨額的估值,只有特立獨行的CEO創建了帶給人們更多價值的軟體願景。不是為了其自己的發展,而是帶給用戶給多的利益。
Slack到目前為止尚未制定市場營銷預算,但是它講述的偉大故事就是其營銷策略,這是最好的策略。
我曾是Slack的第一個產品經理。很感激那段時光中,讓我學習到了幫助產品和團隊成長的東西。現在我將這些內容分享給大家。
現在許多初創公司專注於優化單一指標。甚至更多的關注於一個主要的數據源:分析、A/B測試、社交媒體、銷售、售後支持、內部討論等。將一個產品的細微差別歸結為單一指標使得事情變得簡單,但是產品開發本身就不簡單。在Slack,我們不會對某一個單一指標數據過度研究,單一指標或單一數據信息不足以真正推動產品開發。
一個關鍵原因是平衡:指標提升很少是沒有代價的。你發出的郵件,有的會被點開閱讀,有的不會。你添加的特性,可能會造成其他特性的使用障礙。用戶的花費伴隨著對產品和服務期待值的提升。更糟糕的是,單一指標經常會打破這樣的平衡。在分析報表上展示了用戶數量的增長,但其實用戶滿意度並沒有提升。當在Twitter上獲取到用戶反饋後,很容易忽略對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有些得失平衡很明顯,但是有些卻比較模糊或者是需要一段時間後才能觀察到的。專注於迎合現有客戶會限制你的成長並進入新市場嗎?新用戶的湧入會使得售後支持過載,最終敗壞產品名聲嗎?立即修復缺陷會體現你的快速響應,還是稍稍延遲並進行更有意義的改進更好呢?類似這樣的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它們需要系統的理解你的業務,而不是一個單一的指標框架。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伸手摘星,但是需要建立一個安全網。
首先,選擇可以達到具體願景的清晰目標,並對其進行廣泛的溝通。清晰的目標可以幫助每個團隊,每個成員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並且找出他們所承擔的任務可以為這個目標做出的貢獻。
在公司和團隊層面創建公開的目標文檔,讓每個員工將自己的工作與公司的使命連接。
其次,建立你的安全網。其實,願景是在未來想要實現的一系列賭約。如果這些賭約無法應驗怎麼辦?這些想要做出的改進的反面是什麼?不是每一個決定都需要進行詳細的成本效益分析,但需要思考這些問題。
每一個產品的決定都是一種權衡,要確保你兩邊都考慮到了。
當我加入Slack的時候,好評已經蜂擁而至。雖然我們剛剛上線,但那些早期用戶非常愛我們。這些這些用戶不多,但增長空間很大。那我做了些什麼呢?
我檢查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表明有一些像我們一樣的小的技術團隊有些不和諧的聲音。當然,他們喜歡我們的產品,但是他們知道我們的產品未來是需要支撐更大的團隊應用的。所以我開始拜訪Slack超過100+人的大型團隊。
這次經歷讓我大開眼界。我和那些天天使用Slack的人獲悉,他們從來不會給@lackHQ發支持請求。他們總的一些人喜歡Slack,但是平均來說愛恨參半。我關注到他們覺得有價值的部分是什麼,他們的痛點在哪裡,以及什麼地方他們完全沒有注意到。接著,我們對通知和搜索進行了改進,從而緩解了幾周內最嚴重的問題。
當時,並沒有太多的大型團隊客戶,但是因為知道Slack未來是需要支撐這部分用戶的,這幫助我們去關注和定義之前我們忽視的一些指標。透過用戶對產品的喜愛,我們發現了待改進的空間。
未完待續……
作者:Danny Gold
譯者:小婧,一名行走在實踐路上的資深業務分析師(BA),個人公眾號:與小婧同行 (xiaojing-jessieyj)。
原文地址:
第一部分:https://medium.com/what-i-learned-at-slack/what-i-learned-at-slack-b1522f318ae6
第二部分:https://medium.com/what-i-learned-at-slack/what-i-learned-at-slack-a1999f94254
第三部分:https://medium.com/what-i-learned-at-slack/what-i-learned-at-slack-154b96256374
本文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翻譯團隊@小婧 翻譯,未經本站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Sl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