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Hyperloop is edging closer to reality)
網易科技訊3月13日消息,據Engadget報導,自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首次在白皮書上提出所謂的「超級高鐵」(Hyperloop)概念,五年來發生了很多事情。成千上萬的人和數以億計美元的資金投入了這項工作,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馬斯克的未來夢想成為現實。儘管在5年來還沒有實現這個狂熱的夢想,但創新的步伐明顯加快,2018年已經出現幾項關於其未來的重大聲明。
有幾家公司正在競相成為第一個建立完全可運作的超級高鐵的公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在相對較短周期中取得最大成就的,就是Virgin Hyperloop One。它最大的成就在於利用籌集到的3億美元資金來建造DevLoop,即500米長的測試環境。DevLoop位於內華達沙漠中,那裡也正成為該公司磁懸浮-泵技術和乘客艙設計的試驗場。
由於DevLoop只是500米長的管道,該公司的測試乘客艙只能在剎車啟動前高速運行幾秒鐘。儘管如此,XP-1測試艙的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386公裡,預示著這種技術擁有光明的未來前景。Hyperloop One最初計劃將管道擴展得更長,但該計劃似乎已經擱置。相反,該公司將建造更長的測試管道,最終它將成為第一套完整系統的一部分。
在美國,Hyperloop One正尋求將東北地區的主要大都市聯繫起來,包括芝加哥、俄亥俄州的哥倫布以及匹茲堡。在西北地區,從懷俄明州的夏延(Cheyenne)通過丹佛,再到科羅拉多的普韋布洛(Pueblo),一條超級高鐵路線也正在被人們所關注。在中部地區,通過哥倫比亞連接密蘇裡州堪薩斯城和聖路易斯的路線正在被考慮,連接達拉斯、拉雷多、奧斯汀和休斯頓的路線也在探討之中。
然而,世界上第一條超級高鐵很有可能會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建造,而印度則宣稱自己正走在前列。今年早些時候,Virgin Hyperloop One與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籤署了一項協議,以調查在浦那和孟買之間建造線路是否可行。然而,與其他許多公司不同的是,該協議還包括承諾至少在這條線路上建設測試軌道。這意味著,在2021年之前,可能會有很短的超級高鐵開始運營。
與此同時,Virgin Hyperloop One與杜拜道路和運輸管理局合作,展示了乘客艙的概念設計。這一設計並不一定是這個富有酋長國的「最終設計」,每個乘客艙可以容納19名乘客。5人可以坐在黃金級別的座位上,而另外14人則坐在白銀級別座位上,儘管大多數人的旅程預計將在20分鐘左右完成,但真的需要這種不同程度的舒適度嗎?
超級高鐵領域的另一個巨頭是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HTT),這是一家利用志願者勞動的眾包企業。科學家、工程師、經濟學家和政府工作人員為這家公司免費工作以換取股票期權,以期HTT成功後獲得回報。HTT的開始很緩慢,但現在已經與許多地方政府達成合作。
今年2月份,HTT與俄亥俄州和伊利諾斯州的官員籤署了一項協議,以尋找連接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的途徑。這項研究的名稱是「大湖超級高鐵」(Great Lakes Hyperloop),將於2018年底完成。屆時,籌集資金建造真正的超級高鐵行動將開始。HTT還將其意向集中在韓國、印尼和捷克共和國。
除了各種各樣的調查和提議外,HTT還實現了其他幾個裡程碑。在2017年初,法國土魯斯市在新的創新園裡為該公司準備了3000平方米的空間。HTT似乎至少現在不必支付使用這個空間的費用,儘管交易的細節並未公開。2017年3月份,HTT宣布將建造首個乘客艙,預計將於2018年初完工。實際建設由Carbures SA公司負責,該公司為航空航天工業建造各種設備。吊艙本身長30米,直徑2.7米,重達20噸,能容納40名乘客。HTT表示,該吊艙的最高時速為1223公裡,這是超級高鐵的理論速度上限。
HTT的乘客艙將使用感應軌道(Inductrack),一種最初由美國政府開發的懸浮系統。感應軌道是由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設計的一種被動排斥力,使磁懸浮系統更便宜。這些原理很簡單:一個被磁化的物體可以對其他金屬塊再次發出脈衝。因此,除了在軌道上的超級冷卻、耗電的電磁鐵外,電感技術只存在於乘客艙上。
當然,HTT也出現了許多失誤,該公司使用自願的、沒有報酬的勞動力,這引發了人們對它是否是個正常運轉的企業產生質疑。例如,在2016年年底,曾有媒體透露,HTT已經籌集了超過1億美元資金,但其技術並不是真的。此外,HTT只投入了3180萬美元現金投資,而用700萬美元用於「實物和土地價值投資」。
在這個數字中,2600萬美元用於支付「工時和服務」費用,而獲得土地使用權則花了2200萬美元。這或許是個巨大的成就,說服人們和政府為在嶄新行業中前進的小公司貢獻價值。但與此同時,在整個過程中,也有些不誠實的氣氛揮之不去。
後來有消息說,覆蓋HTT乘客艙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將被稱為Vibranium,這個名字與漫威漫畫中「黑豹」和美國隊長使用的虛構金屬同名。現在,HTT已經成功地在美國註冊了這個商標,包括Vibranium和Vibranium Skin。但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它被當作賣點,那麼迪斯尼富有的律師們可能會站出來。
馬斯克對待超級高鐵的態度,從來都不是為了把這個想法推向世界,然後自己退出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忙於將SpaceX和特斯拉的概念變成現實。然而,SpaceX將繼續作為中立的仲裁者。該公司擁有自己的超級高鐵測試管道,並被用於學生設計乘客艙競賽。然而,馬斯克的立場去年開始改變,他在推特上說,他已經尋求在華盛頓特區和紐約建立超級高鐵線路的許可。
這位億萬富翁從未透露過誰將負責該項目的建設,儘管可以推測將由Hyperloop One承擔。畢竟,這家公司是由他的朋友創立的,員工都是前SpaceX成員。另外,它還有幾年的先發優勢。不過,這項工作實際上是由馬斯克的第三家企業、專門從事隧道建設的公司Boring Company承擔。
馬斯克之所以創辦了這家公司,目的是改造道路,他認為汽車需要在隧道裡行駛以避免交通堵塞。他創造了「閉路」這個名字來描述一種場景:車輛被磁懸浮雪橇載著通過地鐵區域。這些雪橇被稱為「冰鞋」,時速可達240公裡,目的是消除像馬斯克所在城市洛杉磯的擁堵。
至於馬斯克自己的超級高鐵,該公司目前正與聯邦和州政府官員合作,研究從華盛頓特區到巴爾的摩然後再擴展到紐約的線路。華盛頓特區本身和馬裡蘭州已經允許進行勘探挖掘。在華盛頓特區,該公司獲準在紐約大道53號下面開挖隧道。而在巴爾的摩,馬斯克可以在巴爾的摩-華盛頓公園大道的國有部分下挖出17公裡長的隧道。
當時,有人指出,馬斯克的重新參與對其他超級高鐵創業公司構成了生死存亡般的威脅。畢竟,馬斯克在金融、政治和技術領域都有巨大影響力,可以幹擾其他進入這個領域的人。更不用說SpaceX公司保留有超級高鐵的名稱,並可以迫使競爭對手停止使用該品牌。
與上述超級高鐵初創企業不同,Arrivo公司並沒有提議把人們放進真空管裡,並以高速將他們送至全國各地。它甚至沒有提議建立連接不同城市的線路網絡,儘管這將極大地減少短途航空旅行的需求。相反,Arrivo的計劃是在正常壓力下使用管道,再加上磁懸浮雪橇,將汽車和卡車從城市的一端運送到另一端。
Arrivo的想法是將最初的超級高鐵概念與馬斯克減少洛杉磯交通擁堵的計劃相結合,儘管實施的方式有所不同。這些管道將位於高速公路的中間地帶,車輛進出於指定的入口和出口。但汽車進入後,它們會搭載懸浮的雪橇,時速可達320公裡。乘客艙也可以使用這個系統從A點到B點。將來,乘客艙本身將是自動駕駛計程車。
現在,Arrivo已經與科羅拉多交通部門籤署了一項協議,以探索解決丹佛擁堵問題的方法。通過使用管道從一端到另一端,汽車可以避免堵塞「城市的動脈」。如果實施這個方案,目前機場和市區、或博爾德與丹佛市區之間的旅行時間最多將減少50分鐘。
Arrivo之所以值得關注,不僅是因為它正在開發的系統,還因為正在開發它的人們。布羅根·巴姆布羅根(Brogan BamBrogan,Hyperloop One聯合創始人、前首席技術官)、大衛·彭德加斯特(David Pendergast,Hyperloop One總法律顧問助理)、威廉·穆爾霍蘭(William Mulholland,Hyperloop One財務副總裁)以及納特·索爾(Knut Sauer,Hyperloop One副總裁)都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其中,巴姆布羅根於2016年7月離開公司,在超級高鐵行業引發了軒然大波。後來,他被自己幫助創建的公司指控存在騷擾和財務管理不善行為。一場與法律委員會的爭吵最終以一種所謂的死亡威脅告終,公司聯合創始人施歐文·彼西弗(Shervin Pishevar)在巴姆布羅根的椅子背上垂下了一根打結的繩子。訴訟和反訴緊隨其後,Hyperloop One聲稱巴姆布羅根和他的同夥「試圖發動政變」。到那一年的11月份,各種敵對行動已經解決,巴姆布羅根等人可以自由地建立他們自己的超級高鐵系統。
Arrivo計劃在今年的某個時候開始在科羅拉多州Commerce City建設測試軌道。這條800米長的軌道將耗資1500萬美元,並將被用於識別製造磁力雪橇最快、最便宜的方法。但是目前,關於如何有效實施Arrivo的計劃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澄清。例如,大多數地鐵運輸系統(比如倫敦地鐵),都有火車在隧道中擠壓空氣的問題。
如何在不產生真空或使管道變得更大的情況下,減少所有空氣放大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城市是否應該採用新的交通模式,花大力氣來補貼碳密集型汽車旅行,而不是把錢花在公共運輸上。另外,如果Arrivo的系統非常受歡迎,它是否會成為「能力危機」的受害者,結果會發生什麼?
除了這些主要玩家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人和團體在開發自己的超級高鐵,從加拿大的TransPod到所有的學術設計團隊。所有這些都在尋求解決高速運輸之間存在的技術和經濟問題。當然,在那些不守信用的立法者和抗議路線修建的憤怒當地人之中,沒有人能保證這樣的體系將會實現。但考慮到這一切都是在短短5年內出現的,依然令人感到振奮。
真空管系統並不是什麼新東西,我們早在一個世紀前就有了這類系統的可操作版本。但由於各種各樣的技術、政治和經濟原因,這些嘗試在未成為主流前就失敗了。Hyperloop One正在建造測試軌道,至少證明了現代工程可以做到英國工程師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內爾(Isambard Kingdom Brunel)在1848年難以做到的事情。然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要困難得多:激發足夠多的公眾意願,讓他們看到這些系統的建立和運行,並搞清楚這些系統的成本應該由誰來承擔。 (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