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提出超級高鐵概念5年了!它越來越接近現實

2020-12-17 網易科技

(原標題:Hyperloop is edging closer to reality)

網易科技訊3月13日消息,據Engadget報導,自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首次在白皮書上提出所謂的「超級高鐵」(Hyperloop)概念,五年來發生了很多事情。成千上萬的人和數以億計美元的資金投入了這項工作,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馬斯克的未來夢想成為現實。儘管在5年來還沒有實現這個狂熱的夢想,但創新的步伐明顯加快,2018年已經出現幾項關於其未來的重大聲明。

有幾家公司正在競相成為第一個建立完全可運作的超級高鐵的公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在相對較短周期中取得最大成就的,就是Virgin Hyperloop One。它最大的成就在於利用籌集到的3億美元資金來建造DevLoop,即500米長的測試環境。DevLoop位於內華達沙漠中,那裡也正成為該公司磁懸浮-泵技術和乘客艙設計的試驗場。

由於DevLoop只是500米長的管道,該公司的測試乘客艙只能在剎車啟動前高速運行幾秒鐘。儘管如此,XP-1測試艙的速度已經達到每小時386公裡,預示著這種技術擁有光明的未來前景。Hyperloop One最初計劃將管道擴展得更長,但該計劃似乎已經擱置。相反,該公司將建造更長的測試管道,最終它將成為第一套完整系統的一部分。

在美國,Hyperloop One正尋求將東北地區的主要大都市聯繫起來,包括芝加哥、俄亥俄州的哥倫布以及匹茲堡。在西北地區,從懷俄明州的夏延(Cheyenne)通過丹佛,再到科羅拉多的普韋布洛(Pueblo),一條超級高鐵路線也正在被人們所關注。在中部地區,通過哥倫比亞連接密蘇裡州堪薩斯城和聖路易斯的路線正在被考慮,連接達拉斯、拉雷多、奧斯汀和休斯頓的路線也在探討之中。

然而,世界上第一條超級高鐵很有可能會在美國以外的地方建造,而印度則宣稱自己正走在前列。今年早些時候,Virgin Hyperloop One與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籤署了一項協議,以調查在浦那和孟買之間建造線路是否可行。然而,與其他許多公司不同的是,該協議還包括承諾至少在這條線路上建設測試軌道。這意味著,在2021年之前,可能會有很短的超級高鐵開始運營。

與此同時,Virgin Hyperloop One與杜拜道路和運輸管理局合作,展示了乘客艙的概念設計。這一設計並不一定是這個富有酋長國的「最終設計」,每個乘客艙可以容納19名乘客。5人可以坐在黃金級別的座位上,而另外14人則坐在白銀級別座位上,儘管大多數人的旅程預計將在20分鐘左右完成,但真的需要這種不同程度的舒適度嗎?

超級高鐵領域的另一個巨頭是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HTT),這是一家利用志願者勞動的眾包企業。科學家、工程師、經濟學家和政府工作人員為這家公司免費工作以換取股票期權,以期HTT成功後獲得回報。HTT的開始很緩慢,但現在已經與許多地方政府達成合作。

今年2月份,HTT與俄亥俄州和伊利諾斯州的官員籤署了一項協議,以尋找連接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的途徑。這項研究的名稱是「大湖超級高鐵」(Great Lakes Hyperloop),將於2018年底完成。屆時,籌集資金建造真正的超級高鐵行動將開始。HTT還將其意向集中在韓國、印尼和捷克共和國。

除了各種各樣的調查和提議外,HTT還實現了其他幾個裡程碑。在2017年初,法國土魯斯市在新的創新園裡為該公司準備了3000平方米的空間。HTT似乎至少現在不必支付使用這個空間的費用,儘管交易的細節並未公開。2017年3月份,HTT宣布將建造首個乘客艙,預計將於2018年初完工。實際建設由Carbures SA公司負責,該公司為航空航天工業建造各種設備。吊艙本身長30米,直徑2.7米,重達20噸,能容納40名乘客。HTT表示,該吊艙的最高時速為1223公裡,這是超級高鐵的理論速度上限。

HTT的乘客艙將使用感應軌道(Inductrack),一種最初由美國政府開發的懸浮系統。感應軌道是由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設計的一種被動排斥力,使磁懸浮系統更便宜。這些原理很簡單:一個被磁化的物體可以對其他金屬塊再次發出脈衝。因此,除了在軌道上的超級冷卻、耗電的電磁鐵外,電感技術只存在於乘客艙上。

當然,HTT也出現了許多失誤,該公司使用自願的、沒有報酬的勞動力,這引發了人們對它是否是個正常運轉的企業產生質疑。例如,在2016年年底,曾有媒體透露,HTT已經籌集了超過1億美元資金,但其技術並不是真的。此外,HTT只投入了3180萬美元現金投資,而用700萬美元用於「實物和土地價值投資」。

在這個數字中,2600萬美元用於支付「工時和服務」費用,而獲得土地使用權則花了2200萬美元。這或許是個巨大的成就,說服人們和政府為在嶄新行業中前進的小公司貢獻價值。但與此同時,在整個過程中,也有些不誠實的氣氛揮之不去。

後來有消息說,覆蓋HTT乘客艙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將被稱為Vibranium,這個名字與漫威漫畫中「黑豹」和美國隊長使用的虛構金屬同名。現在,HTT已經成功地在美國註冊了這個商標,包括Vibranium和Vibranium Skin。但我們可以想像,如果它被當作賣點,那麼迪斯尼富有的律師們可能會站出來。

馬斯克對待超級高鐵的態度,從來都不是為了把這個想法推向世界,然後自己退出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忙於將SpaceX和特斯拉的概念變成現實。然而,SpaceX將繼續作為中立的仲裁者。該公司擁有自己的超級高鐵測試管道,並被用於學生設計乘客艙競賽。然而,馬斯克的立場去年開始改變,他在推特上說,他已經尋求在華盛頓特區和紐約建立超級高鐵線路的許可。

這位億萬富翁從未透露過誰將負責該項目的建設,儘管可以推測將由Hyperloop One承擔。畢竟,這家公司是由他的朋友創立的,員工都是前SpaceX成員。另外,它還有幾年的先發優勢。不過,這項工作實際上是由馬斯克的第三家企業、專門從事隧道建設的公司Boring Company承擔。

馬斯克之所以創辦了這家公司,目的是改造道路,他認為汽車需要在隧道裡行駛以避免交通堵塞。他創造了「閉路」這個名字來描述一種場景:車輛被磁懸浮雪橇載著通過地鐵區域。這些雪橇被稱為「冰鞋」,時速可達240公裡,目的是消除像馬斯克所在城市洛杉磯的擁堵。

至於馬斯克自己的超級高鐵,該公司目前正與聯邦和州政府官員合作,研究從華盛頓特區到巴爾的摩然後再擴展到紐約的線路。華盛頓特區本身和馬裡蘭州已經允許進行勘探挖掘。在華盛頓特區,該公司獲準在紐約大道53號下面開挖隧道。而在巴爾的摩,馬斯克可以在巴爾的摩-華盛頓公園大道的國有部分下挖出17公裡長的隧道。

當時,有人指出,馬斯克的重新參與對其他超級高鐵創業公司構成了生死存亡般的威脅。畢竟,馬斯克在金融、政治和技術領域都有巨大影響力,可以幹擾其他進入這個領域的人。更不用說SpaceX公司保留有超級高鐵的名稱,並可以迫使競爭對手停止使用該品牌。

與上述超級高鐵初創企業不同,Arrivo公司並沒有提議把人們放進真空管裡,並以高速將他們送至全國各地。它甚至沒有提議建立連接不同城市的線路網絡,儘管這將極大地減少短途航空旅行的需求。相反,Arrivo的計劃是在正常壓力下使用管道,再加上磁懸浮雪橇,將汽車和卡車從城市的一端運送到另一端。

Arrivo的想法是將最初的超級高鐵概念與馬斯克減少洛杉磯交通擁堵的計劃相結合,儘管實施的方式有所不同。這些管道將位於高速公路的中間地帶,車輛進出於指定的入口和出口。但汽車進入後,它們會搭載懸浮的雪橇,時速可達320公裡。乘客艙也可以使用這個系統從A點到B點。將來,乘客艙本身將是自動駕駛計程車。

現在,Arrivo已經與科羅拉多交通部門籤署了一項協議,以探索解決丹佛擁堵問題的方法。通過使用管道從一端到另一端,汽車可以避免堵塞「城市的動脈」。如果實施這個方案,目前機場和市區、或博爾德與丹佛市區之間的旅行時間最多將減少50分鐘。

Arrivo之所以值得關注,不僅是因為它正在開發的系統,還因為正在開發它的人們。布羅根·巴姆布羅根(Brogan BamBrogan,Hyperloop One聯合創始人、前首席技術官)、大衛·彭德加斯特(David Pendergast,Hyperloop One總法律顧問助理)、威廉·穆爾霍蘭(William Mulholland,Hyperloop One財務副總裁)以及納特·索爾(Knut Sauer,Hyperloop One副總裁)都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其中,巴姆布羅根於2016年7月離開公司,在超級高鐵行業引發了軒然大波。後來,他被自己幫助創建的公司指控存在騷擾和財務管理不善行為。一場與法律委員會的爭吵最終以一種所謂的死亡威脅告終,公司聯合創始人施歐文·彼西弗(Shervin Pishevar)在巴姆布羅根的椅子背上垂下了一根打結的繩子。訴訟和反訴緊隨其後,Hyperloop One聲稱巴姆布羅根和他的同夥「試圖發動政變」。到那一年的11月份,各種敵對行動已經解決,巴姆布羅根等人可以自由地建立他們自己的超級高鐵系統。

Arrivo計劃在今年的某個時候開始在科羅拉多州Commerce City建設測試軌道。這條800米長的軌道將耗資1500萬美元,並將被用於識別製造磁力雪橇最快、最便宜的方法。但是目前,關於如何有效實施Arrivo的計劃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澄清。例如,大多數地鐵運輸系統(比如倫敦地鐵),都有火車在隧道中擠壓空氣的問題。

如何在不產生真空或使管道變得更大的情況下,減少所有空氣放大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城市是否應該採用新的交通模式,花大力氣來補貼碳密集型汽車旅行,而不是把錢花在公共運輸上。另外,如果Arrivo的系統非常受歡迎,它是否會成為「能力危機」的受害者,結果會發生什麼?

除了這些主要玩家之外,還有其他一些人和團體在開發自己的超級高鐵,從加拿大的TransPod到所有的學術設計團隊。所有這些都在尋求解決高速運輸之間存在的技術和經濟問題。當然,在那些不守信用的立法者和抗議路線修建的憤怒當地人之中,沒有人能保證這樣的體系將會實現。但考慮到這一切都是在短短5年內出現的,依然令人感到振奮。

真空管系統並不是什麼新東西,我們早在一個世紀前就有了這類系統的可操作版本。但由於各種各樣的技術、政治和經濟原因,這些嘗試在未成為主流前就失敗了。Hyperloop One正在建造測試軌道,至少證明了現代工程可以做到英國工程師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魯內爾(Isambard Kingdom Brunel)在1848年難以做到的事情。然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要困難得多:激發足夠多的公眾意願,讓他們看到這些系統的建立和運行,並搞清楚這些系統的成本應該由誰來承擔。 (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揭秘馬斯克的新玩具——超級高鐵Hyperloop
    (原標題:揭秘馬斯克的新玩具——超級高鐵Hyperloop)
  • 馬斯克「超級高鐵」時速示意圖 膠囊組成分布圖曝光
    馬斯克「超級高鐵」時速可達每小時1207公裡,高鐵示意圖及膠囊組成分布圖曝光,從美國洛杉磯到舊金山只要30分鐘,而從北京到紐約僅需2小時。  當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第一次提出要用真空管道以光速運送乘客時,這一概念被認為是個大膽而瘋狂的構想。
  • 美國將建膠囊超級高鐵:時速可達1220km/h
    「膠囊超級高鐵」概念圖「膠囊超級高鐵」:8年後就開始盈利假想自己坐在一個「膠囊」裡,然後像發射子彈一樣被發射到目的地「膠囊超級高鐵」這一概念最初由PayPal、特斯拉和Space X創始人伊隆·馬斯克在2012年提出。當時加州在建的高鐵在馬斯克眼中不僅速度慢,並且造價昂貴,因此「膠囊超級高鐵」概念應運而生,並被馬斯克稱為人類的「第五種交通方式」。
  • 馬斯克做主播了!這一次聊的是 Boring Company 和它瘋狂的地下交通...
    如果洛杉磯市議會能在 6 月聽證會批准 Boring company 進行隧道概念實驗,最快明年春天,洛杉磯人民就可以免費試用這種全新的交通工具了。無聊公司不無聊城市交通對絕大多數人都是公平的,即使是馬斯克也會遇上堵車。2016 年 12 月,當馬斯克被堵在洛杉磯的路上的時候,他就在推特上發推稱:「堵車快把我逼瘋了!
  • Arrivo公司將建「超級高鐵」,與馬斯克的Hyperloop有何不同?
    他們早已見識到了運送啤酒的自動駕駛卡車,現在又迎來了「超級高鐵」(Hyperloop)。不過, 這次不是 SpaceX 公司的 Hyperloop,而是由 Arrivo 公司推出的「類 Hyperloop」高鐵系統。11 月 14 日,Arrivo 宣布與科羅拉多交通部門已經達成協議,在整個丹佛大都會地區開發一個新型高速交通網絡。
  • 管道中的超級高鐵Hyperloop會是第五種交通方式嗎?
    斯沃茨威爾特就職於美國鐵路公司,但火車晚點、等待變軌、效率低下的服務等情況讓他變得越來越沮喪。所以,他開始尋找更好的方法來運送乘客。經過多年的探索,他偶然發現了真空高速列車的概念,這是火箭科學家羅伯特·戈達德(Robert Goddard)在20世紀初就提出的一個古老想法。
  • 馬斯克心念的超級高鐵「跑」來了,只是70英裡的時速不及理想的十分...
    馬斯克心念的超級高鐵跑起來了!Hyperloop One今日宣布,已於首次完成真空環境下全面超高速運輸系統測試。車輛是在內華達州,共運行5.3秒,通過磁懸浮技術,測試車速達到70英裡每時(112.7公裡每時),途中加速度接近2Gs。
  • 馬斯克的超級高鐵不遠了
    Hyperloop運輸技術公司(HTT)執行長Dirk Ahlbor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的側重點將放在以「乘客第一的方法來保證安全」,乘客的安全是公司始終關注的問題,這也是公司為什麼在Hyperloop超級高鐵項目初期就開始著手打造乘客艙的原因。
  • 馬斯克放大招!直逼高鐵時速的240km每小時h汽車隧道挖成了!
    所以,馬斯克Boring公司的挖隧道方案相當於讓普通汽車擁有了高鐵一般的飛一樣的速度。馬斯克的首要商業哲學——省錢 儘管已經是腰纏萬貫別人眼中現實版的「鋼鐵俠」,但馬斯克真正做項目的時候,首要的商業哲學可能就是造價低了。
  • 當代「鋼鐵俠」和他改變世界的十大發明-馬斯克,發明,創造,CEO...
    雖然馬斯克的一些願景乍一看不可能成為現實,但他一直不斷的通過實際行動和產品讓質疑者閉嘴。馬斯克突破性的思維,已經讓他獲得了約135億美元的淨資產。以下是CNBC評選出的馬斯克的十項改變世界的發明:第一:特斯拉電動車如今,一提到馬斯克,所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特斯拉。
  • 超級高鐵再刷極限速度 距離馬斯克幹掉民航客機還有多遠?
    雖然馬斯克一直在兜售自己關於超級高鐵的夢想,但實際上無論是高速解決方案還是車艙設計,他們至今都連八字都還沒畫出一撇。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靈感順便培養在這一領域有著同樣夢想的萌新,馬斯克和SpaceX在2015年舉辦了第一屆Hyperloop Pod競賽,試圖尋找到關於超級高鐵更優秀的解決方案。而在今年的比賽中,由德國高校數十名學生組成的WARR Hyperloop團隊再次奪得冠軍,他們設計的原型艙創下了284英裡(457公裡)/小時的最高速度紀錄。
  • 膠囊列車極速環遊世界 超級高鐵時速最高可達6500公裡/小時
    實際上,這就是傳說多年的超級高鐵。前不久,美國公司Hyperloop Technologies的CEO羅博·洛依德對外表示,該公司的第一條超級高鐵管道已經開始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北部地區破土動工。這條測試用軌道全長大約3.2公裡左右。如果一切按計劃正常進行,將有望在2016年年底進行載人測試。高鐵速度已經受人仰慕,目前最快的高鐵速度能超過500公裡/小時。
  • 微信和 WeChat 合併月活達 9.63 億;外媒稱馬斯克的超級高鐵要造...
    要聞:外媒稱馬斯克的「超級高鐵」要造 100 年繼被稱為「新硬體教主」的馬斯克在四年前提出「超級高鐵(Hyperloop)」後,已經陸續有幾家新創公司宣布加入這場生意。而就在不久前,馬斯克也發推文稱,旗下 Boring 公司也要成為超級高鐵的後發力量,並「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建立一條超級高鐵」。這是否會成為馬斯克強大科技版圖中一個新的潛力市場?在確認這一點前,已經有人開始質疑。
  • 1200km/h超級高鐵提上日程,北京到上海一小時不是夢!比飛機還快!
    你還真沒看錯,原來只在科幻電影中或者遊戲中看到的「超級高鐵」,即將變成現實!超級高鐵的概念最早是由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2013年提出,目前多家公司正在從事產品的相關研發工作。超級高鐵是一種管道運輸系統,它可以將乘客或貨物裝在膠囊形車廂內運輸。
  • 「超級高鐵」測試成功,北京到上海只要1小時?
    七年前馬斯克開始著手「超級高鐵」的籌備,並宣稱將於2030年投入運營時,你能想像的到:未來的世界,會被一種超級高鐵給串起來麼?Hyperloop One 公司製作的超級高鐵的全球設想線路圖。如果從北京坐上這種超級高鐵,1個小時就能到上海。
  • 馬斯克構想的超級高鐵落地中國引發的...
    Hyperloop超級高鐵的設想是在 2013 年的時候由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率先提出的,並將預期速度設定為每小時 1200 公裡以上。它位於阿布達比和杜拜酋長國的邊界,靠近2020年杜拜世博會場館和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 HyperloopTT計劃分多個階段修建10公裡長的超級高鐵線路,據悉,HyperloopTT公司將開展更多開發工作,以在酋長國及以外地區打造商業性超級高鐵網絡。
  • 讓馬斯克來告訴你
    他的長期計劃包括人類大腦的進化,以及通過在可預見的將來開始殖民火星,使星際旅行成為現實。埃隆·馬斯克所擁有的全部財富總額約為152億美元,這使他成為世界上第80位最富有的人。在2016年福布斯最具影響力人物榜上,穆斯克也名列第21位。馬斯克已經在許多領域留下了印記,而這些領域之間似乎並沒有任何聯繫。
  • 超級高鐵將來臨?時速一千公裡,高鐵跑出飛機的感覺
    超級高鐵開始研製,時速達到1000公裡,從天津到北京只需3分鐘。科幻電影將要成為現實嗎?還真有可能。大家好我是極客兄弟 文子,科技圈裡的科普作者。超級高鐵時速1000公裡,是普通高鐵的3倍,和民航飛機的速度差不多。高鐵能有飛機的速度,怎麼做到的?科幻橋段是否可以成為現實?
  • 馬斯克改變世界,中俄歐都跟進馬斯克的星鏈、可重複火箭等計劃!
    星艦和全球一小時交通概念圖馬斯克的腦洞大開1、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在馬斯克之前,可能沒有哪些航天專家認為火箭可以重複使用星鏈衛星除了上面這些,老馬還有很多腦洞大開的東西,比如說腦機連接系統、超級高鐵、巨型星艦等。可以說沒有老馬不敢做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 天才,瘋子,夢想家,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下)
    構想3「超級高鐵」真空管道運輸」的想法最初是由機械工程師達裡爾·奧斯特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而1997年他獲得這項技術的專利。有著「科技狂人」之稱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對這一概念進行了豐富,提出了「超級高鐵」的理念,對這種運輸概念貢獻了更多的設計細節,而ET3公司的真空管道運輸項目,也是在這種想法的基礎上設計的。馬斯克在2013年的科技大會上公布了這一計劃。馬斯克說,這個系統不會崩潰也很安全,對各種複雜天氣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