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馬斯克一直在兜售自己關於超級高鐵的夢想,但實際上無論是高速解決方案還是車艙設計,他們至今都連八字都還沒畫出一撇。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靈感順便培養在這一領域有著同樣夢想的萌新,馬斯克和SpaceX在2015年舉辦了第一屆Hyperloop Pod競賽,試圖尋找到關於超級高鐵更優秀的解決方案。而在今年的比賽中,由德國高校數十名學生組成的WARR Hyperloop團隊再次奪得冠軍,他們設計的原型艙創下了284英裡(457公裡)/小時的最高速度紀錄。
雖然SpaceX表示希望能夠通過這一賽事來尋求更多關於軌道車的設計思路以及解決方案,但實際上幾乎每年的Hyperloop Pod最終都是由極限速度來決定勝負,今年獲勝的WARR Hyperloop實際上在去年年初和年中的兩屆比賽中都拿下了冠軍,而在完成今年的比賽後,他們成功實現了三連冠。
從成績來看,WARR Hyperloop今年的提升也是非常明顯,在去年這個時候,他們奪冠的成績還只有324km/h,雖然看起來比已經投入運營的高速動車組速度還要慢一些,但實際上SpaceX搭建的賽道只有1.2公裡,考慮到極限加速所需時間以及終點前的減速工作,參賽者們能夠獲得的有效加速距離並不算長。而為了解決加速以及減速層面的問題,這些來自德國的學生除了用超輕量級的碳纖維材質來打造賽車車體、使用數臺高功率電動機來加強瞬時加速外,還配合使用了數個氣動摩擦制動器,從而能在短短數秒內從最高速度剎停至完全靜止。
但即使今年WARR Hyperloop成功再次大幅提升了加速成績,即使距離馬斯克的終極夢想還有不小的距離。按照馬斯克的理想,他希望超級高鐵最終設計時速可以達到1120km/h,也就是只花半小時就能從洛杉磯跑到舊金山,而實際上這一目標速度已經接近音速(1224km/h),並且比一般民航客機的飛行速度還要快。所以從速度層面來看,現有的技術很讓這樣一款地面奔襲的交通工具達到馬斯克理想的速度,再計算上乘客對於超高速的耐受力、幾乎純粹的直線跑道的搭建難度以及出行成本,至少現階段的超級高鐵還是只能活在PPT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