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五月份,有件非常重要的事被提到議程:高考!
一個棘手的問題更是擺在面前:學生萬一發燒,怎麼辦?
2020年,如果高考期間有了發燒症狀,那麼就會 非!常!麻!煩!
考前如果發燒,會非常麻煩
沒有人會故意生病,但春夏之交,也是容易生病的時段。誰又能保證考生在考前一定不發燒?即使華佗再世扁鵲重生也不能打保票吧。
在往年,發燒通常不是大問題,只要孩子自己能堅持進考場,堅持完成考試,遑論最終成績,總算是經歷了當年的高考。
但2020註定不平凡!
五月七日,離七月七日的全國高考還有整整兩個月。假如,「疫情」並沒有完全解除,當發燒時遇上了高考,會怎樣處理呢?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發文: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再戰7月。。。
七月,很多地方已經是高溫籠罩了。印象中的上一次在炎熱的七月進行高考,還是遙遠的2002年。然後,從SARS-CoV病毒到SARS-CoV-2病毒恰似一個輪迴:
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高考改到6月份;如今,在新冠猖獗的2020年,高考時間又臨時調整到了7月。
6月等級考,7月語數外
上海市高二高三考試時間表
(高三學生):
1、6月6日-7日的等級考(計入今年的高考成績)
2、7月7日-9日的語數外高考(計入今年的高考成績)
(高二學生):
1、6月7日的生命科學科目等級考和地理科目等級考(等級考成績計入第2年的高考成績)
2、7月11日-12日的學業合格考(學業合格考缺考,還可以在2021年的1月份補考通過,趕上2021年的高考)
發燒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機制。正常人的身體狀態是處於平衡的。器官的產熱和散熱過程經過中樞系統調節會保持動態平衡。當機體在熱源作用下(比如是高溫環境或者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等)或身體的某些功能障礙(比如呼吸道炎症、消化道炎症、心血管疾病等等),體溫升高會超過正常範圍。
通過體溫的升高,可以抑制某些病原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同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反應性則顯著增強,從而更有效地對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
測溫
在魔都,4月27日高三的開學,為回歸校園添了幾分自信,然而並沒有往年的寧靜和淡泊,平添了許多緊張。
「疫情」期間,嚴防死守,進校測溫,體溫超過37.3°C是不能進校的。
復學至今,已經出現個別學生發燒的狀況,例如:「浦東發布」官媒前些天的發文:「4月29日,上海xxxx中學一名高三學生出現發熱。經檢測,確定新冠肺炎檢測結果為陰性。」另外,據稱,有個學校有一位學生已經確診為肺炎,幸虧醫院檢查後確診只是普通肺炎,沒有傳染性。
上海浦東的高三學生返校發熱
假如7月份「疫情」仍未完全解除,進入考場之前的測溫是大概率會進行的。
即使7月份解除了,等級考的6月份是否解除?因為等級考其實也是高考,缺考的話,高考成績應該也是沒戲了。
高考迫在眉睫!
上海的考生6月份就要參加等級考。緊張的學習壓力下,一部分學生的作息時間不正常,免疫力下降,難免會有頭疼發燒的情況。另外,根據「中國氣象臺」的預測,上海市6月6日7日的氣溫23-29°C,今年的春節比較早,6月6號的話上海估計快要到梅雨天了。空氣潮溼,壓力又大,高溫之下,學生生病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1、進入考場前,體溫測量超過37.3°C怎麼辦?
1)一位發燒學生使用一間隔離教室?
首先,有沒有那麼多教室:如果發燒的人數過多的話,那是肯定不夠了。因為隔離教室也要滿足高考考場的條件,比如監控攝像頭、比如必要的監考設施等等。
其次,怎樣保證公正公平:隔離教室過多,會不會有足夠的有資質的監考人員實施監督,保證考場紀律和考試的公正公平。
還有,隔離教室,監考老師的防護措施做到什麼程度?隔離教室的防護服應該還是要準備的吧。
2)發燒學生不得進考場參加考試?
目前看來,如果當前防疫形勢沒有惡化,學生得新冠的概率其實是非常小了。
發燒,絕大多數是不傳染的。傳染的是新冠病毒。因為本次的新冠病毒病人很多都有發燒症狀,便把發燒作為新冠的指示劑了。
如果不是新冠感染者,直接取消考生資格的話,對考生本人就只能復讀了。
2、考試過程中有發燒症狀了怎麼辦?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學生已經知道發燒,但吃了退燒藥進入考場。也有可能是因為壓力過大或者突發情況產生發燒症狀。 那麼考試中途是否直接交卷還是轉到隔離教室完成考試?鄰近的8位學生是否也馬上需要進入單獨的教室?
以上這些都應該有相應預案。
好消息
這裡可以吃顆定心丸,根據上海市教育研究院的官網信息:
本市高中在籍學生在高中期間獲得的等級性考試成績,在其畢(結)業當年及次年有效;因休學、留級等原因導致高中修習年限延長,其高中在讀期間取得的等級性考試成績有效期可延長至學生畢業當年及次年有效。
今天,國家衛健委宣布從今天起全國所有縣域均調整為低風險。
國家衛健委宣布所有縣域調整為低風險
所以,如果能在6月6日前解除疫情,那是最好不過了。當然,現在的輸入性病例還是很多,防控不能放鬆,只能期待奇蹟。
【思甫有話說】
現在一直在說中國夢。對於高中的許多學生,高考也許是實現夢想的一個途徑。由於2020的特殊情況,對於今年的高考生,是夢中驚醒,還是夢中笑出聲,目前還都是一個迷。
上策:
竭力創造條件,不要生病,調整好自己的複習節奏,這是上策
中策:
不要發燒,如果生病,調整複習節奏,保證充足的休息,儘量在考前恢復,這是中策
不得已之下策:
發燒了,不要想著吃退燒藥,這樣在考場中有可能加重病情,實在不行的話,只能放棄了。
可以預見,今年的高考考場會增加體溫檢測,至少六月份的等級考會有體溫檢測。
本文旨在討論高考期間,萬一出現發燒症狀的一些應對方案,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相信上海相關部門一定能做好高考期間針對發燒學生的預案。
我是思甫,想聽聽您分享高考邂逅發燒如何處理的想法。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敬請關注「思甫話壇」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