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倆腹股溝旁長腫塊一院微創治療一天出院

2020-12-22 桐廬新聞網

近日,姐妹倆因腹股溝旁長腫塊到桐廬一院醫共體胃腸疝外科就醫,手術後一天就康復出院,家屬頻頻向醫生致意,表達對病區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芽芽(化名)今年6歲,茜茜(化名)4歲,是倆姐妹。家長發現她倆腹股溝旁都長了個桌球大小的腫塊後到縣內某醫院就診。診斷結果都是先天腹股溝疝。醫生讓家屬轉至杭州醫院就診,家屬便在杭州醫院預約了病床,但告知要兩個月後才能輪到做手術。

家屬聽聞桐廬一院醫共體開展腹股溝疝微創手術已有多年,於是帶著姐妹倆來桐廬一院醫共體總院就診。8月28日,胃腸疝外科主任醫師盧國春、主治醫師江濱、徐輝與麻醉醫師配合下,為姐妹倆在全麻下行腹腔鏡全腹膜外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紮術。姐姐手術用時15分鐘,妹妹手術用時20分鐘。第二天,兩人恢復良好,隨即辦理了出院手續。

據胃腸疝外科主任醫師盧國春介紹,小兒腹股溝疝是小兒外科中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疝氣如果不及時處理,疝塊可逐漸增大,症狀加重,甚至發生嵌頓而危及生命。

「以往治療小兒腹股溝疝時,都是在兒童腹股溝部位進行開放行手術,切口外露留下疤痕,創傷大,恢復時間長,對兒童來說,痛感更長,術後併發症也增多。」盧國春表示,腔鏡下全腹膜外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紮術治療小兒腹股溝疝,是利用微創技術在兒童肚臍上開孔,手術只需10~20分鐘。外觀上看不見手術切口,恢復快。麻醉甦醒後,即可恢復正常行動,大部分的兒童術後不到24小時,便可康復出院,不影響兒童正常的學習以及生活。

近年來,桐廬一院醫共體不斷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完善推廣創傷小、恢復快的腔鏡手術,大大方便了廣大患者,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進行高難度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此外,盧國春還提醒:腹股溝疝是外科常見疾病之一。疝內容物可能是腸管,女性也有可能是卵巢,若不及時解除嵌頓,疝囊內的嵌頓物可發生缺血壞死。因此當發現身體腹股溝處出現包塊時,不管有無症狀,都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早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焦點

  • 腦瘤患者微創開顱手術 治療一周可出院
    東北網4月19日訊(徐旭 朱虹 記者 張璐 編輯 王豔)日前,因頭暈半個月,46歲的李女士在哈醫大一院確診長了腦瘤,經微創治療一周左右出院。接受微創治療的李女士康復在即。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神經外科主任楊孔賓介紹,現在開顱手術也能做微創,不僅損傷小,連頭髮都不用剃。在大家的印象中,開顱手術是非常危險的大手術,原來的開顱手術都需要剃頭,開一個長達20釐米的刀口,但現在國際上最先進的微創技術只需要開5釐米的刀口。由於微創手術創面小,可以大大減少碰損血管或神經的機率,避免造成大出血或癱瘓、植物人等意外情況。
  • 小兒疝的微創治療
    有沒有微創的方法啊?當然是有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小兒腹股溝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我們可愛的小寶寶其實也是疝病的高發人群,佔到了疝病總數的一半左右,尤其是早產兒、低體重兒就更為常見。小兒疝主要是腹股溝疝和臍疝,其中又以前者最為常見。小兒疝手術也是僅次於包皮環切術之後小兒外科最常實施的手術。小兒腹股溝疝絕大部分都是先天性的。
  • 微創治療--腹外疝患者的新選擇
    聽完張主任的介紹後,陳女士選擇為兒子做了微創手術,術後第2天小辰辰就順利出院了。  典型案例3—復發疝的微創治療  患者劉先生4年前因為左側腹股溝疝在外院做了疝氣修補手術,但是2月前左邊腹股溝做手術的地方再次鼓起了大包,劉先生心事重重的來到中醫院疝和腹壁外科的診室,張主任仔細詢問了劉先生的病史和上次手術的情況,為劉先生制定了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方案,劉先生對上次手術後復發仍心有餘悸
  • 小兒疝氣手術 最快一天就可出院
    「以前,疝氣患兒做手術至少也要住院三天,現在,當天就可以出院,不僅各項術前檢查一個不少,而且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患兒交叉感染的機會,比以前減少三四百元的費用。許多疝氣患兒的家長選擇周末來做手術,當天就帶孩子回家了。」鄭大三附院小兒外科主任陳琦說。
  • 30歲寶媽產後腰間盤突出夜不能寐 哈醫大一院日間手術一天解除難題
    由於妊娠她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導致的腰腿痛讓她夜不能寐,脊柱微創病區祁全副主任詳細診查後建議她手術治療,陳女士一下子沒了主意,手術必須得做,家裡又抽不開身,正當陳女士一籌莫展的時候,醫生告訴她這種情況可以做「日間手術」,瞬間讓她感到柳暗花明。
  • 女子腹股溝腫塊 竟藏了3釐米長的活體寄生蟲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鄒洪珊40多歲的韋女士,腹股溝長了個小腫塊,一年來腫塊時大時小,經常會疼。一個月前,她來到慈谿人民醫院看專家門診,看到腫塊不大,當時接診的胃腸外科專家陳璽華主任醫師建議再觀察一下。但一個月來,腫塊的問題還是反覆發作,於是,在陳醫師的建議下,她做了手術。誰知道,陳醫生從腫塊中取出一條長達約3釐米的蟲子。陳璽華說,這種案例很少見,是他從醫30年第二次發現寄生蟲,第一次是死蟲,而這次是活體寄生蟲。韋女士腫塊的皮膚無紅腫和破潰,切開後有肉芽樣組織。
  • 華北醫療集團峰峰總醫院:微創腹腔鏡疝囊高位結紮治療小兒疝
    住院當天手術,第二天出院,術後隨訪均無併發症發生,恢復良好。近日,8歲半的患兒藺某某在父母陪伴下前來外五科就診。其父母訴說,近一段時間來,發現孩子在站立時左側腹股溝有一腫物。難道又是疝?但是想到一年前,孩子因腹股溝疝在外院做過傳統開刀手術,家屬很是恐懼和疑惑。為了獲得及時治療,家長帶著孩子慕名前來峰峰總醫院外五科就診。
  • 【醫院動態】乳腺麥默通微創旋切術 準確安全美觀消除腫塊
    麥默通乳腺微創旋切術 近日,東直門醫院普外科三區在史曉光主任團隊的帶領下,成功開展了麥默通乳腺微創旋切術,為乳腺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高速旋切乳房治療性診斷設備——麥默通 麥默通(Mammotome),是在超聲立體定位引導下,通過計算機控制的真空輔助高速旋切乳房治療性診斷設備
  • 哈醫大一院開展腰椎管狹窄症微創治療大通道椎間孔鏡技術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1月17日訊(張新浩 記者 葛金鑫)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五病房引進最新一代德國腰椎椎間孔鏡大通道系統(Lusta),應用椎板間入路椎管減壓術,完美解決傳統手術難題。
  • 突破尷尬的距離 重醫附一院成功完成多例復發巨大直腸腺瘤TAMIS手術
    近日,重醫一院胃腸外科在學科帶頭人王子衛教授的指導下,張宏宇教授團隊成功對多例復發巨大直腸腺瘤患者實施經肛門微創直腸腺瘤切除術(TAMIS手術)。該手術打破了腸鏡局限性,手術風險小,切除病灶完整,患者無創口,恢復良好。一名62歲的男性患者,5年前接受過結腸鏡下腺瘤切除術,今年4月因大便異常再次到重醫附一院胃腸外科就診。
  • 甲狀腺腫物生長10年大如柚子 醫生微創手術巧取3斤重腫塊
    湖南省腫瘤醫院 供圖)華聲在線11月24日訊(通訊員 彭璐 高水超)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頭頸外二科聯合胸外二科為一位巨大胸骨後甲狀腺腫患者成功實施聯合微創手術治療,順利切除巨大腫物,該腫塊幾近柚子大小,重達3斤。邵陽的肖女士今年56歲,10年前體檢發現有甲狀腺腫物,因無不適感,也就沒有理會。
  • 住院→出院48小時,兒科主任周小漁一個周末搞定小兒疝氣
    周主任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小嘉實施了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從住院到出院僅用48小時,手術切口小,恢復快,術後瘢痕小,手術效果較佳,小嘉父母利用周末時間陪孩子完成手術,術後數小時後,小嘉就可以下床活動、進食,很快便康復出院。小兒疝氣是什麼?
  • 疝氣位置不同,治療方式有別嗎?
    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發病率在0.8%~4.4%,男寶和女寶患病比例約6:1,早產兒發病率可達30%。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疝氣嵌頓或腸穿孔,更嚴重的可能導致一側睪丸或卵巢發育不良,影響生殖系統功能。
  • 姐妹倆先後查出畸胎瘤,雙胞胎長相一樣病也一樣
    手術時發現,欣欣兩側的腫塊是良性的畸胎瘤,包塊裡還有頭髮、皮脂、骨頭等物質。雙胞胎姐姐也做了檢查同樣也查出卵巢畸胎瘤手術後,欣欣恢復得很快,術後第三天就出院回家了。雖然欣欣的手術很成功,現在恢復得也很好,但媽媽心裡還是有顧慮。
  •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2020-11-26 10:42:3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而且小兒疝氣對於寶寶的身體是會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需要及時的治療,生活中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現疝氣的時候會通過微創的手術進行治療,那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小兒疝氣微創手術過程是什麼?  小兒疝(shàn)氣俗稱"脫腸"、"小腸氣",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
  • ...治療進入微創時代——我院外科成功開展首例輸尿管軟鏡取石手術
    尤其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的各種輸尿管結石、以及部分腎結石。與開刀手術、經皮腎碎石術相比,輸尿管軟鏡具有損傷小、痛苦輕、恢復快等優點,最快可當天出院。鏡體末端可分別上下彎曲180度及275度,有利於更方便地觀察和處理腎盂、腎盞結石。
  • 2個34歲女患者同天手術,第二天都出院了!醫生說:治這些病...
    前段時間一個周六上午,她來到日間手術病房辦理了入院手續,隨後接受了手術,第二天一早經過醫生評估達到出院標準,就順利康復出院了。 「常規肺癌手術治療的平均住院日在5天左右,而肺癌手術日間化管理從入院、手術到出院總時長不超過24小時,還減少了費用,很多患者都是笑著出院的。」日間手術病房護士長方敏瑋說到。
  • 暨大附一院用微創手術緩解71歲老人腰突劇痛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西區林宏生主任指出,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病年齡涵蓋了青壯年到老年各個年齡段,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微創以及開放手術治療,目前比較流行的微創手術是椎間盤鏡和椎間孔鏡技術。近日,林宏生主任為廣州71歲的梁老先生施行了微創手術,術後老先生的腰腿疼痛症狀完全消失,精神狀態很好。
  • 男童腹股溝脹痛兩年,一查是疝氣
    兒童哭鬧不止、腹部有突起,家長們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腹股溝疝氣,長期下去會出現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併發症。小手術解決大煩惱小宇(化名)今年3歲,近兩年,他兩側的腹股溝一直不舒服,經常出現包塊,時有時無。包塊出現時很脹很痛,他哭鬧不止,但輕揉後又會消失。他的父母並沒有足夠重視,這樣的症狀持續了兩年。
  • 【乳腺微創】真空輔助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精準無痕當日出院
    考慮到患者相對年輕,結合患者自身要求,與其充分交代後,最終決定實施雙側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  術中超聲定位  整個手術過程僅僅花費了10多分鐘,患者清醒後自訴無任何不適,術後當天順利出院。    乳腺微創旋切術因其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創口小、外形美觀,深受患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