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家長在網上發帖稱,同仁小學要和南師附小合併。接著又有家長跟帖,說中央路小學要和北京東路小學合併。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的確有四校布局調整的說法,但目前教育部門並沒有正式發文公布合併信息。究竟並不並,本月能見分曉。
有關人士稱,如果整合為「新附小」「新北小」,將有更多孩子享受「家門口好學校」的便利,「因為據說合併後,學生按原學區上學。」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傳言
玄武四所小學整合成兩所
有家長發帖稱,自己家有一套房子,是同仁小學的學區,沒想到聽說現在同仁小學要和南師附小合併了。隨後,又有家長爆料稱,中央路小學要和北京東路小學合併了。這一消息得到了一些家長的附和,說都聽到了這個傳言。
情況究竟如何?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在北京東路小學的校園網上,看到了本周的工作安排,其中周三的安排是「兩校合併動員會」。
記者還與相關的學校取得聯繫,但學校負責人均表示,現在沒有明確的整合方案,是否整合,要由市、區教育局來定。據知情人士透露,如果這四所學校真有整合的舉措,預計本月會有個說法,「因為今年小學入學政策有調整,各區的細則都沒出來,但是本月肯定都會有說法,不然來不及招生。」
調查
可能還按原學區上學
記者在百度地圖上測距,發現南師附小到同仁小學的直線距離為531米,北京東路小學到中央路小學的中央路校區直線距離為1.6公裡。記者又騎著助力車跑了一趟。從同仁街小學騎到南師附小,用時3分半;從北京東路小學騎到中央路小學中央路校區,用時5分多。相距都不遠。
不過記者了解到,如果整合,學生和家長不用擔心上學路上花費的時間變長。因為,一年級新生肯定仍按原來的學區上學。而二到六年級學生,原來在哪裡上學,以後還在哪裡上學。
如果整合,現在的南師附小四牌樓校園和同仁小學位於同仁西街的校園,可能成為南師附小的兩個校區。北京東路小學在北京東路上的校園和中央路小學在中央路上的校園,可能分別成為北京東路小學的雞鳴寺校區和中央路校區。學生仍然分區就近入學。
記者了解到,如果整合,在教育管理上,是一支隊伍、統一管理。而師資,應該是統一調配,主要是微調,目前調整比例未定。
好處
讓孩子上家門口的好學校
玄武區的小學教育質量在全國都非常領先,南京老八所省實驗小學,玄武區就佔了三所,分別是北京東路小學、南師附小和長江路小學。
此次,如果整合是真,玄武區一下子就拿出了兩所領頭學校。而傳言將併入兩所名校的中央路小學和同仁小學,也是南京市小學教育的後起之秀,都是公認的小班化名校,成為近幾年的擇校新熱點。
今年4月,南京市公布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新政策,指導思想就是要遏制擇校,希望孩子們能在「家門口的好學校」上學。《南京市2013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指導意見 》中明確,要科學合理劃定每所公辦學校的施教區,使施教區生源數與學校招生規模基本適應。顯然,相近學校的整合,非常符合這樣的要求。
對於在「家門口的好學校」上學,家長們也基本持支持態度。「等於是優質資源放大了,這樣就不需要搖號了。」有家長表示,和搖號相比,整合學校、調整學區更「給力」。因為搖號像中獎,中獎了還可能要跑遠路上學,但整合學區,學生仍是就近入學,享受優質資源,又不用擔心奔波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