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接受的國學才是青春國學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傳統文化一直熱度不減,延伸到教育領域出現了各種讀經教育、私塾學校,延伸到文化領域是《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各種綜藝的火爆。11月30日至12月2日,2018年北京師範大學青春國學——傳統文化進校園高端論壇在京舉行,文化研究者、校長教師與專家學者同臺研討,共同獻計獻策傳統文化如何進校園。

傳統文化教育不能浮躁更不能冒進

「當前傳統文化教育領域存在浮躁風氣,部分學者對國學經典有曲解,理解也不夠深刻。」浙江師範大學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顧之川直指傳統文化教育存在庸俗化、形式化、娛樂化、功利化、絕對化等5大誤區。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需要豪華包裝,不需要搞『花架子』,也無須四處推銷。」顧之川說,一些地方熱衷於讓孩子穿著古裝讀經典;一些人追求熱鬧、盲目跟風以「博眼球」,如網友塗鴉的「杜甫很忙」,將「吾日三省吾身」註解為「中午醒一回、下午醒一回、晚上醒一回」等;還有的人打著復興傳統文化「高大上」的旗號,假借國學之名進行營銷,達到斂財或出名的功利性目的。

在顧之川看來,傳統文化教育需要心平氣和,深入鑽研;需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需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也需要批判地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活在當下、為我所用。

傳統文化進校園,難在哪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認為,難在一些傳統文化教材以成人的尺度進行編訂,往往導致接受者與傳達者之間的斷裂和隔閡。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聽懂並接受教師口中的詩詞魅力,某些詩詞傳達的情感超出了中小學生的心理感知上限。」康震現場對王維詩歌《終南別業》進行了點評與闡釋,生動展現出成人與中小學生對這首詩理解境界的差異。

「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抓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契機,需要『從娃娃抓起』,但應該『潤物細無聲』,而不應冒進求成。」顧之川特別強調。

讓學生注意到傳統文化之美

說起「傳統文化熱」,《中國詩詞大會》總導演顏芳有自己的一番看法:「傳統文化本身就是熱的,媒體就是要讓傳統文化落地傳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美,所謂的冷只是在傳播手段、接受能力、表現形式上冷下來了,我們需要努力讓它熱起來,在傳播過程中提升它的熱度。」

如何提升傳統文化的熱度尤其是在校園的熱度,探索青少年更易於接受的傳播形式,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數字傳媒組副組長莊穎提出,首先應該讓青少年意識到傳統文化的美,抓住青少年的注意力,使他們保持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當代孩子的見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已經不能用幾十年前的尺度丈量他們的理解力與見識。如何將傳統文化與教育建立聯繫,故宮博物院正在與一些學校探討開發適合學生的教育形式,探討如何依託故宮這個平臺,利用故宮的傳統文化資源,為當代少年兒童的傳統文化學習與創承助力。」莊穎坦言。

中華書局大眾圖書出版中心主任李靜則從古籍整理、經典文本普及、傳統文化教材及文化經典解讀4個角度分享了書籍出版的故事。「如何在年輕人中開展傳統文化傳播,首先要傳播正確的文化知識,其次要採取得當的方式,選取適宜的讀物,貼近讀者做年輕人喜歡的讀物,從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李靜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對課程、教材、教師、教學以及評價等環節進行整體設計、科學論證。對此,顧之川的建議是分學段有序推進,小學低年級應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小學高年級應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受力;初中應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力和認同度;高中應提升學生的理性認知,引導學生感悟,提高鑑賞能力。

「我們應該關注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去推動,只有青少年能夠接受的國學才是青春國學,這樣的傳統文化才永遠具有朝氣、生命力。」康震說。

推廣傳統文化教師是主力

傳統文化進校園,最有力最重要的直接推動者是誰?

毫無疑問,是教師。這一點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

「傳統文化進校園,語文教師承擔著神聖使命。」顧之川用神聖二字來形容教師的職責。

在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山看來,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肩負的責任是多重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體味詩歌境界,從文本領悟精神傳統,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自身修養,在闡釋經典作品中,使語文教學變得更加有趣。

「古典詩詞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作者、作者身處的時代以及後世讀者的理解,更在於後來人的接受與認同。古典文學的魅力需要通過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落實才能煥發生機。」康震也這樣表示。

唯有真正走進課堂,才能了解到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可操作性方法。論壇上,北京史家小學教師張聰和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彭曉寧執教的傳統文化示範課《泊船瓜洲》與《冬至大如年》,分別呈現了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的最新成果形式。

據了解,北京師範大學青春國學計劃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導並已正式發布,該計劃依託北京師範大學深厚的文史積澱,為全國範圍內希望在傳統文化方向體現教育特色的教育區域與學校提供學術指導和課程服務,從而不斷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走向世界。

觀點連結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李曉輝:傳統文化進校園,首先要梳理傳統文化的內容以及傳統文化教育的形式,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我們開創浸潤式課程,以此實現傳統文化知識與實踐的統一。同時,我們提倡先做教師的傳統文化教育,然後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我們認為,教師首先要相信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

    ·北京市八一中學副校長王華蓓:優秀的傳統文化要落地生根,必須進入實踐階段。在形式上進行創新,滲透到學生活動中,由個人到班級到家長再到學校,與學校文化結合,從而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關注學生的成人成才,注重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提升,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實現跨學科整合,用豐富的課程內容與課程形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傳統文化教學內容。

    ·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九中學副校長卜文華:傳統文化教育要注重啟智、啟知,學校要通過開展傳統文化特色活動為學生提供認同、體會、學習傳統文化的環境,通過環境影響與教師引導培養學生自發、自主學習傳統文化的能力。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靈芝小學校長範光明:創建刊物《國風》、開辦國學現場會、建立國學名師工作室、推行國學家教,我們通過這些方式為學生創建了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教育環境,形成濃鬱的傳統文化氛圍,實現國學教育國際化。

《中國教師報》2018年12月12日第16版 

相關焦點

  • 用悠久國學助力新媒體時代的青少年
    中國青年網特約記者 馬慧娟 攝  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副主任、青少年國學教育辦公室主任、「青年之聲」綜合服務辦公室副主任藺玉紅介紹說,目前,全國6.88億網民中,39歲以下青少年佔了77.8%,網民中的四分之一是學生。網民中,90%都在用手機上網。
  • 雷鋒青少年開展誦讀國學經典活動
    「誦讀中華經典,傳承華夏文明」雷鋒青少年開展誦讀國學經典活動 圖為活動現場掌上懷化訊(記者 楊博媛) 8月8日,懷化市同心公益服務中心30名雷鋒青少年在易烊千璽圖書館開展誦讀國學經典活動,讓孩子們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格。
  • 重慶家庭獲《青少年國學大會》全國冠軍
    8月10日上午,《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第三季全國冠軍賽家庭對抗賽在四川峨眉山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200餘組參賽家庭在國學大會舞臺上過五關斬六將,重慶花朝小學的李尚蔚家庭獲得3-4年級組別家庭賽冠軍,並現場分享了他們的家庭國學故事。
  • 大連團組織在中小學推"國學" 傳統文化潤澤青少年
    大連團組織在中小學校推廣「國學講堂」開掘優秀傳統文化寶藏潤澤青少年本報記者 王晨  「尊師重教的傳統理念如何在當代教育中傳承?「青少年階段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最佳時期,學習國學經典對青年道德教育有促進作用,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對他們未來的婚姻、家庭、事業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團大連市委書記趙宏看來,讓青少年在人生教育鏈條的前端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有助於他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 今夏再續和你的故事,海峽兩岸金門籍青少年國學夏令營再度來襲
    隨悠揚綿長的古琴聲展開國學文化之旅,大家吟誦國學經典、參與妙趣的國學競答,盡顯兩岸學子深厚的國學修養。2015.7.17—7.21以「愛戀金門青春行」為主題,以文化巡禮、國學講壇、自然欣賞為基石,配合以「海陸空」開展全方位的兩岸金門青少年夏令營於金門成功舉辦。
  • 《國學小名士》第三季打造文化快閃 歌手賈凡演繹「國學style」
    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人氣選手徐曼筠、劉洪、白婉琳、柒星家族成員李昊潼、高子豪、孫嘉圻,文化專家學者山東理工大學教師嶽松、浙江理工大學教師鄭顯理、青年歌唱演員賈凡、山東衛視主持人王曉龍及「全國青少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展示活動」參賽選手、曲阜師範大學學生創新演繹了經典誦讀、歌曲串燒等內容,通過傳統文化和現代快閃有機結合的創新形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培育勇於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中華國學歌全球青少年歌唱大賽正式啟動
    2019年11月15日,「中華國學歌全球青少年歌唱大賽」正式啟動。National Music Centre)和安徽文藝出版社主辦,You Music Entertainment LLC和Modern Star Media & Firm Production承辦,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和律動樂器協辦,線上賽區將基於手機K歌平臺「全民K歌」演唱投送,從11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間,本次大賽將在全球範圍內同步開展,優勝選手將獲邀參加2020年春節前夕在紐約花旗球場舉辦的「中華國學歌巡演音樂會暨全球青少年歌唱大賽頒獎禮
  • 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龍城啟動
    人民網成都11月20日電 11月18日上午,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在四川瀘縣正式啟動。 「瀘州是先秦古縣,要追溯到公元前151年。」「玉蟾摩崖明代摩崖造像400餘龕,國之瑰寶。」「龍腦橋是中國最大的龍雕石樑板橋。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看《國學傳承人》助力新學期
    為了更好的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傳遞經典國學文化,中國教育電視臺與北京雲之國傳媒共同出品,聯合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華夏文化促進會、中國微電影大典組委會、中國藝術節基金會影視藝術委員會、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一帶一路國際文化藝術可持續發展中心等單位,同時集合了國內優秀的欄目製作陣容,邀請最契合節目氣質的明星嘉賓,製作出了中國首檔原創青少年國學素養教育傳承節目一《國學傳承人》。
  • 【文化】榮昌初級中學被認定為《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教育基地
    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榮昌微發布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文杰)3月24日,從榮昌初級中學獲悉,該校於近日被認定為《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教育基地。據介紹,《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教育基地是由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委員會授權認定。
  • 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預選賽在瀘縣舉行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0日電 (鄒立楊 楊尚威)日前,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預選賽在瀘縣雲錦中學舉行,來自該校的近200餘名學生參加比賽,同場競技,為國學燒腦,爭奪複賽名額。該活動還將在四川其他市州展開,讓更多的孩子學習國學、傳承國學。國學大會比賽現場。
  • 誦讀國學經典,爭當國學達人
    為建設書香校園,推進全民閱讀,營造「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讀書氛圍,7月28日上午,博山區第七屆中小學國學小名士決賽在四十畝地小學舉行。本次比賽分為小學組和中學組兩個組別,設置了詩詞接龍、智勇雙全、飛花令、創意誦讀和妙筆生花四個環節,全面考察選手們的綜合素質以及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和運用
  • 學國學,是孩子一生的福報!
    他從小接受的是父親給他的國學經典訓練,他的父親錢基博是20世紀30年代的四大國學大家。胡適曾經回憶,他在家鄉九年的教育,三歲就在私塾讀書,讀的就是各種國學經典。他雖然提倡新文化運動,卻在家裡教他的孩子讀《古文觀止》。
  • 雲南農大附中給參加《青少年國學大會》五一家庭賽的孩子們頒獎啦
    5月28日,雲南農業大學附屬中學為在《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五一家庭賽中獲獎的孩子們舉行了頒獎儀式。《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是一檔專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是由原CCTV《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組與CCTV《徵徙少年》共同打造的全新節目。節目以「開闢人生航向,建構文化系統 」為宗旨,以「傳播國學,服務教育」為目標,意在把國學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孩子的心裡,讓國學精神在每一個家庭開花結果。
  • 青少年國學大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理由這麼火!
    12月14日下午1點半,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3樓報告廳裡,青少年國學大會重慶地區複賽進入第七場,共有467名來自重慶主城部分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參加。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五年級四班劉昊成的媽媽說道,孩子一直喜歡看古文、背古詩,這次青少年國學大會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舞臺。來到複賽現場之後,劉媽媽發現,比賽現場比她想像的還要好,從孩子穿上漢服之後,她就知道,這次比賽一定會成為他難忘的回憶。
  • 什麼是國學?國學該怎麼學?國學還有沒有用?
    很多人說,國學的概念過於寬泛,國學是個框,什麼都往裡裝,國學的概念不夠清晰;有些人認為,國學特別是儒學造成了中國的落後挨打,讓中國沒能產生科學;也有人說,國學都是糟粕,什麼取其精華,根本就沒有精華可言,除了說教就是玄虛,沒有一句經得起邏輯的推敲。
  • 立足中華5000年優秀文化,展現國學魅力,品味國學盛宴-國際觀察...
    2020年1月12日,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冠名,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青少年國學教育基地、廣西貴港市委市政府主辦,貴港市瑩瑩木業特約播出的「國學公開課·春滿神州2020第四屆國學晚會」在廣西貴港體育,成功錄製。
  • 關於國學臺
    一、國學臺概況:國學臺全稱: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國學頻道,是目前唯一國家級網絡電視臺開辦的國學頻道。網址: www.guoxue.centv.cn。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CENTV,是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的官網。
  • 弘揚國學文化,眾樂童樂重磅推出國學教育新動畫,三大特色看不夠
    談及國學,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古代的夫子,其次是年過花甲的老學者。可隨著近幾年「國學熱」的興起和發展,不僅讓以《中國詩詞大會》為首的文化益智節目從眾多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也讓國學教育正式走進青少年乃至幼童的教育體系中。
  • 談國學、論國學,那國學到底要學什麼?
    上篇文章講了什麼是國學,那麼這篇文章小編我接著講國學學什麼?各位讀者知道國學要學習什麼嗎?我們所說、所講「國學」之前,首先必須明確國學的範圍,如果不明確國學的範圍,那麼說再多都無意。國學因此我們學國學,除了學習外在的文化外,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習它內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