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龍城啟動

2020-12-17 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11月20日電 11月18日上午,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在四川瀘縣正式啟動。

「瀘州是先秦古縣,要追溯到公元前151年。」「玉蟾摩崖明代摩崖造像400餘龕,國之瑰寶。」「龍腦橋是中國最大的龍雕石樑板橋。麒麟兩邊守護,大象河邊暢飲,古驛道必經之地厚重的歷史與雕刻的藝術,全國罕見。」「劉伯承瀘州起義、四渡赤水、護國戰爭……,在烽火連天的歲月裡,瀘州留下了駱健郎捨身刺穿敵胸膛,袁治衝鋒永向前等等可歌可泣的紅色英雄人物故事。」二千多年的歷史裡,在這片土地上,酒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資源薈萃,從中國小水電之父稅西恆到為了山裡鄉親扶貧路上倒下的優秀共產黨員餘芬,這場國學大會最大的亮點就是通過「國學+科技」互動體驗模式,對地方優秀本土文化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壯哉中華」「尋根之旅」等一個個科技互動體驗中,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地方優秀本土文化真正走進課堂,融入到教育實踐中,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活動現場,80餘歲高齡的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瀘州市政協文史研究顧問、編審趙永康老先生上臺清聲吟誦,帶著老師和孩子們感受了明代著名文學家楊慎在瀘州留下的詩篇中獨有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大使、立德國學書院名譽院長、國際著名中國畫家穆家善教授親墨贈字現場解讀「韓穆家風」,「立德樹人」,用生動風趣的國學經典與地方人文結合,解讀優良的家風家訓對青少年個人品德修養,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作用。

在穆家善教授看來,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身邊人、身邊事體悟其精神內涵,是修養個人道德品行最易感受、踐行的。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恰好把地方優秀文化融入其中,這是讓孩子們最直接能感受學習和傳承的。

「這次比賽有一點緊張,參賽選手臥龍藏虎,都很厲害。」賽後,來自瀘縣二中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初一選手汪文說,通過這次比賽讓他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底蘊和國學的魅力,這些都是他受益一生的財富。

同樣是來自初一的選手陳卓也表示,這次的比賽讓自己的眼界開闊了很多,國學讓自己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他認為身為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更應該擔負起傳承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重任。

近年來,四川在實施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工程中,圍繞「立德樹人」,充分利用特色課程、社團活動、青少宮等形式,高密度開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在龍城—四川瀘縣,龍文化之鄉,通過「看、唱、抄、講、比」等方式,開展了大量誦讀國學、撰寫詩詞楹聯等活動,推動中華經典進教材、進課堂,並打造了一批如百和蓮槍、方洞彩龍、太伏腰鼓等富有地方特色文化校園特色傳統文化亮點。全國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正是在這些特色亮點上,深挖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國學經典,讓其更加鮮活走進孩子日常生活、教育中。

「立德樹人工程」項目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立德樹人教育扶貧計劃」(簡稱「立德樹人工程」)作為省委省政府精準扶貧的倡導性公益項目,主要就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本活動綜合服務為主,發揮傳統文化教育中「立德樹人」的文化功能,幫助學校完善文化育人功能,用創新性公益平臺,創新性文化教育體驗,搭建「立德樹人」「知行合一」「城鄉一體」的特色文化教育氛圍。在具體實踐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地方優秀本土文化根莖疏通,讓優秀本土文化形成與國學經典教育內容和形式的強勢合力,涵養激勵下一代學習國學經典、踐行國學精神,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成長為具有家國情懷有擔當有責任的下一代。

據悉,全國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將在瀘州地區選擇30餘所學校,讓5萬多師生參與體驗。這是該活動在一個地區的覆蓋量,接下來活動還將深入到川內其他市州陸續開展,並將走出四川聯動貴州在烏蒙山區開展,讓更多孩子尤其是貧困地區孩子了解、學習國學,傳承、傳播國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熠熠生輝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融入到日常生活學習中,成長為具有家國情懷有責任有擔當,品德兼修的好少年。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預選賽在瀘縣舉行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0日電 (鄒立楊 楊尚威)日前,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預選賽在瀘縣雲錦中學舉行,來自該校的近200餘名學生參加比賽,同場競技,為國學燒腦,爭奪複賽名額。該活動還將在四川其他市州展開,讓更多的孩子學習國學、傳承國學。國學大會比賽現場。
  • 關注 | 全國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瀘縣六中校園海選開賽
    11月27日,瀘縣六中組織七、八年級學生256參加首屆「立德樹人工程」青少年國學大會校園海選活動。
  • 青少年國學讀物《立德樹人 貽爾詩文》新書籤售會14日將在上海書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立德樹人 貽爾詩文》一書新書籤售會將於8月14日下午5點半在上海書展舉行。本次籤售會的主題是傳承國學精髓,弘揚詩文情懷。圖說:《立德樹人 貽爾詩文》。而「四向八部」的內容排列則為該書最大的特色:向上則立德樹人、為學日益;向善則感恩勵志、情暖人間;向美則山水風雅、壯哉中華;向真則尋根之旅、生命哲思。記者了解到,本書編寫是在推崇傳統文化價值和體驗的王佩軍先生、楊雲兵先生和嚴文強教授的高瞻策劃之下,同時在資深語文教育專家施偉忠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展開的。
  • 吳常信院士榮獲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
    ——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吳常信院士之頒獎詞「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是在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新時代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背景下設立的9月9日上午,我校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在東校區舉行。校領導、獲獎教師代表、新入職教師代表、各職能單位各學院負責人、師生代表等400餘人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向吳常信院士隆重頒發 「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證書和獎盃,並向其深躬致敬。
  • 重慶家庭獲《青少年國學大會》全國冠軍
    8月10日上午,《中國青少年國學大會》第三季全國冠軍賽家庭對抗賽在四川峨眉山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200餘組參賽家庭在國學大會舞臺上過五關斬六將,重慶花朝小學的李尚蔚家庭獲得3-4年級組別家庭賽冠軍,並現場分享了他們的家庭國學故事。
  • 南陽師範學院:立德樹人守初心「三全育人」擔使命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是「三全育人」的根本目的,「三全育人」是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 盧志文:南陽師院立德樹人守初心「三全育人」擔使命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是「三全育人」的根本目的,「三全育人」是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 盧志文在《中國教育報》發文:南陽師院立德樹人守初心「三全育人...
    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堅持辦學的正確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樹人是「三全育人」的根本目的,「三全育人」是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
  • VR技術與立德樹人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意義
    國學文化是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立德樹人的根本,是踐行素質教育的必經之路。國學教育的承上啟下,沿襲與傳承不只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更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民族精神得以延續,提升文化認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立德樹人是現行社會教育的根本,以加快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 青少年國學大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理由這麼火!
    12月14日下午1點半,在重慶日報報業集團3樓報告廳裡,青少年國學大會重慶地區複賽進入第七場,共有467名來自重慶主城部分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參加。南岸區珊瑚實驗小學五年級四班劉昊成的媽媽說道,孩子一直喜歡看古文、背古詩,這次青少年國學大會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舞臺。來到複賽現場之後,劉媽媽發現,比賽現場比她想像的還要好,從孩子穿上漢服之後,她就知道,這次比賽一定會成為他難忘的回憶。
  • 中國農大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舉行
    9月9日上午,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隆重舉行。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吳常信院士授獎。校領導張東軍、秦世成、錢學軍、寧秋婭、李培景,校長助理吳衍濤與400多名教師齊聚盛會,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東軍主持大會。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樹人」是有意識地塑造人才、打造人才的過程,「樹人」力爭將自然屬性一致的人逐漸培養成具有不同知識體系、專業技能、能夠滿足不同領域需求且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養的個性化人才。立德樹人是育人與育才相統一的過程,「立德」是「樹人」的先決條件,「樹人」是「立德」的價值旨歸,人才培養的辯證統一決定了離開「立德」談「樹人」只能偏離方向,離開「樹人」談「立德」只能流於形式。育人是育才的前提,立德是育人的根本。
  • 黨委書記姜沛民在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立德樹人論壇上的講話
    「使命在肩·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活動。向榮獲我校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的吳常信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體新入職的教師們表示誠摯的歡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教師的重要地位和廣大教師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的重大貢獻。
  • 立德樹人為中國教育鑄魂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是立德樹人初步探索階段。改革開放以來,立德樹人重要地位不斷凸顯。新時代以來,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得以確認。總結、梳理70年來立德樹人的基本經驗,對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重要意義。
  • 知行合一 立德樹人
    2010年以來,修文縣教育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積極探索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陽明文化開展「良知教育」,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找立德樹人實踐路徑方面走出一條西部欠發達地區「後發趕超」的新路。立志勤學,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 立德樹人少年時 強國復興擔大任
    全國大中小學校聚焦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著力提升師生文明素養和校園文明程度,對照「六好」創建標準,強化道德實踐,推動文明校園創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深入開展。
  • 堅定立德樹人目標 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省、市關工委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9年及近期工作,安排部署2020年下半年工作,強調將堅定立德樹人目標,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全力開創白雲區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去年以來,白雲區關工委各成員單位圍繞區委中心工作,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在抓好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強化自身組織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厚根基立德樹人 誦經典枝繁葉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動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
    張恩亮在調研教育工作時強調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培養德智體美勞他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市領導宮運生、李莉參加調研。  張恩亮首先來到市第二中學,觀看了學生體育課的跳繩展示、課間操跑操展示和教學樓內的書畫作品展示、手抄報展示等,並走進教室聆聽音樂課教學。
  • 教育該如何立德樹人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育人為本,統籌各種教育資源,協同努力。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優秀傳統。我國教育歷來重視做人的教育,特別強調人的道德主體精神的弘揚,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並且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認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