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臺灣與大陸的寺廟比較一下,德性立見!

2021-01-17 手選

懶人專用,用了很美,也會笑。




佛教在大陸敗落,可是在臺灣卻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臺灣寺廟特別多,香火鼎盛。與大陸相比,其一大特點就是進廟不需要買門票,這使寺廟真正發揮了承載民眾信仰的功能。臺灣寺廟講求的是自動自發,若信徒有心,不用廟方千方百計地讓他們掏錢,他們也會樂於捐獻。而對於信徒的大方捐獻,臺灣的廟方也會有所回饋,所以信徒有免費的香可拿,免費的金紙可燒,免費的籤可抽,甚至還有專門的人解籤。而有的廟宇還提供免費的護身符給香客自由索取,甚至偶爾還會煮燒酒雞之類的餐點給信眾吃,都是臺灣廟宇令人感到窩心的地方。


去臺灣,最大感觸的是寺廟,去了行天宮,沒有門票,沒有收費,連個捐款箱都找不到要問人,燒香任拿,但大家很自覺只拿三根,求籤,解籤,裡面的僧侶分文不取,你要捐助隨意就好,你要更虔誠買供奉請到外面去。寺廟乾乾淨淨,見不到半片垃圾。和大陸菜市場般的寺廟不同的是,在那裡進香的人們都很安靜,體會與佛祖的心靈相通。因為有信仰在,他們強調人心向善,社會治安很好。當人們遇到問題,也會通過信仰去緩解自己,讓自己保持正能量。



五臺山塔院寺


大陸現今只要有一點歷史的廟宇都成了觀光景點。以杭州來說,沒有一個寺廟是不需要門票的,在大陸想要到廟裡求神拜佛,還得先衡量一下自己的口袋才行。大陸的寺廟比較像是把寺廟當作企業來經營牟利。一般參觀佛寺要買門票,燒香要買香,撞鐘要花錢,端看一聲多少錢,我遇過最貴的是敲一聲要20塊人民幣!還有求籤要錢,解籤也要錢,也就是說什麼都要錢。甚至很多佛寺還有販賣素齋給遊客,所以他們還兼開餐館。


去了五臺山,到處都是各大銀行建的吃人旅館,髒亂不堪,冬天的廁所大便堆了一米高,假和尚賊禿驢到處都是,進山門票三百,一包香三百到幾千,每個寺廟都一群人伸手要錢,逼著你做法事,你說沒現金,他們居然還摸出一個刷卡器出來。什麼時候開始,佛門清淨地已經被一群騙子佔據,侮辱了宗教,侮辱了文化。


在大陸,寺廟裡聚集著一群燒香拜佛以求發財的生意人和求平安的官員。還有一些人在寺廟中拍照,大聲喧譁,本該平靜的寺廟被打破了,變成了菜市場。一些人信仰的心底不純,是為了升官、發財,所以很難將信仰所要求的善、義等平移到生活中去。信仰很少甚至幾乎沒有起到改善公民良知的作用。





手選正尋覓緣分,願我們一見鍾情。

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的特色寺廟:濃鬱文化滲透民俗生活和歷史
    在臺灣,從小學生考試,到政治人物參選,都會有「燒香拜佛」的程序。不管寺廟大小,總是香客如織、絡繹不絕。所以,臺灣地方雖不大,但大小寺廟在萬數之多,平均每村有二座半以上。濃鬱的寺廟文化滲透著臺灣社會獨特的民俗生活和歷史。
  • 大陸和臺灣教育法比較
    大陸教育法的解釋是「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臺灣教育法的解釋是「為保障人民學習及受教育之權利,確立教育基本方針,健全教育體制,特制定本法。」第二 教育目的為何?
  • 臺灣有一座寺廟香火旺盛,可其中供奉的卻是一個二戰時期的日本人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很快就受到了多數人的信仰,佛教徒很多,而寺廟也開遍了整個中國,有些寺廟存在的時間很是久遠,所有受到了保護和供奉也就很多,這些寺廟都擁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的臺灣省,有一座寺廟,引起了很多人的抗議,這座廟叫做飛虎將軍廟,其中供奉的是一個二戰時期的日本空軍,這座廟的全名叫做鎮安堂飛虎將軍廟,很多臺灣人將這個日本人視為神明。
  • 臺灣寺廟眾多 香火鼎盛
    臺灣寺廟眾多5/8) "← →"翻頁 臺灣寺廟林立
  • 看到寺廟拜拜就好:臺灣人到底在拜啥?
    你可能坐船還沒到臺灣就被一個浪拍死了,你可能被颱風吹飛了,你可能鑿山開路被一塊大石頭砸死了,你可能水土不服被蚊子叮死了……別笑!鄭成功就是瘧疾英年早逝的。萬惡的舊社會。臺南大天后宮,是臺灣島最早的媽祖廟。
  • 寶島臺灣,古老的寺廟——龍山寺
    臺灣省臺北市,艋舺龍山寺,亦稱萬華龍山寺,簡稱龍山寺,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傳於當初艋舺環境險惡,瘟疫頻傳。臺灣旅遊勝地。臺灣龍山寺,清乾隆三年(1738年)泉州三邑移民,就將福建泉州府晉江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臺灣,合資興建龍山寺。
  • 在大陸工作了十多年臺灣人居然還活在臺灣媒體編造的世界中!
    本文作者:小王子早些年,茶葉蛋這個梗在大陸的網絡上很是火熱過一陣子。臺灣某教授在電視節目上公開宣稱「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視頻一出,全網沸騰,畢竟所謂教授,眼界見識都要超過常人的,鬧出這樣的笑話,實在是匪夷所思。
  • 對臺灣的好奇大過抗拒,臺灣人民的生活和大陸人民生活的比較
    很多人會在高雄玩個半天,如果想去的同學可以訂一早的高鐵票,到高雄左營站後存好行李,去高雄的景點轉一下或專門住一天,傍晚之前坐車到墾丁,高雄到墾丁拼車要兩個半小時左右,客運差不太多。據說澎湖和一些離島也非常美,時間充裕的小夥伴可以考慮選一兩個去住一下。還有臺中的景點,坐高鐵或臺鐵都比較方便。
  • 兩岸除夕紅包:臺灣"發紅包" 大陸"搶紅包"
    除此外臺灣除夕祭祖的文化又是如何呢?臺灣除夕守歲的由來又是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臺灣的除夕文化與大陸的除夕文化之間到底有沒有差異吧。,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發紅包習俗,有些是小年夜就發,當然大多數則和臺灣一樣是除夕才開始發,除此外臺灣還有一個特別的紅包文化,就是政治人物發紅包,在臺灣很多政治人物都會在過年期間發紅包,比如說臺灣的歷任總統縣市官員或是某些政黨的領導人等,而政治人物發紅包則在大陸較少見。
  • 大陸遊客去臺灣,看一下當地人的日常生活,網友:終於明白差距了
    出門旅遊不僅能夠放鬆心情,也能緩解一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並且還能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隨著現在兩岸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臺灣也成為了不少遊客都非常喜歡的地方,許多大陸遊客也非常的好奇,臺灣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說到臺灣這個地方,我們肯定特別的熟悉,畢竟臺灣是我們中國面積最大的島嶼,並且也是中國領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兩岸高考對比:大陸捧「狀元」 臺灣追「榜首」(2)
    超級重視全社會動員  今年高考的第一天,在泉州6萬多名考生赴考的同時,不少家長則懷著虔誠之心悄悄到當地的開元寺、承天寺等寺廟燒香求神,祈求保佑孩子們考個好成績。
  • 臺灣與大陸男人,在臺灣女人眼中的分別!
    因為男多女少,因為傳統壓力,許多大陸人到二十五歲後就急著結婚,因此大陸男人會急著買房、買車、討老婆。但在臺灣,男女人口是均等的,加上晚婚是常態,臺灣年輕男人自然比較少有這種壓力。到北京讀書後,接觸到的大陸男孩子南方北方都有(北方偏多),但和臺灣男孩子都有很明顯的區別。當然,這篇是個人經驗及個人意見,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沒有哪方比較優秀。根據豆瓣及我的親身經驗,許多大陸女孩對臺灣男人的印象——娘。
  • 中國大陸與香港\臺灣地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比較研究
    有鑑於此,本文將對中國大陸與香港、臺灣這三個地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進行詳細而系統地比較分析,從深層次剖析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並對如何完善大陸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體系以及大陸證券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作了理性的預期和展望。
  • 臺灣臺北公布寺廟數量統計 佛教寺廟達359座
    臺灣臺北公布寺廟數量統計 佛教寺廟達359座 2013-06-08 15:37:13  來源:臺灣中央社
  • 香港、臺灣與中國大陸之個人所得稅比較
    值得一提的是,就個人取得的股息紅利,中國大陸和臺灣需根據該個人的稅務居民身份及來源地等要素來判定在當地是否有納稅義務,而由於香港沒有資本所得稅,所以並沒有對個人來源於任何地區的股息紅利徵收所得稅。本文僅針對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的個人因任職、受僱而取得的工資薪金/薪俸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作簡要介紹,並就中港臺三地之間的個人薪資稅負作簡單的分析比較,以供啟源的客戶參閱。
  • 一個大陸交換生眼裡的臺灣
    我在學校裡面辦一些瑣事,去了第一個辦公室,第一個辦公室的老師讓我去第二個辦公室的時候,會先給我指一下路,告訴我應該怎麼走。如果我還是不很清楚的話,老師就會帶著我到第二個辦公室,然後幫我找裡面的老師說一下我要辦什麼事。這樣的態度讓我覺得很溫暖。在外面買東西也是,一般情況下店員都不會主動上來跟著你強行推銷。
  • 揭秘臺灣佛教寺廟為何很少商業化
    就以「燒頭香」為例,臺灣信眾也認為,「頭柱香」代表「第一個與佛祖菩薩零距離接觸」,象徵著最虔誠的朝拜,以期神靈庇佑,全年好運。所以臺灣同胞每年「燒頭香」的場面也非常熱烈,但更重要的是,臺灣寺廟沒有把「頭香」待價而沽,更不敢公開拍賣「佛教供養三寶」。
  • 臺灣民眾過年忙祭拜 寺廟香火鼎盛「關公」很忙
    龍年春節,臺灣的寺廟香火鼎盛,民眾們拜媽祖、拜菩薩,也拜關公。相比而言,這個春節,臺灣的關公非常忙,求財、求官、求學、求平安、求姻緣樣樣都要顧到。  關公為何受推崇  如果說崇奉關公的根在大陸,那麼繁茂的枝葉就在臺灣。在臺灣,供奉關公極為普遍,主神供奉關公的廟宇就有300多座。
  • 德性是中道,幸福是合乎德性的活動,亞里斯多德說的就一定對?
    如果說倫理德性或中道是一種「應當」,那麼就意味著,德性或中道與選擇活動相關,因為「應當」就意味著存在於面臨多種可能性的選擇處境之中。所以,亞里斯多德進一步解釋說:「德性是選擇活動的一種品質(習慣),它是依據我們而被測度的一種中間狀態(中道),並且是由理性規定的,就如一個明智的人去做的規定。中道就是在過度和不及兩種過錯之間的品質。